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林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钢琴演奏的套曲,是欧洲古典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大型的、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经过二百多年的历史演变,其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结构。在海顿、莫扎特时代,钢琴奏鸣曲往往由三、四个乐章组成。这些乐章的安排大体上是: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共三个乐章);或者: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共四个乐章)。在速度上,各乐章之间形成了“快、慢、快”的对比。
在钢琴奏鸣曲的发展中,贝多芬是有突出贡献的。贝多芬于1770年生于波恩,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里的乐师和歌手。他的父亲是个酒鬼,总希望贝多芬像莫扎特一样做一个驰名于欧洲的神童,逼迫孩子练琴,以至于贝多芬常常三更半夜被喝得酩酊大醉的父亲从床上拖到琴边练琴,当时邻居们时常听到小贝多芬的琴声彻夜不停。从1781年起,贝多芬随音乐教师聂费学习。这位三十多岁的乐队指挥和作曲家,是一位启蒙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贝多芬在他的教导下,学习了当时还不为人知的德国民族音乐大师巴赫的作品,培养起对民歌、民族文学的浓厚兴趣。1790年,他被介绍给著名音乐家海顿,这位大师非常赏识贝多芬的才能,劝他到维也纳去,并答应教他作曲。此间,贝多芬还参加了社会活动,他接触了波恩的一些开明贵族和进步知识分子,在年轻的贝多芬的心灵中,最具特殊意义的是他对资产阶级共和理想的追求。19世纪贝多芬深受施耐德革命思想的影响,在他以后曲折的一生中,该思想激发贝多芬谱写了一曲曲寻求真理、反抗暴政的热情而悲壮的乐章。
在贝多芬的心里,一方面深深地留下了可贵的、朴实的民族思想,另一方面又幼稚地幻想着通过个人奋斗,谋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但1796年,他拒绝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的挽留,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清醒了,他不属于贵族阶层,他想成为一个自由艺术家。但紧接着他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他的耳朵变聋了。耳朵,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重要,何况贝多芬还是个雄心勃勃的三十来岁的音乐家。耳疾严重地威胁着贝多芬的整个生活和事业,命运在对贝多芬进行挑战,但其倔强的性格和坚定的事业心推动着他,使他顽强地向命运抗争,他暗自发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完全屈服”。1802年,耳聋加剧了,他痛苦万分,跑到维也纳城郊的海利根施塔特,独自承受着这巨大的疾苦。他绝望了,想自杀,并写了一份感人肺腑的遗嘱和一封给两个弟弟的短信,准备结束一切。但他没有死,他战胜了命运的打击,勇敢地活下去,实现了自己两年前“扼住命运咽喉”的誓言。
贝多芬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并通过这种形式,大胆地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他要求钢琴奏鸣曲具有更宽广、更富有戏剧性的音乐效果。因此,他不仅扩大了钢琴的演奏音域,增强了力度的对比,提高了手指的技巧,而且还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变化,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动力,使得其钢琴奏鸣曲远远超过了前人,创造了独特的音乐风格。由于他对钢琴奏鸣曲的卓越创造和贡献,使钢琴艺术的创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的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贝多芬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悲怆》奏鸣曲(作品13号)是第8首,属于前期作品,作于1797—1798年,献给他的朋友李希洛夫斯基伯爵。《悲怆》的标题是作曲家自己定的,原文“Pathetic”含有悲壮、感情强烈之意,它集中反映了作曲家孤苦生活中的内心体验。该曲作为其早期奏鸣曲的杰作,已明显体现出贝多芬奏鸣曲戏剧性、英雄性、交响性的基本风格和特征,这些新特征扩大了钢琴的表现力,开拓了钢琴艺术发展的新天地。
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在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中,这个乐章所使用的引子手法具有独创性的形式,悲壮、严肃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节严峻阴森的和弦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级进上行附点音符的哀求音调,与之形成强烈对比,这两种因素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引子发展的基调。这个戏剧性的动机是整个引子发展的核心。