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

2011-12-13 03:30张宝英
关键词:城市化福建省区域

张宝英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

张宝英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鉴于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福建省“十二五”规划对未来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重视,尝试探讨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和协调发展的路径。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的改善状况,是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之一。文章以城市化为主线,结合福建省城市化发展实际,利用Eviews软件分析工具对城市化于福建省区域经济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城市化;区域经济;绩效分析;福建省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谬尔达尔认为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发达地区会同时产生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1]。而城市作为区域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聚集体,也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引擎。马克思认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2]。通过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基础设施完备、规模经济、发展潜力大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区域(一般选择城市地区),使主导产业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大中城市或地区,利用正外部效应得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取得发展,形成增长极。这种主导产业作为增长极的推进型产业,通过其吸引力及扩散力不断地增大自身的规模并对所在部门和地区发生支配影响,并且使所在地区迅速壮大发展。郝寿义和安虎森提出聚集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开放性使得城市在区域经济中起到了核心和推动力的作用[3]。笔者认为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呈螺旋式发展,彼此互相规制与推进,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城市化水平的作用更是突出。

1 福建省城市化现状分析

1.1 福建城市化发展历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大致经历了缓慢增长、起步增长、迅速增长等三个时期。

(1)缓慢增长时期(1949-1978年),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隔绝”的背景下,农村基本上处在单一的经济结构、工业化水平和效率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状态。此外,农村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农业上,加上严格户籍制度的问题,人口流动困难,非农劳动力比例低,该时期城市人口增长十分缓慢。改革前的近30年,福建城市化水平一直徘徊在13.0%左右,每年增加的城市人口在5.5万人左右,仅占全省平均每年增加人口的12.5%。1978年,福建城市人口为336.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3.7%[4]。

(2)起步增长时期(1978-1997年)。伴随1978年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对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商品经济开始启动,三次产业有了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打破“城乡隔绝”瓶颈,逐步向城镇转移,扩充城市劳动力。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农村逐步走上工业化,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又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增加。1997年,福建城镇人口为1 070万人,占全省人口32.6%,比1978年增加734万人,平均每年递增6.3%。1978年至1997年19年中,福建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8.6 万人[4]。

(3)迅速增长时期(1997-2011年)。2008年,福建城市人口为1 798万人,占全省人口比重为49.9%,分别比 1950年、1978年和 1997年增加1 616万人、1 462万人和728万人,分别增长8.9倍、4.4倍和0.68倍。1997-2008年的11年中,福建城市人口平均每年递增4.8%[4]。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福建紧密结合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入城门槛,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积聚和带头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也使得福建省城市竞争力整体得到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1月14日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福建城市竞争力全国排名第六,而2011年,厦门、福州等6城市进入竞争力百强榜。

1.2 福建城市化问题剖析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其中2009年全省城镇化率51.4%,比1978年提高37.7个百分点。据福建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0年人均GDP达36 508元,较上年增长了10.5%,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优化和升级。但福建省城市化过程中仍然呈现出了一些问题。

(1)城市化水平仍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经济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的相互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中国独特工业化道路造成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工业化先行一步,经济超常发展,城市化建设严重滞后,生产生活的城市化需求同城市格局和公共设施供给关系日渐尖锐,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阻碍。这种在农村经济基础上工业化启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生产生活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闽南地区极具典型性。按照城市化的“标准模式”,当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时,城市化应为63.4%左右[5],2010年福建省的人均GDP已超过5 000美元,城市化水平却只有51.4%,低了12个百分点,这说明福建省城市化是滞后于世界“标准”水平的。

(2)城市化质量不高,中心城市发育不足,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福建省目前只有一个特大城市(福州),两个大城市(厦门、泉州),仅占全省城市总数的13%。由此可见,福建省85%以上的城市为中小城市,城市化滞后的本质是大中城市发展严重滞后。研究表明,城市规模达到25万人口以上才会产生一定的规模效益。福建省的城市规模普遍偏小,城市经济集聚能力和集聚效益偏弱,特别是支柱产业作用不突出,产品竞争力差,城市通过产品扩散、技术扩散等形式对周围地区所起的组织、协调作用难以发挥,城市经济的辐射功能不强。

(3)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差异较大,城市化推进表现为一定的区域非均衡性,成为制约福建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福建省人口及城市人口分布偏重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高于内地山区。其中,厦门市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据厦门市调研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厦门翔安城市化率为73.9%[6];其次是福州市,据市统计局测算,2008年,福州市城市化水平为57.5%,高于全国城市化44.9%的水平,形成了以经济特区厦门市和省会福州市为两极的人口聚集平台。但在福建省较为发达的福州至厦门的经济带上,出现人口城市化的凹陷谷,即莆田市的城市化水平最低,2007年莆田全市现状城镇化水平只达46.1%。

2 城市化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绩效的实证分析

2.1 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同济大学赵民教授曾对1999年世界各国数据构筑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数据作了统计分析,得出二者符合对数模型曲线关系[7]。而福建省内部的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也是基本符合这一对数曲线关系(图1)。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钱纳里、周一星等人也论证了这一点[8,9]。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图2),即在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城市化水平将不再随人均GDP的进一步增长而持续显著提高。单位人均GDP的变动对应的人口城市化率的变化(△城市化率/△GDP即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是递减的,于几何图形则表现为曲线逐渐收敛,曲线上各点的斜率逐渐变小。

城市化水平对人均GDP的函数大致为:

式中x为人均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城市化率。建立1978年-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对人均GDP的函数模型,对福建省1978年-2010年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按Y=β0+β1㏑X+β回归,Eviews软件输出结果为:

