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完美主义量表初编

2011-10-24 07:12李建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效度导向

李建伟

(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工作部,杭州 310018)

大学生人际关系完美主义量表初编

李建伟

(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工作部,杭州 310018)

为从人际关系角度编制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本研究在理论分析、访谈和参考完美主义相关量表的基础上,收集和编制描述完美主义者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特征项目,建立初步问卷,然后对取自大学生人群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包含34个项目,5个维度 (分量表),分别是与人比较、自我导向、他人导向、他—他导向、社会导向。因素分析显示,中国大学生人际关系完美主义量表具有较理想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大学生人际关系;完美主义;本土化;心理测评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阶段对于个体人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学者林崇德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化等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经进入了成年初期。而艾里克森 (E.H.Erikson)认为,成年初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奥苏伯尔 (D.P.Ausubel)在整合青年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所有文化中的青年期都可记述为向生物、社会地位的移行期的观点,强调了青年期是心理、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学因素的综合作用期,并导致了青年人格的再构成。较之以前的小学和中学生活,在大学生活中的个体将从事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着更多的社会评价,从而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人格的再构成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更加有效地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更加理想的角色定位,从而赢得更好的社会认同,以追求“更高标准”(完美主义)来要求自我或他人就成为个体发展自我,从而从众多竞争个体中脱颖而出,实现自我理想的必然选择;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应对挫折,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如何对待他人的正性或负性的评价,都是个体在心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都是完美主义的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内容。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都被要求持续改善自身的表现,从出生时起,每个人必须忍受在一生中被不同的人评价和纠正错误,个体正是在此过程中对完美进行不断地追求,但是,过犹不及,对完美的追求超过一定限度,追求完美反倒成了真正完美的敌人,故,我们有必要对完美主义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便趋利避害,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在欧美心理学界 ,经过 Janet、Horney、Adler、Hollender、Hamachek等心理学家漫长的描述性研究[1,2,3,4,5],Mirela、Pearson等近20年来的实证印照[6,7],完美主义 (Perfectionis m)在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资质优异教育心理学领域内处于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常被作为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8],同时也是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诊断标准[9]。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理论构念框定了对完美主义的操作性定义,并由此编定了各自不同的完美主义量表,其中最为国内外研究者采用和认同的是 Hewitt和 Flett从人际关系角度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HMPS)[10]、Frost等人从完美主义产生原因角度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 (FMPS)[8]和 Slaney等人编制的近乎完美主义量表修订版 (APS-R)[11]。

由于中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差异,对完美主义概念理解的不同,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全基于本土文化基础而编制的适合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完美主义测评工具[12,13],“本土化的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是将来的研究应该给予注重的地方”[14]。尽管国内研究者在完美主义量表的本土化编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13,15,16],但结合文献检索与分析发现,国内绝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视角都是完美主义心理产生的原因,而对国外另一具有相当代表性的、由 Hewitt和 Flett等人所开拓的人际关系视角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和忽视的状态,故本研究综合国内外的完美主义研究成果,主要从人际关系角度编制完全本土化的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为大学生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提供临床诊断标准和工具,并期望开拓国内新的研究完美主义的视角,兼为与国外研究相比较建立平台。

二、研究方法

(一 ) 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取团体施测的方式,在曲阜师范大学等6所大学发放问卷10 000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9 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4.87%,被试平均年龄为19±1.64岁。随机抽取男生550名、女生450名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男生550名、女生470名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一个月后,随机抽取350名 (以班级为单位)被试进行重测。

(二 ) 方法

1.方法依据。对概念结构的研究,心理学家在各自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多角度地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其中,特征表说 (Feature List Theory)和原型说 (Prototype Theory)较为当今心理学界所认同。根据概念分析与特征比较模型的假设,外部刺激进入长时记忆中是以各种特征加以表征的,首先对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模型进行比较与匹配,获得最佳匹配则意味着此外部刺激被识别;而特征又区分为两类:概念的定义性特征——概念所必须的特征,特异性特征——对概念具有描述性意义,但非必须,因此,概念的诸特征按其重要性自上而下相排,位置越高,重要性越大;同时,此两类特征构成语义特征连续体的两端,重要性程度呈连续变化状态,可根据研究需要选择节点将重要特征与次重要特征加以区分。本研究尝试借鉴概念结构的特征表说采用特征枚举法探究“完美主义”概念的心理结构,特征词汇或句子的枚举频次愈高则该特征的重要性愈大,亦更能有效表征“完美主义”概念,并能为后续研究中的基于因子分析探索当代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结构提供项目准备,因此,以特征词在“公众”中的累积频次作为数据参照来区分群的重要性可保证对“完美主义”概念所提取的表征信息的全面性与概括性。

