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瑛
(克拉玛依电视大学,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是开放教育汉语言本科的必修课,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帮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专题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在《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的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尝试“三步式”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员感受阅读乐趣,掌握阅读技能,开拓阅读视野,培养学员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审美思想。
“遗忘”是指对过去曾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产生了错误的再认或回忆。在阅读教学中采用“遗忘”式阅读,是帮助学员“消除”以往残留的作品痕迹,从头重新亲身体会阅读文本。“遗忘式”阅读方法的实施,一般采用截取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片段”,引导学员以初读者的身份,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心态去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教学之所以选择“遗忘式”文本阅读方法,是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创造环境,让学习者在除了原著作本身,在没有其他任何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产生自己的第一印象,为形成学员个性化认识和审美情趣打好基础。如在“‘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专题和“‘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专题的学习中,笔者针对要求阅读的作品,组织学员展开“遗忘式”阅读,重视初次接触作品时形成的融入学习者审美直觉的“独特印象”,进而把握住这一印象,将学习打上个性化色彩,变成一种艺术享受。这种自我独特体验的阅读实践,打破了以往教学上的缺乏个性的沉闷感,使学员明白真正的读书首先是一种领悟、一种价值、一种对精神文化的钟爱。
“遗忘式”阅读的第一步是重点引导学生有效“遗忘”,营造初读状态,使学生“重新”阅读。在“样板戏”、“朦胧诗”等专题的阅读教学上,教学第一步,就是在阅读材料之前,提醒学员“斩断”对经典作品的“情丝”,清空思想,以“从未接触过”的状态,完全以初读者的心态凭直觉采撷印象。《沙家浜》片段“智斗”虽然是人们熟悉的经典片段,让学员遗弃以往对作品的印记,以零印象的状态快速阅读,大都获取了崭新的印象。为避免固有印象对新感受的冲击,笔者要求学员趁热打铁,用文字将阅读后的感觉“固定”下来。
为了帮助学员明确和强化获取的“直觉”印象,笔者在学员自我总结后,在课堂上组织学员展开讨论,畅谈自己的阅读认识和体会。对《沙家浜》片段“斗智”的欣赏,学员抛开作品政治背景和作者的立场,从现代年轻人的角度从公关、营销、心理等角度谈出了对三个主要人物的第一印象,对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等性格特点做出了新解,观点极富个性化和新颖性,珍贵的第一印象在讨论中进一步明晰且得到保留。在舒婷《致橡树》的阅读中,学员明确了作者以独立的姿态,用相对的橡树和木棉来表达一种理想的爱情观的表现手法,也结合现实社会,对诗歌所否定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两性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自由讨论中,学员们以80后的清醒、90后的率真各抒己见,畅谈自己所向往和支持的爱情观、婚姻观,讨论中尽享“遗忘式”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
阅读需要个人的思考、判断和分析,“遗忘式”阅读教学法引导学员展开个性阅读,为学员在阅读作品尤其是在阅读经典作品过程中,抛开“成见”,获取珍贵的个性化认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学员们在对作品有了自己的见解后,也会对作品产生探究阅读的兴趣和信心,为下一步引导学员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面系统地了解作品人物的形象做好铺垫。
在经过第一遍“遗忘式”的阅读,获取对作品个性本真的认识后,学员需要在掌握作品全面素材的基础上,完成对作品从零散到整体的把握,形成关于作品的完整印象和更为客观的看法。文本细读,就是一种培养学习者对文本的重构的读法。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文本细读概念的一种借用,一种“拿来主义”式的活用。阅读教学下的文本细读,就是引导学员完成对作品及作品材料的细细阅读,通过学员坐下来看、走进去看、从头至尾地看、用放大镜看、看了又看等细读方法,深入挖掘文本语义、语境以及文本中所用的各种修辞手段,来体悟文学的思想和魅力。这种阅读方法比较适合戏剧、诗歌这类语言精悍的文体的阅读教学。
培养学员在阅读中对文本思想内容的认识、与作者心灵的交流,同时要求学习者在阅读中创造一个新的艺术实体,即学员的独特感悟和发现,这在阅读活动属于创造性的劳动,也是阅读的根本目的。在文本细读阶段,笔者主要通过引导学员细研关键字词、挖掘字词文本语义、文本的语境及修辞手法等环节的掌握来学习、感悟文本所体现的思想和魅力。