图1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关系散点图

图2 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水平发生作用趋势图

模型拟合度较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都是显著的。

2.2 城市化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

城市化水平的实现与区域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斯科特从劳动过程的角度探讨了工业区位过程与城市化的关系,他认为集聚经济导致了企业通常选择城市作为载体[10]。首先,从城市化动力机制来分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按照韦伯的观点,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应;其次,城市化也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与优化。笔者以第二产业比重作为衡量工业化程度的标准来分析福建省历年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程度的关系。由图3得知,除1952年-1978年城市化曲折发展,福建省的城市化水平逐渐增长,与工业化程度偏差逐年变小,映射了福建省作为国家重点工业建设基地的地位。总的来说,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非常快,印证了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即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迈进的时期,呈现出一种城市化速率高于工业化速率的趋势。但若顾及第三产业,观察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化水平的偏差值,则可发现城市化水平明显严重滞后于非农产业发展。

图3 福建省若干年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比重

此外,通过Eviews软件对福建省城市化率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回归分析,发现城市化率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关系指数为-0.4258,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关系指数为0.3668,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关系指数为1,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

2.3 城市化水平与区域就业结构的关系分析

就业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讲是依附于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就业人口逐步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福建省目前非农就业比率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差距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据福建省统计年鉴的数据,福建省城乡居民的基尼系数从20世纪90 年代的 0.30∶0.238 上升到 2008 年的 0.36∶0.363反映出了社会收入差距加大的总体状况。作为进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局限,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城市最基层工作,获取相对较少的收入,使得连带的非就业人口没有能力生活在城市。

(2)由于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种种限制,不能获取城市户口资格,就得不到城市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障待遇,在子女受教育、成年人职业选择上都将受到限制或是需要付出更高的支出,这就加大了农村流动就业人口和连带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费用,为支付这种因制度障碍造成的额外费用,也需要更长时间的收入积累。

图4 城市化水平与非农就业人员比重关系

3 加快福建省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1)坚持比较优势战略和有限均衡战略,积极推进城市群的发展。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倪鹏飞把城市群定位为由在一定距离内可以频繁进行商务活动的若干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所组成的、高密度的、关联紧密的城市群体,规模等级最高的中心城市对群内其他城市有较强的经济、文化辐射和聚集作用[11]。针对福建省小城镇发展快、数量多、规模小、聚集功能不强的特点,今后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应有所调整,走不均衡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次,应坚持比较优势战略,对于特点突出的中小城市,如武夷山、晋江、石狮、福清、福安等,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增加城市的容量。重点发展设区市和特点突出的中小城市,如南平、三明、龙岩都是工业城市,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2)积极推进第二、三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加快产业高级化进程,提升区域竞争力。现代城市化过程就是第二、三产业集聚的过程。波特认为,产业地理集中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物化为物质资本,分工和专业化日益精湛。产业地理集中或产业集群形成了一个持续、稳定、有不寻常的竞争优势的集合体,同时也是城市枢纽经济高度集中的表现。因此,城市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全球性的金融网络出现,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在加大,市场交换的频率在加快。因此,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不断提出新要求,应极力推进第二、第三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并加快产业高级化进程,来应对福建省省域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3)增加第二、三产业就业率,完善就业结构,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扩内需、保增长。目前,在优化产业结构,大力促进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就业重心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就业人员产业分布趋向合理,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第一产业内部还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对社会就业形成新的巨大的压力。无论从就业弹性,还是产业与就业的相关度分析可以看出,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潜力非常大,因此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就业能力。完善市场就业制度,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秩序,形成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建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取消不合理的招工前置条件,强化劳动预备制度,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职业培训和教育,积极推行非全日制工、季节工以及弹性工作制度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4)加强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与扶持辅助,努力开拓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腹地。通过联合协作办实事是各类区域组织合作伙伴的共同愿望。通过加强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城市或者区域的联合发展,有两个基本的努力方向:第一,共同克服地方封闭弊端;第二,共同实现互补性发展,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组合形成高水平的专业化协作分工体系。其中,发挥整体区位优势共同发展国际化经济和加强港口—腹地的协同配合,是两个被普遍重视的目标。例如,闽西南、赣东南、粤东经济区提出要发挥面对台湾、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共同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地带。此外,城市间的强强联合与扶持辅助,有助于形成区域整体形象和影响力,扩大知名度和社会影响以争取更多重视和支持,改善区域性投资环境。

[1]武友德,潘玉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5-18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00-104.

[3]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25,231.

[4]福建省统计局.人口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步入良性轨道——新中国六十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报告之五[R].2009年8月21日.

[5]刘亭,等.浙江城市化水平滞后的三个维度验证[J].城市化期刊,2009(5):57-59.

[6]袁晓敏.以工业为主导 翔安五年内将打造“滨海型”新城[N].厦门商报,2011-03-11.

[7]张颖,赵艮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J].城市规划汇刊,2003(4):13-18.

[8]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斯·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李新华,徐公理,迟建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121-130.

[9]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1):66-70.

[10]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1.

[1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4——楼市:城市中国晴雨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63.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ujian

ZHANG Bao-yi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

Urbanization i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the result of social progress,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contribute to each other.Taking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s the main thread,combined with the f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Fujian urbanization and with the use of Eviews software as an analysis tool,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urbanization level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ujian Province.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regional economic;performance analysis;Fujian Province

F127

A

1674-3512(2011)03-0230-05

2011-05-23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与经济耦合分析及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研究”研究成果(2011C012)。

张宝英(1987—),女,福建莆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城市土地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城市化福建省区域
分割区域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