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蛹甲壳素脱色工艺研究

2011-11-14 15:36朱新鹏
食品工业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滤渣甲壳素蚕蛹

朱新鹏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蚕蛹甲壳素脱色工艺研究

朱新鹏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对蚕蛹甲壳素提取所得产物的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KMnO4为脱色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得了蚕蛹甲壳素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KMnO4浓度4%、固液比1∶25、处理时间4h、处理温度30℃。经验证实验,在该条件下,蚕蛹甲壳素脱色后的蓝光白度可达到76%以上。

蚕蛹,甲壳素,脱色,蓝光白度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甲壳胺等,是一种由N-乙酰-2-氨基-2-脱氧-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甲壳素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能拉丝、成膜、制粒,能通过化学方法改良物化性能,能和多种物质(如胆固醇、脂肪、金属离子、蛋白质、肿瘤细胞等)结合,无毒,高黏度,具有生物可溶性[1],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环保、生物工程及轻工等领域。目前,甲壳素主要是从虾、蟹的外壳中提取。我国是蚕丝生产大国,年均有53万t干蚕蛹可以利用[2]。干蚕蛹含甲壳素约3%~5%,而分离得到的蛹壳杂物中的甲壳素含量高达36%,比虾壳、蟹壳中含量高,蛹壳含钙质或灰分(3%左右)远少于虾、蟹壳(>30%),而蛹壳含油量和色素高于虾壳、蟹壳[3],是生产甲壳素的良好原料。但由于蛹壳色素含量高、颜色深,会影响到其应用和商业价值。对蚕蛹甲壳素脱色的研究鲜有报道,本实验以蚕蛹为原料,经脱油脂和分离蛋白质后,对得到的蚕蛹粗甲壳素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脱色的工艺条件,以期为蚕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蚕蛹 购于安康巴山丝绢有限公司;石油醚(沸程60~90℃)、氢氧化钠、盐酸、高锰酸钾、草酸、30%过氧化氢、次氯酸钠 均为分析纯。

FW100型万能粉碎机 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ALC-210.4型电子天平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H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 国华电器有限公司;101-1A型电热恒温干燥箱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WSD-3C型全自动白度计 北京康光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蚕蛹甲壳素提取工艺流程 蚕蛹→烘干→粉碎→石油醚脱脂→烘干→碱液处理→水洗过滤→滤渣烘干盐酸处理→水洗过滤→滤渣烘干→蚕蛹粗甲壳素[4]

1.2.2 蚕蛹甲壳素脱色试剂的选择 取蚕蛹粗甲壳素5g放入100mL的三角瓶中,分别用20%和30% H2O2、5%和10%NaClO、3%KMnO4,以1∶15的固液比(W/V,下同),在40℃水浴锅中处理4h,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渣水洗(其中,用3%KMnO4处理的样品,需再以75mL 3%草酸中和滤渣中剩余的KMnO4,水洗,再重复两次),然后滤渣在65℃下烘干。烘干后用白度计测定蓝光白度,白度值较高的说明脱色效果好。

1.2.3 蚕蛹甲壳素脱色的单因素实验 以KMnO4浓度、固液比、温度、时间作为影响因子,以蓝光白度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影响因子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1.2.3.1 高锰酸钾浓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 取蚕蛹甲壳素5g放入100mL三角瓶中,分别以1%、2%、3%、4%、5%的KMnO4浓度,以1∶15的固液比,在40℃水浴锅中处理3h,双层纱布过滤、水洗。再以75mL 3%草酸中和滤渣中剩余的KMnO4,过滤、水洗,再重复两次,滤渣65℃下烘干,用白度计测定蓝光白度。

1.2.3.2 固液比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 取蚕蛹甲壳素5g放入100mL三角瓶中,用3%的KMnO4,分别以1∶10、1∶15、1∶20、1∶25、1∶30的固液比,在40℃水浴锅中处理3h,双层纱布过滤、水洗。再以75mL 3%草酸中和滤渣中剩余的KMnO4,过滤、水洗,再重复两次,滤渣65℃下烘干,用白度计测定蓝光白度。

1.2.3.3 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 取蚕蛹甲壳素5g放入100mL三角瓶中,用3%的KMnO4,以1∶15的固液比,在40℃水浴锅中分别处理1、2、3、4、5h,双层纱布过滤、水洗。再以75mL 3%草酸中和滤渣中剩余的KMnO4,过滤、水洗,再重复两次,滤渣65℃下烘干,用白度计测定蓝光白度。

1.2.3.4 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 取蚕蛹甲壳素5g放入100mL三角瓶中,用3%的KMnO4,以1∶15的固液比,分别在20、30、40、50、60℃下处理3h,双层纱布过滤、水洗。再以75mL3%草酸中和滤渣中剩余的KMnO4,过滤、水洗,再重复两次,滤渣65℃下烘干,用白度计测定蓝光白度。

1.2.4 正交实验优化蚕蛹甲壳素脱色工艺条件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以KMnO4浓度、固液比、温度、时间为影响因子,选用L16(44)进行正交实验,以蓝光白度为指标,以优化蚕蛹甲壳素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实验。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表2 不同脱色剂的脱色效果

1.2.5 白度测定 将烘干后所得样品用白度计所带附件压成饼状,置于白度计测样平台测定白度,选用蓝光白度为指标进行读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脱色试剂的选择