为尽可能多地搜集反映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特征的项目,研究设计了开放式问卷,题目有:(1)你认为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吗?如有请详细列出具体的思想和行为;(2)如没有,你认为完美主义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并请列出具体的思想和行为;(3)请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完美主义者的特征,等等。

所有搜集到的句子作为下一步编制项目的原始材料。

2.问卷项目库的建立。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7~9,12~21],总结出完美主义具有如下核心特征︰(1)完美期待;(2)自我强加的高标准;(3)恐惧失败;(4)追求条理与整洁;(5)注重外表呈现与比较;(6)较高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7)对他人的评价与要求。根据完美主义核心特征,参考国外完美主义量表的有关内容与条目[8,10,11,14~16],由问卷编制小组按照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范围内进行项目编制,初步构建了39个题目。

运用《中国青少年完美主义量表》[16]在大学生群体的修订版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以高得分者中的前27%为高完美主义倾向访谈对象,拟定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最后由问卷编制小组采编28个项目。将67个项目随机排列由5位心理学教授和博士增减、修订,最终确定65个项目的定稿。随机抽取50名本科生进行试测,修订语义等表述或理解上的歧义或错误,并确定标准施测时间为20±4.71分。问卷施测采取作者本人和委托代理人两种方式;代理人为心理系研究生和专业教师。

3.效标量表。本研究从积极与消极心理指标方面选择了 Frost、Hewitt等人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 (FMPS和 HMPS)、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正性情绪、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考察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人际关系完美主义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

三、结果与分析

(一)因素结构

综合考虑题项间的临界比率(CR值)及鉴别力和各题项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将决断值未能达到0.01显著水准的题目及与问卷总分相关系数小于0.20的题项全部予以删除。对剩余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经考察各维度所建立的相关矩阵,决定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斜交旋转而不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和正交旋转,对相关矩阵进行巴特利球体检验发现,结果达到理想的测量要求(x2=56 130.232,df=2 457.463,p=0.000),取样适当性问卷效度指标为0.847,表明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是适当的。

考察初始负荷矩阵和旋转因素负荷矩阵的特点,最后依据以下标准确定因素的数目:因素的特征根 >1;因素解符合陡阶检验,据碎石图确定因子;共同度 >0.25和载荷 >0.35,以及在其它因素上载荷 <0.30的标准删除项目;每个因素至少包含3个题项。结果得到一个37个测题的测验,二次因素分析显示,所有项目最终集结在5个因素上,共解释了总变异的55.093%,题项的最高负荷为0.822,最低负荷为0.403。根据每一因素中的项目载荷和内容将因素命名如下:因素1他人导向、因素2与人比较、因素3自我导向、因素4社会规定、因素5他—他导向 (详见表1)。

表1 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的因素分析表

(二)验证性因素分析

一次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GFI、NFI等个别拟合指标显著地低于0.900,但较接近0.800,表明五维模型有进一步拟合的矩阵要求;将在验证分析中发现的高相关因子全部析出,综合考察并修订残差等的分布,对此模型的个别项目结合其所负荷的内容进行修正,在删除第29(与人比较)、42(社会规定)、17(与人比较)项目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理想路径,最后结果显示,34项目的五维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的统计要求,5个因素共解释总变异量的57.168%(详见表2)。

表2 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的整体拟合度检验结果

(三)问卷信度及与 SCL-90的相关

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重测信度,以及与 SCL-90的相关都达到了统计学和理论构想的基本要求 (详见表3)。

