谢亚桐 裴继诚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
碳酸钙是目前造纸行业中用量最大的无机填料,其中90%是微米级沉淀碳酸钙。造纸用沉淀碳酸钙为无机粉体[1],在实际生产中需与助留剂复配使用,但这种方法是机械过滤和胶体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力较差,填料的留着率低。目前,表面改性已成为碳酸钙(包括沉淀碳酸钙和研磨碳酸钙)最重要的深加工技术之一,但采用苯乙烯-丙烯酸酯对沉淀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很少,理论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实验利用阳离子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对沉淀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为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沉淀碳酸钙(PCC,粒径5.85μm,平定县娘子关化工厂);阳离子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C-SA,固含量25%,粒径40nm,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阳离子淀粉(CS,取代度0.05,廊坊淀粉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相对分子质量390万,电荷密度1.53mmol/g,汽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白度80.6%,上海森意茂进出口有限公司)。
称取一定量PCC,配成质量分数为25%的碳酸钙悬浮液,在水浴中加热,并用多功能搅拌器搅拌,当PCC悬浮液达到70℃后,加入C-SA,继续搅拌30min后,保温振荡一段时间,然后用旋转蒸发器在45℃下蒸发混合液中的水分,得到质量分数为50%、70%、80%的改性PCC悬浮液和改性PCC固体。
1.3.1 包埋率
取一定量的PCC加入到HCl溶液中,配制浓度为0.1、0.2、0.3、0.4mol/L Ca2+标准溶液,在波长330nm处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实验所得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109x+0.103,相关系数r=0.9991。用HCl溶液洗涤改性PCC,直至溶液呈酸性,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方程依据式(1)计算包埋率。
式(1)中,CCa2+为钙离子浓度,mol/mL;VHCl为盐酸用量,mL;MCaCO3为PCC摩尔质量,g/mol;m为加入的CaCO3的质量,g。
1.3.2 沉降体积
分别取10g未改性PCC、改性PCC放入50mL带塞量筒中,待试样完全浸透后,加水至刻度处,盖上磨口塞,上下振荡均匀,置于室温静止30min后,测量沉淀物所占体积,并根据式(2)计算沉降体积。
式(2)中,V为沉降物所占体积,mL;m为试样质量,g。
1.3.3 粒径
用德国BT-9300S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改性前后碳酸钙粒径的变化。将改性碳酸钙以悬浮液和固体形式贮存一段时间,用超声振荡器振荡后,测定固体和悬浮液中改性PCC的粒径。
1.3.4 DSC分析
称取3.0mg左右样品于坩埚内,用法国DSC141差式扫描量热仪在空气保护下,以10℃/min的速率从10℃升至250℃,然后在250℃下保温。
1.3.5 TG分析
热失重分析在美国TGAQ500型热失重分析仪上测定,氮气气氛,升温速率10℃/min。
1.3.6 FT-IR分析
将合成的C-SA用NaCl沉淀[2],破乳后过滤,沉淀经水洗、真空干燥得聚合物固体。使用德国VECTOR 2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辨率4cm-1,扫描16次,扫描范围4000~40cm-1)测定聚合物固体,并分析改性前后PCC表面的红外光谱图。
1.3.7 Zeta电位
使用德国BTG公司SZP06 Zeta电位仪分别测定浆浓1%、打浆度45°SR的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的Zeta电位,及添加未改性/改性PCC(用量30%,相对绝干浆,下同)浆料的Zeta电位。
将浸泡后的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放入标准疏解器疏解,使用PFI磨浆,磨浆浓度为10%,控制打浆度为45°SR。根据ISO 5269/2—2004,用德国ESTANIT公司900428快速纸页成形器抄片(见表1),手抄片定量为80g/m2。
表1 手抄片的抄造工艺
