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山东方言转折连词考察*——以《醒世姻缘传》为例

2011-12-22 06:28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用例连词

宋 青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明末清初山东方言转折连词考察*
——以《醒世姻缘传》为例

宋 青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醒世姻缘传》是研究明末清初语言的重要语料。考察该书的转折连词使用情况即可窥视出明末清初山东方言中转折连词的历史风貌。此期山东方言的转折连词没有明确的分工,仍处于大量涌现的时期,大量同义连词并存,双音节连词占优势,还出现了三音节的连词。从来源来看,主要是近代汉语时期新产生的连词(80%)。但经过同义竞争,此期的7个(46.7%)转折连词被历史淘汰,8个(53.3%)转折连词沿用至现代汉语。

山东方言;明末清初;转折连词;《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以下简称《醒》;本文所依据的版本是黄肃秋校注《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第一版,共3册)是明末清初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用山东方言写作,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是明末到清代中期语言研究的重要语料。它的语言反映了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时期山东方言的历史面貌。本文就以其为例,窥视此期山东方言的转折连词的历史风貌。

转折连词,是指用来连接两个具有逆转或意外语义关系的语言单位的连词。《醒》中的转折连词有:而、然、但、只是、可、可是、但是、不过、但只、但只是、可只、可只是、却只、倒只、倒只是。

一、沿用上古汉语连词

《醒》中沿用上古汉语的此类连词有2个:而、然。

1.而(26例)

“而”做转折连词上古已见,例如:“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韩非子·安危》)

《醒》中,“而”做转折连词,连接词或分句,所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对或相反,可译为“但是”、“可是”、“却”等。例如:

(1)小梅红等,坐视主母之死而不救。(10回)

(2)若不会读书,也不会顽,这也还叫人可怜而不可怒,恰又亘古以来的奇怪顽皮之事都是他干将出来。(33回)

(3)纪时中又戏道:“先生之死也,冠者童子之门人未有出涕者,而子独为哭失声;斯子也,必多旷于礼矣夫!”(41回)

“而”出现的用例文言色彩浓重。

2.然(5例)

《说文》:“然,烧也。”本义为燃烧。这一意义后来写作“燃”。“然”的虚词用法与本义无关。“然”做转折连词上古已见,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醒》中“然”可表示转折,全书共见5例,既可以在复句中连接分句(2例),又可以在句群中连接句子(3例),可译为“然而”、“可是”、“但是”等。例如:

(1)却说薛素姐那日从淮安赶船不着,被吕祥拐了骡子,流落尼姑庵内,虽遇着好人韦美,差了觅汉送他回家,然也受了许多狼狈。(94回)

(2)若寻常人看起来,怎比那做皇帝的乐处。然想到皇帝动有风雷之儆,雨旸薄蚀之愆,“顾左右而言他”,“吾甚惭于孟子”。(引起)

(3)于是这梁生、胡旦也还没奈何容他藏在里边。然虽是说不尽得了夫人解劝的力量,其实得了那跨灶干蛊的儿子不在跟前。(15回)

二、沿用中古汉语连词

《醒》中沿用中古汉语的此类连词有1个:但。

1.但(62例)

《说文》:“但,裼也。从人,旦声。”本义为袒露。用做虚词,与本义无关,是假借义。周刚认为:“但”在上古后期是表示限定范围的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大约在东汉后,开始出现表转折的连词用法。不过在中古时期“但”做转折连词的用例还不多,直到宋代以后才有了增加。[1](P196)例如:“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尔。”(《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现代汉语中,连词“但”的用法、意义跟“但是”基本相同,表示转折关系,一般用来连接分句,有时也可以连接句子。

《醒》中,“但”主要有三种功能,表逆转关系,表对照关系,表一种转折的语气。既可以在复句中连接分句,又可以在句群中连接句子,还可以在语篇中连接句群,连接能力较强。多位于分句、句子、句群之首,例如:

(1)梁生道:“老爷说的极是,但不知要那一方知州?”(5回)

(2)若不是被一个有道的真僧从空看出,也只道是人间寻常悍妾恶妻,那知道有如此因由果报?这便是恶姻缘。但要知其中彻底的根原,当细说从先的事故。(引起)

(3)但从古来贤妻不是容易遭着的,这也即如“王者兴名世出”的道理一般。(引起)

三、使用近代汉语新词

《醒》中使用近代汉语新词的此类连词有12个:只是、可、可是、但是、不过、但只、但只是、可只、可只是、却只、倒只、倒只是。

1.只是(45例)

转折连词“只是”由相邻的两个非直接成分“范围副词‘只’+判断词‘是’”逐渐虚化粘合而成,用例见于唐代,晚唐五代逐渐多起来。现代还保留后续转折这种用法。[1](P197)

现代汉语中,“只是”做转折连词,放在两个分句之间,起轻微转折的作用,引出修正上文的补充意思;同时,“只是”对后面所引出的部分起一定的限制作用。

《醒》中,“只是”用在后一分句或一个句子的开头,起轻微转折的作用。例如:

(1)其父是个名士,名字叫做晁思孝,每遇两考,大约不出前第。只是儒素之家,不过舌耕糊口,家道也不甚丰腴。(引起)

(2)这个小珍哥,人物也不十分出众,只是唱得几折好戏文。(1回)

(3)这伙人也是他的厚朋友,昨日也见在一处打围,想也是不相回避的;只是人多了,情便不专。(2回)

2.可(30 例)

现代汉语中,“可”的意义和用法和“可是”相同。连接分句和句子,有时也可以连接段落。一,先提出一个肯定的事实,然后用“可”做转折,引出与前面的事实相反的意思,说话人所强调的是后一层的意思。二,引起下文,对前面的意思作进一步的限制和补充。

《醒》中,“可”做转折连词,相当于“可是”、“但是”,例如:

(1)珍哥走到房内说道:“请他进来,可也合人说声,冒冒失失的就进来了!我正在天地上磕完了头,我黑了眼,看不上他,还被他撞见了。”(3回)

(2)虽是受了晁爷的厚恩,借此报他一报,可也还要得些利路才好。难道白白辛苦一场?(5回)

(3)晁老叫人拾得起来,包来放在袖内。可煞作怪,这几件物事没有一个人晓得的。(17回)

3.可是(6 例)

现代汉语中,“可是”连接分句和句子,有时也可以连接段落。一,先提出一个肯定的事实,然后用“可是”做转折,引出与前面的事实相反的意思,说话人所强调的是后一层的意思。二,引起下文,对前面的意思作进一步的限制和补充。

《醒》中,“可是”做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连接分句或句子,但没有放在段首的例子。例如:

(1)秦继楼说:“宾梁有甚么分付,俺没有不依的;可是这一年家大事小节,不知仗赖多少,正没的补报哩。”(34回)

(2)这班学生待要进去,又都怕羞不敢进去;待不进去,却又舍不的离了他门。你推我让,正在那里逡巡,可是那个穿蜜合的小姐走到跟前,猛可的将狄希陈一手扯……(37回)

(3)晁夫人问说:“你看那意思,可是他两个的话,那个是真?”(43回)

4.但是(10例)

“但是”由“但”加后缀“是”粘合而成为转折连词,见于晚唐。明代以前,“但是”做连词的用例还不多,直到清代才常见。“但是”现代常见的用法是与“虽然”搭配成关联形式,或者单用。[1](P196)

现代汉语中,“但是”表示转折关系,一般用来连接分句和句子,有时也可以连接段落。用“但是”的时候,总是先提出一个肯定性的事实,然后用“但是”引出在意义上跟前面事实不同的另一类事实。

《醒》中,“但是”用做转折连词,放在后一分句前,或连接句子、句群,例如:

(1)这是君子以道统为重,势分为轻;虽然还让那第一第二的乐处,毕竟还在王天下之先。但是依我议论,还得再添一乐,居于那三乐之前,方可成就那三乐的事。(引起)

(2)知道晁老的为人,夫人的好话只当耳边之风;但是儿子做出来的,便即“钦遵钦此”,不违背些儿。(16回)

(3)但是,天下的财帛也是不容易担架的东西,往往的人家没有他,倒也安稳;有了他,便要生出事来,叫你不大受用。(94回)

5.不过(3例)

周刚认为“不过”原先是范围副词,有往小处说的意思,较早的用例见于宋代,后来逐渐演变,开始具有轻微转折的意思,明清时期“不过”已转变成转折连词,现代也是延续后续转折连词的用法。[1](P194)

现代汉语中,“不过”连接分句或句子,表示转折关系。

《醒》中“不过”可做转折连词,表轻微转折。例如:

(1)后来到一个周家庄上,托名叫是仙姑,缠住了一个农家的小厮,也便没有工夫再来雍山作孽;不过时常回来自家洞内照管照管。(1回)

(2)钱老先说:“他们虽是爱童定宇,不过是眼底下烦他相陪取乐;我却替童定宇算计个终身。……”(4回)

(3)那沈裁他便没得落去,不过下剪的时候不十分扯紧,松松的下剪罢了。(36回)

6.但只(10例)

《醒》中“但只”做转折连词,连接分句或句子,用法同“只”,表示轻微转折。例如:

(1)且万一杀了他,自己死不及,落了人手,这苦便受不尽了。但只这个养道士和尚的污名,怎生消受!(9回)

(2)但只令爱已是死了,令爱还要埋在他家坟里,况您与晁老叔当初那样的亲家,比哥儿弟儿还不同,千万看他老人家分上,只是叫晁大哥凡百的成礼,替令爱出齐整殡,往后把这叫骂的事别要行了。(9回)

(3)虽然才满月的孩子,怎便晓得后来养得大养不大?但只看了他母亲的行事,便料得定他儿子的收成。(21回)

7.但只是(10例)

《醒》中,“但只是”可做转折连词,连接分句或句子,连接分句时位于后一分句的前面,用法同“只是”,表轻微转折。例如:

(1)但得天地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培养得这元气坚牢,葆摄得这灵秀不泄才好。但只是古今来没有百年不变的气运,亦没有常久浑厚的民风。(24回)

