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辨证论治思想探析

2011-12-10 02:43庞英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内经中医学脏腑

庞英华

(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髓,是几千年来中医学实践和理论的沉淀,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主导地位。为了解和把握《内经》辨证论治这一中医学精髓,笔者不揣浅见,试对《内经》辨证论治理论思想探讨如下。

1 《内经》对辨证论治理论形成的贡献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渊源,《内经》最早展现了辨证论治的医学思想,它对辨证论治理论形成的贡献表现在它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之渊薮[1]。朱良春与刘渡舟等著名中医专家尽管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但与此同时又充分肯定了《黄帝内经》对辨证论治理论形成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认为《伤寒论》中所包含的理论,无不是仲景对《内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就汲取了《内经◦热论》的六经分证内容[3]。对于热病,《内经》不仅采用了六经辨证,还采用了五脏辨证[4]。《内经》中的营卫气血理论决定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建立,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引申《内经》营卫气血理论,用以阐明急性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并根据其病变反映概括证候类型,作为辨证论治依据,再历经众多医家的发展补充,才逐步形成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5]。

2 《内经》辨证论治思想理论来源及其完善和发展

多数观点认为,《黄帝内经》有关辨证论治思想的论述是对以前辨证论治思想的总结[6]。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其熏陶。古代哲学、道家、兵家、儒家等优秀传统思想在《内经》尤其在其对疾病辨证思想上的体现更为突出。老子思想对《内经》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体现在《内经》的辨证思想上,如:老子的“有无”、“吉凶”等矛盾理论都包括在阴阳之中,即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并指出正是这些矛盾观念使《内经》的理论与实践充满了对立的内容,成为它用以诊察、治病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兵家思想在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上也被广泛地类比应用,《内经》中有许多概念、医学法则、预防思想等均是从类比兵法演变而来[7]。尽管文献反复强调:《内经》有关辨证论治思想的论述是对以前辨证论治思想的总结,但历代医家普遍认为:“辨证论治”法则仍源自《内经》,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形成“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此后便一直指导着中医的医疗实践,即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渊源于《内经》,奠基于《伤寒杂病论》,倡扬于后世诸家[8]。系统回顾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9],即:《内经》时期是辨病论治原则的确立及辨证论治思想的萌芽时期;东汉张仲景则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晋唐时期辨证论治获得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宋金元明清时期确立辨证论治的核心地位;近现代医家对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作出重新审视。

对于肇始于《内经》的辨证论治思想的完善和发展的认识,王旭东[10]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他认为:①《内经》广泛吸收了古代发达的哲学思想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辨证论治法则的素材,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哲学基础;②仲景时代,进行了辨证论治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构成了辨证论治的主体思想,提供了疾病辨证的主要思路;③魏晋隋唐以至北宋,整个治疗模式则以辨病为主,此时对疾病个性、病因学治疗等方面的探索正由浅入深;④南宋明清时期,对疾病个性等方面的探索被正宗儒学(理学)所压抑,辨证论治法由此应运而生,《内经》、仲景思想等早期资料中有关辨证治疗的内容重新受到高度重视,并确立了在中医史上的统治地位,形成了中医的主导思想。

3 《内经》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及主要方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辨证论治的过程实际上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内经》十分重视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步骤,《素问◦方盛衰论》说:“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这反映出,医生一边按一定的常规和步骤仔细诊察病情,一边认真思考,只有通过对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病机的全面分析,最后才能综合得出正确的诊断。这些内容对于指导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经》奠定了治则理论的基础,在《阴阳别论》、《阴阳应象大论》等多篇中分别涉及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标本缓急、扶正祛邪、正治反治、表里制宜、脏腑五运补泻等治则。《内经》还指出了论治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指出了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病异治、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寒热温清、预防与早治等原则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则,它包括谨守病机、早期治疗、因时、因人、因地制宜、标本逆从、正治从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及扶正祛邪等重要内容。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了“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的因时制宜药疗与食疗的三因制宜法则。通过全面的归纳和分析,可以发现,《内经》治则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涵盖了: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治病必求于本;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知标本者,万举万当;因势利导和“治未病”等诸多内容。

