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类“立标语”的线性序列与动态语用功能探究

2011-12-05 06:50何安平徐曼菲
当代外语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标语范式线性

何安平 徐曼菲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510631)

1. 引言

本文研究的认知类立场标记语(epistemic stance marker,以下简称立标语)是指人们在说话时除了表述命题类话语之外,还同时表达自己对命题的感觉、态度、价值判断和评估(参照Biberetal. 2000:966)。通常以“I+epistemic verb”为主要模型,例如用I think或I suppose等来避免断然决然的语气而给自己的话语留有余地。以往对该类话语的研究多从语言形式特征和语义语用功能分类以及分布频数等角度展开。如Biber等研究者(2000)将立标语从形式上分为单词类(如副词probably和情态动词may)和语法结构类(如主谓句框架I guess和介词短语to some extent),然后将其语义功能大体归为表述立场、表达态度和表现风格三大类。Aijmer(1997)则从立标语所处的句首或句尾等不同位置归纳其不同强势程度的语气功能。Karkainnen(2003)通过会话中话轮接替的语调组特征分析来揭示立标语(I think)的交互功能。Thompson和Mulac(1991)及Thompson(2002)等人探讨I+epistemic verb/predicate这类立标语的语用化演变历程。而Nuyts(2001)则从认知语用的视角总结出立标语的两个核心特征:一是通过使用情态副词、情态形容词、心理谓词和情态助词等语言形式来构建说话者对“经验世界”与同现实世界有关“可能世界”的深层认识;二是表现这种认知的语言形式会随着交际情景的各种变化呈动态发展(dynamism)。后者对本研究尤有启发意义。另外,国内也有学者如李战子(2002)、卫乃兴(2007)、邓耀臣(2007)、徐宏亮(2007)以及许家金、许宗瑞(2007)等在研究英语学习者的笔语或口语时也谈及到某些单词、短语(或词块)的情态表达或语气功能特征,并揭示了他们与英语本族语使用同类话语的异同。归结起来,认知类立标语在句法形式上可作独立成分;在语句中位置灵活;在语义上突显对命题的肯定程度;在语用上具有元话语性,即属于非命题性话语,等等。然而,本研究则尝试从话语产出的序列性和话语意义单位构建的多层共选性这两个视角来探究英语口语立标语的产出机制和动态语用功能。

2. 理论依据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话语产出的线性本质;二是话语意义单位构建的多层共选原则。线性产出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且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Brazil(1995:22)提出过口语描述的线性递增原则(assembled increment),揭示话语从“始发段(Initial State)”经过“中间段(Intermediate State)”再到“目标段(Target State)”,其实是一个从左到右的、不断由后段话语对前段话语进行修饰加工的动态过程,而其中的前两段是话语产出的必须成分。如例1所示:

(1) She/piles/her/into the car

NVNA①

[始发段N]→[中间段V]→[目标段A]

(改写自Brazil 1995:53)

Biber等研究者(2000:1049)则从语用的视角将话语结构分为“话头(prefaces)”、“话身(body)”和“话尾(tags)”三段,如例2所示:

(改写自Biberetal. 2000:1072)

他们经过大型语料库的频数调查发现每一段都有较典型的语言组合形式。例如“话头”多有前置语、名词短语或语篇标记语;而“话尾”多有评价性小句、反问小句或委婉语,等等。

Altenberg(1998:111)则根据大量机切短语②的结果提出了话语槽(utterance slot)的概念。他从高频复现的三词语片的典型语法形式归纳出多种功能语片,如“框架(frame)、起端(onset)、句干(stem)、述题(rheme)、话尾(tail)、过渡(transition)”等等,前后语片成叠加式发展,尤其是前三类就如同“起跳板”(thematic springboard)一样为后续的话语命题发展做铺垫,故常常含有立标语成分。如例3所示例句可归纳出如下功能:

