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真正与生活“零距离”接触

2011-11-22 01:00刘海荣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零距离所学方向

刘海荣

时下各种各样的“民生零距离”很火,是“零距离”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很贴近。“零距离”不也可以迁移到我们小学数学学习中来吗?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只能代表着一个符号、一种运算,即使看似理解了知识,也仅只能算作“依葫芦画瓢”。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低年级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零距离”的话,那他们就会像一块海绵在茫茫的知识大海中主动、积极地不断吸收养料。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数学教师,现就来简单阐述一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如何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求产生“零距离”的。

如在教学苏教版 “认识方向”后,学生对平面图上的方向已熟记在心。《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设计了以下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学校近期正在实行“旧貌换新颜”,学生见证着学校的改变,为了让他们对学校的旧貌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小小绘图家”。

师:有一批教师到我们这所百年老校来参观学习,我想给他们每人发一张学校平面图,你们能帮帮我吗?

师(生绘好平面图后):谁愿意带领客人游览一下我们学校?(学生看到了自己每天生活的熟悉的环境,自然十分兴奋,教师无需提醒,他们自然而然地就被所学的内容吸引了,兴致很高)

(紧接着,我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二——“争当小导游”,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发现这; 这个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园,而是把视野放到了城市)

师:来我们学校参观的老师早就听说我们如皋人杰地灵,是有名的长寿之乡,这次来一定要到处走走看看,你们能给他们当小导游吗?(出示旅游景点,配上音乐解说)

师:如果从我们学校出发,你想带领客人游览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设计一条旅游路线。

(学生各抒己见,团结合作,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如何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兴趣高涨;在此基础上,我抛出了活动三——“祖国任我行”)

师:为了奖励你们出色的表现,老师决定带你们到全国各地去走走,想去吗?

生:想!

师(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一幅中国地图。我们生活在哪里?

生:江苏!

师:老师提供了几条旅游线路,我们一起来看看。(配音乐解说各景点)

师:你想往哪个方向走,到哪里去玩?(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师:大家先说给你的同伴听,请小组长协调好,让每个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雷陆塔尔教授说过:“要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发现创造数学,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去发现、去想象。”这里的三个活动,让数学和学生的生活来了一次亲密无间的“零距离”接触。这节实践活动课已经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如果由此而结束,是不是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呢?评书艺人说评书,每回结束前,常常设置一个悬念,使听众产生要想听下一回的愿望。“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上课也一样,学生如果上完今天的课后,感到余味无穷,那么他对明天的数学课一定非常神往。于是,在课的最后几分钟里,我进行了拓展。

师: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从美丽的校园到我们的家乡,最后看遍了整个中国,还想到世界其他的国家看看吗?

(画外音:美丽的新西兰是一个有特殊文化的国度,这是它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原因之一)

师:在新西兰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他们发行的地图方向与世界上通用的地图方向恰恰相反。谁来猜猜这个岛的地图的方向?

生: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师:拿到方向相反的地图该怎么办?

……

师: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不断转动的球体,(出示地球图)如果你到了南极,或者北极该怎么确定方向呢?

师:同学们课后可以看书、上网查资料,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数学与生活的“零距离”,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狭小的环境,更要让学生的眼光放到全世界。教师在课的结尾设置这样的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零距离”地感受生活,其实是对教师的一种更高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课本知识为起点,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让数学走进学生,走进生活,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跳动的音符。这样,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不会落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零距离”一定会换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探究的勇气,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攀登数学高峰的不竭动力!

(责编黄海)

猜你喜欢
零距离所学方向
零距离与远距离
2022年组稿方向
和党旗零距离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非所学
与英国媒体零距离
观察零距离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