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梅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0)
功能性与色彩性并重
——柴可夫斯基《八月——收获》的和声分析
郭亚梅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浪漫时期的音乐家将古典时期的和声风格继承并发扬光大,但是在和声材料及和声语汇方面更具拓展性和延伸性。例如在和声进行时,将功能性序进散化于作品结构的支点部位;在作品陈述过程中和弦的色彩性功能更加凸显;由和声所引起的调性运动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五度调性关系转换;在乐曲的终止处,S组和弦的使用较之古典时期也更为常用。
功能性和声;色彩性和声;并重;浪漫时期和声风格
柴可夫斯基是俄国乃至于全世界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又具有动人的抒情性,并且具有强烈的戏剧色彩。他留下的许多传世之作都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如他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室内乐:《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小品曲集:《四季》等。
在音乐内容的表现方面:他很善于利用戏剧的矛盾冲突,把对美的赞扬与对恶的抨击统统交织在一起,以达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如《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在音乐技法的运用方面:他非常重视俄罗斯民间曲调的收集与运用,但他并不禁锢于此,而是在继承本民族特色音乐的同时,积极大胆地从西欧音乐中汲取养分,把西欧的创作技法与本民族的创作特色完美的揉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创作的初期阶段:1866—1877年间,也就是柴科夫斯基的“莫斯科”时期。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充满了明朗乐观的思想感情。(二)创作的中期阶段:与梅克夫人相识,受其资助与鼓舞,全力投入创作的时期。(三)创作的高峰阶段:1887—1893年,梅克夫人停止对其资助,沙皇制度下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其作品更为深刻。本论文即将分析的是钢琴作品《八月》,出自作曲家钢琴小品集《四季》中的一首,是作曲家在创作初期阶段的一部作品。
1876年,柴科夫斯基应圣彼得堡杂志《小说家》的主编尼·马·贝纳德的邀请,为《小说家》的音乐副刊每月写一首与该月的节气特征相联系的钢琴曲,并且要求每首乐曲都要以俄罗斯诗人的作品为题词。这种别出心裁的约稿,激发了作者对俄罗斯人民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于是,柴科夫斯基以变化的四季风光——春的生机,夏的浓郁,秋的柔和,冬的瑰丽为抒情背景,连续写了十二首曲子,构成了一套脍炙人口的钢琴套曲《四季》。套曲中的十二首独立小曲都有标题,它们分别是一月—炉旁;二月—狂欢节;三月—云雀之歌;四月—松雪草,五月—白夜,六月—船歌;七月—割草工人之歌;八月—收获;九月—狩猎之歌;十月—秋天之歌;十一月—雪橇和十二月—圣诞节,分别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其中《八月——收获》是套曲中的第八首,它的素材源自柯里佐夫的诗:《八月收获》
八月收获——阿·柯里佐夫
家家户户来收秋禾,高高稞麦齐根斩割,
捆捆庄稼聚成麦垛,牛车轧轧连夜奔波。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柴科夫斯基抓住收获这一最能体现农民生活的场面进行创作,展现了农民来来往往忙于收割,喜获丰收的景象。乐曲的主题具有明显的幽默诙谐的风格。本篇论文拟以和声的角度对这首《八月—收获》进行分析。
1.从和声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上来看,这首作品主要用到了转位的大、小三和弦、转位的属七、减七和弦、以及转位的重属及副属和弦。总体都是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并且都是以功能性和声的运用为主体。
2.从和声的进行上来看,和声的模进展开、调性的频繁转离,都是乐曲将传统和声语汇进行拓展和延伸的具体表现。但是无论它的形式如何多变,功能性和声进行仍然是贯穿于本首乐曲结构支点部位的主体进行。
例1
例1是作品首部的第1个乐句,也是贯穿全曲的主题。作为乐曲的呈示段,和声通常都是比较稳定的。可我们在为其作和声分析时,发现它的和声并不稳定。首先它的和弦变化比较多,有很多转位的副属和弦,使作品在原有的主调上出现频繁的向其自身的Ⅵ级和Ⅶ级方向离调的倾向。其次它的和声节奏也是比较急促而紧密的。究其原因,是作者想在开篇时用动荡的和声来塑造农户们繁忙收割的音乐形象。但是同时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开宗明意的呈示乐曲主调的调式调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经过仔细地分析,很明显地看出主调的功能性和声仍然作为支点散化在这一乐句里。它的骨架和弦其实就是一个主和弦,中间出现的一系列的副属和弦只是一些起到延长与润饰骨架和弦作用的和弦,它们将功能性的和声序进Ⅰ-Ⅶ-Ⅰ(已在谱例中用黑体标出)掩藏在其中。全曲除例1外还有多处有向主调Ⅵ级和Ⅶ级方向离调的现象。
