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2011-11-20 06:14:06缪来顺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文化娱乐被调查者温州

缪来顺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浙江温州 325027)

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缪来顺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浙江温州 325027)

从供给角度看,温州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仅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乡村道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生活基础设施较完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校舍和教学基础设施良好;被调查者对农村保障性公共产品、文化娱乐设施供给满意率近五成。从需求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依次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村庄整治与环境保护、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村民自治、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结果表明,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衡。文章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公共产品;层次聚类分析;温州

为了对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得初始数据。课题组成员在2010年3月至7月期间,陆续向温州市11个县(市、区)下辖的70个乡镇发放问卷,每个乡镇1份问卷,调查对象为每个乡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收回有效问卷54份,有效率为77.1%;同时随机抽取210个行政村,每个村发放1份问卷,调查对象为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收回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为 76.2%。上述调查对象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实践者,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与农村居民的需求有较深刻的理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农村公共产品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他们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否满意是判断公共产品是否有效供给的关键,因此本次调查的信度较高。

一、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所谓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某一农村地域范围内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发展需要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与服务。按其功能可分为生产性公共产品、生活性公共产品、保障性公共产品和发展性公共产品。

(一)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

对生产性公共产品的调查主要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公共服务两方面展开。调查发现,当前温州广大农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基本上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仅有 17.5%的被调查者认为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17.5%认为能满足绝大部分农业生产需要,29%认为基本能满足绝大部分农业生产的需要,24.8%认为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11.2%选择了其他。访谈中发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郊的行政村基本农田大部分已被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因此农田水利也就无从谈起。如果剔除选择其他的行政村,则有72.1%的被调查者选择前三项。

在对当地农业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满意率(包括很满意、满意,下同)达到45.5%,不满意率(包括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下同)为54.5%,其中40.3%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13.0%表示不满意,1.3%表示很不满意。

在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政府提供哪些公共服务(可多选)的问卷中,有33.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提供产前或产后市场信息指导,41.7%选择了提供生产指导,27.2%选择便捷的农产品销售市场,16.1%选择帮助寻找客户,完善销售渠道,只有1.1%选择良好的运输、储藏、保鲜等配套服务,22.2%选择注重地方农产品品牌建设,18.9%选择政府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公共服务。

(二)生活性公共产品供给

生活性公共产品主要包括乡村道路、饮用水工程、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与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就整体而言,被调查者对生活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满意度较高,满意率达到76.3%,不满意率为23.7%。其中表示一般的占18.8%,不满意的占3.8%,很不满意仅为1.3%。就乡村通路情况来看,自2003年浙江省提出村村通公路的“乡村康庄工程”以来,温州农村道路条件确实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问卷调查表明,100%的村庄都已经通路,其中道路状况良好的占57.7%,道路状况一般的占 33.3%,道路状况较差的仅占9.0%。有趣的是,道路状况较差的村庄不是在山区而是在城乡结合部,如鹿城区双屿镇正岙村、瑞安市塘下镇官进村等,这些村工商业发达,交通运输压力较大,导致道路破损较严重。从通村公路的类型来看,97.4%的村公路是水泥路,2.6%为柏油路。就饮用水工程来看,却不尽如人意。从村级来看,有82.3%的村庄村民都能用上清洁的自来水,仍有7.6%的村庄小部分村民达不到清洁用水标准,1.3%的村庄有一半村民达不到清洁用水标准,8.9%的村庄绝大部分村民用不上清洁的自来水。但是,从乡镇级来看,问卷显示只有 33.3%的乡镇居民都能用上清洁的自来水,分别有 44.4%、16.7%、5.6%的乡镇有小部分、一半、绝大部分居民饮水达不到清洁饮用标准。

随着有线电视、互联网村村通工程的大力推进,温州农村的信息服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城乡之间的信息服务鸿沟将进一步缩小。调查发现,84.8%的村庄有线电视入户率在90%以上,11.4%的村庄入户率在70%至80%之间。96.2%的村庄已与互联网连接,只有3.8%的村庄尚未连接。就村环境卫生而言,18.8%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好,50.7%认为较好,26.3%认为一般,4.2%认为很差。政府对村庄整治、环境卫生治理的资金投入较少,只有25.7%被调查者认为专项资金投入较多,64.5%认为投入较少,9.3%认为没有专项投入,0.5%表示不清楚。

