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汉译本句法规范的历时研究

2011-12-19 05:47张芹芹
关键词:关联词傲慢与偏见被动式

张芹芹,徐 剑

(徐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傲慢与偏见》汉译本句法规范的历时研究

张芹芹,徐 剑

(徐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通过自建《傲慢与偏见》在不同时期的21个全译本语料库,试图探讨众译本句法规范的历时变迁。平均句长、关联复句、直接引语及特殊句型是研究的重点。数据显示,第一时期的译本更加接近源语的文本特征;第二时期大部分数据都呈现出和第一时期相反的趋势,体现出更加贴近目标语的文本特征;第三时期数据则大都处于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之间,说明本时期译本兼有源语和目标语的共同特征,但总体上呈现出更加向源语靠拢的倾向。

语料库;句法规范;《傲慢与偏见》;历时变迁

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几乎影响了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一经出版便受到广大读者朋友们的青睐,并被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传到中国后更是成为许多译者争相翻译的对象。迄今为止,这部世界名著在中国已经有近40个全译本出版。

名著重译是一种常见的翻译现象。众译本面目各异,但同一时期的译本则表现出更大的相似性,这些异和同都是翻译规范的体现。因此本研究并不打算从规定性的角度对这些译本一分高下,而是通过对翻译语言的描述和分析来重构翻译过程中的“规范”,即特定时期译者行为的规律性。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揭示《傲慢与偏见》汉译本句法规范的历时变迁,描述出《傲慢与偏见》汉译本所体现出来的翻译规范的历时演变过程,并借此对现当代外国小说翻译规范作出推测,以激发翻译研究人员在更大的范围内对近现代外国小说翻译规范研究的历时描写。

一、研究方法介绍

本文在此选取从晚清到2000年之前的《傲慢与偏见》全译本 (共21本),并按照中国现当代翻译文学史分期标准对这21个译本进行划分[1],将其归入三个时段 (见表1)。本研究以描写翻译学的翻译规范为理论基础,以语料库方法为研究手段,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译本所体现出来的句法特点进行系统的描写,以期揭示出《傲慢与偏见》不同时期译本所体现出的句法规范及规范的历时变迁。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是语料库的建设。在语料库建设中,基本采取扫描方式进行从书面文档到电子文档的转换。对于繁体、竖排的译本,则采用手工输入。将这些译文保存为TXT文本格式。第二阶段是运用语言分析软件,如ICTCALS 1.0和Wordsmith 4.0等,对语料进行分词、检索,分析出语料的各种句法特征,进而反映出不同时期译者们所遵守的操作规范。

表1 译本及分期

二、翻译规范研究

在西方,第一个把“规范”概念引入翻译研究领域的是Jiri Levy,而第一个提出从翻译研究的角度系统研究翻译规范的是Gideon Toury。Toury认为,翻译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因而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翻译是由历史、社会、文化所决定的,翻译规范在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是解释译者翻译行为社会关联性的焦点[2]。此外,Toury还将翻译规范分为三类:元初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元初规范决定着译本的翻译策略;初始规范关涉着译本整体的翻译政策和翻译的直接程度;操作规范则操控着翻译文本具体的结构决策。前两种规范是属于宏观层面的,不涉及翻译的具体实现过程,而操作规范是属于微观层面的,是关于翻译的具体过程规范,可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各个层面的特征可通过对大量翻译文本的分析来加以识别。借助语料库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分析出特定时期译本的共性,进而重构翻译规范。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众译本所体现出来的句法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发现不同时期译本句法规范的历时变迁。

三、《傲慢与偏见》汉译本句法规范的历时研究

平均句长、关联复句、直接引语和特殊句型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平均句长可以反映句子的“简化”或“繁复”特征;关联词的使用频率则可以体现句子的“明晰化”或“隐含化”特征;背离常规的关联词和直接引语的使用则呈现出不同时期句式的欧化趋势;“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句子的欧化倾向。

(一)平均句长

句子长度受表达方式和标点使用情况的影响。在小说翻译中,遵循原作的句子构成和标点使用规范,或是遵循目标语的相关规范,最终会使句子长度产生较大的变化。用各译本的形符总数除以句子数,可以得出平均句长 (表2)。

