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莎莎,邓 晓,苏水莲,张文平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形态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邱莎莎,邓 晓,苏水莲,张文平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形态实验技术;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与抽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作用[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努力的方向[2]。形态实验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医学实验基础课程,它以人体和病原生物形态结构为主线,涵盖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诊断学中的“骨髓细胞学检查”等学科。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组织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备对各种形态的观察力和分辨力及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为此,我校在构建形态实验技术课程体系及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对该课程考核模式与评价体系进行了相应改革。
我校原有实验教学基本沿袭20世纪传统教学模式,即把实验教学作为提高理论课讲授效果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采用灌注式教学模式。实验课上,教师准备好实验教材,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即可。这种重视理论灌输忽视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1)使绝大部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独立操作能力较差,对实验课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兴趣;(2)以独立的小型验证性实验为主,无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3)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其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
传统实验考核模式,实验课成绩主要根据实验报告、期末考试中的标本认知情况评定。这种单一的实验考核方法,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实验操作不规范,动手能力差,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实验成绩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又难以反馈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可行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鉴于此,我们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及考核体系进行改革。
传统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通常是讲完一个章节的理论知识后安排一次相关实验课。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后,学生按一定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主要用来验证理论。这种安排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学生动手机会很少,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边理论边实验”的教学模式,将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结束后集中进行,使实验在理论的指引下按其本身规律和系统进行,不受理论课教学进度的限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通过重新构建实验内容,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不仅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而且更好地发挥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作用[4]。
教学按开课先后顺序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组织胚胎学,第二阶段为病理学,第三阶段为医学微生物学及人体寄生虫学。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选准和选好实验内容是一个重要环节。其基本做法和原则是:(1)在保证3门学科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2)选择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应当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既能在今后工作中较常用到,又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和深化已学理论知识。(3)难度适宜。(4)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及实验室客观条件。(5)结合临床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学专业,在实验中穿插病例讨论;护理专业侧重消毒灭菌、对环境及体表微生物分布的检测、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及其应用等,以增强学生无菌观念。
根据专业特点与教学要求,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依据,将实验教学定位于不同层次,即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
2.2.1 基础验证性实验 进行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基本实验技术、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实验主要是简单的验证与观察,要求学生掌握各学科基本操作技术、实验基本方法,熟练使用常用仪器,具体包括组织学常用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菌的形态学检测(取材、涂片、染色、镜检),细菌的分离培养及观察(培养基制备、细菌接种、生长现象的观察),寄生虫实验室检测等。
2.2.2 综合性实验 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实验的重视,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我校结合专业特点,每学科安排2~3个综合性实验供不同专业选择。在病理学和寄生虫学开展临床病例讨论,提供临床病史后以问题形式提示标本切片的观察要点,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发现问题。同时针对病例精心设问,启发学生前后联系、横向对比,将理论课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微生物学中,对脓汁、粪便、尿液、痰、血液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测定所分离的微生物对抗生素及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并进行必要的抗体检测。实验全过程均由学生或小组合作完成。
2.2.3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每学科安排一次,项目来源于教师科研课题的一部分或由学生自己申请校级科研课题,学生也可自选项目(如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动物栓塞模型的建立与观察等)。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提出申请后教师组织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学生以书面形式报告指导教师。可行性论证通过后,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教师提供指导。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结果、撰写论文。课外科研活动既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又有利于最新的科研成果向基础实验教学转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验课采用“讲(利用多媒体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及技术要点)—看(教学网站演示相关操作或利用多媒体演示组织及微生物形态)—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独立实验—总结”的教学程序。清晰的图片、典型的组织器官及微生物形态、生动的动画、规范的示范操作,这些都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学生综合实验能力是在良好的实验条件下,通过一定量的实验操作训练,循序渐进地学习和不断积累获得的,所以,实验成绩评定不宜简单地由实验报告或期末单一的考试确定,应通过平时实验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进行综合评定。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且可以检验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
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按开课先后顺序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组织胚胎学,第二阶段为病理学,第三阶段为医学微生物学及人体寄生虫学,考核也分3个阶段分别进行。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各阶段考核内容分别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具体如下。
4.1.1 平时成绩 考核指标为参加实验次数、实验态度、预习情况、组织纪律及参加实验室值日情况。
4.1.2 验证性实验考核 对基础技能和标本认知分别进行1次考核。(1)基础技能。考核指标为实验仪器的选择,操作规范程度、注意事项、操作熟练程度、操作技巧及处理问题能力、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报告书写规范程度。(2)标本认知。在规定时间内辨别脏器(组织、病原体),指出特征性病变(结构)并对病原体或病变(结构)进行文字描述。
4.1.3 综合设计性实验考核 综合设计性实验单独考核、计分。主要考查学生实验设计水平、实际动手能力、结果分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研及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综合设计性实验考核评分标准
4.1.4 实验理论考核 各阶段课程结束后以笔试方式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法及理论的掌握情况。
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是成绩评定的依据,其构建必须具有系统性且科学、合理。我们按此要求构建并完善了学生评价体系,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成绩。阶段考核综合评分标准见表2,学生对形态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与考核评价见表3。
表2 阶段考核综合评分标准
表3 学生对形态实验技术课程教学与考核评价[n(%),n=96]
为满足21世纪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我们对原有形态实验技术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增强了实验内容的综合性、连贯性、系统性,学生在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有效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实验设计、数据统计、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科学素质,营造了切磋研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设计性实验深受欢迎,学生普遍认为实验虽然花费时间长、困难大,但实验完成后很有成就感,为今后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体系的建立,加强了实验教学管理与考核,不仅使实验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客观,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对提高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掌握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人体寄生虫学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体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1]肖爱萍.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浅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7):229~231.
[2]王萍,刘辉,陈其御,等.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2):123~139.
[3]涂俊铭,石鹤.微生物学实验“一条龙”教学模式初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1):111~113.
[4]刘永琦,苏韫,颜春鲁,等.中医院校西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98~122.
G420
A
1671-1246(2011)07-0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