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
留白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留白”并不是什么都不干,而应该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出发,系统、全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设置空白,引发学生快速进入思维状态,积极思考,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留白”不是避而不谈,也不是简单省略,更不是避重就轻,而是引而不发,是一种铺垫和蓄势,是教学智慧的艺术表现。
一、导入时留白,激起探索欲望
课始,教师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精心设计,把留白巧妙地运用到导入中来,有意给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尽快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真分数与假分数”一课时,课始,教师:“我们都知道什么叫分数,谁能举几个例子?”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看到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又问:“你们非常熟悉分数,但你们知道分数中有真分数和假分数之分吗?假分数真的不是分数吗?”这一问使学生都陷入了深思状态。无疑,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导入是一堂课的“序曲”,教师巧妙地把“留白”运用到导入中来,从一堂课的开始便设置悬念,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衔接时留白,唤醒积极思维
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知识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不妨采用“留白”的方法,让学生在留白的时空里,自主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以旧知为基础,积极思考探求新的学习内容。
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求学生口算5/10+2/10、4/12-3/12等,再复习约分方法,将上面算式中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最后练习试一试:1/2+1/5、1/3-1/4(用最简分数代替上述口算题的分数)。通过三个阶段的复习,将新知隐含于旧知中,然后教师抛出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该如何计算呢?”顿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此时放手由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异分母分数可不可以直接相加减?在分母不同的情况下,应转换成什么形式才能直接相加减?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转换……这样一经点拨,学生的思维立刻被唤醒,大多数学生均能在留白阶段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分,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教学难点。通过留白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高潮时留白,历经知识的顿悟
在教学中,讲到高潮时,可故意留下某些内容不讲,让学生在杂乱无序的思维中,历经静思、顿悟,最后有所得。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首先引导举生猜想:“圆锥的体积最有可能跟哪种形状的物体体积有关?为什么?你是怎么想到的?”用3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制订实验方案。然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分组实验,得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分秒必争,不给学生一点喘息的机会,不是有效的课堂,它会使学生对知识“食而不知其味”。而留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消化”“理解”的时空,让学生在富有节奏的教学中,学得积极主动、扎实有效。
四、结尾时留白,促进知识的延伸
课堂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若设置好“留白”,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取得“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统计的相关知识后,教师课后可安排调查活动:“谁能较好地调查出我们班同学的家庭成员状况、年龄结构及收入情况?请记录相关数据,并用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反映出来。你定能从中发现许多问题,下节课展示给同学们看。”这一问激起了学生们探究的热情与兴趣。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或统计表,既巩固了统计的知识,又感受到了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板书时留白,牢固掌握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注重板书的设计,追求板书的醒目、精练、完整、新颖,但很少有教师在板书中留下空白,让学生去填补完善。如果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填充板书中的空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实现为教学导航、为课堂添彩的目的。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一课后,把比和比例的意义、项数、项名、性质、表达形式等制成表格,让学生以填表的形式归纳、整理。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对比后,印象深刻,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
教学中时常运用“留白”艺术手法,能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激活思维,让学生真正进入会学、乐学的境界,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