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勇良 姚 蕾
(1.浙江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5;2.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研究
卓勇良1姚 蕾2
(1.浙江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5;2.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对省外投资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 2007年~2010年四年间省内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统计分析,从省外投资的总体规模、区域分布、产业分布以及对浙江经济的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得出若干重要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浙江经济
DO I:10.3969/j.issn.1671-2714.2011.01.009
对省外投资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长期来缺少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确切结论和深入了解。笔者通过对 2007年~2010年四年间沪深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分析,较细地观察到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情况,并据此深入分析有关浙江对省外投资的整体状况,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呈现一种起步时期的迸发式增长。对省外投资与企业规模的相关较低,与企业经营状况相关较高。当前仅少数企业大规模对省外投资,多数企业尚处于小规模对省外投资状态。
(一)对省外投资规模急剧扩大
浙江 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企业共 143家,①其中 122家在年报上显示有对省外投资的记录,占85.3%。至 2009年末,累计对省外投资 294.4亿元,在省外建立子公司 619家,平均每家企业2.1亿元 ,比 2006年增加 1.3倍多 (见表1)。
表1 浙江省内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总体情况
另按可比口径计算,2006年~2009年,浙江上市公司累计对省外投资年均增长 39.9%(见表2)。全省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仅12.3%,不到全国一半,对省外投资较快增长严重拖累了省内投资增长。
表2 浙江 100家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
(二)对省外投资规模仍不算大
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对省外投资仅是少数企业的经营行为。
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占总资产比重,2006年为 4.5%,2009年为 5.0%,大致保持稳定。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稳定而坚实上升,2006年为 12.2%,2009年为 14.8%,上升了 2.6个百分点 (见表3)。由于投资额口径小于总资产口径,大于所有者权益口径,因此只能从这些数据的比较中,间接得出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的相对规模尚不算大的结论。
表3 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占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比重
(三)大规模对省外投资尚属少数企业的行为
大规模对省外投资只是少数企业的投资行为,多数企业投资规模较小。
按投资金额分组,对省外投资额 5亿元以上企业 12家,但其对省外投资额合计,则占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的 56.1%。投资 1亿~5亿元的有 46家企业,企业数占总计的 32.2%。投资 1亿元以下的则多达 85家企业,其投资额仅占总计的 7.1%(见表4)。在少数企业占有较多对省外投资额情况下,多数企业尚处于小规模投资状态。
表4 2009年浙江上市公司累计按对省外投资额分组
按对省外投资占所有者权益比重分组看,情况与上述相差不大。对省外投资占所有者权益30%以上的仅 14家企业,投资额合计占比却高达46.0%。对省外投资占所有者权益比重 10%至29%的企业有 43家,投资额合计占比为 43.0%。有 86家企业对省外投资占其所有者权益比重低于 10%,且其投资额占比仅 11.0%(见表5)。很显然,多数企业仅处于小规模对省外投资状态,且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也不高。
表5 2009年累计对省外投资按占所有者权益分组
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足迹遍布全国,覆盖了全国除台湾地区、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
(一)区域分布具有较高集中度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直是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的首选。至 2009年末累计,浙江上市公司对这一区域投资 174.1亿元,占累计对省外投资的 60.1%。在对沿海投资中,沪苏粤占其中的66.8%,占总计的 40.2%(见图 1)。
浙江上市公司对上海投资一直居于各地榜首,2009年累计投资 61.3亿元,占累计对省外投资的 21.2%(见表6)。
浙江上市公司在上海投资主要是两种形式,目的均在于形成重要的窗口效应。一种是在上海设立销售子公司,企业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都保留在浙江,利用上海大都市人才资源优势,建立研发机构、贸易机构等;另一种是将总部建在上海,主要的生产加工基地则仍在浙江。通过利用上海的“窗口”基地,结合浙沪两地的比较优势,浙江上市公司提高了企业层次和水平,实现了自身的更大发展。
(二)分布趋势分散化
浙江上市公司对中、西部地区投资虽早已起步,但由于当地投资环境、配套政策等不够完善,投资额一直较小,且集中于资源简单加工产业。
表6 2009年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前 10位地区
随着“西进”战略逐步推进,省内企业对西部投资开始迅猛增长,总体呈现“大投入、快增长”格局。2009年,浙江上市公司在西部的投资范围从 2006年的 9个省份,扩展到 11个省份,年度投资比上年增长 22.6%,占当年新增对省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 2007年的 12.7%提高至 2009年的28.9%,足足提升了 16.2个百分点。
对中部地区投资不同于对西部的迅猛扩张态势,增长略微缓慢。2006年,浙江上市公司对中部地区的新增投资额为 11.6亿元,2009年新增投资额为 16.0亿元,增长 37.9%,增幅远远低于西部地区同期的 75.7%。2009年,浙江上市公司对中部地区新增投资额 16.0亿元,占当年新增对省外投资额的 23.7%,比西部地区低 5.2个百分点 (见表7)。