(3)andyouknowIhavegottodoityouknowreally

(改写自Altenberg 1998:116)

以上三种模型无不凸显了话语产出时既有线性又有整合的属性(linearity & composite),体现了从左至右、逐步展开的线性分析方法而非传统语法(主要针对书面语展开的)那种复杂的、层级性的、纵聚合的分析方法。近年更有专门针对口语的《线性单位语法》专著问世,该书明确指出“线性是文本的基本属性;人类在处理口笔语及其各类变体时所使用的是同一套语法;从线性的文本出发对文本进行切块、分类和重组这一自下而上的分析过程揭示了语言使用者如何从文本形式中获得意义的方式……而传统语法对文本中并不切实存在的、聚合层面的选择常常被突显,而文本中切实存在的、组合层面的共现却缺少应有的地位”(Sinclair & Mauranen 2006:3-6,转引自濮建忠:2009)。然而,关注语言线性属性的意义何在?这一问题可以从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创新之一,即Sinclair(1991,2000,2004)提倡的词汇语法理论(lexicalgrammar)中找到答案。这是本研究的另一个理论依据,笔者将结合这两个理论创新性地尝试探讨立标语的线性动态功能。

Sinclair的词汇语法理论将语言的线性产出本质贯彻到语言单位意义构建的多层共选关系上。他指出话语产出中的词汇选择总是前一个词制约下一个词,所以每个核心词项(core)的意义和功能都可以通过语料库提取批量语例并观察其周边的词汇搭配(collocation)、类联接(colligation)、语义偏好(semantic preference)和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四层共选关系得以实现(Sinclair 2004:19)。例如Sinclair(2003)通过等距抽样从BoE语料库中提取35例truefeelings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该短语作为核心词项,经常与their,our,your,his,of,reveal,express,deny等词搭配,构成“(表述类)动词+人称代词所有格+true feelings”的语义和语法范式;透过分析这些动词的扩展语境,便归纳出人们使用该短语时通常是表达“不愿意或很难表达真实感情”的这样一种语用范式(见图1所示的原语例片断)。

图1 True Feelings的语例片断

这便是基于语言线性序列加多重共选而产生的“拓展式意义单位”的构建模式(meaning construction of an extended lexical unit)(Sinclair 2004:24)。该模式为语言意义单位的产出和理解提供了新视角,即语言的表意单位不再局限于单个的词,而是该词在一定语境范围内与其周边词的共选范式。其核心词项既可以是单个词(如probably),也可以是高频搭配的两个或多个词的组合,如I think,或I+*(指一个词)+think。但最关键的是要看它在话语中与周边的其他词或词组的共选组合倾向,由此才能获得该词项真实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基于此,我们开始构建立标语的线性序列分析框架。

3. 构建立标语的多层线性分析框架

根据上述语言线性产出和语言单位意义由多层共选而构建的理念,我们首先将以往研究中获得的一个立标语原型表达式I think及其指向的命题内容共同视为一语篇分析单位并称之为“I+think的线性序列”(以下简称I think序列)。它们通常带有比较完整的语句命题,但在口语中也可能呈现为内容和结构不完整的破碎句。基于从两千万词次的Bank of English(BoE)口语语料库检索出来的2万6千多例I think语境共现索引行,我们构建起一个包括形式、语义和功能在内的立标语多层线性分析框架如下:

图2 I think的多层线性分析框架③

图2的“形式”层面主要是借鉴了词汇语法的“词汇搭配”概念,即关注核心词项左右跨距约为四个单词语境内的显著性共选词汇(Sinclair 2004:141)。但在实施中我们一方面拓展了I think的前后跨距。即参照前面综述的话语线性产出的研究成果而将语境跨度延伸至与I think相关的整个命题语段,这里大致截取至一个话轮的结尾。另一方面我们又收窄了搭配词的语义范畴而只关注“I think序列”中其他表示认知和肯定程度类的词汇。例如:1)情态类副词或短语如probably,absolutely,I don’t know;2) 情态动词如would,will,have to和3)语篇标记语如yeah,well,erm这三大类(参照Biberetal. 2000:973;Holmes 1988:23),统称为“立标类搭配词”。同时根据它们在同一个“I think序列”的共现频数归纳为三种搭配密度:“零搭配”④(如例4)、“单个搭配”(如例5)和“多个搭配”(如例6)。因为搭配密度也是影响认知立场强弱走向的重要因素,如例4至例6的语气肯定程度就显得一个比一个弱:

(4)Ithinkthat’s an understatement

(5)Ithinkperhapshis mother wants to have grandchildren

(6)Ithinkit’s Smallhealth or is it I don’t know erm

(语料来自BoE,下划线部分为立标类搭配语词)

图2的“意义”层采纳了Sinclair的“语义偏好”概念,即核心项周边常见搭配词的共享语义特征(Sinclair 2004:142)。但本研究只关注上述立标类搭配词的语义特征并参考相关文献(Halliday 2000:106)将其分为强式和弱式两大类。其中强式类如:definitely,I am sure;弱式类如:probably,maybe,would等。据此,以上例5和6的划线部分都属弱式立标类搭配次。

图2的“功能”层面则参照Sinclair的“语义韵”概念,即核心项与周边共选词所形成的语用功能,尤其指态度类和评价类的功能(Sinclair 2004:34,141,145)。具体到本研究则是综合上述两层共选特征的调查结果来归纳“I think的线性序列”的立标语功能范式。

4. 研究步骤

首先用Wordsmith从Bank of English 2千万词次的口语语料库中随机抽取了1.6万个含有I think的语境共现行(前后跨度为120个字符),然后用Extractor⑤来截取“I think序列”共2.6万余例。跨度为从I think前2个词开始,截至含I think在内的同一个话轮结构单位(大致相当于与I think相关的局部命题语段)。然后用Antconc 3.2.2提取该范围内的一词语表和二词语表,参照从前人研究(见本文3)中归纳出来的90多个立标类词语来匹配这两个表中的立标类搭配词,并根据前面提及的立标类词语语义分类将其分为强式和弱式两个词表,分别输入这26205例以调查其它们的共现范式和密度,由此归纳I think序列的线性产出及动态语用范式。为了考察该范式是否具有普遍性,我们还作了一项扩展性调查,即考查类似I think的其他认知立标语(如I know,I believe,I suppose和I guess)是否也有类似的认知立场表述范式。

5. 结果与分析

对2.6万余例“I think序列”调查的结果显示,以I think为认知类立标语原型在口语交际中的使用范式有两大特征,一是它通常不是单独地使用,而是与其他的立标类词语同时选用;二是它所表达的立标功能呈动态发展趋势。具体见以下分析。

5.1 “I think序列”中其他立标语词的共现特征

表1显示与I think共现的总共有72种共60990例其他立标语词,平均每一例就有2.3次(60990/26205)。这表明英语本族语者话语中的I think较少单独出现,而倾向于同时搭配其他立标语来表达对命题的认知立场,其共选使用的频率之高,值得引起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者及研究者的关注。

表1 “I think序列”的立标类搭配词形式分布

表1还显示共选的立标语类型以情态类副词及短语居多(42>15),尤其是really,actually,probably,maybe等;而从频数上看是语篇标记语使用得最频繁(47524>7827>5619),尤其是well,you know,I mean和I don’t know等,这些发现将对英语教学提供翔实的参照。

表2 “I think序列”的立标类搭配词语义分布

表2显示了共选立标类语词的语义取向。其中强式类和弱式类虽然在词型的种类虽不相上下,但弱式类的使用频数却是强式类的四倍,说明与I think共选的立标语所形成的立场态度基本以软化的、非断然决然的语气为主导倾向。这一方面证实了前人研究中将I think作为缓和语气标记的论断(Aijmer 1997;Karkainnen 2003);另一方面由于I think是英语口语认知类立标语的原型(Grice 1975),所以也验证了英语认知立标语的表达常模是以弱式取向,即不确切和非直接的表达是常态(Stubbs 1996:197-202)。