(三)保障性公共产品供给

本调研用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及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状况来分析农村保障性公共产品供给。从当地医疗卫生状况的满意度来看,满意率为48.8%,不满意率为51.2%,其中表示一般的占42.5%,表示不满意的占8.7%。在访谈中了解到,温州广大农村已建立起以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为主体、覆盖面广的医疗机构,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医疗设施普遍落后、医疗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农村医疗机构向当地居民提供的医疗保健、疾病预防、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水平偏低。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来看,满意率为54.1%,32.1%的被调查者表示一般,3.8%表示不满意。在农村已建立哪些社会保障的问卷中(可多选),在村级层面上看,59.5%的被调查者选择已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9.1%选择社会救济制度较完善,84.8%选择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46.8%选择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12.7%选择社会福利状况良好。在镇级层面上看,分别有84.6%、57.7%、88.5%的被调查者选择前三项,高于前者。

(四)发展性公共产品供给

调研组用农村义务教育和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来测度发展性公共产品供给。①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及财政投入的加大,温州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问卷显示56.3%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小学校舍和教学基础设施状况良好,29.6%认为一般,8.3%认为较差,5.8%认为很差。从当地义务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来看,满意率达到 72.5%,不满意率为27.5%,其中认为一般的占23.8%,认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3.8%。在访谈中了解到,经济越发达,村民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就越高,许多富裕家庭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软硬件优越的城镇中小学就读。就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而言,满意率较低,仅为44.3%,不满意率达到 55.7%,其中认为一般的占40.5%,不满意的占12.7%,很不满意的占2.5%。

以上调查说明,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状况尚可,被调查者对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满意率近半,当地政府提供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公共服务;对生活性公共产品的满意度较高,接近八成,但是农村居民清洁饮水状况仍不是很理想;在保障性公共产品中,无论是当地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还是农村社会保障,其满意率约为五成;发展性公共产品中的农村义务教育满意率较高,略高于七成,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满意率略低于五成。

二、温州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层次及优先序

农村公共产品种类很多,为了调查温州农村居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先后顺序,调查组将农村公共产品归纳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村庄整治与环境保护、农村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村民自治等7类。调研组成员采用先向被调查者说明上述7类公共产品的基本涵义,再要求被调查者根据本镇或村实际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感受到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紧迫程度对上述7类公共产品进行排序(调查对象同上)。

(一)基于村干部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在第1位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出现58次;在第2位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农村义务教育”,出现42次;在第3位上出现次数最多的依然是“农村义务教育”,出现40次;在第4位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出现48次;在第5位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出现38次;在第6、7位上出现次数最多都是“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52次和58次(见表1)。

表1 基于村干部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有效问卷146份)

图1 基于村干部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层次聚类分析谱系图

调研组运用SPSS17.0软件,采用离差平方和法的分析方法,案例之间的距离采用平方欧式距离,对表1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得到具体聚类结果如图1。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照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紧迫程度,上述7类公共产品可以明显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第二层次包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村庄整治与环境保护;第三层次包括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村民自治。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对于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来说,第一层次明显比第二层次重要,而第二层次明显比第三层次重要。按照余数无权重转移的方法[2]进行比较,并结合赋予 1、2、3、4、5、6、7权重求和的方法辅助判断,综合考虑得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对于第一层次内的两项公共产品来说,“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优先于“农村义务教育”。对于第二层次内的三项公共产品来说,“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优先于“村庄整治与环境保护”,而“村庄整治与环境保护”优先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对于第三层次内的两项公共产品来说,“村民自治”优先于“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

