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1-11-27 05:36宋伯宁孟令君宋旭红陈朝霞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实验

● 宋伯宁 孟令君 宋旭红 陈朝霞 李 平

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宋伯宁 孟令君 宋旭红 陈朝霞 李 平

为进一步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组织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室“十一五”期间的建设进行了全面、具体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建议。

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室;调查

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组织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室“十一五”期间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调研。本次调研共得到32所高校的有效数据,其中,公办学校26所,民办学校2所,独立学院4所。调查结果如下。

一、实验室建设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2008/2009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的数据,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室总计1825个,占全国实验室总数的6.89%;其中,教学为主实验室1656个,占全国家教学为主实验室总数的7.10%。实验室面积182.64万m2,占全国实验室总面积的7.02%;其中,教学为主的实验室面积占全国教学实验室总面积的7.4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数量79.26万台件,占全国总数的6.23%;其中以教学为主的 69.82万台件,占全国以教学为主数量的6.52%。本科生实验教学项目5.5万个,占全国本科生实验教学项目的6.25%。实验室专任人员5531名,占全国实验室专任人员的5.84%。实验室经费投入133366.83万元,占全国实验室经费投入的6.07%。实验室建设经费 21028.23万元,占全国实验室建设经费的5.52%。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经费1579.54万元,占全国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经费的4.32%。实验成果获奖情况:教师获国家级奖110项,占全国教师获国家级奖数的6.06%;获省部级奖688项,占全国数的7.37%。学生获奖1951项,占全国学生获奖数的5.81%。

(一)构建了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各具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从整体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实验教学,并将其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科学定位实践教学培养目标,94%的学校各学科均有完整的实验教学大纲;50%的学校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调整过实验教学课程体系;50%的学校近五年将科研成果或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内容。

50%的学校在实验教学中积极应用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其中93.75%的学校用于网络助学,37.5%的学校用于网络化教学,25%的学校用于技能测评,43.75%的学校用于课程评价,37.5%的学校用于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

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教学内容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紧密结合,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紧密结合,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建设效果明显。2009年所调查高校的实验室共支撑学生46512名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占学生总数的10%。

名高校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与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在调查中,实验教学内容适应目前行业发展的情况是:48.39%的学校完全适应,51.61%的学校大部分适应;实验技术方法适应目前行业发展的情况是:有30%学校实验教学的学校完全适应,68%的学校大部分适应;实验设备适应目前行业发展的情况是:有16.13%学校实验教学的学校完全适应,78.49%的学校大部分适应。

(二)明确规划,积极建设,不断完善国家级省级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

2007年至2010年4年内省财政投入1.6亿元,重点支持8所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完善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等6大综合性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我省已有2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立项单位,分布在11所本科高校,涉及物理、化学化工、生物、电子、机械、土建、地学、能源动力、筑物、动物、水产、农林工程、医学基础、中医药、经济管理、艺术、考古、工程训练和文科综合实训等20个类别;有10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布在35所本科高校,涉及物理、化学化工、生物、电子、机械、力学、计算机、土建、材料、环境、地学、轻工纺织食品、能源动力、资源勘探、交通运输、植物、动物、水产、农林工程、临床技能、医学基础、中医药、公共卫生、药学、经济管理、法学、传媒、艺术、考古、体育技能、工程训练和文科综合训练等31个类别;还有300多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初步建立起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同时,我省2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取得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管理等诸方面的优秀成果。

各高校不断增加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各学科生均实验教学运行经费不断增长 (见表1所示),75%的学校将实验室建设经费、94%的学校将仪器设备购置经费、96.8%的学校将仪器设备维护经费、93.8%的学校将实验教学运行经费、78%的学校将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经费列入了学校常规经费预算。

