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竞赛中“瓦伦达心态”现象的成因及其控制路径

2011-12-08 06:35
山东体育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心态运动员比赛

张 浩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运动竞赛中“瓦伦达心态”现象的成因及其控制路径

张 浩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从研究瓦伦达心态出发,阐述了瓦伦达心态的理论内涵,并把其引入运动竞赛之中,分析在各种运动竞赛中运动员出现的瓦伦达心态现象,进一步找出运动员在竞赛中出现“瓦伦达心态”现象的成因: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控制这种现象出现的路径,试图为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运动员;运动竞赛;瓦伦达心态

随着当今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高水平的运动竞赛中,运动员在体能、技能等方面常常表现得伯仲难分,比赛结果的毫厘之差,常常是由于心理能力的差别所致。运动员水平越高,竞技越激烈,心理能力对比赛结果的影响相对就愈大,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1]。另外,再加上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的不断发展,运动员对竞赛成绩和结果背后的“名和利”的追求非常渴望,然而,这种强烈渴望难免使运动员在竞赛中会困扰在“得”和“失”的双重激烈的心理压力之下,引发不可抑制的焦虑情绪,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也彻底地忽视甚至是忘记了比赛过程,从而导致比赛出现失利或失败现象。因此,将“瓦伦达心态”引入其中,以此为切入点,分析运动竞赛中存在的“瓦伦达心态”现象,借鉴这种心态理论对运动员进行指导和训练是很有价值的。

1 心态与“瓦伦达心态”的内涵

1.1 心态的概念内蕴

心态是一种“心理状态”[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包括动机、认识、情绪、意志以及注意等方面的特征[3]。心理状态又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的称为心理,动态的称为心态。而很多人把心态与心理混淆,这是不正确的。心态属于心理的范畴,是心理的一个动态状态,是心理存在和作用的状态之一种。心态与心理是有联系的,但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心理。心态不但是一般的、抽象的、笼统的,而且还是具体的、表现在人们行为中的。所以,心理支配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所产生的思想,基本不支配行为;而心态一方面是心理存在和运行的基础,另一方面还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行为所产生结果的基础,是支配行为的。并且,心理一般是个体的,不同程度地要受到一定理性的控制;而心态既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4]。另外,心态还有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两种。积极的心态能充分调动人的巨大能量和智慧;相反,消极的心态则阻碍人的能量和智慧的发挥[5]。因此,竞赛中我们要控制好心理状态,使其平衡积极发展。

1.2 瓦伦达心态理论的内涵

瓦伦达心态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瓦伦达是 20世纪 50年代美国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他走了一辈子的钢索,一直都非常成功,没有发生过生命危险,他对人说起自己成功的经验是:“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可是,就在一次极为隆重的表演中,原本走钢丝如履平地的他却意外地从 10米高空坠落身亡。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这样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中,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的本身,并专心为此做准备,根本不去管其他的事情,更不会为‘成功’或‘失败’而担心。”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不专心致志做事本身而是一再考虑做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患得患失的心理现象命名为“瓦伦达心态”[6]。

2 运动竞赛中的“瓦伦达心态”现象

运动竞赛是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根据规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互相比较[7]。在运动竞赛中“瓦伦达心态”现象屡见不鲜,有些运动员或运动队本应该取胜的比赛却输了,而比赛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实力不行,也不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而是因为在比赛的过程中个体或群体的心态发生了不良变化——患得患失。这种心态导致队员在比赛中动作变形、紧张、焦虑、恐惧,或者是漫不经心、犹豫、疲惫等现象,从而引起自身甚至整个队伍的运动行为状态发生变化,以至于使比赛失利或失败。据统计:在高水平的运动竞赛中,因心理准备不足、心态失常而导致失败的占70%[8]。可见“瓦伦达心态”现象对运动竞赛影响之一斑。

