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妇产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1-12-26 11:01:04刘长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8期
关键词:驱动教学法实验组

刘长慧

任务驱动法在《妇产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刘长慧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选取本校学生8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43名和对照组41名。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得到了实验组学生的好评。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合作共事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任务驱动;妇产科护理技术;教学法

10.3969/j.issn.1672 -9676.2011.08.036

随着护理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特点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临床护理教学的需求,许多新的教学方法被尝试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1]。任务驱动是指在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任务为中心,介绍和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的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新能力。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在自主协作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2]。《妇产科护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同时必须结合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3]。2006年9月~2007年7月,笔者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技术》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5级高级护理专业学生84名,均为女生。年龄17~21岁。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3名和对照组41名,两组学生年龄、教育背景及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均由同一名教师授课,《妇产科护理技术》的课程目标、授课学时和教学内容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讲授教学为主;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辅以讲授法教学。

1.2.1 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任务设计是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保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合适的任务,在任务设计时要把握以下原则:任务设计要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可限制性和可拓展性[4]。以“异位妊娠”一节为例,设计母任务为异位妊娠破裂病人的紧急护理,子任务包括现场评估病人的出血量、有无休克征象、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如B超和阴道后穹窿穿刺术)、评价护理效果等。

1.2.2 任务实施 任务提出后,实施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其环节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的情况和教师的教学习惯来决定。教学流程大体分五个步骤:(1)创设情景。使学习能在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中进行。教师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刺激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5]。在“异位妊娠”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创设1例异位妊娠破裂的急诊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任务驱动引入。在上述情境中,导入预先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一级任务(即母任务),同时提出若干个二级任务(即子任务)保证一级任务的完成。(3)自主、协同学习。教师先不急于给学生讲解如何完成一级和二级任务,而是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回忆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当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最佳的护理措施,如现场评估孕妇有无宫外孕所致的内出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分析,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评估孕妇的失血量?还可以通过哪些辅助检查明确出血量?(4)任务驱动演示。为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现场模拟操作,完成教学内容所提出的各级任务。(5)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重要内容和有难度的任务再次演示并给出详尽的操作步骤。(6)巩固与总结。巩固并总结每次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起到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作用。

1.2.3 任务评价 每个任务完成后组织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同时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评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的比较采用t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x± s,分)

2.2 实验组学生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评价(表2)

表2 43名实验组学生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评价 名(%)

3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2显示,88.37%的同学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83.72%的同学认为能提高学习兴趣,81.4%的同学认为能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

3.1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其创新精神

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主体,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学生主动、积极、探究式的参与到教学环境中去,调动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并培养了其创新精神[6]。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并以此导入具体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流、合作共事的能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协作,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不但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还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为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3 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过程中,教师要用较常规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要求教师不仅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知识,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组织指导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打开一道道通向未知知识领域的大门。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1] 罗金凤.构建主义理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8A):1492 -1494.

[2] 贾殿燕.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6:31.

[3] 彭山玲.隐性知识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2B):452 -453.

[4] 彭 凡.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J].护理研究,2009,23(3A):636 -637.

[5] 朱利民.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246-247.

[6] 家国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的体会[J].内江科技,2007,28(11):169.

436000 湖北省鄂州大学医学院

刘长慧:女,本科,讲师

2010-04-18)

(本文编辑 崔兰英)

猜你喜欢
驱动教学法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