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瑰宝《海安花鼓》

2011-11-16 13:50褚筱玲
剧影月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花鼓海安民间舞蹈

■褚筱玲

民俗是一个地域民众的风俗、习惯,也是民间舞蹈产生的基础。通观民间舞蹈无不与民俗相关联,其关系可谓是千丝万缕。民间元宵节玩灯,自汉代即沿袭至今。《海安花鼓》的起源地角斜隅黄海之滨,旧时百姓多以出海打鱼为生,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渔民家家在门前高挂红蜡烛灯笼,称为“挂天灯”,以祝愿出海打鱼的亲人,红灯高照,平安无事。进而逢喜庆事时,人们将灯笼持于手中,载歌载舞。后来这种花鼓表演形式,就渐渐地流行于民间的节日、庙会之中了。花鼓艺人们或三人一线,或五人一队,表演多诙谐、风趣,其动作有模仿织网姑娘头部、腰部随梭前俯,频频颔首之细节,颤颤悠悠,妙不可言。亦有按角色之特点,或歌唱英雄,或表述故事,或祈祝丰收太平。演唱曲调也逐步形成定式,有流畅优美的花鼓调,委婉抒情的莲汀调,热情奔放的穿心调等。

由此可证,《海安花鼓》的形成绝非偶然,她是海安以至南通地区灿烂民俗文化孕育的结果。《海安花鼓》既产生于民俗,传承于民俗,又丰富了民俗,发展了民俗。

繁荣的江海文化发展了《海安花鼓》

南通,地处百川汇集的长江入海口,位于宽广无垠的黄海之滨。8000多平方公里的平畴沃土,如诗画的长江,似尧舜的人民,造化了这里如歌的江海文化。在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民间舞蹈如何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繁荣富有特色,具有个性的地域文化,为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搭起更为广阔而坚实的平台。民间舞蹈得不到传承。久之势必失传而夭折,更谈不上发展。而民间舞蹈的发展,丢弃了地域文化的基因,那她必将失去其原有的光彩和生命力。认真解剖,细心梳理任何一个民间舞蹈的组成元素和发展轨迹,都可以论证其中相互依存而又互为辩证的关系。

笔者试从对《海安花鼓》发展历程的通观,来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

1978年10月,《角斜花鼓》以男女群舞的崭新面貌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作为南通代表队的压轴节目参加江苏省歌舞节目会演。且获得创作、表演双一等奖。也正是编导们传承了原始《角斜花鼓》出胯摇肩、颔首微颤的动作元素。再以男女领舞,伴以群舞的表演形式,从表现情感、舞踏构图上形成了传承与发展的良好结合。以后1986年参加南通市民间艺术团赴北京演出的男女领舞加女子群舞的《花鼓情》。此期间该作品融入了具有现代气息的登山步。1991年在纪念角斜红旗民兵团命名二十五周年文艺演出中表演“五坊今昔“的女子群舞加伴唱的《荒滩泪》;1996年参加江苏省文化厅举办的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县文艺创作节目调演的《二胡与花鼓》;1999年在天安门广场参加首都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由320人表演的广场舞蹈 《海安花鼓》。至此,这个在灿烂的江海文化的光照下传承与发展的历程,充分说明了江海文化是《海安花鼓》健康发展的基地,茁壮生长的摇篮。同时,几代编导传承原始《海安花鼓》的元素,吮吸了江海文化的精华,用创新的文化理念使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登上了中国民间舞蹈最高艺术殿堂。

敢于创新的文化理念升华了《海安花鼓》

民间舞蹈的发展,既要将传统学通,又要在创新中谋变,通过传承、借鉴加以创新,在创新中求得更新的发展,此版本的编导们正是在敢于创新的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思想水平、生活根底、知识领域、艺术造诣的高、深、宽、厚。

今天的《海安花鼓》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在动作设计方面:

《海安花鼓》保留了原有角斜花鼓中含蓄、轻快、灵巧、质朴的基本风格。如“扭、颤、媚”等动作要素,大胆而巧妙地借鉴、揉合了江阴《渔篮花鼓》和《泰兴花鼓》等江苏民间舞蹈中“风摆柳”、“船帮步”、“喜鹊登梅步”等主要动作元素,将原始的前击、侧击、反击、甩击等相对静态的击鼓技法,创新地运用在跑动、旋转及跳跃的流动性舞蹈语汇中,丰富了原有的击鼓姿态,把《海安花鼓》那近看如芙蓉出水,远观似风摆杨柳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使作品在保持原始风格的同时,具有更强的动感和时代感。

二.在队形编排方面:

《海安花鼓》一改初始阶段出角者三(既一生一旦一丑)及发展中期的男女领舞加群舞或伴唱等表演格局,在构图上采用了大队伍流动运行的表演方式,以突出柔美轻盈的水乡特色。在娴熟地运用民间舞里的一些经典图形的同时,被调动的大队伍中,翠绿色的衣饰,玫瑰红的小鼓,组合成“水乡秧田”令人心旷神怡的绝妙图形衬以背景台上那如碧海绿浪中闪动着的大面积绿色绒花,使两个表演区融合成一幅巨型的无比壮丽、秀美的水乡风光画轴,营造出苏北水乡春光明媚的美好意境,令观众如临其境,赏心悦目。

三.音乐创作方面:

《海安花鼓》的音乐既没有采用早期流传于海安、如皋等地的《花鼓调》、《莲湘调》、《荷花泛水调》等曲牌,也没有采用流行于扬淮地区的《倒花蓝》、《穿心调》、《大补缸》等民间小调原始素材,而是将“花鼓”的典型节奏与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进行有机的嫁接,创作了一个纯正的舞蹈音乐作品,扩大了宣传焦聚,提升了地方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在配器上不再象过去单纯地以四胡和月锣作为主要伴奏乐器,而是更注重音乐的创意,大量的使用了西乐和电子乐,乐曲中或鼓点与音乐平行,或击鼓的切割常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整个乐曲布局合理,让听众欣赏到鼓点的活泼和旋律的清新。尤其是大队伍在形成“水乡秧田”画面的调度过程中,内外圈交叉换位拉动整体队形的旋转。音乐在调性上连续的机智转换,不断的向上小三度推进,使美妙的舞蹈画面与生动的音乐形象天衣无缝的整合在一起,其创意拓宽了舞蹈的表演空间,拓展了观众的遐想空间,视觉、听觉同时进入完美的境界。

海安花鼓的发展,《海安花鼓》几百年来最光彩的一次表演,是编导及音乐创作者正确处理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关系的一个杰出的范例,是创作者们敢于创新的一次文化理念的展示。坚信《海安花鼓》二十年来传承、发展的历程,将为她今后的再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1]舞海夜航。仲美娟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10

[2]江苏戏曲志.南通卷。吴丕能、曹琳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12

猜你喜欢
花鼓海安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海安罗汉龙:艺术与传承,奏响文化惠民“交响乐”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翼城花鼓的保护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