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

2011-12-28 11:44:40李光全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1年10期
关键词:山区县欠发达工业化

李光全

(浙江省委党校软科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121)

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

李光全

(浙江省委党校软科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121)

促进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提速是发挥山区资源丰富优势,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实现区域全面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浙江山区经济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区县域经济的水平现状特征是整体落后,水平较低,但水平趋势特征却表现出人口趋减与经济趋升的特点;产业结构纵向有待提升、横向演化滞后;山区经济整体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且个体在初级产品、工业化初期和中期三个阶段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于工业化初期的中间阶段。在主要特征分析以及政府支持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健全政府支持的四大机制、推进产业三化的结构优化和产城融合、规模移民等三条建议。

山区经济;主要特征;浙江省

浙江是个多山的省份,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山区面积占80%,山区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0%。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和难点都在山区,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关系到全省发展的大局;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看,促进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提速是发挥山区资源丰富优势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也是寻求自我增长能力,提升以更好地在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开展更高层次山海协作的现实要求。深入分析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助于把握全省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出针对性解决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特征:水平较低,增长有势

1.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特征:整体落后,水平较低。浙江山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25个县、区、市的经济综合实力均处于浙江省县域经济的最后一个等级,即均为经济欠发达县。其中泰顺、文成、开化、松阳、庆元、景宁、磐安、衢江、常山、龙泉、遂昌、云和等12个县(市、区)又皆为重点欠发达县,占全部山区县数量的48%。总体而言,浙江省山区县域经济的经济水平明显落后于全省总体水平,经济发展呈现出基础薄弱、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特点。从经济总量上看,2009年山区25县、区、市的县域经济规模小,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到全省的9.54%和6.45%,与其人口22.27%和土地面积43.08%的地位明显不相称;从人均上看,其人均GDP为20383.8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571.5元);人均财政总收人为2314.8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8.94%。

2.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势特征:人口趋减,经济趋升。为更好地观察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特征,并根据发展水平的变化预测其趋势特征,本文选择山区县人口比重、GDP总量进行分析(图1和图2)。结果表明:(1)山区县的人口比重总体趋于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于山区人口的区外转移所致;据此,可以判断山区人口的比重未来会进一步下降;(2)山区县GDP的比重总体趋于上升,这应与浙江省近几年大力推进的山海协作以及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推动有关;根据该态势,判断山区GDP的比重未来会进一步上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看,山区县域经济在2009年的发展势头良好,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其经济整体增长率以及人均和地均GDP、人均和地均财政收入、人均和和地均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人均和地均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后续发展动力较强。

二、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演化程度仍显落后,空间结构特征明显

1.产业结构特征

(1)纵向比较:结构逐步优化,三产有待提升。由山区25个县(区、市)产业结构情况的纵向分析可知,近6年来浙江山区县域经济在自身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产业结构优化也取得一定成就(图3)。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先快后慢,但下降幅度较大,期间从14.1%下降到10%;第二产业的比重整体呈余弦曲线型变化,整体上升态势存在但相对不够明显;第三产业的比重整体呈正弦曲线型变化,整体上升态势存在且幅度较大。总之,从产业结构变化的纵向比较看,山区县第一产业的下降份额由二、三产业的上升共享,其中三产的上升对一产的下降影响较大。

(2)横向比较:演化程度仍然滞后。横向分析显示,目前浙江山区县域经济仍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我们选取2009年浙江省25个欠发达山区县、12个重点欠发达山区和浙江省全部县区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图4)。结果发现,25个山区县的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重点欠发达山区县的第一产业比重又高于25个山区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又均低于25个山区县。可见,25个山区县的产业结构优于12个山区重点欠发达县,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经济学理论揭示:一个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增长质的体现。25个山区县和12个重点欠发达山区县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远低于环杭州湾地区,说明目前浙江山区县域经济宏观经济结构的演化程度仍然滞后。

