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1-12-30 04:48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1
物流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物流业指标体系物流

徐 娟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XU Juan (Hunan Modern Logistic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 410131,China)

1 我国物流业现状

自20世纪我国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物流受到我国政府和各部门的广泛关注,物流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服务领扩展。近年来,特别是物流业成为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以来,物流对第三产业的带动、影响作用更为明显、突出。

但是,目前我国在物流的定量研究中经常遇到缺乏有关物流产业的统计数据资料的问题,现有的一些统计数据资料只是根据传统的指标从相关行业中估计和推断出来的,难以定量地、较准确地对我国物流产业进行全面分析。这使得我们对物流的认识仅停留在定性的水平上,很难用一个准确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说话,进而在对物流产业对其它行业的联动分析方面也很难做到位;定性认识也很难在促进物流业发展方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所有这些都是由于我国物料统计滞后造成的,并且也是与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不相称的。

2 构建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十二五规划工作的开展,反映物流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为各级政府部门研究和制定相关的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依据的准确、有效的统计数据资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国物流统计工作滞后,我国物流统计中的主体部分都受20世纪80年度计划经济的影响,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统计的主要内容上与当今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在当今物流已由简单的运输式原始物流逐步发展成现在的集电子物流、绿色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传统的统计指标更加不适用,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反应现代物流的统计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从现代物流涉及的产业、行业来看,它具有很强的产业联动效应,如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物流业与批发零售业联动发展等;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特定条件下国民经济的支柱,对提高经济质量、改善产业结构起着加速和支撑作用。虽然我国的物流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与国外物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体系构建、信息管理等方面还需较大改善。因此构建现代物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能使物流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其它产业的联动发展服务。

另外,构建一个科学实用、有效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全面、定量地反映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变动情况、结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等。物流统计分析不仅能为企业、政府提供决策依据,还能为改善物流业投资环境,调整物流业的结构,探索其发展道路提供依据。最后,由于物流产业本身的跨行业、跨部门的特性,各地对物流业发展状况的反应还不统一、不全面,甚至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成熟、统一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3 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物流活动涉及的产业面广泛,影响因素繁多,故在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应从全面、综合的角度出发,结合因子分析找出核心指标及其子指标系统。

3.1 物流需求规模指标

物流需求规模统计指标是从量的方面对反映物流宏观层面和总体物流活动方面的供需状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方面的指标。包括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运输设备拥有量、物流从业总人数、物流产业总产值、社会库存额、第三方物流企业数目与市场份额、物流增加值、物流总成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物流增加值即物流活动的时间空间效果减去物流成本,物流获得的时间空间效果就是实体物资在经过物流活动前后的价值之差;物流总成本即物流各环节费用之和,物流总成本是指实现物流需求所需要的全部开支。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物流产业总产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社会物流活动总成果的货币表现,即在一定时期内物流活动的收入。物流产业总产值是从价值上衡量物流产业活动成果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也是计算物流产业增加值的基础。

3.2 物流经济效益的统计指标

物流作为一种产业,每个物流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组织,与其它企业、产业一样要考虑其经济效益。主要指标有物流费用率、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产出率、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率、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资金利税率、仓储承载能力利用率、储存能力利用率、运输工具利用率。

就固定资产产出率而言,由于物流业本身的特性,物流企业的固定资产占物流企业资产的比重比较大,涉及的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产出效果等;物流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效果可用物流新增固定资产和新增生产能力 (工程效益)表示。物流新增固定资产和新增生产能力是指通过物流固定资产的投资活动而增加的物流活动能力,是以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反映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成果的指标。就运输工具利用率而言,在运输工具吨位公里数一定的情况下,一定时期货物周转量越多,利用率越高;在货物周转量一定的情况下,因运输工具的配置数量或者类型不合理都会影响其利用率,从而增加物流费用。

3.3 物流业基础设施统计指标

物流基础设施统计涉及物流活动中的包括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各环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否对提高物流能力与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保障服务质量、发展现代物流、改善物流现状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物流设施建设还存在投入额不足、建设不到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先进的技术、组织方式不完善等不能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适应的地方。就运输设施统计指标而言,包括铁路运输系统、公路运输系统、水路运输系统、航空运输系统、管道运输系统的技术设施方面的指标。就仓储环节设施统计指标,又包括占地面积、库区数、从业人数、仓容、接受能力、发放能力、新增仓储设施改造投资额、新增仓储设施建设投资额等指标。就配送环节设施统计指标而言,包括配送中心个数、平均每个配送中心的配送里程、配送中心辐射区域等指标。

3.4 物流服务质量统计指标

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获得利润的源泉,如何实现高效、快捷、准确、安全、经济的物流服务,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日本物流学者阿保荣司教授用 “到达理论”论述了物流服务的本质,他认为物流服务的本质是将商品送达到用户手中,使其获得商品的 “利用可能性”。物流服务质量指标的设计主要以顾客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围绕顾客对物流企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等进行。物流服务质量指标包括服务水平指标、满足程度指标、交货水平指标、交货期质量指标、货损货差率指标、客户投诉率指标、客户满意度指标。

服务水平指标指满足用户次数与总服务次数的比率;满足程度指标包括用拣选准确率、存货准确率、品类完成率;交货水平指标指货物按要求、按期交货次数与总交货次数之比,可用准确交货率或延误交货率来表示;货损货差是指因合同疏忽等各种原因,在指定的地点交与客户手中的货品是非完好的或者非及时的,可以用货损货差赔偿费率来表示。

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我国物流服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又存在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对物流需求不能准确把握,物流服务不规范,物流服务规定落实不到位,承诺过高而不能履行。因此,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满意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5 物流信息化建设指标

物流活动是以信息为先导的物质实体的有效流动,只有信息流的顺畅才有商流、物流的协调、高效发展。另外,信息化建设不仅是物流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物流统计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是物流统计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然而,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偏低、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规范标准不统一是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共性,也大大制约物流需求的增加。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的物流企业存在小、乱、全等现象且要面对国外大、精、专物流企业的竞争,利用信息化提升服务已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信息化建设也显得更为重要。

[1] 刘延平,李卫东.物流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敏炜,邵建利.建立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眼睛[J].商业流通,2008(10):18-19.

[3] 潘文荣.浅谈物流统计[J].中国统计,2010(1):10-11.

[4] 李莉,张建华,周海燕.物流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提升的相关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3(5):884-887.

[5] 龚树生,刘开明.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3(1):21-24.

猜你喜欢
物流业指标体系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物 流 业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物流业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