表2 平均句长

从表2可以看出,第二时期译本句子最长,平均含18.88词,句子变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句数量较多,句子结构复杂,尤其是句内的并列结构多,在这一时期中,王科一译本使用分号连接各小句,其分号使用高达650个,因此其平均句长也高达20词。第三时期句子最短,平均含17.62词,其中低于16词的译本句号最多,大都在7 000个以上。句号使用率高,表明译者们将出现新信息的句子作为独立的句子进行翻译,这是使译文信息和句式简化的表现。而句子偏长的译本,分号使用率也较高,大都在500个以上,这表明译者重视信息和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这是译本信息和句式繁复的一种表现。因此,第三时期译本在句式的特点上存在总体上简化和个别繁复共存的现象。第一时期译本平均句长居中,为18.37词,其中董仲篪译本用分号连接各句,分号使用率达1 348次,跟源语的1 518次最为接近,反映了董仲篪译本向源语靠拢的趋势,因此其平均句长为18.52词,高于杨缤译本的18.22词。

(二)关联复句的使用情况分析

除了句子长度,句间连接成分也可以反映句式特点。连淑能认为,汉语经常以语序、修辞、紧缩句和四字格来代替显性连接成分表达的功能[3]。而显性连接成分作为形式标记之一,可以显示汉语欧化的程度。黄立波将汉语的显性连接成分总结为三类:连词、表示连接关系的副词和连接语[4]。本研究着重对句间连词和连结语进行统计,以发现各时期译本在句间连接上显隐程度的不同。

(1)关联词的统计。根据李晓琪[5]对现代汉语复句关联词的分类,“A类——只能出现在第一分句里;B类——只能出现在第二分句里;C类——在几个分句中重复出现;D类只能在分句之间出现”。D类——连接语,它们既不从前,也不从后,其后有语音停顿,可用逗号隔开。表3是译本句间关联词的种类和数量的统计。

表3 关联词的使用频率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三个时期关联词的种类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分别为59、67、69个。然而,从关联词出现的频次上看,第一时期最少,平均2 548个;第二时期最多,平均3 223个;第三时期略有减少,平均3 009个。但单从种类和数量上还不能客观地反映不同译本的连词使用特点。如果把连词出现频次和种类相比,得出的比率越低,其连词的变化性越大,即译者在连词使用上变换性越强;比率越高,则连词变化性越小,即译者倾向或习惯大规模地使用一些连词。从历时变化来看,三个时期的比率呈现倒“V”字形曲线变化趋势 (图1),比值分别为43、49和44。这说明,第二时期关联词变化性最小,而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都倾向于在翻译过程中多用关联词。第三时期在关联词的使用频率上最为显著,张玲、张扬译本最高,比值为55,甚至比第二时期的平均值还要高,这说明其译本在句间连词使用上较为集中,变化性最小;秭佩等译本最低,比值为38,甚至比第一时期的平均值还要低,这说明其译本在句间连词的使用上变化性最大。

然而,关联词出现频次和种类之间的比值只能反映其在译本中的变化性,却不能从总体上衡量关联词的使用情况。因此,笔者又计算出这21个译本的关联词使用频率。数据显示,张玲、张扬译本的关联词使用比率最高,占总词数的2.89%,表明其句子明晰化程度最高;而董仲篪译本关联词使用频率最低,占总词数的2.04%,表明其句子间隐含化程度最深。从历时变化上看,关联词的平均出现频率呈现倒“V”字形曲线变化趋势(见图2),第一时期最低,为2.29%,显示了本时期译本在句型变化方面的隐含化趋势;第二时期最高,为2.56%,显示出这一时期翻译文本在句型使用上的明晰化特征;第三时期稍稍有些下降,为2.47%,体现出此时期翻译文本由明晰化向隐含化趋势变化的倾向。

(2)背离常规的关联词使用频率。在汉语中,主句总是置于从句之后,而在英语中却恰恰相反。一般而言,在汉语中,关联词通常用来连接主句和从句。李晓琪认为,A类关联词通常用在第一分句(S1)里,而B类关联词则用在第二分句 (S2)里[5]79。然而,受印欧语系的影响,五四之后,一些复句,特别是转折和假设复句,这种句序规则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从句的位置不再固定在主句之前,而是可前可后了[6]。在《傲慢与偏见》众译本中,表转折和假设的关联词有以下几种:

转折:虽然、尽管、虽、虽说。

假使:如果、即使、即便、假如、假使、若、倘若、纵使。

表4 背离常规的关联词使用频率 (平均值)

从表4可以看出,《傲慢与偏见》众译本中,大部分表示转折和假设的复句都遵循了传统汉语的句序,从句在前,主句在后;但却有一小部分句序发生了变化,其主句在前,从句在后,这些关联词背离了常规,体现了印欧源语对译语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违反常规的关联词中,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比例在第一时期达到最高,为15.82%,体现了欧化的趋势;而到第二时期和第三时期,比例下降很多,分别是0.79%和1.74%,呈现出欧化减弱的趋势。尽管第三时期相较于第二时期有所提高,但仍然没有超越第一时期的比例。此外,背离常规的关联词中,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分别是第一时期15.86%,第二时期1.83%,第三时期6.58%。

(三)直接引语分析

对话体是小说中常见的一种句式。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就区分了“模仿”和“讲述”两种人物话语表达形式,分别表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从说者或作者的角度来说,如果用直接引语,就会有一种“事件重现”的感觉;从听者或读者的角度来说,通过直接引语,容易在脑海里建立一种活生生的形象,会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7]。《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因此使用最多的是直接引语。图3是其不同时期译本直接引语左侧双引号的词图,这可以显示出直接引语的使用情况。

从图4可以看出,原文中使用直接引语的数量为1 754个。而从这三个时期的译本来看,第一时期最多,为1 771个,与原文最为接近,呈现出向源语靠拢的趋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原文为依归,体现了翻译过程中的充分性规范;第二时期最少,为1 458个,直接引语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引导语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第三时期在第二时期的基础上数量虽有所增加,为1 573个,但仍然低于第一时期的使用数量。

让我们以下句为例,来谈谈引导语位置的变化情况,“‘While Mary is adjusting her ideas,’he continued,‘let us return to Mr.Bingley.’”其中,“he continued”,充当了这个直接引语的引导语,以下是部分译本对该句的翻译。

杨缤译本:“趁玛丽在配置她的意见的当儿,”他接着说,“我们再来谈宾格雷先生吧!”

董仲篪译本:“玛丽的理想厘正的,”他继续说,“让我们转到背格累先生那里去吧。”

王科一译本:于是班纳特先生接下去说:“让曼丽仔细想一想再发表意见吧,我们还是重新来谈谈彬格莱先生。”

夏颖慧译本:于是班纳特先生接下去说:“让梅丽好好想一下再发表意见吧。我们还是来谈谈平克莱先生。”

孙致礼译本:“趁玛丽深思熟虑的时候,”贝内特先生接着说道,“我们再回头谈谈宾利先生。”

张玲等译本:“趁玛丽斟酌她的意见的时候,”本内特先生接着说,“咱们还是回过头来谈宾利先生吧。”

黄冠颖[8]认为,在汉语直接引语中,说话者总是先于引述动词出现,所以在汉语中,引导语总是置于句子的前面或后面。然而,受到印欧语系语言注重形合的影响,插语法的使用慢慢多起来,并且由传统的插在句前变为可放在句子中间[9]。由例句的不同译文可以看出,处于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的几个译本大多按照原文的句式进行翻译,将引导语置于中间位置,呈现出欧化的倾向。只有第二时期的译本将引导语提前,呈现出其译文向传统汉语句式的回归趋势。

(四)特殊句型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被”字句和“把”字句运用比较广泛。众所周知,前者表示被动,后者表示主动。本文借助语料库软件,对《傲慢与偏见》汉译本中存在的这两种特殊句型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它们在三个时期使用时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1.“被”字句的使用情况分析

被动句的使用范围变宽是汉语欧化的重要表现之一[10],这是由于英语等主要欧洲语言中被动式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的缘故。翻译文本是被动句的主要来源,汉语中被动句的逐渐增多跟语言之间的接触有关[3]86-103。汉语的被动式可根据有无标记分为两种类型:有标记被动和无标记被动[11]92。本文主要以“被”字句为例谈谈被动句的使用情况,主要从“被”字句的频率、长短被动式的比例以及“被”字句的语义韵来进行探讨。

