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34)
60年来,是中国发展史上不平凡的60年,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60年。这60年,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认真分析云南经济曲折的发展历程,总结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把握云南经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推动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建立60年以来,云南经济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两大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经济恢复发展时期 (1949-1952年)
1949年12月云南省和平解放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留下了一个混乱不堪的局面:生产力低下、贸易极不发达、商品极度匮乏的市场,居民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摆在新中国建设者面前的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这一时期,云南主要采取的措施有:清匪反霸,减租退压,进行土地改革,让耕者有其田;加强市场管理,稳定物价;安排和发展生产;实现职工工资改革,改善人民生活;安排就业等。1952年,云南国民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8.93亿元增加到11.78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87亿元,粮食产量450万吨,比1949年增加了14.7%。平均每百户就业人口达到1.7人,就业面达32.3%,分别比1950年增加0.61人和扩大21.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3元,比1950年的123.5元增长 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5.83元,比1950年的116.94元增长7.6%。
(二)“一五”期间 (1953—1957年)
1953年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恢复时期奠定的经济基础,开始了有计划的建设,这一时期是云南的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特别是1956年,云南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3月,全省已基本完成初级农业合作化,10月底,全省手工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生产总值比1955年增长13%,手工业社员收入增长17%。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调动了全省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发展。1956年底,除边疆地区以外,基本实现了工商业的改造。
在“一五”时期,云南的主要举措是大力增产粮食,发展多种经营;重点开发有色金属,配套发展相关建设;本着“为农村经济服务,并与农业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发展地方工业和手工业;开发热带农业资源,有计划地发展天然橡胶生产;发展商业,活跃市场;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措施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1957年,云南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云南省生产总值22.53亿元,财政总收入2.92亿元,农业总产值16.56亿元,工业总产值11.19亿元,粮食产量583.2万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0.59亿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解决了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6元,比1952年增长52.4%,年均递增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89.9元,比1950年增长50.9%,年均递增8.6%。
(三)动荡发展时期 (1958-1978年)
1958年大跃进开始,“大跃进”、三年困难和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人民生活几起几落,在温饱线上徘徊20年之久。
1958年,云南省委明确提出了农业“大跃进”和工业“大跃进”的指标,在高指标的压力下,“浮夸风”盛行起来,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中的高估产,大放“高产”卫星。这种浮夸的现象直到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才偃旗息鼓。“大跃进”延缓了云南社会发展进程,在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引下,国民经济开始走上了全面调整时期,云南整个经济形势向着全面好转的方向发展。1965年是云南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年,工农业生产计划超额完成,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云南以资产阶级派性严重、动乱大、反复多、武斗持续时间长、冤假错案和非正常死亡人数多,成为全国的重灾区。直至1978年,云南和全国的形势一样,开始了拨乱反正,云南省委高度集中精力和启用大批干部抓经济,采取了有利于农民休养生息的措施,使云南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生产总值69.05亿元,比21年前的23.21亿元增长了近3倍,财政收入11.76亿元,比1958年增长了85%,粮食846.05万吨,增长了59%。
(四)经济体制转型初期 (1979-199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成为了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会后,中共云南省委领导全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1979年1月起,将云南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划时代的大事。在农业上,云南开始抓农村改革,进行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工业上,对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格局;“六五”、“七五”计划目标均超额完成,并提出国民生产总值要在20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的世纪目标。1990年,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1]
(五)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1992-2002年)
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南方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云南进入经济建设全面高涨的时期。云南重点对财税等宏观政策及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统筹发展的格局,基本上实现了从计划指令向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的对外开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末端走向前沿,开始了大开放、促发展的新征程。2002年,云南国民生产总值达2312.82亿元,财政总收入466.01亿元,粮食产量1424.74万吨,比1992年增长了33%。
(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2003年至今)
2003年以来,云南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改革更注重“软实力”的培养,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重点放在反贫困、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福利体系的社会改革方面。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出台了难度很大的改革措施,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2003年至今,云南经济发展连续跃上新台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全省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全省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231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700.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5366元增加到12547元;财政总收入从466亿元增加到1360.20亿元;农业总产值从743.75亿元增加到1641.46亿元;粮食连续几年丰收,总产量达1518.59万吨;工业总产值由1850.46亿元增加到5739.00亿元。云南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效益和规模等指标都登上了新的台阶,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立足云南实际,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经济实现历史性飞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700.1亿元,经济总量比1949年的8.93亿元增长了97.28倍 (按可比价格计算,后同),年均增长8.1%。;人均GDP达12587元,比1952年的70元增长27倍;财政总收入达1360.2亿元,比1952年的1.87亿元增长726.4倍。经济总量在1982年迈上100亿元台阶后,1991年突破500亿元大关,1995年跃上1000亿元台阶。2000年跃上2000亿元台阶,2006年跃上4000亿元台阶,到2008年达5700.10亿元。现在,全省一年创造的经济总量比改革开放初期16年所创造的总量还要多。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快速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6.2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20.94亿元,增长12.05倍,年均增长4.4 %,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02.60元,比1952年的47.5元增加3055.10元。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8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546.7万吨,比1978年增长79%;油料产量36.7万吨,增长5.7倍;猪牛羊肉产量达306.8万吨,增长9.5倍;水产品产量达33.4万吨,增长28.8倍;水果产量202.4万吨,比1978年增长16.4倍;茶叶产量17万吨,比1978年增长8.6倍;甘蔗产量1938.7万吨,比1978年增长11.1倍;烤烟产量76.7万吨,比1978年增长5.3倍;鲜切花从无到有,2007年发展到49.9亿支。到2008年,主要农产品中,烤烟、橡胶、核桃、花卉产量居全国第1位,茶叶、甘蔗居全国第2位。
