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运用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

2011-12-06 08:54:08
职教通讯 2011年14期
关键词:网络课堂第二课堂高职

朱 兰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卫生分院,江苏 南京 210038)

网络运用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

朱 兰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卫生分院,江苏 南京 210038)

高职英语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从学生兴趣出发,让学生实践语言知识和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网络因其资源丰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将其运用在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因此,根据建构主义和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讨论了在网络中使用主题模式、分层模式、任务模式和多元评价模式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网络架构。

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网络教学

2010年发布实施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重视网络资源或网络课程的开发,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和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为其自主学习或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由此可见,依托网络开发英语课程新模式,为学生创造能够积极探索,符合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学习平台十分必要。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力弱,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会挫伤一部分学习力差的学生的学习动力。高职学生能够在英语第二课堂学习中利用网络激发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训练思维,拓展英语学习的视野,因人而异地调节自我的学习进度,并且从网络丰富的资源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得大量的实践英语语言的机会。很多学习理论专家认为在自我实践探索中获得的知识更有效更长久。根据笔者英语教学的实践,在高职类英语课程教学中可供学生直接使用的网络英语课程很少,基于网络开发的英语第二课堂没有成熟的模式与资源,因此,笔者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与克拉申的语言输入理论对网络在高职英语第二课堂中的运用加以研究。

一、理论依据及对开设英语第二课堂网络课程的启示

建构主义是一种心理学和哲学的观点,认为个体形成或建构了他们所学习和所理解的内容中的很多东西(Bruning,Schraw,&Fonning,1995)。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不是以传统的集体传授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使用能够让学生进行操作或进行社会互动,从而主动参与学习的材料。可见,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探索和思考,要求提供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平台,网络正是这样一个让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媒介。网络避免了教师的集中授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材料,在英语第二课堂的环境中,学生能够自由思考选择符合自己语言水平的学习材料和自己感兴趣的形式,在网络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积极交流,扩充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进行有效地思维训练。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理想的语言输入要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要有足够的输入量(i+1)。该理论强调只有进行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才能向积极方向发展。在第一课堂的学习中,教师的集中讲授很难顾及每一位学生的语言可理解性,总会造成对学生个体来说高于(i+2)或低于(i+0)自身语言水平的输入,这种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生个体来说是不能构建新语言知识的。在这一点上,第二语言课堂由学生个体自主地完成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自己挑选可理解并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材料,所以在可理解性方面较第一课堂更有效。网络中实时的新闻,图文并茂的材料,影视等多元的学习形式无疑满足了既有趣又有关联的要求。网络学习的自主控制性为学生提供了轻松的,能够在最小或没有心理障碍情况下的学习。浩如烟海的语言信息对学习者来说必定是足够选择的。

笔者根据以上两种理论及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认为依托网络开发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具有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优点,网络这一开放型的学习环境避免了学生在第一课堂中交流的羞涩和心理恐惧,学生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而各种互动模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网络教学的架构

作为高等职业学校的英语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遵循高职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宗旨,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第二课堂的网络教学应突出实用性、实践性、专业性。笔者尝试在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网络教学中运用主题项目模式、分层学习模式、任务探究模式和多元评价模式相融合的方式。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启示英语的教学要考虑学生的智力多元化发展,第二课堂网络多元化的主题符合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多元的英语材料呈现形式促进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针对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模式,满足了克拉申的i+1理论,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任务型的学习形式,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以任务为载体进行语言交流,达到了实用的目的,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个体形成对自己学习动态的、直观的、激励性的反馈,发挥了教学中评价的反馈激励作用。笔者据此设计了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网络教学模式(见下图)。

(一)主题模式

网络运用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架构图

本模式处于第一层次,学生在经过测试后根据网站推荐或自己喜好选择一种主题进行学习。主题教学能让学生在完成主题学习的同时完成知识点的掌握。依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和本校高职英语教材中涉及的主题,在学生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笔者采用了音乐、节日、体育、交通、购物、旅游、餐饮和西方护理等主题模式利于学生完成任务型作业,进行自我的网络资源搜索。学生在了解自身兴趣爱好和需求的同时,选择相应的主题学习,是一种自发的,非被动的学习。

(二)分层学习模式

本模式处于主题模式之下,学生在选择了某一主题之后经网络测试进入自己相应水平的级别。由于本网络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因此,网络课程的设计必须考虑到高职各年级学生,相同年级学生个体间的学习水平差异。分层学习的模块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在各个主题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级别学习,学完一个级别后升入高一级别学习。网络课程在不同的级别展现不同的学习材料,由易到难。

(三)任务探究模式

本模式在学生选择好主题和级别的情况下设置。以学习任务的形式促进学生能够自我探索,完成语言习得,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在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层次中设置富有挑战的任务,例如,写一份广告,做一个俱乐部的时间安排表,为乐曲配上自己创作的歌词,制作一个旅游宣传册,为电影配音对白,上传自己的诗歌朗诵或小组小品等。学生通过任务实践可增强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元评价模式

本模式贯穿于整个网络学习中,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必须有一个正确反映学生学习水平并能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评价方式。本网络课程中学生随时可以向管理员(即英语老师)递交自己满意的作品,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对作业提出评价和等级,课程采用了积分的评价,认可各种形式的作业反馈,如上传关于某主题的聊天记录,经管理员评分并给出评语可获得积分,当分数累计到一定数量后可进入下一级别,如果顺利完成某个主题的全部学习可折合成学校的选修课学分。

本网络课程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功能,如定期活动的宣传和获奖公示、英语单词竞赛、阅读竞赛、写作竞赛;英语聊天室中获奖选手的指导性交流,还可通过管理员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寻找学习伙伴,在网络口语角中交流。

三、对网络运用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几点反思

(一)网络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媒体,网络课堂的管理极为重要

教师必须对学生上传的资料严格把关,确保信息的正确导向,注重对学生语言输入的质与量。在学习资料的选择方面尽量筛选与高职学生水平相应的,能促进学生兴趣和语言输出的材料。网站的维护与更新采用老师和学生共同协作的方式,学生发现了最新的资源可以上传,经管理员审核后放入学习资源中。对于学生的作业要及时反馈,给予准确评价,以引起学生的反思和进一步的网络学习。

(二)网络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师的角色必须相应的改变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组织者;但是在网络课堂中,知识无穷无尽,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应该转变为引导者、研究者、合作者。技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中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研究网络信息的可利用程度,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探索解决网络课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更多的是与学生讨论,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而不是知识的权威者。

(三)网络课堂的学习材料不同于传统的课本,它必须及时更新

只有网络课堂的学习材料及时更新,才能给予学生最新最快的信息,鼓励学生自我浏览英文网页,成为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和开发者。教师应能时常更新网络课堂中的新闻,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等,让学生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

朱兰,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G712

A

1674-7747(2011)14-0023-03

[责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网络课堂第二课堂高职
再续华教使命,网络课堂传佳音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2
疫情背景下 网络课堂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海峡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传播效果理论“议程设置功能”在对外汉语网络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模式的利弊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