接着,阴暗的减七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在高4、高8度处反复模进出现,当曲调上行到高音“降A”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流飘然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在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已蕴积着反抗情绪,为后面爆发的滔滔怒潮作了准备。这引子是矛盾因素的冲突、交替,是阴沉的、发号施令的压力和强烈苦恼之间的对比,是贝多芬深刻和具有逻辑强度的思维杰作。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以奋发而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右手笔直上升的音型、坚定有力的节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续音,具有召唤人们进行斗争的力量。副部活泼、抒情的主题旋律优美,在低音区与高音区一唱一和,感人动听。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织体,充满生气,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遐想。活跃的上行跳音,带有倚音的附点音符和轻巧的三连音下行音调具有幻想的意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它表现了厄运的幽灵无法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结束部在降E大调上,以主部的材料变化写成,左右手连续不断的半音反向进行,掀起了更汹涌的反抗热潮。整个呈示部在强劲的和弦中结束。
展开部是简练紧凑的,但又含有新的感情细节,以引子的素材在g小调上开始,集中凝练的音乐形象,描绘了阴暗势力、残酷命运的威胁依然存在,受伤的心灵仍在隐隐作痛。接着激昂奋进的上行音调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续音衬托下与引子中哀求音调形成对比。这两种冲突因素相互交替,先在e小调上出现,之后又在D大调、g小调上重复。接着,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断蠕动象征远处传来的雷鸣,昂扬激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
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一往无前、坚定有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奏出了胜利的凯歌,最后几个所向披靡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显示了人“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力量和气概。
第二乐章是回旋曲式写成的如歌的慢板乐章,描绘了作曲家经历紧张搏斗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动人的歌声中,心灵得到慰藉,精神获得平衡的情景。主部主题纯朴、柔美,具有纯真、崇高的风格,这一动人的音乐形象使人产生种种联想,仿佛看到酷爱大自然的作曲家漫步在雨后的田野上,欣赏着含泪的小花、摇曳的枝叶、起伏的山峦、淡淡的云层,倾听着远处传来的迷人歌声。作曲家从烦扰的漩涡中得到解脱,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抚。
第一插部在f小调上出现,透亮清澈的旋律比主部主题活跃、飘洒,左手紧凑的和弦伴奏织体使人感觉到作曲家的心情变得有些激动,是歌唱引起他对欢乐生活的向往,还是美景使他沉浸在往日幸福时光的追忆中呢?第二插部开始了,作曲家在歌声中浮想翩翩、思绪纷扰,右手上下跳跃的旋律和左手下行级进的曲调一问一答,反映了作曲家内心自问自答的反复探索,旋律时而在高音区明朗的E大调上盘旋,仿佛答案就在眼前;时而又在低音区起伏,似乎陷入苦苦的思索中。主部的歌声第二次再现,打断了作曲家紧张的思考,动人的歌声变得庄严、饱满,中声部三连音的伴奏织体,使情绪更为热烈,犹如温柔亲切的女声合唱的音乐,使作曲家疲劳的身心、带创伤的心灵与田野的景色、优美的合唱融为一体,精神得到了升华。在结束部中,作曲家不由得从内心发出赞叹:“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啊!”婉转的旋律从高音区逐渐低移,歌声慢慢消失了,黄昏的田野渐渐朦胧,作曲家的心情也和周围一样宁静、安谧。
第三乐章的情绪比较乐观、快乐,是用奏鸣回旋曲式写成的。它反映了作曲家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对人生的热爱和探索。此回旋曲的音乐十分亲切,具有浓郁的歌唱性,主题优雅的旋律每次出现都有变化,皆有新鲜感。全曲结束时,顽强追求、不懈探索的情绪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坚定,并在左手切分和弦与右手密集音型的搏斗中达到高潮,以坚定有力的结束句向人们表明:我要谱写生命的顽强!
《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和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三个乐章富有逻辑性的发展,出色地反映了贝多芬从早年开始,就以顽强的精神对待生活和社会带给他的各种痛苦。全曲一直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追求的激情,是作曲家在不幸遭遇中的体验,表现了贝多芬怀揣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向命运挑战,决心用音乐为人类争取自由和幸福的内心世界。
1. 蔡良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
2. 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西洋百首名曲详解》,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