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中非语言障碍剖析

2011-08-15 00:45:37赵娱娟
大家 2011年7期
关键词:语言障碍英语口语口语

赵娱娟

大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中非语言障碍剖析

赵娱娟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在英语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几方面的表现要好于英语口语交流,究其缘由,不外乎是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在这些方面得到的训练量大,受关注多等。但在他们的口语交流中除了语言困难之外,非英语语言障碍也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在口语表达方面的顺畅,本文着重剖析这些影响大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中的非语言障碍。

大学生 英语口语 交流 非语言障碍 心理

引言

对于目前大学生来说,他们在英语口语交流中非语言障碍的形成有很多原因。首先在初等教育阶段,由于整个社会对他们英语学习都存在误区,要成绩,不注重应用。在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在讲解语法、课文语言点、解释单词、分析讲解卷子等,很多教师不完全用英语教学,学生除了读单词、课文或背课文,几乎很少有机会说英语。

一、个人家庭教育背景

当代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条件和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有些大学生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根本不了解,只要孩子在考试中能得到好的成绩,他们就高兴,说不说英语他们就不关心了,这也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现存的不正确观点。还有一些大学生家长的传统观念严重,在家里依然实行的是家长位尊、独断的旧思想教育方式,孩子在家里很少有发言权,孩子就养成了不敢轻易表达思想、墨守沉默是金、谦虚礼让等中国良好传统,其实这也无形地影响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故此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就出现了学生被动的状态。

大部分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但他们其中,由于有些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包办代替、剥夺独立等导致了孩子很多问题如:注意力分散、生活懒散、缺乏上进心、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缺乏自制力、无忍耐和吃苦精神、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等等。这些也影响了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尤其在分组协作方面缺少团队精神。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或者是问题家庭,由于父母对他们缺少关爱,家庭矛盾复杂使得这部分学生对外界产生怀疑、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是逃避语言交流的机会。这部分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往往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着学生的口语交流动力。

二、社会环境的制约因素

学习语言是缺不了语言环境的,在目前的中国尽管国家各教育部门都很注重英语语言实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严格规定要侧重对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和培训机构都已把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提到了议事日程,所取得的成效也有目共睹,但社会大环境缺少英语口语交流的条件也使英语口语课堂教育出现事半功倍的情况。学生在学校有英语口语课、有外教、有英语角、有英语沙龙等,他们可以在学校小范围内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口语技巧、展示语言的交际能力、有条件与外教、老师和同学交流,可一走出校门这种语言环境就很难找到了,有的学生为了寻找机会,去麦当劳,肯德基做兼职,可这种机会也是很少。另外,由于学生本族语交流顺畅、表达自如,他们课下自我约束能力差,再加英语交流上存在很多语言方面的困难,爱面子、随大流,于是也就不去自我创造语言条件和环境了。

三、心理因素

英国语言学家MacIntyre and Gardner认为外语学习的焦虑心理可分解为①交流焦虑②社会消极评价焦虑③测试焦虑。其中交流焦虑就是由于在交流中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成熟的思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学习语言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费时费力。在英语学习中,有些方面如:单词、语法是可以用较短的时间突击学习并可见效的,而英语口语却是需要较为漫长的学习和训练,而且效果可能还不够明显,在短时间内得不到自我心理满足,得不到社会的积极评价。因此,有些学生就产生了焦虑情绪,对口语练习没有耐心,对说好英语失去信心,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语言天分,就半途而废。这种焦虑心理对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中产生很不利影响,他们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不积极参与口语讨论或辩论,并对这些口语交流活动缺少热情。

有些学生过于看重自己的面子,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因此,他们总是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最佳的一面,享受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和自豪,而害怕失败让自己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机会,于是在英语口语交流中,这些学生没有成功的胜券是不会轻易表现的。

英国语言学家Malinowski认为人类都有一种渴望情感交流的需求—在与宝贵的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肯定自我或得到认同。当人的动机或行为不被社会所接受,或因其他而受挫时,为了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而找一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以保护自我形象。在英语口语课上,这样的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时,往往会为自己辩解为还没有准备好或我还要考虑考虑,等到大部分人发了言后,他们认为时机成熟了,就一鸣惊人,但由于课时有限,学生人数多等也会使这些学生丧失表现的机会。