(三)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8年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已达2451.09亿元,比 1949年的 0.97亿元增加了2450.12亿元,增长了560.87倍,年均增长11.3 %。1952年我省 GDP中工业增加值只占了13.5%,之后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上升,至1989年工业占 GDP比重首次超过农业,为34.3%,2008年达到36.1%,比1952年提高了22.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工业增加值由 1952年的 1.59亿元增加到 2008年的2056.95亿元,增长了 289.79倍,年均增长10.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8年与1949年相比,粗钢产量由356吨增加到901.31万吨,增长25317倍;10种有色金属由1202吨增加到216.75万吨,增长1803倍;原煤由23.7万吨增加到8657.43万吨,增长365倍。到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中,卷烟、硫酸产量居全国第1位,10种有色金属、糖居全国第2位。其他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原煤居第11位,发电量居第14位,化肥居第7位,粗钢居第16位,水泥居第15位。
(四)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2008年云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228.07亿元,比1949年的1.70亿元增长了220.68倍,年平均增长了9.6 %,超过了同期GDP(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 %的速度。1949年云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0.1%,10.9%和19.0%;到2008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9%、43.0%和39.1%,产业结构类型由1949年的“一三二”型调整为2008年的“二三一”型。与全国的产业结构类型相同,逐步形成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配置产业结构的格局。
(五)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实力显著增强。195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仅为0.7亿元,1996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到2002年达466.01亿元;2003年以来,连续跨上500亿、600亿、700亿元、800亿元和1000亿元五个台阶;2008年达到1360.20亿元,为建国初期的877.21倍。全省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49年的7%提高到2008年的23.9%,全省人均GDP由1949年的56元提高到了2008年的12587元,是1949年的224.77倍。
(六)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跨越,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云南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52年全省自营出口总额仅为 5.24万美元,到2008年达到了49.87亿美元,为1952年的95171倍;1952年进出口总额仅为 5.24万美元,到2008年达到了95.99亿美元,为1952年的183193.9倍。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具一定规模,为云南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2008年末,已累计批准创办外商投资企业3134户,累计利用外商投资合同协议金额61.7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2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由改革开放初期1985年的156万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3.95亿美元,增长252.2倍。
(七)人民生活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中国建立60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稳步增加,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3250.22元,比1960年的252.82元增加了12997.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3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由1949年的0.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783.78亿元;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9076.6元,比1978年增长28.9倍,年均增长12%。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过去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和人的素质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2008年,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5%和46.5%,分别比1978年的62.99%和74.07%下降17.99和27.57个百分点[2],反映了我省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总结分析新中国建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经济建设的辉煌历程,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省委、省政府深深地认识到,云南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既面临发展不足的问题,也面临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发展的任务尤其繁重,要赶上全国迅速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之初,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指出:“不断解放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我们的中心任务。”[3]后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在确保质量和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力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3]在2001年召开的云南省第七次党代会上,省委强调指出:“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才能解决现存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富民兴滇的宏伟目标。只有全党工作都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实现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在2006年召开的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省委进一步强调指出:“加快发展是云南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必须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定加快发展的决心不动摇。”[5]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是新中国建立60年来云南经济建设最宝贵、最重要的经验。
(二)坚定不移地走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经济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从云南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根据云南的比较优势,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经济发展道路。无论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还是支柱产业的培育,亦或是确定对外开放的思路,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都始终从云南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符合云南特点的发展路子。如在支柱产业的培育方面,省委、省政府充分挖掘云南自身潜力,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将烟草、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业、旅游、生物资源开发和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培育,经过多年的培育,一大批体现云南资源经济特色的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工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支柱产业建设成效显著,烟草产业不断创造辉煌;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以上;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旅游、生物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柱产业实现了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长。
