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迪,夏日光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长沙 410076)
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古典月光诗的意象解释作用
刘海迪,夏日光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长沙 410076)
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学者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月光的意象进行认知分析。在释读月光诗的过程中,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等一系列认知过程,对月光诗中概念整合的运作机制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概念整合的类型,对月光诗进行在线构建,发现该理论对古典诗词中月光的意象具有很强的认知解释力。该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月光的意象,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方法。
概念整合理论;映射;意象;月光诗
自古至今,月亮与诗词尤其与中国古典诗词有着不解之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望月抒怀、思乡、怀古、忆人等情节几乎成了月光诗中永恒的主题,月光这个意象也几乎成了中国人寄托情感的最好载体。过去对于中国古典诗词中月光的研究大多从美学以及文化角度进行赏析,很少涉及人们在构建月光意象以及解读过程中的认知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整合就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是认知语义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1]。
概念整合理论为从认知层面解读中国古典诗词中月光的意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古典诗词言简意赅,有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如果读者孤立草率地去理解诗中月光意象,则无法正确全面地捕捉其原味,只有让某一概念或意象与语篇中或背景知识中的其他概念或意象产生映射连接,才能使其意义明确化、定向化[2-3]。概念整合理论在文学文本的阐释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势,成为解释文学文本重要的认知工具,它能让读者积极参与意义的构建过程。为诗者必须使诗篇中的明示概念与隐含的背景知识中的某些概念发生映射连接,才能把握其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指。本文就尝试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光意象进行新的解读。
(一)概念整合的心理空间
1985年,Fauconnier出版了专著《Mental Spaces》,提出了心理空间这一概念。此后Fauconnier和Turner又在其基础上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操作——概念整合[4]。概念整合模式是一种复合空间模式,就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组合起来的一系列的认知活动。概念整合理论探讨的是语言通过认知语义构建所阐述的心理空间这一解释中介所反映的客观事件与场景[1-2]。一般来说,基本的概念整合包括四个心理空间 (图1):两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分别是输入空间1和空间2(inputⅠ和inputⅡ),类属空间以及一个整合空间[4]。值得注意的是,整合空间中的元素既有两个输入空间的相同元素,也有不同元素。
图中的四个圆圈代表四个心理空间,圆圈内的小点代表了心理空间中的元素。在类属空间中的所有元素分别是输入空间中映射出的共有的元素。而在整合空间中,既有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元素,也有特有元素,还有在整合空间中通过不同方式所衍生出来的两者都不具有的新元素,即突生结构,从而产生浮现意义。在概念整合过程中,这些元素在整合空间内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的方式来产生新的结构[4]。
(二)概念整合的基本类型
在合成运作的过程中,Fauconnier把各心理空间和类属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通过以下三种不同的映射完成组合、完善和扩展的过程,直至生成突生结构。
投射映射:是将一个认知域的部分结构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1],即将某个心理空间的部分结构投射到另一心理空间。人们进行思考和交谈时,习惯于使用自己熟知的某些心理空间的结构或概念或相关词语来意指另一心理空间。朱永生、蒋勇认为,投射映射相当于相似联想,是根据事物、事件或状态的模糊相似性把一个心理空间的概念结构投射到另一个心理空间[2]。投射映射反映的是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结构成分从一个输入空间到另一个输入空间的“一对一的映射”[5]。