(1)“被”字句的使用和长短被动式的比例。从表5可以看出三个时期“被”字句的使用情况。第一时期最多,平均87个,本时期译者受到英语被动句的影响,在翻译时尽量保留原文的句式,翻译特征显著,小说翻译呈现欧化的趋势;但到了第二时期,由于汉语不太常用被动式,所以翻译小说也减少了被动式的使用,“被”字句的使用猛降到39个,表明本时期译本的被动使用情况更符合汉语常规,小说翻译有归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展,东西方文化交融趋势加强,翻译小说也受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欧化现象,虽然也有个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避免使用“被”字句,如张玲等译本,仅使用22个“被”字句,但并不影响这个时期“被”字句使用的总体趋势,平均达到71个,位于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之间。

表5 “被”字句

胡显耀认为,根据施事出现与否,被动式可分为带施事和不带施事的被动式,它们又分别被称为“长被动式”和“短被动式”[11]192。与英语相比,汉语被动句的常规是需要指明施事,英语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指明施事,也就是说汉语比英语更多地使用长被动式。计算结果显示,长被动式在三个时期的比例分别是65.17%、71.33%、54.10%,长短被动式比例也分别是1.89、2.49、1.18。由此可见,长被动式的使用频率一直高于短被动式,这也正表明《傲慢与偏见》这本小说在对长短被动式的翻译上采取了更加符合汉语常规的做法。但具体来说,第二时期的长被动式最多,体现出其更加趋向于传统汉语的典型特征,而第一和第三时期短被动式的增加则是由于译语受到源语影响的缘故。

(2)“被”字句的语义韵。语义韵指语言单位在长期与其它词语搭配或用于特定的语境而逐渐形成的语用含义。其基本的语义韵有肯定、否定和中性三种。汉语被动结构大都具有负面和消极的意义。在上古汉语中, “被”字还是一个实词,有“蒙受、遭受”之义,正是由于它的这层含义,才使得它在以后的发展中常用来表达一种不愉快、不如意的情感。后来“被”字由上古的动词经过语法化而成为现在的介词“被”,它便在“被”字句中起到引出施事表达被动之义。表6是“被”字句的语义韵情况。

根据Mc Enery和肖中华的研究,汉语所有的有标记被动式除“为…所”这一古老的结构外,约有50%的被动式具有消极的含义,而英语被动式则很少具有负面和消极含义。从图5可以发现,三个时期表达消极意义的“被”字句的出现比率都在50%以上,明显多于表达积极和中性意义的,这说明在这21个汉译本中,“被”字句的语义韵特征与汉语被动式的特征相吻合,都表现出明显的否定和消极趋势;这也同时表明不同时期的译者在被动式语义韵的使用上采取了更加符合汉语常规的做法。但具体来说,表消极语义韵的“被”字句在第一时期最少,占所有“被”字句的51.17%,说明本时期译本在“被”字句的使用上趋向于源语的规范,呈现出欧化的趋势;第二时期最多,占所有“被”字句的65.9%,说明这一时期的译本更加符合汉语常规,呈现出归化的趋势;第三时期居中,占55.83%,表明其受汉语传统的影响减弱,总体上呈现出更加贴近源语的趋势。

2.“把”字句的使用情况分析

“把”字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与表被动的“被”字句相比,“把”字句多出现在表示主动的句子里面。笔者基于自建的《傲慢与偏见》21个汉译本语料库,采用Wordsmith 4.0软件,检索出“把”字句的使用频率,如表7所示:

表6 “被”字句语义韵

表7 “把”字句

众所周知,“把”字句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句型。早期的译者由于受到欧化思潮的影响,在译本中都避免使用“把”字句。研究发现,处于第一时期的两个译本在“把”字句的使用频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是1935年出版,杨缤译本中“把”字句出现了478次,而董仲篪译本却只有10次。以下几个例句的前一句是杨缤译本使用“把”字句的情况,后一句是董仲篪译本不使用“把”字句的表达方式,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用法上的不同和造成效果的差异。

例1:She ought to give over thinking of her own beauty.

杨缤译本:应该把自己争妍比美的心思息了。

董仲篪译本:应该放弃想自己之美。

例2:She told the story however with great spirit among her friends.