表3 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及与 SCL-90的相关

(四)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

以 Frost、Hewitt与 Flett的多维完美主义和自尊、一般自我效能作为效标进行分析发现,本量表的各个维度皆与上述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存在显著的相关,表明对人际关系多维完美主义的理论构想与操作性定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的显著相关也显示了量表理论构想和维度结构的合理性 (详见表4)。

表4 大学生完美主义的效标关联效度

四、讨 论

本土化人际关系完美主义心理结构的探索发现,自我导向的 (self-oriented)完美主义,主要指个体努力将所有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和标准;他人导向的 (other-oriented)完美主义,主要指对他人有很高的期望,对他人的错误和不尽力完美处感到不安;社会规定的 (socially prescribed)完美主义,主要指个体尽力满足别人对他的期望,担心别人对他失望;他—他导向 (other-other oriented)的完美主义,主要指具有完美倾向的个体完美主义者同时还具有以重要他人 (父母亲戚、亲密朋友等)的标准或期望去要求另一部分重要他人的倾向;与人比较的倾向则反映了完美主义者不甘平庸,凡事求以高标准的倾向,而这种标准的高低判断正是其与人 (物)比较所得。

在自我导向、他人导向、社会规定三个维度上中国大学生与欧美大学生具有共同之处,说明本研究具良好的聚合与分析效度,也反映了文化差异下的心理共通。但本研究所发现的他—他导向、与人比较倾向则为中国大学生所独具,这可能与中国样本所处的集体主义文化与教育背景有关,这种文化、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大学生不像个体主义背景下的被试那样过多地以自我为重,而是在认知、行为上更多地考虑到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这对于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来说,就会产生以高标准与高期望要求他人的心理,而高低标准的判断本身就是比较倾向与其伴生的过程。与人比较倾向的发现,极有可能贯穿着完美主义个体整个心理过程,因为无论自我导向、他人导向,还是社会规定的完美主义心理都应该在“与人比较”的前提下方可以自己、他人或社会的高标准与高期望要求处于个体人际关系域内的对象。

对上述5个心理结构施以验证性因素分析后发现,直接检验样本的协方差矩阵和估计协方差矩阵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 x2/df比较接近5,因此,其期望值是可以接受的[24,25]。RMSEA作为评价模型不拟合的指标小于0.08,因此模型拟合的比较合理[26];而 RMR小于0.1,也表明模型拟合较好。至于 NFI、NNFI等拟合指标,理论上要求大于0.9才表示支持构念假设[27],但也有学者的研究表明,GFI等大于0.8也可以接受[28,29]。因此,经过路径修正后的五维模型是可以接受的,表明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数达到了较好的测量学要求,进一步保证了该量表具有理想的结构效度。而对五维结构所建立的相关矩阵发现,相关区间为0.134~0.402(p<0.05,p<0.01),呈中低程度,表明这5个心理结构“内容流向”一致性,同时彼此又是较为独立的,也印证了本量表理想的结构效度。而得出5维心理结构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区间 (0.510~0.672,p<0.01)则表明,各分维度与总体具有较强的一致性,量表具有理想的内容效度。

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区间为0.730~0.844,说明量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较为理想,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用于测量本土大学生的人际完美主义心理。

编制的本土化人际关系完美主义量表虽然较国外的相关量表更能全面地测量个体的完美主义,但其未来的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该领域的完美主义是否也像其他领域的完美主义一样具有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的二维结构。

五、结 论

第一,根据国内外完美主义理论所编制的人际关系完美主义量表与国外量表具有相一致的三维结构,即自我导向的 (self-oriented)完美主义、他人导向的 (other-oriented)完美主义、社会规定的 (socially prescribed)完美主义,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趋同。

第二,中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完美主义心理还存在他—他导向 (other-other oriented)和与人比较倾向的完美主义心理,反映了文化差异之下心理的独特性,显示了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的突出特点。

第三,从量表的检验结果看,中国大学生人际关系完美主义量表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和较可靠的稳定性。同时,其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等都达到了较合理的统计要求,对大学生的人际完美主义心理可进行具体而科学的测量。

[1]PI MAN R K.Pierre janet 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1903):review and commentary[J].Arch Gen Psychiatry,1987,44:226-232.