例2
例 2这个片段在乐曲的中部出现过两次。它是一个 9小节的乐句,和声从主调D大调有向其属调及下属调进行短暂离调的倾向,并最终回到主调主和弦上。但此乐句的骨架和弦仍只是一个主和弦(谱例中用黑体标出)。同时仔细阅读谱例,会发现这里一系列副属及副属导和弦的应用所造成的离调现象跟谱例 1中的频繁离调形式相同目的却有很大不同。谱例1是想通过和声的动荡来表现农忙景象,而例2刚好相反,它是想通过离调所产生的变音使声部中的进行阶梯化,中音声部由离调变音的介入,产生两个阶梯化进行:f1到e1再到降 e1,b到降b再到 a。次中音声部同样产生两个阶梯化进行:升f到升g,d到e;最后是低音声部。众所周知,在和声写作中低音声部的线条与旋律声部同样有重要的位置,谱例中的低音声部有两个音程距离很近的下行级进:e到d到B,升G到还原G再到升F。分析完这三个声部的进行,我们明显发现这里副属和弦的应用是使声部的进行更加平稳。而这里乐曲的中段作者正是想用平稳的声部进行来表现农忙后大家在田间休憩时安静祥和的场景。
例3
例3是乐曲的第18-20小节。短短的三个小节是停留在临时的主调e小调上的。它虽是处在乐曲极不稳定的连接段中(乐曲首部的首段与中段连接的部分),调性停留也极为短暂,但是传统的连续四度上行的功能和声序进却明晰可见。仔细地分析和声不难看出典型的Ⅱ——Ⅴ——Ⅰ的传统和声语汇贯穿在这短短的三个小节中,这在随后的转调中也都有体现。
从以上三个谱例中可以看出,大小调功能性和声序进被浪漫时期的音乐家秉承并发扬光大,所不同的是在和声的材料及语汇方面更具拓展性和延伸性。
这首作品在陈述过程中,除了将功能性和声贯串于其中外,还很重视和声色彩性的使用。我们知道浪漫时期和声风格的特点之一,是由三、六度与二、七度根音关系和弦序进所凸显出来的和声的色彩性作用。那么在这个作品中也多处使用了这一方法来丰富传统的和声语汇。见谱例如下:
⒈三度根音关系和弦序进及三度调性转离的谱例
例4
谱例4截自乐曲首段中部。我们在分析了第23—32小节的和声后发现它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它的调性。在短短的数小节之内就总共转了五次调,它们依次为a小调——C大调——e小调——G大调——b小调,是一个持续的三度上行的小调与大调的交替。这较之古典乐派的四、五度调性关系转换而言则更具有多样性(当然在本曲中四、五度调性关系的转离也是有的);其次,看它的低音走向,跟它的调性转换相对应,依次为A-c-e-g-b,是一个典型的根音连续三度上行的序进。这种序进所产生的色彩性作用相对于四五度的传统功能性和声序进则更为凸显。这种处理与它所在的乐曲位置也是息息相关的。这里是首段的中间部分,随后将引出主题的再现,因此在乐曲中起到一定的连接作用。那么这里根音进行与调性转离连续的三度上行会让音乐有逐步推进之感,最终将热列、欢快而且忙碌的气氛表现的淋漓尽致。
⒉二度根音关系和弦序进及二度调性转离谱例
例5
例5是中部中段的前12小节,跟例4一样句子不长,却出现了频繁的转调,它们依次为D大调——e小调——#f小调——G大调——A大调——B大调,是一个连续上行二度转调。相应地,其低音走向也是一个连续的上行二度的根音进行 c-d-#d-e-#e-#f-g-#g-a-#a。分析谱面发现它同谱例2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频繁的转离调导致一些变音的出现。而这里变音的出现同样是使低声部的进行更加平稳,加上这一部分和声节奏相对首部也要更加缓慢与宽广一些,就更能塑造出农忙后人们安静祥和的休憩场景,从而使欣赏的人进入另外一种与首部完全不同的音乐氛围当中。
仔细分析例4、例5的和声,可以看出这两例频繁转调的现象都是运用了和声的模进展开的手法。而它们在运用模进展开时有许多的巧妙之处。如从谱例5的第84小节开始,如果以两小节为单位,那么每后两小节的次中音声部进行则是前两小节的高声部旋律的上二度模仿;如果以四小节为单位,每后四小节的高声部旋律则是前四小节高声部旋律的上三度模进。
这里,我们要提一下和声模进的问题。和声模进是音乐材料延续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本曲中被作曲家多次用到。以上第二点中列出的例4和例5就是和声模进展开的两个典型谱例。例4中模进的原型动机为Ⅶ7——Ⅰ,例5中模进的原型动机为Ⅴ56——Ⅰ,分别在谱例中被严格模进了四次与五次。尤其是例5,仔细分析谱例会看到它在运用模进展开时的许多巧妙之处。从谱例的第84小节开始,如果以两小节为单位,那么每后两小节的次中音声部旋律进行则是前两小节的高音声部旋律的上二度模仿;如果以四小节为单位,每后四小节的高声部旋律则是前四小节高声部旋律的上三度模进。具体的目的在谱例后的分析中已经很明显的分析了,它们分别属于和声模进的两种典型类型:调内模进与半音模进。
古典时期的作品在终止或补充终止处,以属功能组和声与主和弦相结合的正格终止最为典型。而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在乐曲的终止或补充终止处,下属功能组与主和弦的结合所形成的变格终止则变得更为常用。换言之,下属功能组和弦开始受到重视,并越来越多的被使用。