2.空间结构特征:人均中西强南北弱、地均南强北弱、综合浙中强浙北弱。从空间分布看,浙西(丽水、衢州)、浙南(温州、台州)、浙中(绍兴、金华)、浙北(杭州,湖州、嘉兴)的山区县数量分别占据全部山区县的60%、28%、8%和4%。而从区域的经济指标表现看,浙南山区县的所有人均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山区县的平均水平,且均为全省最低水平区域,而所有地均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山区县的平均水平,且均为全省最高水平区域;浙北山区县所有的地均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山区县的平均水平,且均为全省最低水平区域;浙中山区县的人均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均为四大区域中最高水平区域,其他人均经济指标(除人均财政支出)和所有地均经济指标均位居四大区域中的次高水平区域;浙西山区县的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水平最高,但地均地方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位居四大区域倒数第二的位置。可见,浙江省山区县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人均中西强南北弱、地均南强北弱、综合浙中强浙北弱的特点。

三、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个体在初级产品、工业化初期和中期三个阶段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于工业化初期的中间阶段

1.山区经济的整体阶段特征: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2009年,浙江山区县人均GDP为20383.8元,剔除通货膨胀和货币汇率两个影响因素,折合为1998年的人均GDP为1983.12美元。而浙江省的人均GDP折合为1998年的人均GDP为4628.2美元。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转换模型,可以判断目前浙江山区县域经济正处于第二发展阶段,即工业化初期或实现从农业向工业转型的时期,工业尚未完成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业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发展未能有效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其显然滞后于浙江全省现阶段已步入第三发展阶段向第四发展阶段的转换时期,即工业化中期阶段末期。

2.山区经济的个体阶段特征:前三阶段均有分布,第二阶段中期最多。对25个山区县2009年的人均GDP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其人均GDP差异较大,散布在876-3631美元之间。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转换模型,可以判断目前浙江山区县中有2个县(文成、泰顺)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4个县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衢江区、武义县、莲都区、柯城区)、19个县(上述六县区之外的县)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分析每一阶段内部山区县发展阶段的先后差异,我们把每一阶段的区间三等分,形成各个阶段的开始时期、加速时期和结束时期。结果发现,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的文成和泰顺均处于该阶段的加速时期;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19个县分化较为严重,其中景宁和庆元处于该阶段的开始时期,云和、龙游、江山和淳安处于该阶段的结束时期,其他13个县处于该阶段的加速时期;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4个县区中,衢江区和武义县处于该阶段的开始时期,莲都区、柯城区处于该阶段的加速时期。

四、结束语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要求,始终把加快山区发展作为全省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为了推进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浙江山区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从全省的高度统筹推进山区发展;先后通过《关于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通知》、《关于全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若干意见(2010)》等重要政策文件,从具体政策的扶持上推进山区发展;以“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2002)、“重点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2004)以及“欠发达地区卫生技术人才支援计划”等项目为载体,从政策落实上推进山区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持续支持下,浙江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喜人,但是由于山区县大多地处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技术和人才匮乏,尽管资源优势较为明显,但难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基于上述主要特征分析,建议政府提升浙江山区经济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健全山区发展机制,以政府为主导,重点形成区域统筹发展、山区内部生产力与人口优化布局、公共资源倾斜配置、区域联动协作四大机制;(2)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重点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特色工业生态化、特色三产规模化的产业绿色优化进程;(3)加快人口集中集聚,重点实施非宜居宜业区域人口的规模梯度移民和小城市培育工程,依托城市规模扩张和产业园区的定向集聚,形成特色型、生态型产城结合的中心城市和小城市。

[1]蒋云峰.《对丽水山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M].《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第5期.

[2]周国富.《做好建设“海上浙江”和“山上浙江”大文章》[M].《今日浙江》2009年第9期.

[3]张军.《山呼海应谱新曲——浙江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综述》[M].《今日浙江》2010年第7期.

[4]陆立军,杨志.小县大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云和模式》[J].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省委党校第三期领导干部进修一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战略导向,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以龙游县为例》[M].《学员研究》2011年1月.

注:*本文为浙江省委党校承担的2011年省长重点调研课题《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陆海联动区域协调问题研究》子课题《加快山区县域经济提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和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发达省份山区经济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途径研究——以浙江为例》(ZX13013)的阶段性成果。

10.3969/j.issn.1674-8905.2011.10.002

牛域宁)

猜你喜欢
山区县欠发达工业化
北方某县靠罚款撑起地方1/3财力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上海建材(2020年5期)2020-12-15 00:33:22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国制笔(2017年3期)2017-10-18 00:49:11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4
山区县农村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4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新常态下山区县推进就业创业的路径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18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2
决胜全面小康 四川33山区县共探新常态下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