语用函数映射:Fauconnier认为,两个在局部可以建立联系的认知域,象征性地对应于两个物体范畴,这两个范畴通过某一语用函数彼此映射[6-7]。语用函数映射相当于邻接性联想。他认为由各种先验、经验、文化和语境等因素的影响而相互作用,形成了理想的认知模式,于是只要讲话人提到其中的一个概念,听话人的概念程序就会发生扩散激活,有可能启动同一认知模式中的另一个或另一些概念。这类映射的两个认知域具有相关性,例如用部分代替整体。
图式映射:是将某一常规图式、框架或者模式用于某一语境中某一情景的构建[1]。在认知框架中,角色是构成一个框架的槽孔,值是角色这一槽孔中的填充物。角色与其值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角色与演员的对应关系。例如:“住院”框架会激活相关患者、病情、大夫、医治、医院等抽象认知框架,认知主体立即启动抽象认知框架,激活的认知框架中有许多对应的角色 (槽孔)。
投射映射表现为将一个心理空间的部分结构投射到另一心理空间。这需要读者调动起体验的、记忆的、范畴的等相关对应物,去进行一对一的解读。阐释投射映射如何运作于月光诗,是基于其他事物与月光状态的模糊相似性而进行的整合;而此类整合的相似性是人们能够不自觉地或较容易地发现的,从而实现意义的整合。下面就以李商隐的《霜月》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霜月[6]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利用人们的空间映射能力,实施映射的言语策略,用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意象暗指另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意象,输入空间1为古典神话空间,包括“青女”和“素娥”。输入空间2为实物空间,其中的元素有“霜”、“月”。我们可以从两条线路来对该行诗进行概念整合,首先是古典神话心理空间的内部整合,即“青女”与“素娥”。 “青女”头发花白,据这一凸显表征,被喻指传说中掌管霜雪的神。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这一背景知识早已潜移默化在人们的概念之中,素娥居住的环境是凄清冷漠的广寒宫,经过压缩和摒弃等整合过程,得知耐寒是青女素娥的共享特征,使二者具有某种相似性,这种整合也称糅合型整合。如图2所示:
其次是跨空间的整合。在中国历史和传统中,太阳代表男性,月亮代表女性,阴为月,阳为日,故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月”来比拟那些纯洁美丽、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因此,素娥便很自然地投射出“月”这一意象。而“月”与“素娥”二者分别涉及两个事件的概念域:“月”可供选择的是直观性很强的属性,即月的颜色、形状及温度等;“素娥”实无具体表征,不可名状。正是由于两个域之间的相似点不明显,才能产生审美效应。“青女”投射“霜”;“素娥”投射“月”,这种一对一的映射在内部空间整合后继续向跨空间延伸,便完成了概念整合的第二步扩展。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女”;“青女”、 “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斗婵娟”明着描述的是青女与素娥争美竞妍这一虚像,实则是描写霜月的自然实景,一虚一实,因象寄兴,即景寓情。根据二者之间的相似模糊性,凸显的便是霜月不惧寒冷的精神。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衍生出来的自然之美,然而在经过背景知识的结合和一系列整合活动之后衍生出新的层创结构: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在霜月中得到了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放达。突生结构的产生,说明概念整合理论的“整合”不是简单的霜月表征与青女、素娥显性特征的“组合”,整合过程是“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具有动态性和创新性。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大凡诗词的光色结合、明暗对比、冷暖平衡所产生的“意境效果”,都是诗歌隐喻图像联通所致,因为诗歌中的隐喻图像连同映射可以激活人的心智空间相应的图式域,可以为诗歌的理解提供解释力[7]。
语用函数映射相当于邻接性联想,即激活这类映射的两个认知域具有相关性。语用函数映射在月光诗中体现为月光意象与其他事物具有接触或邻近关系,或是时空逻辑上的相关性,这种映射方式使得诗人的创造易于理解,从而引起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下面就以沈佺期的《杂诗》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杂诗[8]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首诗的颔联为两个输入空间。在输入空间1中输入的是闺里空间,包括“月”、“闺里”、“少妇”等概念;在输入空间2对应的是营地空间,营地空间的概念包括“月”、 “汉家营”和“良人”,两个不同心理空间之间的元素构成了匹配关系。如图3所示:
