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 创
有一种“海拔”叫忠诚
——记共产党员、平陆县国营林场护林员荆保山
■运 创
西山云盖寺 望台是两间简陋的小屋,唯一能与外界联系的,是一部专用电台。一个人,站在海拔1460米的 望台上,耳旁是呼呼的松涛声和野兽的怪叫声……
这是1987年,共产党员、转业军人荆保山在平陆县国营林场上班的第一天。他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将在杳无人烟的中条山腹地独自坚守23个春秋。
23年了!荆保山清查各类进山人员两万余人次,没有因私事请假、旷工一天,没有漏报一次火情,他所看护的10万亩油松林,没有发生一起乱砍滥伐事件。
沿着山路穿云钻雾近一个小时,直到前面再没有轮朝阳从脚下冉冉升起,看着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油松,想想这一道道绿色的天然屏障,这价值数亿元的社会财富都由自己来看护,荆保山一下子来了精神。
然而,守山护林的确很难。在没有路的地方,踏遍各个山头,常常是连滚带爬、汗流浃背,一次巡山就得好几个小时。最令人头疼的,是要到几公里外的山沟里挑水吃。山势陡峭,挑水必须一气呵成,中途不能停歇。不止一次,荆保山把一担水快要挑到坡顶,忽然脚下一滑……眼看着两桶水又白挑了,他捶胸顿足、喊天哭地,却只有山里的鸟儿能够听到。
2002年的一天,荆保山巡山途中,倾盆大雨劈头盖脸将他浑身浇透。山风呼啸中,他哆哆嗦嗦躲在一块岩石下,没想到那场雨一下几个小时,也没有收场的迹象。眼看天黑下来了,他干脆冒着大雨,一步一滑、跌跌撞撞摸回 望台。回到屋内,荆保山浑身发烧,一觉睡了十几个小时……
艰苦的生活、艰难的工作,没有消退荆保山的意志。他在日记里这样写:“从部队回地方以后,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有人说我傻,可我有我的追求,我的理想是战斗在林业战线上。要护好林,要坚守岗位,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上山护林的第一年冬天,荆保山就因用炉子取暖导致煤气中毒。连续两天,场部无法跟他取得联系,于是猜测:一定是出事了!立刻派人奔向 望点,破门而入,只见荆保山躺在床上,呼吸已十分微弱。经奋力抢救,已经昏迷了3天的荆保山终于脱离了危险。
“你走了,我们娘几个怎么办?”“爸爸,你不能走啊!”身边,是妻子呼天抢地的嘶喊;床下,是7岁小儿子饱含恐惧的呼唤。醒来后的荆保山,脑子里糊里糊涂,四肢也软弱无力。他吃力地拔掉插在鼻孔的氧气管,装作没事似地说:“看来阎王爷不要咱,我还要回
望台上班!”