如,罗·克拉克——上世纪 60年代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长跑选手,他曾 19次打破 5000米和 10000米的世界纪录。然而,正是这位出类拔萃的优秀运动员,由于观众期望过高,他的内心压力巨大,导致在他参加的两届奥运会上 (1964、1968)均未登上冠军的宝座,仅获得过一枚铜牌,因此克拉克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失败者”。2002年,阿加西对费雷罗的比赛,阿加西在这场比赛中的心理活动是:他在第一盘输了以后,想赢的心理负担得到缓解,结果第二盘胜了;当第二盘胜了,希望又出现了,渴望及时打败对手进军决赛的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使第三盘又产生心理压力,关键时刻接发球失误,又送出 2个双误,最终以失败告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男子双人三米板比赛中,彭勃和王克楠在领先的大好形势下,最后一跳出现严重失误,把即将到手的金牌拱手让出,这很可就是心态在作怪。埃蒙斯是美国的射击神童,在 2004、2008两届奥运会上,他在男子 50米步枪 340比赛中两次把金牌拱手让出,干出了奥运会射击史上最愚蠢的事,把子弹送到了澳大利亚人普拉纳尔的靶纸上。心理专家诊断:这是成就动机过大造成的负效应。因为他太想成功,造成心理过度紧张,出现大脑的短暂空白,使执行动作出现衰变。后来埃蒙斯也承认自己大脑出现了短路。这就是有名的“埃蒙斯魔咒”。在 2004年奥运会男排资格赛中,中国队 0:3意外输给澳大利亚,赛后带队张蓉芳、主教练邸安和都定论说:中国男排主要输在心态问题上,心态失衡、想法较多、束手束脚、情绪紧张,严重影响了场上的发挥,导致了最终中国队稀里糊涂地完败于对手。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篮对西班牙的比赛中,中国队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在最后几分钟却不知如何打球了,整个球队的进攻好像凝滞了,最后却遭到西班牙队大逆转。这些现象,不胜枚举,都是“瓦伦达心态”的最好例证。

可见,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运动员难免会在比赛的心态上出现波折。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不是向他所希望的那样发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现象,害怕失败就是最大的失败[6]。

3 运动竞赛中“瓦伦达心态”现象的成因分析

在各种大型的运动竞赛中,我们时常看到“瓦伦达心态”现象的频现。综合分析,这种现象不仅是受运动员自身心理压力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外界不同因素干扰的影响。对于运动员来说,这可能是有时很难控制当时的心态变化,但是只要善于寻找原因,平时加强在心理方面的专项训练,制定一些符合自身的调整方法,在比赛过程中灵活运用,不断进行心理调节和控制,还是可以减少这种心理状态现象的发生。

3.1 内在因素

3.1.1 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失败的担忧。每一个运动员都有通过刻苦训练实现冠军梦想的强烈愿望。比赛就是通过战胜对手来实现梦想,心理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产生[9]。在比赛中,可能每一位运动员都避免不了“得”与“失”的心理困绕,总是处于一种想战胜对手的心态,这种“想成功,怕失败”的劣性应激心理反映,给自身造成双重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心态下,往往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从而影响比赛结果。如,在2009年亚洲排球锦标赛女排决赛上,在中泰水平悬殊较大的情况下,中国女排竟然 1:3输掉比赛。赛后分析:由于新组建的队员太想赢得这场比赛,又担心失败,致使在技战术打法上缩手缩脚,而从未在大赛中取得过名次的泰国队却放开手脚,抱着“冲、拼”的心态,技战术打得很流畅。

3.1.2 对比赛结果和名次的想象和预设。结果和名次是每个运动员和运动队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在比赛之前,人的思维极易进入一种“想象的模式”,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安排“结果”。并且这种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对于一流选手则更为突出。这种想象虽然也是从实际出发,有其现实和历史基础 (比如前次比赛的名次),但人们常常忽视或难于预料的是运动竞赛的变数。他们赛前想象的逻辑模式就是:“凭我的实力,我应该拿冠军”。在这种理所当然的想象的牵引下,他的意识自觉不自觉地去关注结果,关注自己为自己预设的名次,从而进入“瓦伦达心态”,当比赛出现意外的时候,则更是心理准备不足,失常便在情理之中[9]。如,在 23届奥运会上,我国跳高选手朱建华,在比赛前他给自己提出“一定要夺取金牌、破记录”的目标,致使他在比赛中制约了自己能力的发挥,只赢得了一枚铜牌。

