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 斌 阚俊杰 姚 争
大学校园可持续性测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吕 斌 阚俊杰 姚 争
本文以构建中国大学校园可持续性测度评价指标体系为目的,以CASF、Penn State Indicator Report、2010UOCSA等综合性强、成熟度高的指标体系为参照,通过对比分析,积极探索了将国外构建可持续校园指标体系经验本土化的路径,从而构建了适用于我国高校的可持续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大学为案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并提出建设可持续大学校园的政策建议。
校园可持续性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大学排名体系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已获得高等教育界的深刻认同,这表现在1990年 10 月的《塔罗利宣言(Talliores Declaration)》;1992年6月的21世纪议程 (Agenda 21)第36章;我国2008年1月发表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①等相关文件中。
目前可持续校园建设的实践活动多集中在少数精英院校,多数普通院校则缺乏开展可持续校园建设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其根源是传统的大学排名体系:传统的大学排名体系更多地关注高校的教学、研究、财务状况,忽视对校园整体的可持续性评价,尤其是对校园建成环境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缺少客观评价和得分机制。如果沿用现有的排名体系,鼓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势必要应用新的大学排名体系以改变高等院校的行为逻辑与行为模式,让校园的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
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首先要建立测度大学校园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这是因为1.我国大规模建设正处于继续深化的历史阶段,高校物质空间的产生过程也将同时加速,亟需在空间建设层面得到可持续校园指标体系的指引,以奠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2.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来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可持续研究、可持续教育等方面不可一蹴而就,揠苗助长。
基于上述目的,本文积极探索了将国外可持续高校评价指标体系本土化的路径,侧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空间层面,构建了中国大学校园可持续性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大学为例进行了测度,并结合测度结果,对我国可持续大学校园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由于“高校”本身在其意义的指代上具有广义的特性,即高校本身能同时反映高等学府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相关内容,所以,可持续高校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概念,涉及到高等学府各有机整体的方方面面。国内外对可持续高校的理解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侧重于高校向社会传递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的职能,(Cole.L,2003),有的侧重于高校培养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毕业生以更好的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职能(塔罗里宣言Talloires Declaration),还有的侧重于高校为促成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进步而进行相关研究的职能(U-niversity Leader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等。
2008年1月,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上就可持续校园建设指出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高校的科学研究相结合,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教师教学科研、学校行政与后勤服务等校园建设与管理的各个领域。吴部长此处所说的“可持续校园”,其实更接近于本文所认为的可持续高校的内涵,它包括了高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支撑体系四个维度的全面、综合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高校作为综合性概念,包含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与非物质层面。本文所指“可持续校园”的落脚点是校园建成环境和校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这两个方面是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内容。而可持续高等教育则关注校园的知识生产、传授、传播等非物质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和弘扬。可持续高校包含了可持续高等教育和可持续校园的双重内涵。
“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②。低碳校园简单来说就是在校园生活中引入低碳生活方式,降低校园因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而产生的碳排放量。可持续校园的内涵与绿色校园、低碳校园有相互重叠的方面,又有相互区别的方面,但一以贯之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实际上,早在1999年国外学者就提出了建立新的高校排名体系的重要性,新的排名体系将包括资源消耗量、资源管理、生态课程、校园财政对可持续的区域经济贡献、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对可持续文化的贡献等多方面内容(David Orr,1999),从而催生了21世纪初可持续高校指标体系研究的热潮,ULSF、AISHE、Penn State Indicator Report、CSAF等评价工具相继提出(见表 2-1)。
这些工具中比较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有AISHE、CSARP、Penn State Indicators Report、CASF、2010 UOCSA等。从表中可以看出,21世纪初这轮研究热潮中,国际学术界在可持续高校评价体系研究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即便是较为成熟、全面的评价工具,也仍然存在机构间比较难、指标数量超标等问题。
表2-1 与高校可持续性测度有关的评价工具