5.2 “I think序列”的动态语用范式

从2.6万余例“I think序列”中以等距抽样法提取502例来逐一观察I think与其他立标类搭配词共现的密度及共选模式,结果发现502例中有140不带其他立标搭配词,余下的362例中出现立标类搭配词543次,其中弱式类392次(出现在270例),强式类词151次(出现在132例),由此形成的语用范式分布见表3。

表3 I think的语用范式分类

图3与图4的语境共现行截图呈现了三个不同范式的具体语例。

图3倒数2-5行的语例没有出现立标类搭配词,但由于话语开端已经有I think这个典型的软化语作启动,所以被视为弱势立场语序,即范式一。图3余下的例子大都出现了各式立标语,如perhaps,may,sort of,I don’t know,erm,I mean,probably等,有的还在一句中出现多次,它们与起始的I think一起构成了更为弱势的语气,即范式二。它表明I think所表达的缓和语气还经常配上一个或多个弱势立标语词来将语气更进一步的软化。

图3 以弱势立标语为主的“I think序列”语例

而图4语例呈现的立标语态却另有特色。这些语例中的斜体词都属于较为强势的立标语词,如副词really,quite,fairly,absolutely,certainly等和情态词should,will,ought to,need to,must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周边仍然伴有某些弱势立标语词(见下划线部分),如I think,erm,I mean,perhaps等;有的则在肯定性意见表达之后立即出现语气转折,如第15行的as well,to be quite honest but I...。即便是只有强式立标搭配词的16、18和19行也由于其命题的起始语是I think而显得语气有所缓和,故归为范式三。这类“I think序列”虽然不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但这种少见于以往研究的现象却揭示了话语在线表达时的动态语气变化:说话者的立场有时因为话语内容而变动(如前面论及的第15行);有时因为口语在线加工的某种障碍(如第20行中the people the owners的话语修补);还有可能是出于交际目的,即说话者既不希望采用强势立场但又希望自己对命题的肯定程度能得到明确无误的表达(如第14、21和23行中的第二次I think和I mean),等等。这些都值得在后续研究中寻求验证。

图4 与强势立标语搭配的“I think序列”

5.3 对I think的扩展分析结果

以上研究发现原型认知类短语I think的线性产出主流范式是与多种弱式立标类搭配词一起构成非确定的和非直接的话语立场。我们将这一典型特征带到从BoE中提取的其他非典型的认知类短语(如I know,I believe,I suppose,I guess)序列中加以检验。获得语例从1025到13641例不等,通过调查检索项之后8个词的范围内⑥上述37个最常用弱式立标语词(见表2)的频数分布,获得结果见表4。

表4 I+epistemic verb立标语的弱势搭配例数及比例

表4显示四个立标语都有过半数以上(51.4%至70.5%)搭配其他弱式立标语,这表明它们与I think一样都呈现以弱势语气为主立标语用倾向。但其弱势程度却因各个动词自身的语义差异呈微调趋势,其中语气较弱的I suppose和I guess就比语气较强的I know和I believe更高频地吸引其他弱式搭配词(70.5% & 69.3%>58.7% & 51.4%)。再一次印证了认知类立标语的主流语义功能范式。