杨缤译本:她很兴奋地把这事讲给她的朋友们听了。

董仲篪译本:她提起精神,在朋友中告诉故事。

例3:Mr.Darcy took her advice,and did finish his letter.

杨缤译本:达绥先生依她的劝告果然把信写完了。

董仲篪译本:道尔受她忠告了,完备了他的信。

例4:The coach conveyed him and his five cousins at a suitable hour to Meryton.

杨缤译本:一辆马车把他和他的五位表妹按时送到了麦儿屯。

董仲篪译本:马车载运他同他五个表妹在相当时候到了弥尔登。

从例1-4可以看出,和杨缤译本相比,董仲篪译本受源语的影响更加深刻,文中充斥着一股浓浓的翻译腔。例1中,董仲篪译本“应该放弃想自己之美”几乎是对原文的一一对应。虽然他的译文也忠实于原文,但他的翻译方式在正规的汉语中却不常见。而杨缤译本则遵循汉语的常规,在主动句的翻译上多采用“把”字作为其标志词。很明显,这种用法更加通顺流畅,也更容易为目标语国家的读者所接受。虽然两者同属第一时期,但他们在主动句的翻译上却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杨缤译本更加倾向于使用“把”字句来翻译英语中的主动句,而董仲篪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把”字句。这说明第一时期的译者在“把”字句的使用上还不够灵活。

从频次上看,“把”字句在第一时期平均出现244次,说明受欧化思潮的影响深刻;在第二时期达到高峰,全文平均出现507次。作为汉语中一种独特的句型,“把”字句的广泛使用显示了这一时期汉译文本的归化特色。到第三时期,“把”字句的使用频率稍有减少,说明这一时期表示主动的句型开始多样化,也使得“把”字句的出现频次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四、结 语

通过上述基于语料库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对《傲慢与偏见》的21个汉译本所处三个时期的句法特征作出如下概括:第一时期的译本更加接近源语的文本特征,其译本关联词使用种类和数量最少,但关联词变化性最大;背离常规的关联词数量最多,尤其是在表示转折和假设的关联词中,违反常规的现象更为显著;从引语的使用情况来看,直接引语的使用数量和原文最为相似;从特殊句型上来看,表被动的“被”字句最少,但表主动的“把”字句最多;此外,表消极语义韵的“被”字句使用频率也最低。第二时期译本在这几方面的大部分统计数据都呈现出和第一时期相反的趋势,体现出更加贴近目标语的文本特征。而第三时期译本数据大都处于第一和第二时期之间,兼有源语和目标语的共同特征,但在总体上呈现出更加贴近源语的趋势。

[1]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2]TOURY G.DescriptiveTranslation Studiesand Beyond[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and Research Press,2001.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黄立波.基于汉英/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5.

[5]李晓琪.现代汉语复句中关联词的位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2):79.

[6]贺阳.汉语主从复句的语序变化与印欧语言的影响[J].长江学术,2008(4):131-132.

[7]徐赳赳.叙述文中直接引语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63.

[8]黄冠颖.直接引语现象分析[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7:28.

[9]谢耀基.汉语语法欧化综述[J].语文研究,2001(1):18.

[10]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1]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A Diachronic Study of Syntactic Norms on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ZHANG Qin-qin,XU Ji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Jiangsu,China)

Based on a self-built monolingual corpus consisting of 21 full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this paper aims to describe the diachronic changes of translation norms on syntactic level.Average sentence length,connectives,direct speeches and some special sentence patterns ar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Statistical result shows that translations of the first period are much closer to the original text while translations of the second period have shown opposite performances on most of the parts in the four aspects,that is,much closer to the target text.However,translations in the third period are between those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eriods,with mixed features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but there is a trend of closeness to the original text as a whole.

corpus;syntactic norms;Pride and Prejudice;dynamic changes

I561

A

1673-9779(2011)02-0204-09

2011-01-27

张芹芹 (1985-),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E -mail:zhangqinqin109@163.com

[责任编辑 王晓雪]

猜你喜欢
关联词傲慢与偏见被动式
高中挚友情谊长
Your high school friends are your lifelong friends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动式节能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被动式低能耗建造技术探析
关联词的秘密
关联词的秘密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简化供暖在被动式公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