(二)基于分管农业副镇(乡)长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分析

根据表 2、图 2,运用上文方法,综合判断可以得出副镇(乡)长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依次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村庄整治与环境保护、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村民自治、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与前者相同。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访谈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虽然2010年温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416元,约是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的2倍,但现阶段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对温州大多数农村来说,依然极为重要,这些公共产品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条件必不可少,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2)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更加关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下一代人的教育与培养、自身健康与保健、社会保障、农村的环境卫生等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直接或间接缩小城乡差距的公共产品。访谈中,不少村、镇干部对普及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非常期待。(3)由于温州农村工商业、手工业发达,纯农业收入在农村居民总收入的占比较低,就温州整体农村而言,农村居民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较靠后。但是访谈中发现,对于那些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而言,如永嘉县、泰顺县、文成县的一些偏远乡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非常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先进生产技术指导、市场信息服务、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等公共服务,来支撑像泰顺县的三杯香茶叶、苍南县的桥墩柚子等区域优势农业、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规模扩张、数量增多向品质提升、效益增加转变。(4)虽然村民自治在7类农村公共产品中,排在第6位,但是随着基层民主的持续推进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将逐步增强,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与民主管理的热情将不断提高。(5)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的需求意愿排序位于7类公共产品的最后一位,这表明现阶段温州农村居民对文化娱乐服务需求较少。访谈中了解到,由于温州大部分农村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较完善,农村居民的大量文化娱乐需求在电视、网络上得到了满足,而且成本低廉。调查中也发现,一些由农村闲置校舍、宗祠等改建而成的村文化活动中心,虽然设有图书阅览室、音乐室、书画室、信息室、棋牌室等,但大多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表2 基于副镇(乡)长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有效问卷52份)

图2 基于副镇(乡)长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层次聚类分析谱系图

三、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力度

研究表明,农业基础设施增长率与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高度正相关,如水利基础设施每增长1%,粮食总产量增长 1.62%。[1]由上文分析可知,无论是村干部还是乡镇干部,高度一致地将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公共产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现实中这些公共产品供给却往往不足。因此,对于温州广大农村(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村)来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领域。在资金筹集上,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根据生产性基础设施受益范围,合理确定国家、省、县、乡镇各级政府相应承担的资金比例,形成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筹集机制。另一方面,温州民间资本丰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辅之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行业协会、集体、个人等经济主体投资生产性公共产品,形成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二)对生活性公共产品而言,应重点支持居民清洁用水、村庄整治与环境卫生治理

问卷调查表明,农村清洁用水、村庄整治与环境卫生治理等需要政府重点支持。(1)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加大对自来水管网、自来水净化与消毒设施、蓄水池、水质安全检测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确保供水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2)积极开展饮用水源区保护,加大监管力度,严禁在水源区兴建污染企业,加快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系统,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彻底消除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3)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在每个行政村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回收站,乡镇要建设符合标准的垃圾中转站,加强对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

(三)提高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温州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1)加大新增财政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力度,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以及全面实施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2)加快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服务站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3)简化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程序,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比例,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并轨。(4)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水平,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接。

注 释:

①调研组认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水平事关当地农村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既不属于生产性公共产品,也不属于生活性和保障性公共产品,故将其归类到发展性公共产品;文化娱乐活动属于较高的需求层次,是建立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的需求,故也将其归类到发展性公共产品。

[1]赵美玲.加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选择[J].天津经济,2007(11).

[2]孔祥智,李圣军,陈丹梅.农户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及投入重点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

Research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of Wenzhou

MIAO Lai-shun
(CPC Wenzhou Committee Party School, Wenzhou Zhejiang, 325027)

From the supply perspective, in Wenzhou the irrigation and other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an meet the basic need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basic living infrastructure such as rural roads,cable television, broadband network are almost perfect. More than half of respondents believe that the teaching equipmen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re good; almost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guaranteeing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and supplies. From the demand perspective, the demand priority order for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the production living infrastructur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rural health care and social security, village reno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villagers self-government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public goods in the rural areas of Wenzhou.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recommendations.

Public goods;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Wenzhou

F320.3

A

1009-8135(2011)05-0046-05

2011-06-19

缪来顺(1973-),男,中共温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区域经济与公共经济学。

本文系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二批规划课题“构建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以温州为例”(ZX1254)及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第六批课题(Wyk11127)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张新玲)

猜你喜欢
文化娱乐被调查者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3期)2022-04-20 09:17:06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1期)2022-02-23 01:13:30
温州,诗意的黄昏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难忘九二温州行
中国篆刻(2017年6期)2017-07-18 11:09:55
农村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状况调查——以河南省S村为例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08
文化娱乐新闻要向“文化垃圾”宣战
新闻传播(2015年19期)2015-07-18 11:03:26
浅论新型媒介对文化娱乐新闻报道的几点影响
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50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