明月既能映入闺里妻子的眼中,也能照进汉家营丈夫的眼中,即“月”这一意象既能呈现于少妇的观察视角中,也能呈现于营中戍卒的观察视角中[2]。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对应部分通过跨空间部分连接起来进行整合,抽象出了“月”这一类属空间中的元素。闺中的“明月”与营地中的“月”所抽象出的图式的特征是联通的,根据两地月之间的认同关系,观察者能由此地所见之月联想到彼地之“月”,清辉照进闺里,照见闺中的少妇,形成一个认知框架,在闺里空间中通常是没有“月”、“少妇”的。因为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来说,各种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2]所以闺里空间中的“月”、“闺里”、“少妇”之间建立了语用函数映射联系。由此,在营地戍守的丈夫思绪中,“月”就能启动这个认知框架,由本地之“月”想到异地之“月”,进而想到异地月下闺中的“少妇”;同样,在少妇的思绪中,“明月”也能启动由“月”、“汉家营”、“良人”这一认知框架,由月想到营中的丈夫,于是两地望月而互相思念。宋朝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说:“月轮当空,天下所共视。故谢庄有‘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句,盖言人虽异处,而月则同瞻也。”古人明确指出月亮与其他意象不同的独特性,言其高悬于天际,千里共赏的文化意象的常规认知得以完善。诗人运用语用函数映射原理来以月写情、以月写相思,用月强化了两个空间之间的联系,从而衍生出“望月忆人”这一突生结构。自古至今,以月写人、以月喻人、以月托物、以月寄情者代代如斯,永无停歇。花前月下,本是情侣们倾诉衷肠的美景良辰,但对于那些丈夫或情人远征戊边行役,不得不独守空房的女子来说,却最容易触景生情,勾起无限的相思之苦、离情之恨、独居之凄切。因此,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似乎与离人尤其是思妇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借月来烘托他们的离别恨、闺中怨。
图式映射将某一常规图式、框架或者模式用于某一语境中某一情景的构建。在月光诗中,月光本身只是某种图式化结构,需要读者运用一系列认知活动加以完成。人们在观察月光时,主体会调动自己的相关体验,自动激活属于这一框架内的其他元素,使得作者与读者之间能进行自由思想的对话,从而达到对文本的全面了解。下面就以《静夜思》与《夜忆舍弟》为例。
静夜思[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被誉为“千古思乡第一诗”的五言绝句,可谓言短情长,感动了许多古今他乡的流落人。然而短短的二十个字就涉及复杂的空间合成。这首诗的前两句就是一个整合空间。该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分别为一个输入空间,输入空间1输入的是月光的认知框架;输入空间2输入的是霜的框架。两个空间内的元素通过图示映射自动整合实现: “床前”与“地上”对比,“疑”是两个输入空间的映射连接。“月光”和“霜”这两个意象频频出现在古典诗词中,具有丰富的文化认知模式以及密切相关的图示结构。在月光的认知框架中激活了关于月亮的一系列角色槽孔:月亮的形态、温度等,而值“月亮发微光”、“月光是冰冷的”则填充到输入空间1中;在霜的认知框架中,也包括其外在特征,“霜发微光”、“霜是冰冷的”则填充于外在特征这一角色槽孔中。然而在整合过程中,从第一句到第二句的输入空间选择投射出“发微光”,构成了类属空间中主要结构,进而整合产生出“月光是冰冷的”这一新结构关系。如图4所示:
而中国人对月 (残月、淡月、碎月、圆月、江月、弯月等)这一些意象文化认知趋同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结构,同时又把这一结构扩展到后两句形成的整合空间[10]。
同样,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形成一个输入空间,跨空间映射通过图式映射自动实现:“举头”与“低头”行为对比, “望明月”和“思故乡”分享共同的事件结构[10]。在这一动作发生过程中,对读者的心理空间具有激活性。同时,行为和事件结构构成了类属空间中的主要结构,投射出第三、四句“明月是冰冷的”这一结构关系。“举头”和“低头”这一矛盾结构关系映射形成“冰冷”和“温暖”矛盾关系,使得第四句选择投射出“故乡是温暖的”这一结构关系。这种对立矛盾结构关系在整合空间中经过完善得到消解,形成层创结构“思念故乡的温暖”。整首诗中,思乡这一主题如影随形,将作者的整个动作过程及心理活动局限于心理空间的容器之中。在一首诗或一首词中,作者往往不是借单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多种整体意象来显示。诗词意象的组合,一般由情感的链条联结着、维系着,在创作过程中纷至沓来的意象零乱破碎,不成章法,不成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灌注它们,才能有生命,具备完整的形象[9]。所以文人用情感链条将“月”意象与其他意象结合,构成具有内在生命的完整形象,用它来渲染氛围,寓含象征,营造意境。同样,我们可以运用图式映射理论来释读杜甫的《夜忆舍弟》。
夜忆舍弟[9]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首先我们从语义上可以将这首诗中的颔联放入第一个输入空间之中,输入空间1包括:A:故乡所见之月亮,B:其他地方所见之月亮。“明”一字迅速激活了另一个对比框架,即A与B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输入空间2。自此两个输入空间已建立且体现的是角色与值的呼应关系:A(故乡所见之月亮)与B(其他地方所见之月亮)的关系。如图5所示:
以上元素被投射到整合空间,首先开始了第一步——组合,得知故乡的月亮比其他地方的月亮要明亮些;然而,我们利用背景概念、知识以及记忆中的信息提取相关物进行完善时,却发现这是一种违实现象:月亮是独一无二的,故乡的月亮和其他地方所见之月亮也应该是一样的,不存在谁更亮一说。把这一内部逻辑关系置于整合之中,在违实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模拟进一步完善整合空间,从而得出层创结构:在客观事实上A(故乡的月亮)和B(其他地方的月亮)是相同的,然而在诗人的主观世界中,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之后得出的结论却不相同——故乡的月亮要明亮些。“月是故乡明”,可以是故乡的载体,它们连缀在一起,组成了一组象征性意象,传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月的皎洁,乡情的纯深。写月既是写实意象,又是象征性意象。描写故乡美景,传达出思乡深情,这是作者的巧妙构思所致。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月,诗人偏偏要说故乡的月最明,而且说得那么肯定,那么毋庸置疑,这种以幻为真的手法看似不合情理,实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诗人对故乡强烈的思念。可以说正是由于诗行间逻辑的违实现象,即令人费解的空白地带,给读者以联想的心智空间 (为什么故乡的月亮要明些);而诗行间关系的空白地带是由认知体验填充的,读者对诗歌图式化视域的填补本质上是再现性的,每个单独的视域一般只揭示再现的一个方面,而各个图式化视域之间则是一种未定点的“空白地带”[7]。