挫折和自卑是人类的性格弱点,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很渴望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一张嘴就错误百出、结结巴巴、可能还会引来同学的嘲笑,这种交流的动机无法实现,就产生了挫折感,于是他们对英语口语课或口语交流活动抱有冷漠、消极的态度。而自卑又是来源于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估计,放大自己的不足和短处。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当他们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秀表现时,自己内心就有一种自惭形秽之感,进而缺乏勇气和自信心,不敢说英语,甚至自暴自弃。这种自卑心理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他们心有所想不敢讲、见了外教不敢说,学习英语却不能用英语交流,久而久之就成了哑巴英语。

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英语口语交流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犯错误是人之常情,可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不敢面对困难,甚至逃避或放弃讲英语的机会。例如:在英语口语课上,这些学生总是非常紧张、害怕。每当得到交流的机会时,他们就脸红、摇头、捂嘴、低头来拒绝表达,虽有时会参与小组活动,但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英语时就会出现身体发抖、面部僵硬、表情痛苦等情形。在课下遇到外教就回避,担心讲英语出错,这样的畏难情绪使得学生无法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故而学无所用。

行为障碍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由于性格内向型的学生多表现为好静、少动、退缩、担心、忧郁、不善交际、动作缓慢、应变能力较差、情感脆弱、有自卑感、对环境冷淡,或者过度自我意识和过度自我批评等心理现象。虽然他们在英语其他方面的学习可能会表现很优秀,在英语考试中可以获得好成绩,可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却表现为不主动开口,若开口也尽量少说,每次上课他们不太回应老师的问候,尽量避免参加课堂口语活动。这种被动的交流往往使他们处于交流中的劣势,使他们对自己更加缺少自信心。

四、本土文化教育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思想占主流。孔子的学生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对当代的教育理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易在学习中出现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所以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中有些学生不 进行大量的训练,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演讲比赛中抄袭他人演讲稿等,这样对提高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极为不利。

尽管中国传统教育原则强调贯彻启发,学思并重,知行统一,但目前在很多学校里,教师依旧照本宣科,学生呆读死记,应付考试,这种教育模式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长久以往,学生会出现厌学心理,在英语口语课上,有些学生讨厌发言,任何口语交流活动对他们来说都没有意义、无聊、浪费时间。

中国是一个含蓄的民族,从来不像外国人那样轻易地表露情感,很少有人对父母说:“我爱你!”也很少有人用肢体语言来帮助自己在口语上的交流。据统计,在我们的口语交流中,语言只占了沟通的7%,而肢体语言却占了55%可见肢体语言在日常沟通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外国人在讲话时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情景,而中国人却是呆板地动着嘴,我们的表达习惯的确影响着我们的英语口语交流效果。记得有一名美国外教向我求助,他不能理解当他在课堂提问时,他看到学生不点头、不摇头、不笑、不皱眉,面部毫无表情,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问我学生是不是讨厌他,不喜欢听他的课。其实在我们中国老师的课堂上经常会出这种情形,但我们能理解他们的含蓄,外国人不懂,容易产生误解。因此,这种含蓄的民族性格特点也多少阻碍了我们的英语口语交流的顺畅。

结语

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学生会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比如:用词不当、语法使用错误、发音不标准等,但这些障碍是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训练可以逾越的。而以上所讲的非语言障碍却是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克服。笔者建议学生在英语语言的交流中,尝试由浅入深,多模仿、多观察,寻找熟悉的话题,放下心理包袱,克服自身的弱点积极主动参与英语口语的各种活动中去。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学生多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在他们面前发表见解,为他们创造轻松愉快的语言表达环境。社会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英语活动中心、英语交流活动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交流中学会使用语言,使学生接触英语,会说英语,讲标准流利的英语,提高整个国民素质。

[1]H. D. 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8.

[2]Harmer Jeremy How to Teach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8.

[3]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7.

[4]Jean Stilwell Peccei Pragma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8.

(赵娱娟: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语言障碍英语口语口语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用药规律分析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学前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治策略
知识文库(2018年13期)2018-05-14 01:10:04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口语对对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汉语世界(2012年6期)2012-03-25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