3.1.3 对比分领先时的不良心理变化。这样的现象多体现在技能主导类的项目中。因为比赛是调动对手、控制对手的过程,而对于对手来说则是要摆脱控制并进行反控制。但当一方在主动控制对方并使比分遥遥领先时,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奇怪情形:当比分上领先较大时,领先一方突然没有进攻了,状态没有了,落后一方却马上进行反攻。这时首先领先的一方是处于这样一种心态:想赢的心理占据主导地位,更多地想靠对手失误来得分;而落后一方则是处于这样一种心态:想着要输了,心理压力提前得到部分解除,动作变得轻松合理,当看到对手的进攻变得迟缓,便会抓住最后的机会进行反攻,致使水平越发挥越好。这种情形,正是双方“瓦伦达心态”消失和出现的微妙转换时刻[9]57。如,北京奥运会之后,郭跃先后闯进了 9项比赛的女单决赛,却意外地输掉 8次。赛后她自己也说,每到决胜局比分领先时,心态就出现波动,失误频繁,就连动作都开始明显变形。

3.2 外在因素

3.2.1 裁判、对手和观众的影响。在运动竞赛过程中,裁判、对手和观众都是影响队员水平发挥的重要外在因素。如,裁判的一个疏忽或有意不公、对手的粗鲁言语和野蛮行为以及观众的不文明行为和敌意表现等,都可以影响一个运动员和整个运动队的比赛情绪和心态变化,甚至可以影响比赛结果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些因素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队员在比赛过程中要善于控制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不断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激烈多变的运动竞赛,最终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如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上,齐达内用头顶倒意大利球员马特拉齐,被当即红牌罚下,事后调查得知:就是因为对手的言语挑衅所致。2009年举重世锦赛上,裁判多次在中国队试举后出错,严重影响了中国队员的比赛心态,致使王明娟、陈晓婷失去志在必得的金牌。

3.2.2 家庭、教练和亲友的影响。在生活中,家庭、教练和亲友是运动员最为密切的人,也是影响运动员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社会群体。如果运动员在一段时期的比赛中表现出众,战绩骄人,就会得到家庭、教练和亲友的众多赞美之词,同时还会对其蒙发更多的希望。特别是在比赛前家人的一个电话,领导的一句话,都会引爆运动员原本已经绷到极限的心理,而且会分散全心备战比赛的注意力和精神,后果十分严重。这样就使运动员背负起“如发挥不好,则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沉重心理负担。带着这样的心理问题进行比赛,将使运动员陷人“关注结果”的心理误区,最终进入“瓦伦达心态”,造成比赛发挥失常。如法国运动员毛瑞斯莫,在法网赛以前,红土地的比赛表现很出色,家人、朋友都认为她有望拿冠军,结果是第二轮就出局。她在赛后总结时说,是家人和朋友对她希望太高,从而带来压力,难以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水平。

3.2.3 赛前各种媒体舆论的影响。媒体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或平台。当今体育赛事的快速发展,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但媒体的舆论是把“双刃剑”,积极理性的赛前舆论可以促进运动员成绩的发挥,否则,会给运动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每当重大比赛之前,各新闻媒体都竞相评论各对手之间的实力,对比赛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分析并大加评论报道。这些宣传和炒作等于为运动员的比赛设计了线路,排好了名次,诱导运动员的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样的思路。如果运动员过多关注这类信息,必然会使自己在比赛前产生诸多想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自身造成心理压力,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如在北京奥运会上,各级媒体都为射击选手杜丽做赛前宣传和舆论,即首日第一金第一人获得者一定是杜丽,可是,在全国这种舆论的压力下,杜丽在女子 10米气步枪比赛中却发挥失常,错失首金,甚至连一枚安慰的奖牌都没有得到。

4 运动竞赛中“瓦伦达心态”现象的控制路径

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高水平发挥技战术能力,关键是在于运动员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当比赛出现异常或者自身心态出现变化时,运动员要及时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其诱因进行心理调节,控制运动行为和技战术的有效发挥,避免“瓦伦达心态”现象的发生,以利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名次。

4.1 自我调整,排除干扰

在运动竞赛中,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除了具备高水平的竞技能力外,运动员的临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必不可少。这种能力就是对比赛现场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和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因为比赛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要想战胜对手,必须善于根据比赛的形势和对手的情况不断地对机体、思维和情绪做自我调整,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以最快速度适应比赛的变化。

