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郁
北语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调查研究
陈郁
学员的学习策略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是因素。本研究主要用实证的方法来了解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北语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发现,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容忽视,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都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社交策略也对学习成绩有间接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来探讨教学的策略,这对指导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策略;学习成绩
了解大学生学习策略,为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1.研究对象
被试为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学生180人,有效问卷178份。
2.研究工具
依据Oxford(1990)对SILL量表的分值说明,对北语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测定。平均值在1.0~1.4之间表明学习者从来不用某策略;平均值1.4~2.4属于低等程度使用者; 平均值1.5~2.4之间表明学习者一般不用某策略; 平均值2.5~3.4之间表明学习者有时使用某策略; 平均值3.5~4.4之间表明学习者通常使用某策略; 平均值4.5~5之间表明学习者总是使用某策略。
通过访谈法,来了解学生在学习时,每个学生个体主要采用了哪些学习策略。
用各学科的平均成绩作为学生的成绩评定。把平均成绩70分至80分之间的学生划分为中等组;把平均成绩80至90的学生划分为良好组;把平均成绩90分以上的划分为优秀组。
3.数据的整理方法
问卷由研究者发放给学生,学生做完后交给研究者。问卷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优等生、良好生与中等生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由表可知,优秀组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上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值都为高度相关。说明他们能很好地运用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因此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但社交策略的运用上,优秀组只达到中等相关,说明优秀组的学生运用社交策略的水平和他们的学习成绩并没有高度的相关。良好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的运用与他们成绩之间的关系都是中等相关,并且相关系数不如优秀组和中等组高,说明良好组运用这三种策略的能力不稳定,有时利用的好,则成绩有所提高;有时应用得不好,则成绩有所下降。中等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和他们的成绩也为中等程度的相关,说明他们运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的能力也对他们的成绩有所影响。由此可见,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采取的学习策略有直接的关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运用得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就高,反之亦然。
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认知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三种。(陈琦,2007)。数据显示,学生的认知策略,中等成绩、良好成绩与优秀成绩的学生是呈现递增的趋势的,并且,优秀组认知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具有显著相关。说明,成绩优秀学生使用认知策略的情况更好一些,结合与学习的访谈情况,研究者发现:在复述策略的应用上,优秀学生常常会利用复述策略来进行学习,他们会合理地利用记忆曲线,在没有产生大量遗忘现象之前能及时复习;会采用自问自答、过度学习、部分学习与整体学习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相比之下,中等成绩的学生利用复述策略就差一些,有的学生没有做到及时复习,也不采用过度学习等复述策略。他们一般学完一个单元后,在考试前才进行突击复习。良好学生介于优秀生和中等生之间。在精加工策略的应用上,优秀学生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是对学习进行精细的加工,他们会充分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如采用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关键词法等精细加工的策略。而中等生一般不太注重对学习材料再做进一步加工。他们学完一部分知识后,往往把它丢在一边,很少去参阅资料进行仔细地消化和整理,笔者观察部分中等成绩者,发现他们的书都是崭新的,很少在书中的空白页或笔记本上进行一些精细的加工。良好学生介于优秀生和中等生之间。在组织策略的应用上,优秀学生常常通过列表格,做关系图等形式,把学习内容总结得清清楚楚,便于以后的提取,而中等生一般不去做这些工作。良好学生介于优秀生和中等生之间。
2.元认知策略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陈琦,2007)。数据显示,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中等成绩、良好成绩与优秀成绩的学生是呈现递增的趋势的,并且,优秀组元认知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具有显著相关;良好组和中等组与学习成绩具有中等相关。说明,成绩优秀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也更好一些,结合与学习的访谈调查,研究者发现:在计划策略上,优秀学生的计划性很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计划,对一个学期的学习也有计划;细化到每天,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计划。他们会有目标地进行着自己的学习活动,不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意志力顽强。情绪也比较稳定。中等生一般计划性较差,他们往往受外界影响较大,有考试任务时,就突击一下,没压力时,就会放任自己,很少主动进行有计划地学习。在监控和调节策略上,优秀学生会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使自己的学习行为按照既定目标顺利地进行下去。中等生很少意识和注意自己学习的进展,他们也不太擅长去调整自己,有时会抱怨看不进书,但并没积极寻找其原因。
3.社交策略是指学生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为了保证交际渠道的畅通,保证信息的传递以及交际遇到困难时设法维持交际而采取的各种策略。本次调查显示,学生的交际策略,中等成绩、良好成绩与优秀成绩的学生并不是呈现递增的趋势,而是良好组分数最高,社交策略和成绩这三个组都是中等程度的相关。研究发现学生利用社交策略不是很多,一般都是自己来解决,很少通过社交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和学生访谈所了解的信息发现,优秀学生往往通过网络、查阅资料等方法来解决学习的障碍,他们一般认为总去请教他人会觉得没面子。而中等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就放弃了,他们也很少通过社交策略来把问题搞清楚;良好生在社交策略上稍微做得好点,可能是因为他们既没有优秀生那么爱面子,又不会像中等生那样对遇到的问题置之不理,反而会通过社交的策略来加以解决。
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和成绩,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学生在学习策略上存在的问题,多加注意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学。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彬,师言录.语言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4
[3]Oxford,R.L.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Boston: Heinle &Heinle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