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生,吴更生 (汽车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11)
DU Qiu-sheng,WU Geng-sheng (Automobile Management Institute,Bengbu 233011,China)
从1996年至今,美军已在射频识别标签和基础设施上投资了数百万美元。2007年7月,美国国防部选用射频识别技术跟踪供应链内的资产。美军利用频频识别技术获得在运物资可视性 (ITV)信息,为作出物资采购、运输、配送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美军用射频识别技术对物流流程进行现代化改造,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美军的配送系统中现有300多万个主动式射频标签和约3 100个标签阅读设备。美军利用射频识别基础设施和标签,已建成射频识别系统网络。各军种和联合行动中心的用户利用它,可以获得覆盖伊拉克军事行动区域和阿富汗国内及周围区域的在运物资可视性。射频在运物资可视性网络在以上两个战区的物资配送和部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防部长办公室为加强货物跟踪,专门发布文件规定所有运往战区的海运物资都要安装射频识别标签。为防止物资被偷窃,美军开发了射频标签激活的集装箱侵扰探测装置,现应用在单个运往美国中央司令部管辖地区的设备上。从美国本土发出的海运物资,通过战略港口,沿关键路线经过节点,顺交通线进入战场过程中,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可实现对它们的跟踪。通过射频识别数据与配送系统中的信息关联,美军指挥官得到更完整的海运物资状态信息。这些信息被广泛应用于诸如供应技术人员查对定单的系统,调遣专家配属护送力量的系统,控制员从遥远的指挥部监视部队机动的系统等。
当美国国防部探寻合适的办法在整个供应链中同步地、综合地使用射频识别技术的时候,各军种在被动射频识别技术上,进行了小规模试验性应用,并从中获益。各军种的应用正产生着较好的效益,证明了射频识别技术打破系统壁垒的可行性,提出了跨机构的技术解决方案。
陆军的运输业务系统可以登记射频识别引发的运输清单,并传送到陆军装备司令部后勤支援处的数据库。陆军标准零售补给系统 (SARSS)只需从射频标签接收一个自动文件,就可以实现仓储物资记录更新,从而证实接收到了补给物资。如果集装箱到达后,当值的后勤补给人员没有立即卸货,陆军标准零售补给系统可以让用户指定集装箱为补给机构的储存点。这种办法消除了以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区,因供应物资到达补给节点但没有从联合运输的集装箱进入仓库而造成的资产可视性缺失的再次发生。
海军正与国防后勤局合作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改进配送业务流程。海军在遍及夏威夷供应链的接收点和仓库门上安置射频识别阅读器,建立了射频识别信息与配送系统的接口。除了利用射频识别系统与自动信息系统的融合,使业务流程自动化外,还实现了每个标签读取记录对用户可见。因海军对射频识别技术改进岸基业务的进展感到满意,正在寻找方法使海上补给设施具备射频识别能力,以支持它们在海上的供应过程。海军在海上使用射频识别技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电磁辐射对军械危害 (HERO)的复杂性,经过不断的努力,最近的试验表明被动式射频识别技术能安全有效地运用在这种复杂条件下。如果海军使用这套技术方案,可以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如海上的供应等情况,获得详细的资产可视性。
空军的库存专家在被动式射频标签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这项技术实现了对单个物资的管理。空军不仅用射频识别技术改进业务流程,而且正用它精确管理如核武器相关物资等项目。对于库存的重点项目的管理,每件物资除了要求双人确认凭证外,空军还用被动式射频识别技术来加强管理。雇员用一个手持终端设备,在几分钟内可以完成整个仓库的存货清单。射频识别标签也正用在物资从一个场所内的一个区域移到别一个区域、或分开的场所之间或设施之间的识别。当一个物资到了预期的交付时间,没有被接收装置收到,系统会发生警报。在建立起核武器相关物资的存货管理能力后,空军将扩展这些设备的使用,包括给所有进出5个选定设施内的供应物资加标签并跟踪它们。
海军陆战队在主要军事基地安装了射频识别设备,使它们具备了读取国防后勤局海运物资上的被动式射频识别标签能力,实现了用这些信息登记收货和海运发货。一旦配送管理人员完成射频识别信息与信息系统的结合之后,海军陆战队希望实现处理过程自动化,完全取代手工处理,从而减少错误和增加效率。
射频标签上最基本的数据位是供应链中事件的时间标志,例如运输结清,这能用于证实物资已到达目的地,用射频识别标签产生一个结清通知,可以使供应链在两个方面有明显的改进:一个是更好地使用运输资产,另一个是降低供应成本。然而,运输结清执行不经常,即使到估计货物应到的日期,没有产生运输结清,也没人开始追查。由于供应链中的事件登记不够及时,影响了资产可视性的实现。
国防部已经发现,从标签上收集到的信息不能规范地提供了一个完全的描述。2009年12月,联合自动化识别技术产品管理办公室 (PMJ-AIT)公布了2009年射频识别站点分析结果。在所有的抽样中,仅60%的标签从起点到最终的目的地始终与货物在一起。在这最终到达的60%标签中,仅有16%的在射频在运物资可视性系统中创建了运输结清记录。从实现在运物资可视性构想的角度来看,这些统计值远远低于系统设计要求。
当前,射频标签的读写依靠手工完成,这些 “人工接触”使错误进入系统。在海运的开始就可能产生了不准确的信息。在调运之初,手工输入数据时也能出现错误。标签写入器有时在标签上输入不可利用的收货人信息。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在关键节点设置询问机。系统管理员有时忘记了注册询问机,使射频在运物资可视系统服务器不能识别正在读取标签的询问机的位置。结果,设置的射频识别标签和基础设施不能始终提供准确的在运物资可视性信息。
现有的库存政策,要求各军种对收到的物资,无论价值大小,都要进行逐件统计。利用现有的射频识别技术支持,通过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完成可以实现物资库存自动更新。然而,现有的库存政策限制了射频识别技术的推广使用,制约了工作效益的提高。
[1] 刘金彪,韩洪梅,高兵权.军事物流物资储运转换节点信息交换研究[J].物流技术,2011,30(1):145-147.
[2] 苑海波,焦亚冰.军事物流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8,31(10):64-67.
[3] Patricia Kelly,Catherine Robertello.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in Modern Distribution Processes[J].ARMY SUSTAINTMENT,2011,43(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