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美的画卷
——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意象派短诗《红色手推车》

2011-10-26 00:36:20王海东谷吉敏
大家 2011年7期
关键词:意象派手推车卡洛斯

王海东 谷吉敏

一幅美的画卷
——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意象派短诗《红色手推车》

王海东 谷吉敏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意象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从威廉斯的诗歌理论入手,从内容、结构形式方面探讨他的著名意象诗《红色手推车》的艺术风格和语言技巧。

意象诗 《红色手推车》

一、威廉斯的意象诗歌理念及其创作理论

20世纪初叶的英美诗坛弥漫着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华而不实的诗风,大量的诗作为赋新辞强说愁,了无新意。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有识之士们各显其能,他们从古希腊诗歌、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及中国、日本等东方诗歌中寻找出路,最终开创了意象派诗歌运动。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早期的诗作是对当时英国二、三流浪漫主义诗歌的模仿,后来在庞德的帮助下,及时意识到了这种倾向的弊端,于是满怀激情地投身到意象派诗歌运动中来。1908年前后,为彻底改革维多利亚后期的诗风, 去掉感伤、颓废和无病呻吟的内容,抛弃陈腐过时的诗歌表现手段,彻底解放格律对思想的束缚, 当时侨居英国的庞德等美国诗人与英国诗人奥尔丁顿和弗林特等人发起意象派运动。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美国意象派最重要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文学创作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对诗歌的性质,诗人的作用以及诗歌创作有着自己的观点。他之所以进行诗歌创作是因为他想写诗,他想跟世界直接对话,想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他不赞同庞德——艾略特式的“国际的”旁征博引,文人味十足的诗歌。他主张美国诗歌必须根植于美国国土,只有美国本土才是美国诗歌创作灵感和素材的源泉,他抛弃了那从英国传统而不是从美国传统中套过来的十四行诗和短长格等死模式,寻求“美国本土方言”,探索和发展新的主题,建立以美国当地口语为主的诗歌。他主张诗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必须根植于现实世界中, 现实世界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客观事物本身就寓有诗意。由于威廉斯将自己的创作根植于生活,他成功地把诗歌变成生活的语言。他主张诗歌必须使用普通人的语言及这种活语言的韵律来表现日常生活,诗歌必须剥去一切虚饰, 剔除一切哲理的,形而上学的议论。他主张写诗要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通过具体事物进行艺术构思。他坚持认为“No ideas but in things”(思想仅寓于事物之中),强调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简洁的呈现。他的诗风追求清新明朗,忌讳伤感晦涩。

二、《红色手推车》的意象艺术

《红色手推车》是威廉斯投身意象运动中最为著名的诗歌之一。也是他的诗歌创作理论的杰出体现。在本诗中,诗人用清新、鲜明的色调,简单、明快的构图,浅白、自然的语言代替浪漫主义后期诗歌的陈词滥调,同时也是对以艾略特为代表的学院派诗人那种引经据典、晦涩复杂、寓意厚重的诗语的一种颠覆。威廉斯的名言是:“思想仅寓于事物中。”他主张诗歌必须剥去一切虚饰,剔除一切形而上的东西,通过具体事物进行艺术构思。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诗歌创作理论,完美地代表了诗人的创作原则,他获得了“红色手推车诗人”的称号。本文通过对威廉斯的著名诗作《红色手推车》的赏析及中国古代意象派古诗的对比来管窥这位诗人的创作理论,并试图引起人们对威廉斯的兴趣与关注。全诗如下:

思想寓于意象处理之中。这首诗的内容看似平常,但读者在读完之后往往被诗中的清新优美意境所打动。这种美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诗歌所营造的静态意象。在这首“视觉诗”中,读者看到的是用语言勾勒出的一幅优美画卷:画的中心是手推车,是人们使用的工具,与其相对的是小鸡,大自然的产物。手推车、雨水和白鸡,本来是极为平常的事物,然而诗人把一辆被雨水洗的锃亮的红色手推车与几只雪白的小鸡放在一起,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鲜艳的静物写生,使邻家院子里雨过天晴时分那番熟悉的景象永恒地定格在了美国文学史上。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将晶亮的雨水与手推车、白色的小鸡这两个日常生活景物并置起来,展现了一种诉诸读者联想之上的视觉美。在此,诗人只是“直接处理”并列的客观意象,并不多余的解释或说明。然而在这看似客观的画面中,我们却从另外一个新角度观察周围普通事物,能够发现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的视觉美。诗人在这里既不让感情直接宣泄,又避免观念的直白流露,他仅选择生活中的普通事物,靠意象说话,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诗歌的画面效果,使读者通过这些精心构造起来的意象唤起自己内心的审美情感。诗的首行给读者以惊喜、模糊、悬念,“多少东西仰仗于/你”,接着呈现给读者一幅想象的视觉画面,“闪亮地缀着雨/滴/旁边是群白色的/鸡”。细细品味, 方觉其妙:大雨刚过,一辆手推车在明亮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轮子刚在雨中滤过,一片晶亮中透出光艳照人的红色;旁边是不知刚从什么地方钻出的一群小鸡,雨过天晴,它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在手推车旁自在地咕咕啄土,在阳光的沐浴下其白色的外衣格外亮丽;红、白色的交相辉映,给读者以非常鲜明的色彩与形象,恰似一张彩色照片。随着这幅图片的是一种质朴热烈、清新愉快的感觉。这首诗简单到极点,既无比喻、象征等手法,也没有诗人的曲折思绪,只在第一行带了一点惊喜之情。然而它自有一种单纯的画面美,令人难以忘却。难怪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结构奇巧,“拙中见奇”的杰出诗作。

思想寓于形式之中。在诗歌的视觉形式上,威廉斯也颇有独创。他似乎认为在描述这些平凡事物是无须采用大写字母,因此,全诗均采用小写形式,表现了蔑视传统羁绊的情感趋向。《红色手推车》这首诗在句法上是一个十六单词组成的完整的句子,被分成四个小节,八个诗行。通过威廉斯巧妙地处理,被分成不同间隔而成为一首短小精悍的绝唱。诗的前两行“多少东西仰仗于你”为整首诗定下基调。三、四行将一辆栩栩如生、轮廓分明、“如此仰仗”的红色手推车展现在我们眼前。形象的“红色”照亮了整个画面。第三行、第五行单音节单词的采用,拉长了诗行,尤其在wheel和barrow及rain和water中间插入一个巧妙的停顿,将一行诗一分为二。这一分行给人一个将整幅画面分为若干细节的感觉,似乎让读者细细品味画面的每一部分。“depend on”、“wheel barrow”、“rain water”、“white chickens”被分开,排在不同的诗行里,增添了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使读者不能不折服诗人独到的构思,巧妙的安排。因此我们可以说画家利用线条、色调粉饰自己的画面,威廉斯则通过分解单词来美化诗的意境。诗的后两行画出了这幅画的最后一笔“白色的鸡”,白色对应前面的红色,一辆红色手推车的静物画呵成了。这就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通过着力于语言、着力于选词,通过罕见的诗行划分,将平常的一句话锤炼成了一首流芳百世的经典。

[1]范岳.英美意象派抒情短诗集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王海东:河北承德医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谷吉敏:河北承德医学院外语教研室助教,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意象派手推车卡洛斯
爱忌妒的手推车
西班牙前国王 流亡海外
手推车比卡车好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唐诗英译(以唐诗意象为丰)
张仕春油画作品
艺术评论(2018年6期)2018-07-23 10:02:52
论T.E.休姆与意象派的形成
北方文学(2018年5期)2018-03-19 15:53:39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闻一多的《红烛》与意象派诗歌的关系
速读·下旬(2016年5期)2016-05-10 09:06:44
小鼹鼠的手推车
法拉格特广场的小贩
意林原创版(2011年1期)2011-07-06 09: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