4 《内经》对于具体病症的辨证论治

4.1 对于脏腑病症的辨证论治

包培荣[11]针对《内经》对“卒心痛”之邪在心、气血逆乱的病因病机,及表现如寒状的临床特点的论述,认为:无论何种病因的卒心痛,均有血脉不通,阳气失布,四肢或全身阳气不足而厥冷。卒心痛病在络脉,性质为阳虚或阳郁,表现为痛、为寒,寒分表里、痛有虚实,卒心痛首先应散寒止痛,同时结合与其相关的“在心之邪”如痰、瘀、风等。辨证论治:或散寒通瘀熄风;或宣痹通阳、化痰熄风;或化瘀通络熄风;或滋补肝肾、通脉熄风。谭一松等[12]对《内经》喘证进行分析,认为《内经》喘证可辨为肺气逆、胃气逆、肾气逆、五脏失调为喘。熊继柏[13]通过对《素问◦咳论》所述“五藏六腑皆令人咳”的观点进行了分析,不仅明确了“咳嗽不离于肺,亦不止于肺”的理论观点,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内经》以脏腑分类指导临床辨证的基本法则,并指出若能将《内经》的脏腑分类法则与后世的病因辨证纲领融贯于临证之中,则能相得益彰。吴润秋[14]为了阐发《内经》的原旨、指导临床对黄疸的辨证与治疗,以《内经》黄疸理论为根本,参考古今名家对《内经》黄疸分类与治法的论述,着重对《内经》有关黄疸的证治理论进行研究,结合临床实际,辨证为表邪发黄、脾风发黄、胃热发黄、脾湿发黄、肾热发黄、心热发黄等七类,并补充了治则、方剂。

4.2 对于杂病的辨证论治

《内经》所记载杂病较多,如痹病、痈证、中风及汗证等。赵正孝等人[15]认为古今医家探讨《内经》中的脏腑痹时,多停留在分析书中所列脏腑痹的证候上,而没有明确脏腑痹与其他一般的脏腑病究竟有何区别,脏腑痹究竟是何病仍未弄明白,并通过分析和例证认为,脏腑痹实际上就是外邪侵袭成痹后,外痹日久乘正气虚衰之时内传脏腑而成,因此治疗上应当内外兼顾、攻补兼施、尤重补虚。张国华等人[16]对《内经》痈证的含义、病因病机、病证、诊断、治疗等作了论述,指出《内经》痈证论述详尽,为后世痈肿疮疡等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以往的文献资料多认为,《内经》在中风的病因上主外风论,孙景波[17]则认为《内经》对本病病因的论述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仅有外中邪风之论,而且有内因学说之论,并通过分析指出,《内经》关于中风病的病因,并不单从外风入中立论。大概由于《内经》论仆击偏枯、偏枯,多认为是由风邪入中所致,故使后人产生误解。实际上,由于情志所伤、饮食所伤、内夺肾虚而导致本病发生的机理,《内经》已经论述得非常详细。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内经》在总结当时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和病因辨证等辨证方法,提出了基于辨证基础上的治疗法则如三因制宜法则、整体恒动观念、标本治则先后等,并确立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讨论了许多具体病症的辨证论治问题,形成了自己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为后世辨证论治思想和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可以看出,《内经》辨证论治内容较为散在、零乱,相关内容散见于各个不同的章节,因此可以说,《内经》辨证论治体系是一个综合的辨证论治体系,是一个相当原始的体系,《内经》辨证论治思想只是后世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雏形。

[1]严虹,杨敏.浅谈中医学的辨证论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7):42-43.

[2]朱良春.《伤寒论》是奠定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石[J].中国医药通报,2007,6(2):14-19.

[3]刘渡舟.辨证论治的历史和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2):1-2.

[4]邵学鸿.《内经》热病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3,24(8):8-9.

[5]魏玉琦.试论《内经》营卫气血理论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0(1):14-16.

[6]杨雪梅,王桂兰,李德杏,等.秦汉时期脏腑辨证学说发展特点研究[J].中华医史杂志,2004,36(3):152-156.

[7]欧阳泽祥.兵家思想在中医治则理论中的类比应用[J].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2):527-528.

[8]丁成华.略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优势与不足[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10(3):101-102.

[9]童舜华.辨病与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6):40-42.

[10]王旭东.辨证论治法则的历史观、辩证观[J].中国医药学报,1988,3(1):53-55.

[11]包培荣.《内经》卒心痛论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辨治的启示[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2):75-78.

[12]谭一松,童学彪.《内经》论喘证[J].陕西中医函授,1993(3):4-6.

[13]熊继柏.探讨《内经》五藏六腑咳的证与治[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5,10(4):5-6.

[14]吴润秋.《内经》黄疽证治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5(2):4-6.

[15]赵正孝,吴娅娜.浅探《黄帝内经》脏腑痹的证与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2):29-30,39.

[16]张国华,吕琳.《内经》论痈证[J].中医研究,2000,13(4):4-5.

[17]孙景波.《内经》论治中风病探讨[J].陕西中医,1988,9(9):415-416.

猜你喜欢
内经中医学脏腑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倾听“脏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