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连众,李军岩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辽宁沈阳 110102)
基于AHP方法的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研究
曹连众,李军岩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辽宁沈阳 110102)
首先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的必要性作了分析。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隐性知识四个维度及其20个具体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定量分析,厘清了隐性知识各维度、要素对总指标的贡献率,为相关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AHP方法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是指竞技体育人才在训练和比赛的情境下,与教练员、队友、竞技运动项目组织相促进,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和提升自身综合竞技能力有内在联系的,难以用语言明确表述的、不容易被复制和获取的内隐性知识[1]。这些知识包括了竞技体育人才的参赛动机、沟通诀窍、意志力、学习完成运动技术动作的方法及策略、比赛经验等多个内容,对运动员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2]。由于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本身具有难言性、私密性等特点以及竞技体育运动实践的特性,对于它的测量只能是间接的、相对的,测评的主体并非是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本身,而是对竞技体育人才在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实践中所表现的行为特征的测量。所得测评结果是相对于其他竞技体育人才个体而言的,只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意义。笔者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层次分析法,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体系的各维度、要素的权重进行了确定,为有效地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进行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
1.1 有的放矢地科学选拔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需要
一名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要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需要有较强的比赛能力,而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对于提升其比赛能力具有的重要作用。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往往存在着看重显性知识忽略隐性知识,或是看重运动技能本身而忽略其他因素对提升比赛能力的影响两种错误倾向,严重阻碍了对竞技体育人才的科学选拔和培养[3]。既然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比赛能力的强弱,要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的管理进行干预,就必须对竞技体育人才个体隐性知识水平现状持有清醒和准确的把握。明确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的四个维度及21项构成要素的水平现状,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和比赛方案,必然事半功倍,这恰是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进行测评的价值所在。另外,在选拔竞技体育人才时,诸如身体素质这些显性条件比较易于了解。如果通过隐性知识测评,能清楚地了解除此之外的对于提升比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的隐性因素状况,教练员就能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基于对备选竞技体育人才能力素质的全面认识,做到科学选材。
1.2 提升运动项目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无疑是个人或组织提高竞争力和创造财富的主要工具。在竞技体育运动实践领域亦是如此,运动项目组织成员的知识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运动项目组织成员的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杂志、报纸、图书、光盘、磁带、电视等载体形式记录下来,它是有形的,很容易识别。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可以在组织内外进行传播和共享。然而,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因其具有私密性、难言性和路径依赖性等特点,大多以运动技能诀窍、应变能力、领悟能力、自省能力等形式存在,与竞技体育人才个体高度依存,由于它们不易模仿,所以成为运动项目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一个科学的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体系,才能明了运动项目组织不同成员在隐性知识水平上的具体差异性,为有效地采取干预对策提供依据,这是增强运动项目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又一关键。
1.3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理论研究系统化的需要
国内外关于个体隐性知识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的研究由于刚刚起步,还很零散。从隐性知识研究的系统性来看,包括了结构模型的构建、获取、传播及共享的机制、管理、测评等多个方面,因此,从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研究的系统化角度出发,需要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进行测评方面的研究。
2.1 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的内容[3]
2.1.1 元认知的隐性知识 竞技体育人才元认知的隐性知识依赖于元认知理论的再认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比赛中即兴发挥的能力、学习完成技术动作的自省力和领悟力、面对复杂比赛局面的应变力等方面。此类知识以竞技体育人才的个人特质隐性知识为基础,对竞技体育人才专业技能隐性知识的形成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些知识可转移相对容易,不会因为竞技体育人才从事运动项目或学习不同运动技术等情景性的变化而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2.1.2 个人特质隐性知识 竞技体育人才个人特质隐性知识包括了竞技体育人才价值观、个性品质两个层面,它是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中的基础部分[4],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他知识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个人特质中的价值观知识包括运动项目组织成员个体的向往、动机、爱好、需要、兴趣、选择、导向、责任和道德义务等内容,体现为一个比较广泛的选择行为方式的范围,以及对这些行为的善恶、对错等的测度标准;个性品质包括了竞技体育人才的意志力、训练比赛的自觉积极、情绪的自我控制和面对压力的自我调节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实际上是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个人内心最本质的观念。这种观念在竞技体育人才的日常行为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个人特质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1.3 人才人际技能隐性知识 竞技体育人才人际技能隐性知识是竞技体育人才各类隐性知识互相转化的载体和工具。此类知识主要包括沟通诀窍、解决冲突的能力、与教练及队友的合作协调能力、在运动项目组织内的影响力、运动项目组织内的影响力和理解他人并接受管理等方面,是竞技体育人才之间、竞技体育人才与教练之间交互产生的经验性知识,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竞技体育人才有效隐性知识的转化效率和其整体隐性知识水平的高低。
2.1.4 专业技能隐性知识 竞技体育人才的专业技能隐性知识是最直接与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完成运动技术能力相联系的一种隐性知识,是同具体的训练及比赛相关等运动实践相联系、能够使竞技体育人才保持自身竞技特色的核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5]。竞技体育人才专业技能隐性知识包括完成技术动作的方法及策略、完成技术动作的表现力、完成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言说专业隐性知识能力的能力、比赛经验与阅历等方面。竞技体育人才只有通过长期的刻苦训练及比赛经验的累积才能形成,必须依靠竞技体育人才个体在运动实践中亲自去体验、实践和领悟来获得,体现为较强的实践性,此类知识是竞技体育人才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
2.2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指标体系中把影响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体系的众多维度作为一个整体,根据隐性知识维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不同的作用分解为若干有序的指标[6]。一个复杂的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被分解三个递阶层次,构造出一个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影响的三层结构,在每个层次中根据其对隐性知识的影响,合理赋予权重,以突出重点的目标、维度和要素。处于最高层的是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体系要实现的总目标,即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中间层元素是维度层,即构成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体系的四个维度:元认知维度、个人特质维度、人际技能维度、专业技能维度;最低层是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体系的要素层,共设有20个要素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
2.3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的方法(AHP)选择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7]。
