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环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 安徽 滁州 239000)
基于以生为本的和谐师生关系建构方略
许正环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 安徽 滁州 239000)
高职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准确定位教育目标理念,合理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需要科学把握与有效开展微观具体的课程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造特色教学的前提,是取得高效教学的关键,是赢得快乐教学的保障。在特色、高效与快乐的教学中,不断彰显高职院校教师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与情感魅力,促进教师职业与事业的协调统一发展。
师生关系;项目教学;课外话题
高职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准确定位教育目标理念,合理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需要科学把握与有效开展微观具体的课程教学。如何实现教学的特色性、高效性以及快乐性,是我们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认真探究和剖析的课题。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1]师生关系具有双重特征,即含义的多元性与诉求的和谐性。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其特殊性表现为含义的多元性,主要包括教育关系、心理关系以及伦理关系三个层次。其中,教育关系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心理关系介于教育与伦理中间,伦理关系是最高层次的表现。
首先,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一般来说,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促进者、组织者和研究者,而学生一般是参与者、学习者。这种关系形式,并不随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而转移,而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并且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活动中得以表现。
其次,师生之间不仅有正式的教育关系,还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心理关系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并贯穿于师生关系的全过程。这种关系能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最后,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这种关系处于师生关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学生的道德观念有很大部分是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得的,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道德方面的影响。[2]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发展的美好阶段,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那么,什么是和谐呢?一般认为:“和谐”是事物发展的成熟阶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原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三个时期,而和谐只产生于成熟阶段;和谐是人的思想协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作用的结果,和谐是事物内部关系全面协调的统一。[3]由此可知,尽管师生关系的含义多元化、层次分明,但师生之间关系的最高境界与最终诉求恰恰是追求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师生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协调内部关系而形成的,是师生关系发展的成熟阶段、最终目标。
具体而言,师生之间的“和谐”,既不是放任自流,放羊式的,也不是管得过死,家长式的;“和谐”是“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适时关爱”。其中,“平等”是前提,“尊重与信任”是核心,“关爱”是后盾。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创造特色教学的前提,是取得高效教学的关键,是赢得快乐教学的保障。失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是低效的,无味的,痛苦的;学生的“学”是消极的,无趣的,被动的。高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渴望独立又必须依赖;既思想活跃又能力缺失;既抱负远大又意志脆弱,既理性渐增又意气用事。在高职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等逐渐塑造的过程中,应形成以辅导员为主体,任课教师为辅助的教育格局,秉着一颗无私、真诚、博爱的心,共同、及时、适当、有效的引导与关心,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高职学生既有大学生心理的一般特征,也有高职学生群体的独特心理特征。
1、失落性: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职学生的来源主体一般可分为普高的毕业生、职高、中职,在社会公众的眼中,相对来说,是成绩差、素质低的弱势群体。这就在无形中造就了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这在高职大一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心理。自卑,往往引发自暴自弃,封锁自闭。再加上刚进入一个陌生的大学校园,对新的学习和生活都不是很适应,倘若心理中阴郁得不到及时的排泄,造成失败的转型。这时便需要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特别的关心。
在与新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大一新生往往还停留于高中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还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的融入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大多处于心理过渡期,容易激励,也容易懒惰滑坡。因此,面对大一新生,每一位任课教师一定要多关心,多引导,多鼓励,多联系学生,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与适应陌生的大学生活,更要帮助他们迈好、迈准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第一步