表7 浙江上市公司对东中西部当年新增投资额和占比
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结构变化具有“回归实业”倾向。2009年与 2006年相比,房地产和金融投资比重,从 32.5%下降为 28.9%,下降了 3.6个百分点 (见表8)。
表8 浙江省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行业分布 /%
(一)对省外投资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
从近四年省内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态势看,第一产业投资从无到有,占比较低,2009年仅为 5.2%;第二产业投资持续上升,投资比重从 2006年的 38.5%上升至 2009年的52.6%,其中绝大部分是制造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在 2007年微弱上升,随后持续下降,2009年投资占比为 43.4%,比第二产业低 9.2个百分点。
1.制造业占比上升。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制造业投资比重逐年提高,占比已近五成。对制造业的新增投资额占当年新增对省外投资额的比重,也从 2007年的 18.5%提高至 2009年的 41.3%。
在具有对省外投资行为的企业中,以投向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占 2/3以上。对制造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电器、电子、化工、医药等领域。制造业向外转移趋势的增强,一方面可以突破省内要素制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为省内承接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的转移腾出空间,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契机。
2.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绝对优势。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服务业投资比重逐年下降,从 2006年的 50.3%下降为 2009年 43.8%(见图 2)。这表明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已经从起始时的贸易型投资,逐渐向生产型投资转变。
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服务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金融业等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居多,消费性服务业较少。2006年~2009年,对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整个服务业投资的比重,大致保持在 85%左右,且有进一步上升势头。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比较大,投资领域也有一定程纷纷加入新兴产业投资行列。
即使是房地产业,也与“科技”搭上边,办起了科技地产。如恒生电子股份公司拟投资 5亿元,在成都打造科技地产。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度的拓展,但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鲜有上市公司进入。
(二)对省外投资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在投资多元化趋势下,浙江上市公司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投资范围逐渐扩展到商贸、房地产、物流、餐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行业。而在这其中,利润回报率较高的商业地产、与“高科技”挂钩的先进制造业等新行业开始成为省内企业对外投资热点,对省外投资的结构逐步优化,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
1.商业地产开始备受青睐。在对房地产业投资中,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现象,即近年来浙江上市公司开始对依托于专业市场的商业地产愈加青睐。许多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商纷纷转型做商业地产。有的企业在省外同一地区打造多个商业地产,有的在省内以制造业或建筑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在省外投资也以商业地产项目先行,抢占中西部开发先机。
例如以制造业为主营业务的海亮集团,在内蒙古耗资 30多亿元打造两个商业地产项目。浙江东方在自贡市参与旧城改造,投资 2.5亿元兴建“东方广场”。新湖中宝于 2009年 11月 12日发布公告称以 1.06亿元竞得沈阳两块住宅商业用地。
2.新兴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虽然房地产、制造业、专业市场、商贸流通等依然是浙江上市公司最擅长的传统行业,是对省外投资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近年来,上市公司同时把投资方向对准了具有更大前景的新兴行业,如新能源、新农业、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等等。金融危机后,新能源的发展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浙江的精功、杉杉、华仪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作为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的代表,其对省外投资规模逐年扩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省内资本开始大规模布局全国的趋势。
(一)“省外浙江”或已占省内经济 10%多
根据 2009年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数据,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对省外的投资总额。将省内上市公司制造业这一块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分别将各类上市公司对省外的投资额除以总资产,然后以该比率分别乘以浙江规模以上大、中、小企业的总资产,最后加总推算,可以得出省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省外投资,2009年累计总额约为 2 500亿元。
这一数据占 2009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的 6.3%,如果按 1元钱投资形成 2元多总资产计算,则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外部分总资产占省内部分的比重,大致为 12%左右。
进一步考虑到规模以下企业对省外投资较少因素,且以工业企业状况推算全省,则显然可以认为,“省外浙江”的资产,或已占省内资产的 1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仅计算省内企业对省外投资,则我们至少已经有了 1.1个浙江经济。