如在经历了第一次“遗忘式”阅读,笔者要求学生结合作品时代背景等材料再次细读《沙家浜》片段“智斗”,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美国戏剧理论家贝克认为:“一部戏永久的价值在于人物性格刻画”[1]。在戏剧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的刻画是一个不断发展、动态的过程,可说是由每一个点构成的整体。在《沙家浜》“智斗”中,“斗智”是整个《沙家浜》的重头戏,重中之重和枢纽人物就是阿庆嫂,戏剧通过阿庆嫂的唱词回答了刁德一的发难,阿庆嫂也给读者、观众展现了机警干练的地下交通员形象。为了让学员掌握戏剧剧本的唱词是欣赏剧本的枢纽和关键,通过理解唱词来把握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笔者为课程教学设计了三个环节。首先,要求学员反复阅读剧本并圈出关键词语,重点理解和体悟人物(阿庆嫂)的唱词以及唱词的变化,揣摩戏剧塑造人物性格和人物情感的。其次,组织一场话剧演出,让学员扮演角色身临其境地体悟人物的唱词。“演员”、“观众”通过对自身角色的体悟再次理解剧本唱词的特点及人物性格展现的方式。第三,整理阅读结果,把阿庆嫂性格形成的过程由“点”连接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通过了解作品背景,学员们进入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身处既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也是农村中的社会活动中心茶馆,细读“斗智”片段,身临其境品读与各种反动势力周旋的阿庆嫂的角色。
《沙家浜》“智斗”一段,主要通过刁德一与阿庆嫂、胡传魁三人的三段唱词体现,通过唱词,即交代了阿庆嫂和胡传魁之间的历史关系,也生动地展示了三个人的不同心理,明里是闲话家常,实则剑拔弩张,阿庆嫂的不卑不亢、处变不惊、心思缜密、机智勇敢,刁德一的钻古怪、用心险恶、狡猾,胡传魁的仗义、豪爽缺少心机,通过唱词一一生动展示。通过对阿庆嫂与刁德一的三段对唱的唱词细致挖掘,阿庆嫂的形象呼之欲出。例如,刁德一唱词:“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抢。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对刁德一的责难,阿庆嫂用“江湖义气”、“背靠大树好乘凉”等唱词,回答了“自己是否抗日”的两难问题。阿庆嫂机智地用“生意人”特点抓住了一个突破口“江湖义气”,回避了“抗日”这个问题。阿庆嫂的形象,就是通过与刁德一的三段对唱中,唱词的变化,突出特殊的语境,深化了文本的内涵,把一个遇事从容不迫而随机应变的中共地下党员的聪明才智表现了出来。同时反衬了刁德一阴险恶毒的形象。
又如对“朦胧诗”诗人舒婷作品《致橡树》的研习,通过对诗歌的品读,理解了作者独立平等的爱情观的可贵:在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人们思想上的樊篱还没有彻底清除,诗人毫不畏惧地把她的触角伸向“爱情”这一与革命者的身份格格不入的“资产阶级的感情”,运用了隐喻这一修辞格和大量的意象,在自己的诗中大胆地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爱情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和情状,形成了诗人作品的“朦胧”。也有的学员对诗人舒婷诗歌谈出了的另一观点。在《致橡树》诗里,舒婷的诗歌是感情的,感情胜于思想。舒婷在诗篇《致橡树》中,塑造了一种道德女性形象:柔弱、温顺、坚贞、善解人意。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致橡树》等等。
像这样的阅读体会,不仅帮助学员完成了对作品由零散到整体的把握,也使学员通过细读文本感受到了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成就感。
良好的阅读应当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既要遗忘名人、论述者关于文本的种种既定结论,也要以使阅读者能够真切地进入文本内部,由这个内部联系到相关的内容,作冷静审视,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对文本的阅读的价值判断。经过“遗忘式”阅读和文本细读,笔者要求学员对比两次阅读后的体会,体会个人对作品看法的变化,其目的是培养学员在阅读中形成自己审美直觉的独特视角,捉住这一印象,将阅读变成一种艺术创造,变成个性化的色彩,形成更新颖的立意。在此基础上,组织第三番阅读,对所读文本进行拓展,进行纵深研读,使学员明确自身对文本内在价值的认识。学员们在对比印证的基础上,体会到新一轮阅读不同于以往欣赏作品,丰富两次系统的认识。
第三次的印证阅读结束后,笔者组织学员进行了探讨,了解学员的收获。有的学员谈了自己对“样板戏”的再认识:一是“样板戏”是京剧的通俗化形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因为政治的需要而改革的戏剧种类。它保留了京剧的唱腔,在剧本的唱词和表现方式上进行了改革,既有戏剧唱词的凝练,又有民间口语的通俗,“雅”“俗”结合,既符合当时政治的要求,也符合一般普通百姓的口味;二是“样板戏”从剧本的内容到剧本的表达形式,适合于任何时代的文化的要求,便于推广、传播。“样板戏”在“文革”中表现出的政治话语权,二十年后的中国春节晚会上的新颖的表演,加上民间艺人、老百姓的个人爱好等,都说明了它的艺术影响力和生命力。
经过三种方式的阅读,学员们关于作品的认识趋于完善和成熟。笔者趁热打铁,要求学员将个人对作品的认识写成小论文,目的是巩固认知,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创造性思维。“因为如果说阅读是学习者由外而内的对文本的吸收和重构的过程,写作就是阅读者由內而外的对文本的倾吐和表现的过程”。[2]让阅读者袒露和展现心灵的最好方法就是写作,阅读行为过程证明,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阅读的发展和升华,是阅读的创造性裂变。要检验学员的阅读能力,就在学员的阅读体会中去印证。小论文对字、词的细致的品读和深入的分析,展示出文本细读方法对加深学员对文本内涵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1]贝克(美),余上沅译.戏剧技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2]金振邦.阅读与写作[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