表1 近五年学校各学科实验教学运行经费情况

历经5年的经费支持与建设,山东省高校的实验室条件明显改善,实践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仪器设备值和教学为主的实验室面积在逐年增加,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在逐年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总值增长65.57%,生均增长25.57%;以教学为主的仪器设备总值增长 68.37%,生均增长27.02%:教学为主的实验室总面积增长 54.09, 生均增长 8.26(如表 2所示)。81.25%的学校认为当前学校实验室条件 (仪器设备、实验室用房、实验场地)能否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的实验教学要求,78.12%的学校认为当前学校经费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的实验教学要求。

表2 5年来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值与面积

(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实验室开放力度加大,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程度提高

山东省普通本科学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整体上建立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责任明确、分级管理、质量监控的良性运行机制,75%的学校设立了校级实验室工作管理协调领导机构,50%的学校实验室工作归口管理部门是教务处,90%的学校有校级实验室管理专职人员,平均人数为10人,78%的学校实验教学归口管理部门是教务处,90%的学校有校级实验教学管理专职人员,平均人数为10人。

在教学实验室管理体制中,建立校、院两级实验中心,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教学安排、集中投入建设;在科研实验室管理体制中,科研实验室归学科管理,实行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负责人和课题主持人三级负责制。

各高校充分发挥实验室开放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效益,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的积极示范作用,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采取宽泛灵活的机制,创新实验室开放的类型和方式,90.75%的学校实施了开放管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实验室开放程度为:30%的学校开放全部实验室,46.7%的学校开放大部分实验室;科研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程度为:10%的学校开放全部实验室,50%的学校开放大部分实验室,42.86%的学校开放少部分实验室。在100%的程度上满足了课内教学需求,在67.86%的程度上满足了自主学习需求,在64.28%的程度上满足了创新性研究项目需求,在 60.71%的程度上满足了第二课堂需求。81.25%的学校使用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50%的学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否满足实验室开放的需要。

(四)实验教学队伍稳定、整体素质良好、结构日趋合理,保证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调查显示,各高校实验室(中心)基本上由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形成了以专职教师为核心、兼职教师为骨干的水平较高、结构较为合理、梯队良好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兼职结构日趋合理。

实验教学队伍构成、专兼结构的调查显示,教师占 48.67%,其中专职教师占 57.0%,兼职教师占22.0%;实验技术人员占63.50%,其中专职人员占90.5%,兼职人员占 19.0%;研究生助教占 18.0%,其中专职人员占60.0%,兼职人员占40.0%。专职人员已在整个教学队伍中占有较大比例,尤其是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已经占到90.5%,能够有效保证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

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日趋上升,整个队伍也在向年轻化发展。在所有的实验教学队伍人员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35.15%,实验技术人员占5.92%;45岁以下的教师占 64.6%, 实验技术人员占9.37%;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教师占 58.27%,实验技术人员占5.19%。其中,实验室(中心)主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占 78.21%,45岁以下的占 60.53%,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69.1%。

二、实验室工作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分析

(一)实验技术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偏少

有34.4%的学校认为实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本科十年以下的学校在这方面的情况更明显。本科十年以下的学校存在着实验室人员学历低、职称低、实践能力低、开发创新精神差的现象。实验室工作人员大多数只有大专或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而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职称的人员却往往不安于实验室工作,从而导致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不高,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调查显示,实验教学队伍中实验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偏小,职称和学历也偏低。

有25%的高校认为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实验室中缺乏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无法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18.75%的高校认为实验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实验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实验人员整天忙于应付实验教和管理工作,无暇抽出时间进行提高,不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

实验室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备,包括仪器设备的台套数、先进设备的引入与更新等,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就目前各高校经费现状很难得以实现,尤其是地方院校困难更大一些。

实验室条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设备投入不均衡,新上专业、应用性工科专业发展较快,条件配置不足,基础实验条件亟待更新,创新型、设计型实验不足,部分实验设备存在层次低、配套差的问题。有43.75%的高校认为实验教学运行经费不足。