6. 结束语

在以往研究中,I think常常被视为委婉语(hedge)或者是受礼貌原则支配的交际策略(Brown & Levinson 1977;Grice 1975),本研究从频数角度仍然支持它作为弱势语气的这一主流立标语功能,但却从线性和动态分析的视角揭示了它的另一些特征与功能,包括其与多种立标类语词搭配,以线性叠加的共现方式构成了弱式、更弱式以及强弱混合式等三种动态语气功能范式,其中第三种更是以往研究少有提及的复合语气现象,这些基于批量语言事实归纳的范式无不论证了“任何语言的核心属性都包括话语文本中切实存在的组合线性及其抽象结构的层级性”(Sinclair & Mauranen 2006:3)。本研究所揭示的线性表现为某个立标语词往往伴随着与其他立标语词的共选使用;而层级性则表现为由这些立标搭配词的呈现密度和语义倾向构成了多层面及动态发展的立标语功能。另外,本文借鉴并延伸Sinclair关于词项意义建构模式框架的思路和频数驱动方法,从词汇搭配、语义偏好和语义韵多个层面探究立标语“I think序列”的使用范式和功能,也为探索话语形式结构如何产生意义和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最后,本研究所呈现的英语口语立标语丰富的、多层次多组合的表述形式及语义功能对于语言研究以及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也很有启示作用。它不但展示了语言在用于表述命题内容的同时无所不在的立标语频繁使用,还凸现了立标语在连接话语语篇和维系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附注:

① 例中的A,N,V分别代表传统语法中的状语类、名词类和动词类等结构成分。

② 这里指研究者使用计算机程序将文本语料自动切分成三词语片(three-word-cluster)。

③ 本文中的“/”表示“或者”。例句中的下划线表示立标类搭配词。Ithinki和Ithinkm/t/f分别表示Ithink位处句首、句中、句末或破碎句中。另外图1所列的功能范式是一种假设,其分析结果见本文的4.2。

④ 零搭配即bare statement,根据Halliday(2000:363),“不带有修饰语的命题比带有的肯定程度要高”。

⑤ 该软件由华南师大外文学院杨文生设计,能提取任何有起止标号中间的语段,谨此致谢。

⑥ 根据12万词次的小型本族语者口语语料库(LINDSEI-NAT的调查(徐曼菲2009),该范围可大致覆盖与检索项相关的命题内容。

Aijmer, K. 1997. I think—an English modal particle [A]. In T. Swan & O. J. Westvik (eds.).ModalityinGermanicLanguages:HistoricalandComparativePerspective[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47.

Altenberg, B. 1998. On the phraseology of spoken English [A]. In A. P. Cowie (ed.).PhraseologyTheory,Analysis,andApplications[C]. Oxford: Calrendon Press. 101-122.

Biber, D., Stig.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2000. 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razil, D. A. 1995.GrammarofSpeech[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Deng Yaochen. 2007.AnInvestigationintoFormulaicSequencesinChineseEFLLearners’SpokenEnglish:ACorpus-DrivenApproach[D].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Halliday, M. A. K. 2000.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Kärkkäinen, E. 2003.EpistemicStanceinEnglishConversation:ADescriptionofItsInteractionalFunctions,withaFocusonIthink[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Nuyts, J. 2001.EpistemicModalityLanguageandConception—ACognitive-pragmaticPerspectiv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Sinclair, J. McH. 1991.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clair, J. McH. 2000. Lexical Grammar [J].NaujojiMetodologija24: 191-203.

Sinclair, J. McH. 2004. The search for units of meaning [A]. In J. McH. Sinclair & R. Carter (eds.).TrusttheText:Language,CorpusandDiscourse[C]. London: Carter Routledge. 24-48.

Sinclair, J. McH. & A. Mauranen 2006.LinearUnitGrammar[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李战子.2002.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濮建忠.2009.意义单位探索——《线性单位语法》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153-155.

卫乃兴.2007.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的短语学特征研究——COLSEC语料库的词块证据分析[J].现代外语(3):280-291.

许家金、许宗瑞.2007.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的互动话语词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6):437-443.

徐宏亮.2007.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徐曼菲.2009.英语口语的认知立场标记语探究——多层线性视角下的中介语对比[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猜你喜欢
标语范式线性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标语变变变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