根据ISO 1924-2:1994、ISO 2758:2001和ISO 1974:1990标准,使用瑞典Lorentzen&Wettre SE062抗张强度测试仪、瑞典Lorentzen&Wettre SE070耐破度测试仪、瑞典Lorentzen&Wettre SE009撕裂度测试仪分别测定抗张强度、耐破度和撕裂度,Z-向抗张力用Canada TMI NY11779ZDT测试仪测定。根据ISO 1762:2001(E)标准测定纸和纸板中的灰分含量,灼烧温度为525℃。使用瑞典PG-X接触角测定仪测定水滴在加填纸表面的接触角。
从图1可以看出,DSC曲线a和b的变化趋势一致,曲线a开始时在136.55℃和146.07℃有2个放热峰,曲线b在130.51℃和146.61℃有2个放热峰,两个样品完全分解温度在225℃以上,从150℃到250℃分解速率最大。DSC曲线a第一个峰顶温度相对于曲线b峰顶温度后移,这可能是因为PCC表面结构存在非游离水,C-SA形成保护层包覆在PCC的表面提高了表面的亲水性能,对PCC有牵制分解和热稳定作用,故在升温过程中影响PCC的脱水速率,使得吸收峰后移,在229.85℃完全分解,总热失重率为0.84%。图2中改性PCCTGA曲线在134.80℃、153.65℃和229.85℃处有热失重,未改性PCC TGA曲线在139.62℃、159.17℃和228.32℃处有热失重,表明在这三处有物质损失,在开始130℃和150℃左右可以认为是PCC表面脱水引起的质量损失;在220℃以后,PCC完全分解。其中,TGA曲线改性PCC比未改性PCC的温度前移,这有可能是测量试样质量不同引起传热速率不同所致,但是与图1中DSC曲线中峰顶所示温度区别不大,所以,可认为从DSC与TGA曲线得出的结论一致。
从表2可以看出,苯乙烯-丙烯酸酯改性PCC粒径减小,比表面积明显大于未改性PCC,这说明未改性PCC粒子表面能很高,在贮存过程中发生了团聚,从而降低了PCC粒子的比表面积;而改性PCC粒子由于表面包覆了苯乙烯-丙烯酸酯从而降低了表面能,防止贮存过程中团聚现象的发生,明显改善了改性PCC粒子的分散性能,因此,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对比不同质量分数的改性PCC悬浮液,发现改性PCC的粒径变化不大。这说明改性PCC悬浮液的稳定性好、颗粒不易絮聚、分散性能好。
表2 未改性/改性PCC粒径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贮存方式的改性PCC粒径的稳定性,每隔10d对粒径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随贮存时间的延长,不同形态的改性PCC的粒径均增大,包埋率降低。这说明贮存过程中颗粒都有不同程度的聚集,其中,固体形式改性PCC的粒径小于悬浮液形式中颗粒的粒径,固体颗粒的包埋率明显下降,由98.7%降至94.3%,但悬浮液形式贮存过程中包埋率变化不显著。从表3还可以看出,以悬浮液形式贮存的改性PCC质量分数不同对包埋率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由于悬浮液中改性PCC的性能稳定,包覆层不易脱落。
表3 改性PCC粒径和包埋率的变化
图3为C-SA破乳后的聚合物固体、未改性PCC和改性PCC的红外光谱分析图。在FT-IR谱图中,曲线a在3551、3476、3414cm-1处是—OH键的对称伸缩振动和不对称伸缩振动所产生的,3500~3300cm-1是N—H伸缩振动峰,伯、仲酰胺都有吸收谱带。2959cm-1附近的谱带与芳环上的C—H伸缩振动有关,762、701cm-1是苯环的特征吸收峰,1617cm-1是芳环的振动吸收峰。1454cm-1附近归属为甲基、亚甲基的弯曲振动吸收峰,1733、1164cm-1处归属为酯基的碳氧键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和弯曲振动有关[3]。相对于曲线b,曲线c在3434cm-1处有新的吸收峰出现,是—OH的特征吸收峰,它可归结于PCC颗粒表面的羟基和吸附水的存在。在2925、2854cm-1附近出现新的吸收峰,这可能是苯环的C—H键的伸缩振动所致,表明PCC表面包覆有C-SA。
由于沉降体积与粒径有关,因此,这一指标能体现碳酸钙在使用过程中的某些特性。若颗粒粒径小,在液相中分散性能好,粒子间不易聚集和粘连,沉降过程中分散体系沉降速率较慢,颗粒间的相互排斥力大,沉降体积大。相反,若颗粒粒径大、分散性能较差,则沉降速率较快,沉降体积较小,所以通过沉降体积可以了解分散性能[4]。
表4 不同样品的沉降体积
从表4可以看出,改性PCC的沉降体积显著高于未改性PCC,这说明苯乙烯-丙烯酸酯对碳酸钙的表面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改性PCC不易聚>集,沉降颗粒细腻,致使沉降体积大[5],同时,使颗粒分散度[6]和悬浮性能得到提高。
填料和纤维通常带负电,从表5可以看出,浆料的Zeta电位为负值,说明浆料是带有阴离子电荷的,负值越大,表观电位越大[7]。加入改性PCC后体系的电负性增加,静电排斥作用也随之增加,Zeta电位的绝对值越大,越有利于体系的稳定[8-9],使得大部分填料沉积在纤维空隙处[10],少量沉积在纤维表面,进而对纸张物理强度影响较小。