护林23年,荆保山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每次惊魂动魄,每次死里逃生,都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山林的人生选择。
1999年2月2日,荆保山和土地庙灭火队队员们在小岭村火灾现场灭火。山高风大,火势迅猛,他们刹那间就被大火包围,队员们一个个倒在灰烬中。眼睁睁地看着3名战友英勇牺牲,荆保山抱着他们的遗体放声大哭。短暂的悲伤后,他强忍痛苦继续灭火,等到大部人马赶到,才将另外两名受伤的队员送往医院抢救。这时,满身乌黑的他才感觉疼痛难忍,原来自己身上也有多处烧伤……
护林防火是个冷热活,不怕没事,就怕有事。然而,事情总是从怕处来。有一次,荆保山在巡山时,发现云盖寺管护站附近乡镇的林业点上有起火迹象。这一丝烟气也许就是一场大火,这一点点火星,也许会让满山的松林毁于一旦。他马上向林场值班室作了汇报,但有关方面却无法取得联系。
冬季气候干燥,山上风大,一旦延误战机,后果不堪设想!荆保山心急如焚:天马上就要黑了,怎么办?怎么办?情急之下,他拿起手电筒,拄着一根树枝,向4公里外的联系点走去。天越来越黑,风越刮越大,加上心急路滑,荆保山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摔倒在石头上,两眼直冒金星,他爬起来继续前进;腿被撞伤,面部被树枝挂得出血,他全然不顾……结果处置及时,一场重大火灾被及时消除。
在荆保山的日记里,不止一次出现这样一首诗:
“不论是往日的思考/还是今天这身橄榄/是荣誉,是责任,也是尊严/至于别的/我压根就没放在心里/因为我是一名护林员”。
“忠实爱岗敬业,就是最现实的学习十七大精神,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荆保山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荆保山是忠诚的。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他承受了,一守就是23年;常人难以度日的400多元月薪,他欣然接受。在荆保山的每本日记里,都有向亲友借钱的账目,而这些债务,仅仅是用于日常的柴米油盐,甚至是用于护林装备的电池、机油。最令人咂舌的,是他对理论学习的主动自觉和坚持不懈:从党章的学习到个人的思想总结,从“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他都留下了大量的笔记和体会。他常常说:人在山上,心要在党。不学习理论,咱还算啥党员?
荆保山是无私的。每年的节假日,上山游玩的人就会增加,护林员的责任就会更大。多少个传统佳节,荆保山都一人坚守在 望台上,看着山下的万家灯火,望着数十公里外老家的方向感伤流泪。他是凡人,有年迈的父母,有妻子儿女,怎么就不想和家人团聚呢?
有一年春节前夕,连续三年没有在家过春节的荆保山,干脆将两个孩子和妻子接到山上过年。不曾想,11岁的儿子带着7岁的妹妹玩雪,小女儿磕破脸颊,血流不止,儿子吓得大哭,妻子也哭闹不止。夜里,一家四口坐在昏黄的灯下,看着女儿偌大的伤口,荆保山双手捶胸自责:“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了什么?”善解人意的儿子一把抱住了父亲,荆保山的眼泪唰地涌了出来。
由于长年在山上值班,荆保山付出了太多太多,也亏欠家人太多太多。家里的6亩责任田,春种夏收全靠妻子一人承担;父亲因病卧床一年,他只是在临终前看了一眼。如今的荆保山,因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多处骨关节都变了形。即便如此,当组织上一次次找他谈话,想为他安排别的工作时,他却总是对青山依依不舍。荆保山常常回忆起刚上山时那次煤气中毒事件。他说:“自己不小心造成了事故,是场领导把我救到了张店,又送到西安看病,要不是党和社会主义,我早就命归黄泉了!”
今年58岁、有着40年党龄的荆保山,在驻守高寒缺氧的唐古拉山的部队上,一干就是17年;在茫茫林海、一望无际的中条山腹地,一守又是23年。荆保山,和他的名字一样,同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座座大山,托起了荆保山对党无比忠诚的人生海拔。
屋外,是荆保山辟出的一畦菜地,翠绿的萝卜快要收获了。不择其境,坚强生长。这,就是共产党员荆保山的品格。
·编后语·
平陆县国营林场护林员荆保山,无怨无悔默默守护山林23年,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限忠诚和创先争优的品质风范。
在高寒缺氧的唐古拉山,荆保山一干就是17年。转业时,他有着更多的人生选择,但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再次选择了大山,选择了清贫和寂寞,完成了“大山人生”的二次接力。
在茫茫林海、一望无际的中条山腹地,荆保山一守就是23年。23年来,面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诱惑,他不浮躁、不怨艾,兢兢业业,恪守本职,未曾有丝毫的懈怠。23年来,面对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他不气馁、不退缩,吃尽苦头,舍生忘死,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23年来,面对家庭和事业的选择,他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坚持不懈,书写着近乎完美的“大山人生”。
荆保山扎根深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右玉精神的生动体现吗?创先争优,从学右玉精神做起;学右玉精神,当从我们身边的荆保山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