例6
分析例6的第48-52小节,首先了解它所处的乐曲位置:是在首部的尾声处。再仔细分析它的和声:48小节的最后一个和弦即下属功能组的S原位和弦,后将S功能组的SⅡ6和弦进行完全分解,并以琶音的形式呈现,最终落在了SⅡ的柱式和弦上(谱例中已圈出)。从这里可看到S功能组和弦在终止处用了相当的笔墨被强调。而在乐段终止处对S组和弦的运用较之古典时期更为频繁,这也正是浪漫时期和声风格的特点之一。乐曲的再现部分也是同样的情况。
以上主要从三个较典型的方面阐释了作品在古典时期和声风格基础上的拓展。乐曲还有很多和声设计也是作曲家巧妙安排的,作品也因此更具欣赏性,很值得借鉴。
1.乐曲的中部,旋律中大量倚音的使用。
例7
分析例7的第68、70、72、74小节。按其纵向和声看,它们的女高声部和弦组成音应分别是a1、f1、e1和c1。而这四个小节中每小节第一个出现的与下方和弦对应的旋律音却并非这四个音,而是b1、g1、#f1和d1。它们对这几个和弦组成音都只是起到装饰型作用,为装饰性倚音。
例8
分析例8的第77、79和81小节。由它们的纵向和声我们得出次中音声部的和弦组成音应该分别是 d、#g和还原c1,而它们也延迟出现了,在它们本应出现的位置是另外三个音:c、重升f、b,那么与例7同样的道理,这三个音也是起到装饰性作用的倚音。
以上两例作曲家对倚音的使用,使旋律的进行阶梯化从而更加平稳。和声的节奏也相应地被拉宽、被延缓了,整个音乐的动力也随之变小。这也正是作者表现中部音乐内容的手段之一。乐曲的中部是抒情如歌的部分,意在表现农民农忙后在田间休憩的安静、祥和的场景。作者巧妙的设计使旋律更富歌唱性,与主题相契合。
例7和例8只是乐曲中部的部分“取样”,整个中部的主题旋律基本在高声部或次中音声部出现,倚音也在这两个声部中被大量的使用,可以说是贯穿整个中部。剩下的声部基本为衬托式的长音,这样一静一动相结合,让相对安静的音乐也流动了起来。
2.持续音的使用
持续音属于一种很重要的和声技法,它的使用给乐曲带来很多独特的魅力与效果。它有外音的特点,但又有重要的功能作用,不属于外音的范畴。它对音乐的调性、织体、结构及色彩音响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它是音乐以连续不间断的形态进行发展的一种原则。本乐曲多为主调或临时主调的主持续音的使用。
例9
例9是从乐曲开始部分的5小节,也是乐曲的主题,无论上方声部的和声是如何变化,低声部均为主音主音b的持续(谱中已标出)。
例10
例10是从首段中部里截取的4个小节,在前面列举的谱例中也出现过。这里正是乐曲开始频繁转调的部分,此处刚刚停留在a小调上。分析和声,短短的第24至26小节和声由Ⅰ——Ⅶ——Ⅰ进行了两次,但是其低音却一直停留在主音a上。紧随其后的数小节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很清晰地看到柴可夫斯基的这部早期代表作《四季——<八月>》,不仅秉承了古典时期大小调功能体系的和声风格,而且将其发扬光大。和声材料选用虽以三度叠置的和弦为主,但大量运用了重属、副属及转位和弦;在和声进行的方式上功能性和声进行仍然是这首乐曲和声进行的主体,却被散化于乐曲的各个支点部位。在乐曲的陈述过程中,三、六度与二、七度根音关系的和弦序进增多,使色彩性的和声在乐曲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凸显了出来。在调性运动上,和声的模进展开致使乐曲产生频繁的转调或离调。但这里频繁的调性运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五度调性关系转换,三、二度调性关系的转离在乐曲中的运用也较为典型。当然,乐曲的写作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和声特点。如倚音的频繁使用等。
《四季——<八月>》和声现象的分析,使我们搞清了柴可夫斯基在创作早期是如何将传统的和声语汇进行拓展和延伸的技巧。如功能性和声与色彩性和声的并重、调性运动的多种形态、功能性序进被散化等。这个小作品正反映了浪漫早期作曲家在创作时所常用的技术资源的共性,这使我们看到了在浪漫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背景下,音乐家是通过怎样的技术手段来更深刻地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
[1]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桑桐.和声学专题6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杨九华.西方音乐史卷[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5]高为杰等.曲式学分析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王安国.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郭亚梅(1981-),女,安徽六安人,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方向:作曲理论、键盘和声。
201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