2.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是根据研究问题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和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评估主体的判断确定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顺序,从而最终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
2.3.2 采用层次分析法测评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的优势
采用层次分析法最大特点在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强调系统化、层次化。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方法的核心思想有两个,首先是分层的思想,即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后,所研究的复杂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问题就转化为层次中的排序计算问题。其次是两两比较的思想,通过这一思想解决了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中多因素相对重要程度难以进行判断的问题。
层次分析法是多目标决策的一个科学方法,以严谨的分析方法、深刻的数理背景和应用方便等特点[8],满足了对于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特殊性的要求。
在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中,层次分析法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既考虑了隐性知识维度及其要素的权重,又避免了测评过程中主观性的出现。
3.1 隐性知识测评过程中的调研分析
本文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及层次分析法对专家的要求,在征求部分知识管理专家、资深教练员、运动训练专家、部分优秀运动员意见的基础上,对竞技体育人才的标准进行了确定:一是要参加过国内单项锦标赛以上级别等国内外大赛;二是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训练及比赛经历;三是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这三点保证了访谈对象能够结合自身丰富的运动实践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概念、内涵、特征、结构等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刻理解,使得访谈对象特征体现充分,保证了评分的客观性。依此标准,从2009年3月起,随机选取了沈阳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校、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吉林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黑龙江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54名竞技体育人才作为访谈对象,通过专家模拟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沈阳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校、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吉林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34名竞技体育人才,采用直接访谈的方式并作了问卷填写。对黑龙江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20位竞技体育人才,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了采访,其中有9位竞技体育人才通过邮件的方式填写问卷,有4位竞技体育人才通过传真的方式填写问卷,有3位竞技体育人才没有填写问卷。根据4人的电话笔录进行了问卷的填写。直接访谈时间平均为30分钟,电话采访时间平均为20分钟。其中有3个访谈对象由于采访时间过短,没有采集到足够的信息,问卷没有填写或填写不全,从分析结果中予以剔除。此次调查共收集到有效竞技体育人才打分问卷49份,从运动等级来看,涵盖了国际级运动健将、国家级运动健将、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等多个层面,符合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数量的要求。访谈的竞技体育人才相关背景资料如表2。
表2 访谈对象背景资料一览表
3.2 隐性知识测评矩阵的构造及其一致性检验
3.2.2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指标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相关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它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判断矩阵,通过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公式,计算满足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特征向量(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记为b1,b2,L,bn,W=[w1,w2,L,wn]T作为本层次元素b1,b2,L,bn对于其隶属元素的排序权值。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矩阵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因此,在得到λmax后,还需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定义一致性指标:
表3 随机一致性指标
本文采用AHP中的群体决策,判断矩阵中应是各个专家判断值的几何平均值,对众专家打分数据利用 MATLAB7.0进行了处理得出最终数值。将得到的数值进行整理,并构造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的测评结果见表4。
表4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指标总排序
其中CIi为Bij对Bi单排序的一致性指标,RIi为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总排序的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以上各指标特征向量就是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指标的权重,了解到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各维度、要素在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体系中作用产生的程度,并且以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教练员及竞技体育人才本身就知道在具体的运动实践中应该对那些维度、要素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为有效地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进行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大量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测评了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中四个维度及其20个具体指标的权重,以量化的形式确定了各维度、要素在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体系中的作用程度。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也需要考虑其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及实施的具体步骤,所以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测评的实施措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1]曹连众.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的测评与管理[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6):25-26.
[2]曹连众,王 前,李作学.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的概念及内部层次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4):100-102.
[3]曹连众,王 前.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与比赛能力关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29-135.
[4]范文杰.运动技能获得中的内隐认知研究进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6):55-58.
[5]李顺才,邹珊刚.基于知识工程的隐含经验知识测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9):33-35.
[6]李柏年.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7]程钧谟,徐福缘,陈飞玲.企业隐性知识价值潜力评价体系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29-232.
[8]施琴芬,吴祖麒,赵 康.知识管理下的隐性知识[J].中国软科学,2003(8):96-102.
Evaluating Competitive Sport Talents’Tacit Knowledge with AHP
CAO Lianzhong,LI Junyan
(Sport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necessity of estim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 talents’tacit knowledge.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it builds an estimation system of competitive sport talents’tacit knowledge.The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acit knowledge and its 20 specific elements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It clarifie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various dimensions,elements of tacit knowledge to the total indexes.The paper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levant decision-makers and researchers.
competitive sport talents;tacit knowledge;estimation;AHP
G80-05
A
1004-0560(2011)04-0011-04
2011-06-05;
2011-06-28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课题《隐性知识管理视域下我国雪上项目优秀运动员培养理论及机制创新研究》(11BTY048)部分研究成果。
曹连众(1970-),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
责任编辑:郭长寿
◂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