由于本文的目的是构建测度中国大学校园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因此上表所列的以测度高等教育过程可持续性或校园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为目的的评价工具不具有参考价值。宾州州立大学指标报告(Penn State Indicators Report)、L.Cole的高校可持续性评价框架CSAF(Campus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等是现有的较为成熟的对高校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的工具,能够反映可持续校园建设的内在要求,而C.Stratton的2010年俄勒冈大学校园可持续性评价2010UOCSA关注的焦点就是大学校园的可持续性,因此本文构建可持续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将以此为借鉴,吸取它们在校园物质空间建设和生态系统方面指标选择的经验。
表3-1 PSU指标报告与L.Cole的CSAF对比分析
2010年俄勒冈大学校园可持续性评价从能源、交通、水三个维度关注校园建设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是以STARS⑨体系为指导的相对成熟的校园可持续性测度指标体系。
宾州州立大学指标报告和CSAF都是测度高校可持续性的综合指标,包括社会经济类指标和生态环境类指标,从本文的目标导向出发,需要对两者所包含的指标进行取舍。前者通过相应的辨识和分类,略去社会经济类指标,保留生态环境类指标。对后者而言,在略去社会经济类指标,保留生态环境类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指标相关性与代表性、社会制度与校园管理模式分异等对其65个生态环境类指标进行了取舍,保留了21个有代表性、适合中国国情的指标,以资比较(见表 3-2)。
2010俄勒冈大学校园可持续性测度包括能源(E)、水(W)、交通(T)三个维度,共 15 个指标。 Penn State Indicator Report指标体系分为能源 (E)、水(W)、资财与垃圾处理(RW)、食品(F)、土地(L)、交通(T)、建成环境(BE)、社区(C)、科研(R)、决策(D)10个方面,而CSAF中测度资财(M)的有16个指标,测度能源(E)的有12个指标,测度空气(A)的有14个指标,测度土地(L)的有13个指标,测度水(W)的有11个指标,测度管治(G)的有20个指标,测度知识(K)的有21个指标,测度经济和财富(EW)的有 18个指标,测度健康与福祉(HW)的有19个指标,测度社区(C)的有25个指标。
表3-2 各指标体系在校园物质空间层面指标构成对比分析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国际上对可持续校园的评价与测度已从个体研究转向了实际应用,且多由NGO、准官方机构等组织实施,业已发布了众多理论严密、数据翔实、效果直观的大学可持续性评价报告。这些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活动为本文的中国大学校园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指明了方向,但在实际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却不能简单地“拿来主义”,直接照搬外国的指标,这是因为:1.中外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不同,某些指标所要求的标准对我国来说太高也不必要;2.中外政体及高校的管理体制不同,某些指标所反映的问题对我国来说完全不存在(如高校内土地纠纷、人种差异等);3.各指标体系的评价对象和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指标体系对测度校园可持续性的反映比较片面,有的指标体系虽然综合性强,但对于校园可持续性的关注又失之笼统。
所以,要全面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反映可持续校园测度的客观要求,需要综合相关指标体系的优点,并建立科学、合理以及界面友好的核算体系,使得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机构间的比较,凸显指标体系构建的价值。
综合前文的对比分析,构成可持续大学校园的要素应该包括能源(E)、水(W)、空气(A)、交通(T)、建成环境(BE)、资源与废弃物(RW)、土地(L)、空间形态(S)等几个主要方面。具体的指标取舍工作则需要一个研究团队集思广益,并听取专家意见。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及相关研究小组对中国大学校园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尝试借用国外指标体系中比较合适的指标。如果缺乏合适的指标,就构建一个新的指标。第一稿指标列表在2009年12月25日完成,并广泛征求了意见。来自学校管理部门、城市与环境学院专家和城市规划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专业学生供50人参与了指标筛选。自2009年12月以来这套指标已被更新和修改,目前采用的可持续校园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层次分析法,有1个目标层8个准则层共29个指标(见图4-1)。
表4-1 中国大学校园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则,自下而上的核算指标层、准则层和目标层的数值,并将层次单排序得到的结果进行适当组合,并通过计算总的一致性比例进行整个层次的一致性检验。
1.指标层得分的计算
当数值越大越好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指标层得分
C-指标层指标原始值
当涉及指标越小越好时,取上述计算结果的倒数,以保证数据影响的同向性。
2.准则层得分的计算
准则层得分是根据所属各指标层得分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而得,公式如下:
其中,Vi——某一准则层得分
Qi——某一指标层得分
M——该准则层所属指标的项数
3.目标层得分的计算
目标层得分是将其所属的准则层得分乘以各自的权重后,进行加和。公式如下:
营养成分未达到相关标准与要求。在牛奶、奶粉这一类型的产品中该问题常常发生。其中蛋白质缺乏问题最为突出,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该类型食品的主要食用人群是幼儿和老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进而造成的伤害更大。
其中,Ui——某一目标层得分
Vi——该一级目标下某一准则层得分
Wi——该一级指标下某一准则层的权重
N——该一级指标下某一准则层指标的个数
4.可持续校园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采用加权迭加的方法,将各目标层得分乘以各自的权重,再进行一次求和,得出可持续校园综合评价值(CSI:Campus Sustainability Index),计算公式如下:
*100
其中,Ui——某一目标层得分
Wi——某一目标层的权重
(四)以北京大学为例对其校园可持续性进行测度
表4-2 北京大学校园可持续性测度实践
将北京大学2008年度相关数据⑩代入上述可持续校园指标体系的核算方法,计算各级得分并汇总得到可持续校园综合评价值。
从评价结果来看,北京大学校园的可持续性在建成环境(BE)、土地(L)、空间形态(S)方面的表现尚佳,其成功经验主要是推崇单校区模式,校区内部形成功能有机整体,空间紧凑集约,减少不必要的通勤交通;设计营造宜人步行条件、设置自行车专用道及自行车服务支持设施等,引导校内的低碳交通方式。挖掘盘活存量空间,增加可进入绿地的供给量;以绿色建筑标准批准新建筑开工和旧建筑物更新;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物种多样化、本土化等。
而能源(E)和交通(T)两方面是北京大学校园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阻碍,同时也最有提升潜力。主要的改进措施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公共交通替代私人交通——加开点对点班车;共用私人交通工具;减少日常出行量——集中学生校内居住,提高土地利用紧凑度等。
21世纪必然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这势必要求现行的以“经济投入—产出”为模型建构伦理的大学排名体系向以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影响的“全投入—产出”为伦理的新大学排名体系转变,从而改变高校行为逻辑,推进高校可持续发展。而构建中国大学校园可持续性测度指标体系正是这一转变过程的第一步。本文的研究仅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还存在着指标等权、案例研究较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深化。