过氧化氢、次氯酸钠、高锰酸钾三种脱色剂的脱色效果见表2。

由表2可见,三种脱色剂中,以KMnO4脱色效果最好,甲壳素颜色变白;两种浓度的双氧水处理,甲壳素由棕黄色仅变为黄色;而以NaClO处理的效果最差,甲壳素颜色几乎无变化(蚕蛹粗甲壳素的蓝光白度为8.98%)。所以,本实验选用KMnO4做脱色剂进行研究。

2.2 蚕蛹甲壳素脱色的单因素影响

2.2.1 KMnO4浓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KMnO4浓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见图1。

图1 KMnO4浓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由图1可见,KMnO4浓度在1%~4%的范围内,提高KMnO4浓度,脱色效果增加较为明显,之后增加程度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反应趋于饱和,再提高KMnO4浓度,已难以显著提高脱色效果。同时,过高的KMnO4浓度会增加后续处理难度,还将造成甲壳素分子降解等不利影响。因而,选择4%的KMnO4浓度进行脱色较为合适。

2.2.2 固液比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固液比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见图2。

图2 固液比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KMnO4用量的增加,脱色效果提高,在固液比1∶25达到最高值。之后,增加KMnO4用量,白度反而下降。这可能是在一定范围内增加KMnO4用量足以将呈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继续增加KMnO4用量将重新生成有色物质所致。所以,选择固液比1∶25进行脱色为佳。

2.2.3 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见图3。

图3 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脱色效果提高,但在4h时达到最高值,之后脱色效果开始下降。这可能是KMnO4在一定时间内氧化有色物质成为无色物质后,继续发生反应,重新生成有色物质所致。所以,时间选择4h最佳。

2.2.4 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见图4。

图4 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由图4可见,温度从20~30℃,脱色效果增加较为明显,30℃后再提高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增加效应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脱色反应主要依靠分子间的作用即可进行,而温度对反应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从生产实际考虑,可选30℃或40℃为适宜脱色的温度。

2.3 正交实验优化蚕蛹甲壳素脱色工艺

正交实验结果见表3。

表3极差分析显示,四种影响蚕蛹甲壳素脱色效果的因素顺序为:A>B>C>D,即KMnO4浓度对脱色效果影响最大,固液比次之,处理时间再次,处理温度对脱色的影响最小。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A3B3C4D1,即KMnO4浓度4%、固液比1∶25、处理时间4h、处理温度30℃。为验证该工艺的效果,进行了两次重复实验,结果蓝光白度分别为:76.31%、76.02%,平均值为76.17%,高于正交实验最高值74.56%,说明实验结果可靠。

李端华[5]用双氧水对蚕蛹甲壳素的脱色进行了研究,其白度仅达到30%,远低于本实验的结果,说明用KMnO4对蚕蛹甲壳素脱色效果更为明显。

3 结论

3.1 通过对H2O2、NaClO、KMnO4三种脱色剂的脱色效果比较,确定采用KMnO4为蚕蛹甲壳素的脱色剂。3.2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探明了影响蚕蛹甲壳素脱色效果的四种因素顺序为:KMnO4浓度对脱色效果影响最大,固液比次之,处理时间再次,处理温度对脱色的影响最小。优化后的脱色工艺条件为:KMnO4浓度4%、固液比1∶25、处理时间4h、处理温度30℃,在此条件下进行脱色,蓝光白度可达76%以上,颜色洁白,效果很好,可以作为蚕蛹甲壳素脱色的参考条件。

表3 L1(644)正交实验结果

[1]叶楚平,李陵岚,王念贵.天然胶黏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67-285.

[2]王敦,白耀宇,张传溪,等.家蚕蛹营养成分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4,41(5):418-421.

[3]倪红,陈怀新,杨艳燕,等.桑蚕蛹甲壳素及壳聚糖的提取与制备工艺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1):94-96.

[4]朱新鹏,方琼,樊明涛,等.蚕蛹甲壳素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9(3):27-29.

[5]李端华,周小华.蚕蛹甲壳素的脱色方法与机理探讨[J].应用化学,2004,21(3):309-312.

Study on the decolorization of chitin from silkworm chrysalis

ZHU Xin-pe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Ankang University,Ankang 725000,China)

The decolorization process of chitin from silkworm chrysalis was studied.Through comparative experiment,KMnO4was defined as the decolorant.Through single-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the best decolorization process of chitin from silkworm chrysalis was as follows:KMnO4concentration was 4%,solid-liquid ratio was 1∶25,processing time was 4h,treatment temperature was 30℃.After proven test,under this condition,blue whiteness after decolorization of chitin from silkworm chrysalis can reach more than 76%.

silkworm chrysalis;chitin;decolorization;blue whiteness

TS201.1

B

1002-0306(2011)02-0230-03

2010-01-05

朱新鹏(1968-),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09JK325);安康市科技计划项目(08AK01-01-07)。

猜你喜欢
滤渣甲壳素蚕蛹
微生物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好吃的炸蚕蛹(yǒng)
好吃的炸蚕蛹
有关“滤渣滤液”的中考化学试题解法新探
利用“列表法”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滤液滤渣
甲壳素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三类题型探究
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吃蚕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