在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方面,省委、省政府深深地认识到,城市是现代产业的集中地和消费的中心,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从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经验来看,城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以“特区型”经济为“龙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对东部崛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其实,“特区经济”是形式,城市经济才是本质。东部的发展并非仅仅是受益于进出口总额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在开放过程中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入以及要素集聚和相关产业的扩张。与80年代初期相比,东部的最大变化是形成了一批作为要素集聚中心的城市和城市带。我省城市化水平太低、城市化进程缓慢,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鉴于此,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改变从辖区出发扩大行政中心布局框架、层层推进的城镇化模式,全面贯彻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方针,在全省空间开发战略布局框架内,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功能互补的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符合省情、循序渐进、节约土地、布局合理的城镇化道路。[6]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我省以发展现代新昆明、其它大中城市和特色城镇为重点,加快完善城市体系。加快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努力将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努力将大理、蒙自、曲靖和玉溪发展为大城市;推进昭通、楚雄、保山、临沧、文山等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及其它资源环境、产业、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节点城市建设,尽快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推进丽江、香格里拉、景洪、思茅、芒市、六库等特色城市建设;加快县城建设,以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农村改革方面,省委、省政府立足解决农村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逐步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60年来,我省农村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每次改革都给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破除了旧的体制机制束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坚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建立免征农业税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推行农村综合改革,改革乡镇政府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在城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经济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非公经济发展壮大,其增加值在GDP的比重稳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08年已达37.4%,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已达1764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9%,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力量。
(四)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对云南这样一个区位优势独特,而经济社会发展又欠发达的沿边省份来说,扩大开放显得尤为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外开放的精神,结合云南对外开放的实际,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在大开放中推进开放云南的建设,是云南省在加快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一个具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从云南的区位优势出发,1990年,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省委提出在继续巩固和扩大与欧美、日本和我国港澳地区经贸往来的同时,把对外开放的重点转移到东南亚地区。1992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了“打开南门,面向亚太,走向世界”的口号。1999年,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目标。进入新世纪后,省委、省政府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推动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并将东南亚、南亚地区确定为云南对外开放的重点。与此同时,积极扩大对内开放,西南六省区七方区域合作是云南对内开放的起点和基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云南与相关各方共同出资修建了南昆铁路、内昆铁路,加强了经济社会联系。在此基础上,云南以上海、浙江为重点,深入发展与“长三角”的合作。以广东为重点,主动加强与“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60年来,云南立足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从全国开放的末梢成为开放的前沿,从而开拓了发展空间,使云南站在更高、更远的发展平台上。
(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经济建设主体的创造活力。60年来的经验证明,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创造者,是经济建设的推动者,实现改革和发展,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充分依靠人民群众。60年来,我省实施的许多改革措施,既是党的思想路线指引的结果,又是广大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结晶。如省委、省政府及时总结了农民群众的好做法,适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使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了由小规模向大规模、由盲目无序向有组织、由本地少数行业向国内外诸多行业、由季节临时性向常年稳定性方向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始终把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收入的稳定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增收渠道,保证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利益、获得实惠。
(六)重视夯实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新中国建立60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夯实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以来,云南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与发展等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云南交通网络的建设,云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运输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运输显著提升,机场建设和航线网络在全国名列前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协调发展与有机衔接取得成效,区域和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0万公里,比2000年翻了近一番,公路出省、通边、入海条件大为改观。全省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2470公里,成昆、贵昆铁路实现了电气化,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云南铁路网。云南已有民用机场12个,开通国内外航线210多条。“八入滇、四出境”铁路建设快速推进,“七入滇、四出境”干线公路不断完善,以昆明机场为中心,以干线、支线机场为基础的机场布局和通往国内大中城市及东南亚、南亚的航线网络基本形成, “两出省、三出境”内河航运及港口建设持续推进,连接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初具雏形,交通运输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尤其是一批建设规模大、起点高、综合效益好,直接影响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型骨干工程建成投产,显著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1]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云南改革开放二十年[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2]陆浩,等.改革开放三十年云南经济和社会实现大发展[A].云南统计[Z].2008.
[3]和志强.云南的改革开放与发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4]白恩培.坚定不移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1.
[5]白恩培.立足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6.
[6]车志敏.云南发展十大重点[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