有37.5%的学校认为实验教学条件不足。实验用房相对紧缺,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新上专业、应用性工科专业发展较快,条件配置不足,基础实验条件亟待更新,创新型、设计型实验不足,部分实验设备存在层次低、配套差等问题。

(三)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分配协调存在一定困难

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依然存在,对高校实验室工作不够重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分配协调存在一定困难,难以形成一致意见,是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实验教学改革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四)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项目开发难度大

只有37.5%的学校认为本校的实验教学能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高端实验项目或课程开发难度大。现有的院系、学科界限分明的高校基层学术教学组织模式对于组建多学科合作的实验教学团队有一定的障碍。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基本沿用的仍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习和实验操作等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学时较少。专业课实验中,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较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单独设置的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课程设计,也由于实验设备及其它条件的限制,以及选题与生产实际的脱节,而无法实现综合性和设计性的教学目标,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更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设计与开发的创新能力。

(五)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大多都是依附于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进行,不能完全适应对实践教学各环节具体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缺少细致规范的考核标准,往往是由实验教师根据平时的报告和出勤情况综合给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水平的考核却寥寥无几。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目前已有的评价办法中,多数是沿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测评表,且测评的内容也不能合理的体现实践教学的特性,测出的结果也对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并无裨益。因此,如何设计一套综合、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六)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资源共享困难

很多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中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参与实验室管理。具体有:教务处负责本、专科实验教学的管理;国有资产处负责实验仪器设备采购和固定资产管理;实验设备处负责实验室规划建设、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各教学单位(学院)负责所属专业实验室管理。这样管理体制弱化了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统一管理,几个管理部门工作交叉,对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体制改革创新、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资源调配,材料消耗,实验保障等工作难以统一规划、协调管理。

实验室分散管理体制造成了实验室各自为政,低层次重复建设,相当部分可以共用的教学科研设备无法共享,仍为某一单位固定使用,造成部分仪器设备的闲置和重复购置。

(七)开办十年以下本科院校发展条件薄弱

调查显示,本科十年以上的学校实验室支撑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的数量明显多于十年以下的学校,其建立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更多,应用地更为广泛;教授上实验课程的情况明显多于十年以下的学校,科研成果或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的数量更多,更能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实验设备方面更能适应目前行业的发展、技术方法、装备水平,实验室条件和学校经费更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的实验教学要求;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数量和覆盖面更大,实验室满足教学、自主学习、创新型研究、第二课堂的程度更高;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使用的范围更广,实现的功能也更多一些,更能满足实验室开放的需要。

虽然本科十年以下的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以教学为主的仪器设备总值、教学为主的实验室总面积的增长比率大大高于本科十年以上的学校,但是由于本科十年以下的学校在校生数量增长过快,生均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验室面积反倒出现下降趋势。

本科十年以下的学校的实验教学队伍中,教师所占的比例更大,但是实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助教站所占的比例要低于本科十年以上的学校。本科时间十年以上的学校实验教学队伍中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和学历更偏高,由于建校时间较晚,本科时间十年以下的学校实验教学队伍中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都更偏年轻化;本科十年以上的学校教授参与本科生实验教学工作的数量和人员构成要明显多于、高于本科十年以下的学校。

三、具体政策措施建议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重视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重视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核心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高水平人员到实验教学队伍中。应进一步提高对实验教学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相关政策,在他们职称晋升、利益分配、评优奖励、发展空间等方面享有与教学、科研系列人员同等待遇,鼓励高水平的人员到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中来,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鼓励理工类高校积极探索实验独立设课的教学改革,把实验课从原属某一门或几门理论课的实验部分分离出来形成或整合成一门单列的课程,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课程建设从而达到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系统的实验理论、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训练。

(二)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

1.加大投入,制定和完善激励措施

制定实验室及的投入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及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实验教学的需要。制定和完善激励措施,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特色高校的扶持,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和学校合作建设实验室;地方政府应提供公共资源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如:实验用地、用水、用电等。