2、差异性:一是阶段性的差异,一是个性上的差异。
一是阶段性的差异。随着逐渐融入学校的生活与学习,高职学生的心理大多会由大一时的空虚与无聊,过渡到大二时的紧张与忙碌,以及大三时的急躁与困惑。一年级,刚从高考的压力中走出来,远离父母,失去了家长的管束,再加上面对陌生的校园,相对轻松的课程安排,大多数学生会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无所适从,有些甚至就过度放纵自己,迷恋网络游戏,丢失了学习的本职任务。二年级,是高职院校教学任务安排的重点学期,专业核心与实训课、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与培训、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大多都分布在二年级。学生大多感到,功课重,压力大。学生在课堂中,往往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准备其他课程的作业、考试等。进入大三,学生大多在学业与就业之间奔波周旋,对学习的兴趣不再高涨,只求及格就好。面临毕业,学生思想起伏不定,有些彷徨迷离,有些壮志满怀,有些更是急躁,心无定所,等等。因此,如何设计一个特色的教学安排来尽力吸引毕业生走进课堂,积极参与教学,便是毕业班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毕业班的教学实践中,在每次授课中,笔者曾设计了一个以“三年来大学学习与生活中的得与失”为话题的3-5分钟的课前演讲,辅之课中适当穿插介绍一些职场故事等课外话题的教学安排。关于课前演讲,刚开始很多学生是抵触的、反对的、甚至是嗤之以鼻的,认为简直是多此一举。作为引导,第一次课,笔者向学生总结梳理了自己大学生活的得与失,之后请班委参与话题讨论。随着话题的深入,渐渐的,大多数同学由先前的反对,到鼓励支持,到最后的主动、自愿地参与。最终,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授课中充满了快乐,学习中也充满了趣味,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因此,面对高职学生三年的心理变迁过程,授课教师不能忽略,也不应该忽略。要真诚地关注学生,对心理不适的学生,要及时地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郁闷,调节好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来。
二是个性上的差异:高职校园中的学生,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形象。有些活泼张扬,有些孤僻封闭;有些学习认真踏实,而有些总是学习兴趣低下。面对这样一群性格差异的学生,教师既要一视同仁,也要区别对待,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同样的方法去评价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坚守 “先成人,后成才”、“学习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等教育理念与思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多表扬,促进学生扬性格之长,避性格之短,逐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思维成熟、有所特长、乐观向上”的大学生与社会人。
以学生为本,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法宝和根本原则。以学生为本,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教学方式手段的选择上,多站在高职学生的思维与角度出发,既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更不能把高职学生“本科化”,特别是同样的课程,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安排往往也会有所调整。这就促使任课教师要主动地、经常性地走近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获取一手的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方式,共同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曾设计了一个教学信息动态反馈表,缩略表如下:
教学信息动态反馈表
笔者在设计调查表时,注意了以下二点:一是动态性。每学期,在任课班级中,问卷分三次(期初,期中,期末)发放,学生及时填写,及时收回。目的通过期初、中、末的动态系统反馈,及时掌握学生适应与否教师的教学安排,对所学内容的吸收程度等,为教师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最有力的最坚实的保障。二是客观性。填表时,笔者向学生强调,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客观地总结梳理自己的学习态度与方法,真实地反映教师授课过程中的闪光点或是不当之处,借助调查表,创建一个师生有效沟通的平台,共同促进提升教学效率。
通过几个学期的调查实践,笔者受益不少。通过学生基本信息的填写,尽快了解了学生的性格爱好,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的自述,及时发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从教学期望的描述中,发现学生认可的教师形象表现为:有耐心、能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沟通交流,重难点之处要反复、透彻地讲解,注重教学的科学性、丰富性、趣味性等等,这些为笔者这个新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也为今后的教学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从学生的教学评价中,摸清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促使自身在教学进度、板书书写、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调整与改善,特别是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多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多联系实际,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做到知识性、简洁性、趣味性、实用性相统一。
总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既要客观真实地把握学生无形的心理状态,更要全面系统地获取学生有形的教学反馈,多关心、多引导、多交流、多完善,营造一个“平等、对话、宽松、有效”的教学氛围。在特色、高效与快乐的教学中,不断彰显教师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与情感魅力,促进教师职业与事业的协调统一发展。
G71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5993(2011)03-0060-03
2011-06-06
许正环(1983-),女,安徽凤阳人,教育学硕士,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