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解读中国古典诗词中月光的意象,结合诗词的背景知识以及月光本身固有的文化内涵,分别利用投射映射、语用函数映射和图式映射三种整合类型,对诗词中月光的具体意象进行整合分析,深化了我们对诗歌语言意义构建过程的认识,从而使诗词衍生出比原来更加丰富的意义。概念整合理论有利于读者在解读中国古典月光诗的意象中,积极扩大认知图式,为读者解读诗词提供一种认知方法,从而为中国古典月光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71-123.
[2]蒋勇,祝克懿.诗篇中的空间映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30-57.
[3]高原.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诗歌的互文性——以李清照词《临江仙》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1):72-87.
[4]FAUCONNIER G,TURNER D.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2(2):23-75.
[5]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0,153.
[6]刘英凯.概念整合理论对《围城》比喻的解释能力[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44-147.
[7]袁周敏,金梅.概念整合理论对诗歌意象的阐释[J].外国语言文学,2008(4):217-223.
[8]邓国栋.从概念整合理论解读中国古典诗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2-85.
[9]李商隐.李商隐集[M].张强,刘海宁,解评.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254-255.
[10]陈志明.古典诗歌鉴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75-76.
[11]朱炯远,毕宝魁,陈崇宇.唐诗三百首译注评[M].北京:辽海出版社,2006:25,266.
[12]余渭深,董平荣.合成空间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4-6.
[1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54.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for the Image of Moonlight in Chinese Classic Poems
LIU Hai-di,XIA Ri-guang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China)
Based on the virtue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by Fauconnier and Turner,this paper tries to interpret the image of moonlight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from the cognitive prospective,and uses three types of integration to describe the inner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moonlight’s image.Generally,types of integration include composition,completion and elaboration.Being a general cognitive operation,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has powerful cognitive force to interpret the moonlight’s image.It gives us a broader prospect to comprehend Chinese classic moonlight poems and to enrich the study in the field as well.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mapping;image;moonlight poems
I207
A
1673-9779(2011)01-0179-06
2010-12-16
刘海迪 (1986-),女,回族,湖南常德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篇章语言学研究。
E -mail:Heidi-123@163.com
[责任编辑 王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