注释:
①由教育部组织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于2008年1月在同济大学召开,会议发表了《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强调大学要从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②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③McIntosh et al,2002
④ULSF,1999
⑤CDHO and Niko Roorda,2001
⑥Nixon and Glasser,2002
⑦Good Company,2002
⑧Penn State Green Destiny Council,2000
⑨STARS是美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推进发展推进协会(AASHE)的一个对高校校园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的项目,全称是Sustainability Tracking Assessment and Rating System,需要以大学的名义进行注册并填报材料,从而获得相应的评级,评级分为铜、银、金、白金四个等级,评级越高,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度越好。
⑩由于数据搜集的可得性限制,部分数据缺失2008年现状值,已采用插值、多年平均值等方法进行补充。
[1]Cole L.Assessing sustainability on Canadian University campuses:development of a campus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Victoria,Canada:Royal Roads University;2003.
[2]Shu-Li Huang,Chia-Tsung Yeh,William W.Budd,Li-Ling Chen.A Sensitivity Model(SM)approach to analyze urban development in Taiwan based on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9(2009)116-125.
[3]Walter Radermacher.Indicators,Green Accouting and Envi ronment Statistics-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1999),67,3,339-354.
[4]Shu-Li Huanga,Jui-Hao Wongb,Tzy-Chuen Chena.A framework of indicator system for measuring Taipei's urban sustainability.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42(1998)15-27.
[5]Meine Pieter van Dijka,Zhang Mingshun,Sustainability indices as a tool for urban managers,evidence from four medium-sized Chinese citie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5(2005)667-688.
[6]Foster,J.Education as 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01(7),No.2,.153-165.
[7]Heinz Family Foundation.1995.Blueprint for a Green Campus:The Campus Earth Summit Initiatives for Higher Education.Heinz Family Foundation.
[8]Dalal-Clayton B,Bass 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1st ed.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2002.
[9]Cortese AD.The critical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reating a sustainable future.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3;31(3):15-22.
[10]Lozano-Ros R.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Incorporation,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IIIEE,Lund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2003.
[11]Roorda N.AISHE:AuditingInstrumentforSustainable Higher Education.Dutch Committee for sustainable higher education.Available from:www.dho.nl/documents/AISHE-Bookl.5.pdf;2001.
[12]Shriberg M.Institutional assessment tools for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2;3,(3):254-70.
[13]黄书礼,叶佳宗,陈俐伶.检视都市永续发展指针的发展历程与内涵:从指针系统建构到政策评估[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1).
[14]傅勇.高校排名的因子分析法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2007,37,(22).
[15]郑乐,王晗,陈洪波,金星.层次分析法在高校排名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3,(6).
[16]可持续发展的评判[M].黄思铭,欧晓坤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德堡:斯普林格出版社,2001.
[17]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8]刘力.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原理、评价与设计[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19]叶正波.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及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0]储金龙.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1]丁成日等.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40671059)
吕 斌/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和区域规划系主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 阚俊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姚 争/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助理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责任编辑:陈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