(2)一个河南人,一个山东人,隔着两千里地结了婚姻,岂不是有缘千里能相会?但只是素姐谶语不好。(25回)

(3)情管那家子必定有一个人害眼疼的,这拿的就是他;但只是咱这地方没有这们恶人。(64回)

8.可只(4 例)

《醒》中“可只”做转折连词相当于“可”,连接分句或句子,连接分句时位于后一分句的前面,可译为“可是”,例如:

(1)小娇春也只得跳在湖里逃命,可只不会赴水,汨没得象个凫雏一般。(66回)

(2)你既入了会,以后还有甚么善事,一传你要即刻就到;若有一次失误,可惜的就前功尽弃了。可只你公公不许我们进去,怎么传到你的耳朵?(69回)

9.可只是(4例)

《醒》中“可只是”做转折连词,连接分句或句子,相当于“只是”,表轻微转折。全书共见4例,例如:

(1)开坟也用不多钱,脱不了有前边师娘的见成洞子。可只是先生手里有钱,可往那里去了?只在我手里刷刮了就够三四百两。(41回)

(2)晁凤长吁口气道:“我说可只是你也看看大爷的分上才好哩!”(51回)

(3)那丫头道:“我刚才不说过了?一席酒,我自己也曾做来,可只是人家有大小不等,看将就不将就哩。就是一碗肉罢,也有几样的做,也有几样的吃哩。”(55回)

10.却只(2例)

《醒》中“却只”做转折连词,用于后一分句,可译为“却”。例如:

(1)片云醒转来,记得真真切切的这梦,告诉长老合无翳都晓得了,从此即淹淹缠缠的再不曾壮起,却只不曾睡倒,每日也还照常的穿衣洗面。(21回)

(2)虽也威风,却只苦忙冗得紧。(42回)

11.倒只(3例)

《醒》中“倒只”做转折连词,可以位于复句的后一分句,也可以位于句子的句首连接句子,相当于“只是”、“但是”。

(1)你愁甚么,放着饭不吃?倒只怕你过了这一会,你又不愁了,依旧仍不读书。(38回)

(2)若是那丑货的人,便能用得多少?倒只有一件至难的事,是得六十日工夫,这却万万不能的。(61回)

(3)狄希陈虽与寄姐如鱼得水,似漆投胶,万般恩爱,难以形容;倒只为这珍珠一事,放心不下。(76回)

12.倒只是(3例)

《醒》中出现3例“倒只是”,用在句首或段首,连接句子,不见连接分句的用例。

(1)相随多白镪,同伴有红妆。行色翩翩壮,扬

附表:州是故乡。

倒只是难为老晁夫妇撇得孤恓冷落,大不胜情。(8回)

(2)那邻庄人见他这庄上人心坚固,所用者少,所保者大,那大姓人家也只得跟了他学,所以也存住了许多庄户。倒只是那城里的居民禁不得日日消磨,弄得那通衢闹市几乎没了人烟。(32回)

(3)就到万分极处,井上没有盖子,家中又有麻绳,宁可死了,也不做这不长进的勾当!倒只是你的大老婆不肯容我,你那儿子们问我要你遗下的东西,你死去又与我做不的主!(36回)

综上所述,此期山东方言的转折连词没有明确的分工,仍处于大量涌现的时期,大量同义连词并存,双音节连词占优势,还出现了三音节的连词。从来源来看,主要是近代汉语时期新产生的连词(80%)。但经过同义竞争,此期的7个(46.7%)转折连词被历史淘汰,8个(53.3%)转折连词沿用至现代汉语。

表1 《醒》转折连词使用情况总表

表2 《醒》转折连词使用情况表

[1]周刚.连词与相关问题[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The Study of the Disjunctive Conjunctions in Shandong Dialect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Early Qing Dynasty——Taking The Stories of Xingshi Marriage as an Example

SONG Q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Suzhou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

The Stories of Xingshi Marriage is the important material to study the language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early Qing Dynasty.The study of the uses of disjunctive conjunctions in the novel reveals the historic features of disjunctive conjunctions in Shandong Dialect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early Qing Dynasty.In this period,disjunctive conjunctions in Shandong Dialect emerged in large number with lots of synonymous conjunctions co-existed,bi-syllable conjunctions dominated,and tri-syllable conjunctions appeared.From the source,80%were newly- formed conjunctions from the modern Chinese.After competition,7(46.7%)disjunctive conjunctions became obsolete and 8(53.3%)disjunctive conjunctions remain up to now.

Shandong Dialect;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early Qing Dynasty;disjunctive conjunctions;the Stories of Xingshi Marriage

H 172.1

A

1673-2103(2011)04-0085-05

2011-04-25

宋青(1982-),女,山东菏泽人,苏州大学文学院2009级博士生。研究方向:近代汉语词汇、语法。

(责任编辑:王 建)

猜你喜欢
醒世姻缘传用例连词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醒世姻缘传》清人薛景泰批语辑考
《醒世姻缘传》中晁氏家族贪婪心性论析
《醒世姻缘传》中“俗典”的叙事功能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