2.建立健全指导和支持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新机制

对于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管理部门指导和支持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新机制,以及行业管理指导部门在人才培养、财政、科研对行业特色的高校的指导和支持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和行业的紧密合作和共同发展。

畅通行业特色的高校承担行业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的工作渠道;在行业重点科研项目方面,适当向行业性大学倾斜,拓宽行业特色的高校介入行业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实施的渠道,更好地发挥行业特色的高校的学科传统优势;充分发挥行业特色的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行业科技攻关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行业实验室建设水平,为行业的科技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在资金投入方面,开辟行业管理部门向行业特色的高校进行资金支持的新渠道,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共建力度,确保行业主管部门能在行业性大学的基本建设、行业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经费投入支持,发挥多元投入的优势,加快行业特色的高校的发展步伐,促进高校和行业的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3.支持和鼓励合作开办和建设高校实验室

制定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和学校合作办实验室,鼓励学校到校外办实验室。学校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加大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的联合,共建实验中心,改善实验条件,实现资源共享。

4.加强对本科十年以下学校的扶持

本科十年以下的学校在硬件设施、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工作方面都与本科十年以上的学校有较大差异,应进一步实施政策性扶持,加大投入,促进健康良性发展。

(三)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提高实验课教师待遇和地位,资助教师出版实验实践教材、实验实践手册、丰富网络资源,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和相关技术的自主开发。制定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和紧缺领域适度倾斜的政策,尤其是在新兴学科和新建专业实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制定特殊政策。

制定更加科学的职称评定政策,突出实验室工作技术性、实践性、服务性、安全性的特点,重点评价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等方面的成果,而不是仅仅以文章数量和档次评定职称级别。

多途径、全方位提高实验实践教学队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设立实验技术人员培训经费,制定培训计划,鼓励教师在职参加专业实践、学历进修、专业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手段培训和出国留学访问、进修,确保每年有1/3以上的人员至少参加一次实验室的各种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以适应学校发展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特别是鼓励教师进行挂职锻炼和实习,使之既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将所掌握的理论指导专业实践,提高其实验实践能力和教研水平。

制定有利于引导实验课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合理流动”的管理机制,激励有实验实践教学经验的理论课教师走到实验实践教学的第一线;鼓励青年教师担任实验实践教学工作,把青年教师担任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的情况与其教学、科研成果的考核相结合,将实验实践教学作为青年教师工作的必要环节。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吸收一部分优秀教师组建成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基本合理的实验教学骨干队伍,形成老中青结合、专业覆盖面广、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四)改进对实验室建设的评估体系

改进对实验室建设的评估体系,强化实验室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将实验室的建设规划、运行管理、运行效益、开放效率、大型仪器的利用率、承担实验教学工作量和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等作为实验室建设评估的主要指标,促进各实验室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有关部门在关于实验室业余时间开放值班劳务补贴方面出台统一政策,并从财务支出方面给予业余值班人员一定的资金补助,以便实验中心进行相应的工作安排。

实行“集中投资、重点建设、立项拨款、招标采购、效益评估”的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规范经费的管理和项目申报程序,加强建设项目的中期管理,进行投资效益验收与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学校的奖惩措施中。

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获得专利等)可作为学生考研和考公务员的重要条件;更多的组织有关各类竞赛活动,加大宣传和奖励力度,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的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中。

(五)制定措施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整合共享实验资源

以学科为中心,对其实验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共享,改变过去那种数量众多、投资分散、效率不高、水平低下的现象,建立分属几个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室,设备归类、集中管理和使用,综合各学科实验人员优势,充分开发和挖掘设备内在潜能,提高科学实验技术水平,提高科研档次,为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开放提供高水平的实验平台。

宋伯宁 孟令君/山东省教育厅 宋旭红 陈朝霞 李 平/山东交通学院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做个怪怪长实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