表5 不同体系Zeta电位的变化
图4和图5为水滴在纸张表面接触角的示意图。图4的a和b显示了水滴在添加未改性PCC纸张表面的铺张,且随着未改性PCC添加量的增加,纸张亲水性能增强,这表明未改性PCC表面是极度亲水的。从图5可知,随着纸张中改性PCC添加量的增加,纸张的抗水性能增加;这说明经苯乙烯-丙烯酸酯改性后的PCC表面表现出较强的憎水性。
由表6可以看出,添加改性PCC的纸张性能优于添加未改性PCC的,同时,纸张灰分也得到提高。虽然随贮存时间的延长,不同形式改性PCC的粒径增大,但添加改性PCC的纸张的物理性能和灰分仍然优于添加未改性PCC的纸张。这是因为改性PCC表面的高分子聚合物苯乙烯-丙烯酸酯与纤维之间有“架桥”作用,可以与纤维发生氢键结合或物理缠绕,从而提高填料保留率、改善纸张性能。
添加改性PCC纸张的物理性能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但灰分增加。这是因为改性PCC粒子表面可产生“接枝共聚”的效应,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越容易聚集在一起,而纤维交织的网状结构易于改性PCC的沉积,故纸张灰分增加。不同形式的改性PCC,手抄片Ⅲ比手抄片Ⅱ的纸张物理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这是因为改性PCC固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比表面积越大对纤维之间的结合越不利,同时,妨碍纤维氢键结合,故在一定的范围内,填料颗粒越小,越有宜于纸张的物理性能。
表6 纸张性能对比
采用阳离子苯乙烯-丙烯酸酯(C-SA)对沉淀碳酸钙表面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CC表面发生了改变,使得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和沉降体积增大,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以悬浮液形式贮存的改性PCC作为纸张填料时,纸张的物理性能得到改善,灰分含量高,填料流失少,这为改性PCC扩大应用提供了依据。
[1]Tang Y J,Li Y M,Song J.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nanometer pigment in the coating of papermaking[J].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2006,38(4):51.
[2]王茂元,仇立干.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18(8):966.
[3]唐艳军,李友明,胡大为.纳米CaCO3的改性、表面结构与流变行为研究[J].化学学报,2007,65(20):2292.
[4]唐艳军,李友明,宋 晶,等.纳米CaCO3的表面改性及在水中的分散性能[J].中国造纸,2006,25(10):11.
[5]唐泽燕,陈 港,张宏伟,等.填料基本特性对留着和成纸强度的影响[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3,22(6):51.
[6]陈均志,赵艳娜.轻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其界面行为[J].中国造纸,2004,23(1):14.
[7]何北海,陈玉蕉,张春梅,等.纸浆悬浮液胶体滴定比率的初步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1999,14:75
[8]Hu F Q,Jiang S P,Du Y Z,et al.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stearin aci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06,314(1):83.
[9]何北海,张春梅,伍 红,等.纸浆悬浮液Zeta电位分析的初步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1999,14:69.
[10]Put S,Vleugels J,Anne G,et al.Functionally graded ceramic and ceramic-metal composites shaped by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J].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Eng.Aspects,2003,222(1/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