[2]HORNEY K.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the struggle toward self-realization[M].New York:W.W.Norton,1950:86-90.

[3]ADLER A.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writings[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6:101-125.

[4]HOLLENDER M H.Perfectionis m[J].Compr Psychiatry,1965,36:94-103.

[5]HAMACHEKD E.Psychodynamics of nor mal and neurotic perfectionis m[J].Psychology:A Journal of Human Behavior,1978,15:27-33.

[6]M IRELA A A,KENNETH G R.The role of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in oerfectionis m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6,53(4):498-510.

[7]PEARSON C A,GLEAVESD H.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 m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eating disorder feature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2006,41(2):225-235.

[8]FROST R,MARTEN P,LAHART C,ROSENBLATE R.The dimensionsof perfectionism[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90,14:449-468.

[9]AMER ICAN PSYCH I ATR IC ASSOCI ATI 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manual ofmental disorders[M].WASH I NGTON:Author,1994:128.

[10]HE W ITT P L,FLETT GL.Perfectionism in the self and social contexts:conceptualization,assess ment,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patholog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0(3):456-470.

[11]SLANEY R B.The revised almost perfect scale[J].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ment,2001,34:130-145.

[12]王敬群,梁宝勇,邵秀巧.完美主义研究综述[J].心理学探新,2005,25(1).

[13]谢玉兰.编制大学生自我完美主义问卷[J].中国临床康复,2005(9).

[14]方新,钱铭怡,罗珊红,訾非.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

[15]杨宏飞,张小燕,赵燕.大学生一般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

[16]李建伟,宋广文,李飞.中国青少年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

[17]BURNSD D.The perfectionist's script for elf-defeat[J].Psychol Today,1980,14(6):34-52.

[18]HE W ITT P L,FLETT G L.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in unipolar depression[J].Journal of Abnor mal Psychology,1991,100:98-101.

[19]JOHNSON D P,SLANEY R B.Perfectionis m:scale development and a study of perfectionistic clients in counseling[J].J COLL STUD DEV,1996,37(1):29-41.

[20]訾非.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心理科学,2004,27(4).

[21]杨宏飞,孙黎黎.高中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8(2).

[22]杨宏飞,来燕,王霞.高中生的完美主义与知觉到的父母完美主义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

[23]王敬群,梁宝勇.完美主义发展模型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

[24]GOTAY C C,BLA I NE D,HAYNES SN.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a multicultural cancer patient[J].Population PsychologicalAssess ment.2002,14(4):439-450.

[25]MANNE S,SCHNOLLl R.Measuring cancer patient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well-Being:a factor analytic assess ment of the mental health inventory[J].PsychologicalAssess ment,2001,13(1):99-109.

[26]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J].心理学报,2004,36(2).

[27]孙春晖,郑日昌.学习适应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1,21(2).

[28]张卫东.应对量表 (COPE)测评维度结构研究[J].心理学报,2001,33(1).

[29]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3.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ile a native multi-dimension perfectionist sca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which fits the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this study,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interviews and the relevant perfectionist scale,collected and compiled the items which described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fectionist's interpersonal aspects,established a preli minary questionnaire,then made an exploratory and confir matory factor analysis to the date from college students groups,and test the factors of the questionnaire.The scale consists of 34 items,five dimensions(subscales)including comparisonwith the others,self-orientation,othersorientation,other-otherorientation,community-orientation.The result of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localized perfectionist scales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has showed satisfactory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iswell suitable for practical use.

Key words:interpersonal rel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perfectionis m;localization;psychometrics

(责任编辑 彭何芬)

Elementary Development of Perfection ist Scales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L IJian-wei
(StudentAdm inistration Office,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B841.7

A

1009-1505(2011)01-0083-07

2010-01-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全员社会实践工作对策研究”(09JDSZ2013)

李建伟,男,山东临沂人,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工作部讲师,应用心理学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和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效度导向
你是完美主义的领导吗?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偏向”不是好导向
完美是个坑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效度验证:教育考试亟需补齐的短板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完美主义是完美,还是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