4.2 放平心态,静境对待

在运动竞赛中,如何消除焦虑,放平心态很关键。只要你对成败抱着平常的心态,不把成功看得太重,做到心平气和,你就会发觉你做得比想象中的要好。我国一座佛教名山的峭壁上,刻着这样一首短诗:“手把秧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另外,还有座名山的峭壁上刻着这样三个大字:“静净境”。静,情绪要稳定;净,思想要干净;境,身心要进人最佳境况之中。细细品味这样的短诗和字词,其内涵与“瓦伦达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10]。

4.3 积极心态,勇于挑战

在运动竞赛中,拥有积极心态就是运动员面对问题、困难、挫折、挑战以及各种压力时,要从正面去想,从积极的一面去想,从可能成功的一面去想,积极采取行动,努力去做。因为积极的心态能充分调动人的巨大能量和智慧,所以面对压力时运动员决不能忽略它,只有积极地接受它、解决它,压力才能转化为动力。有了这种积极的心态,就可以激发你勇于挑战压力的信心,也可以让你全身充满力量,你就会在压力下摆脱烦恼,甚至在失败中找到希望。

4.4 集中注意,适当放松

在运动竞赛中,运动员不但要专心致志地对待比赛,而且还要保持适当的放松。这对个人和整个运动队来说都十分重要。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才出现的心理状态[11]。集中注意力能将注意力从那些不再或从未与你的运动有关的因素上转移到与你从事的运动相关的因素上。它是运动员达到较高运动效能的先决条件。放松是一种有意识使自己身体、心理和情绪处于无活动、无紧张的状态。如果运用得当,它能充分调动你的身心和情绪的能量和作用,使你重新达到理想的竞技状态。

4.5 重视过程,淡化结果

“瓦伦达心态”道出了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由于过于关注事情的结果却忽视过程,从而使自己的技能和水平不能得到正常发挥的一种心理状况。它提出了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结果”;其核心问题就是关注过程还是结果;而基本结论是关注过程即获得成功,关注结果则易遭失败。在运动竞赛中,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思考方向的不同,决定我们以不同的心态去应对比赛,这一念之差便出现了运动员发挥“好”与“不好”甚至是“成”与“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12]。

5 结束语

瓦伦达心态是运动竞赛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这种不良心理状态是受内外因素综合影响所致。由于心态是一种控制个人行为的机制,也是个体行为中蕴藏的一种心理机制,所以,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在比赛中积极性不高,精神不振,情绪消极,注意分散或狭窄,思维不畅,肌肉感受性差,用力准确性降低,动作错误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能力的发挥,且容易发生事故[1]。因此,在短暂激烈的运动竞赛中,运动员一方面要确保自身最佳竞技水平的发挥,另一方面还要形成健康的心态,把握心理控制方法。这样才能有一个顺利的比赛过程,进而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比赛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便是成功之母。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96.

[2]张伯源,陈仲庚.变态心理学 [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3.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10.

[4]黄建钢.社会心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2-114.

[5]邹继京.将瓦伦达心态引人公安射击教学过程的探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03.

[6][美]威廉·贝纳德.瓦伦达心态 [J].视野,2006,(8):7.

[7]颜天民.论运动竞赛的功能与特点 [J].体育文化导刊,2004,(7):27-29.

[8]邱宜均.运动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 [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99.

[9]练光祥,黄雪琳,朱林.对网球比赛中瓦伦达心态的运用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6,10(4):57.

[10]蒋光宇.瓦伦达心态 [J].秘书工作,2002,(8):20.

[11]姚本先.心理学:心理学新论 (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8-39.

[12]张夏燕.瓦伦达心态 [J].发明和创新 (综合版),2008,(1):15.

Causes and control paths of the phenomenon of"Wallenda’s mentality"in sports competition

ZHANG Hao
(Inst.of PE,Longdong University,Q ingyang745000,Gansu,China)

Starting from the research ofWallenda’smentality,it expounds the theory ofWallenda’smentality,and puts it into sporting events.By analysingWallenda’smentality phenomenon among athletes in various sporting events,it further identifies the causes of the athletes’appearing"Wallenda’smentality"in the race,namely,the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And it has targeted some pathsof controling thisphenomenon,attempting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athletes of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competitions.

athletes;sports competitions;Wallenda’smentality

G804.87

A

1009-9840(2011)01-0018-04

2010-10-21

张浩 (1977- ),男,河南周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心态运动员比赛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做谦逊的人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