(二)对省外投资的趋势预测
1.企业对省外投资增长将持续快于对省内投资的增长。尽管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但仍具有立足省内的鲜明特征,不过对省外投资的重要性将逐步提高。采取趋势外推法分析,在一个时期内,在宏观经济状况较好情况下,如果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内投资增长 2个百分点,对省外投资则有可能增长 3个百分点,省外资产占浙江上市公司资产的比重将较快提高,同时企业将逐渐摆脱省内依赖,增强其全国性企业的特征。
2.对省外金融与房地产业的投资具有增长趋势。虽然从总量分析看,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金融业投资比重出现较大下降,但对金融业的股权投资则上升较大,2006年对省外金融业股权投资占 7.2%,2009年上升到 9.3%,上升了 2.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是大企业的最爱。如恒生电子拟投资 5亿元,在成都打造科技地产。在股权投资上尝足甜头的雅戈尔近一年来,投资上市公司 9家,非上市公司 2家,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股权投资已成雅戈尔的发展主战略。
3.总部经济模式加快形成趋势。企业的对外投资将形成制造业基地在省外,总部及研发中心在省内的格局,强化“总部—制造业基地”格局,同时带动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向外走,形成浙江金融服务于全国的良好趋势。
对省外投资是事关浙江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然而如此重大的发展战略问题,目前缺少政府的深入了解、高度关注和政策引导,当前显然已到了改变这一局面的时候了。
(一)正确认识对省外投资增长趋势和作用
对省外投资的较快增长,是浙江经济进入人均 6 000美元以上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日本人均 GDP在 1970年达到 6 000美元以后,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突破 1亿美元,开始较快增长。日本人均 GDP于 1980年进入 1万美元以后,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开始大幅增长。浙江作为一个省份,对国内其他省区投资的障碍,远远小于国家间的投资障碍,所以远在人均 GDP未达到 6 000美元以前,即形成了对省外投资的较快增长,随着经济发展,浙江对省外投资将持续较快增长。
对省外投资具有提升浙江要素效率,促进浙江经济转型的积极作用。当前对省外投资大幅增长的一个不利后果,就是省内投资增长速度持续居全国一半以下。然而即使在由此导致浙江GDP增速居于全国低位情况下,浙江经济仍高度活跃,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省内现金流量增长仍较快。2004年~2009年,浙江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比全国平均快 1.1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增速比全国平均快 3.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经济效益则全国最好。
省内 GDP增长相对减速,而浙江经济活跃程度甚至有所提高,典型反映了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是更多地由早先在省内发展为主,转变为向省外拓展;由以“玩产品”为主,向“玩投资”转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省内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加快兴起,服务业加快发展,城市功能和制造业较快提升,居民素质加快提高。
(二)确立稳步推进对省外投资的社会共识
对省外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增长过快,将对省内经济具有相当的负面影响;增长过慢,也不一定有利于省内经济发展。2004年~2009年,浙江城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已比全国平均低 1.7和 1.5个百分点,其中省内投资增速下降是主要因素。但同时也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尊重企业自主权,重视长期战略利益,决不能弱化省外阵地。
总体思路是,优化企业要素配置,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拓展浙江发展空间;增强土地资源等供给和改善投资环境,大力促进企业增加省内投资,加快省内经济转型升级;强化投资引导,稳步推进对省外投资,优化提升以省内为主体、以省外为拓展、融合互补、积极互动的整体发展格局。
省内仍是浙江经济主战场,省外则是浙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体对企业而言,一方面希望他们深深扎根于省内,另一方面也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合理布局生产经营基地。无论对省内投资还是对省外投资,各级政府均应科学引导,积极支持,着力推进。
(三)积极增强对于“四个浙江”的政府服务
1.高度关注“省外浙江经济”。确切地说,当前已形成四个浙江经济。第一个是省内浙江,第二个是“省外浙江人经济”,第三个是省内企业对外省投资形成的“省外浙江经济”,第四个是“海外浙江”。“省外浙江”已具有相当规模,对浙江整体发展具有很大影响,政府宜以高度关注。
2.政府服务应具有“四个浙江”的宽阔视野。政府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以及政策措施,均应考虑省外浙江经济。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于省内外经济,原则上应一视同仁,给予高效服务。鉴于开拓省外发展的艰难,因此就一定意义说,对省外浙江经济更应设立“小灶”,同等条件优先提供服务。
3.政府服务应适合“四个浙江”的不同特点。省内浙江是浙江经济的主体,是政府服务的基本着力点,应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资金、环保等问题,吸引更多企业在省内投资。省外是浙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战场,应积极与相关省区建立良好关系,畅通协商对话渠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协调处理机制,切实保护“省外浙江”产权、投资利益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积极展开浙江对省外投资研究,给予企业投资指南、法律援助等全方位的服务。
(四)加大监管,规范对外投资行为
浙江企业对外投资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相关部门重视,防患于未然。
省内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的形式绝大多数是新办企业,财务方面的监管约束往往不甚健全。部分省内企业借此漏洞,将公司总部利润隐蔽转移,以达到减少或不缴纳赋税金额的目的。而投资接收地为了招商引资,通常会有优惠的减免税政策,从而导致大量税收流失,省内财政收入下降。因此必须督促企业健全财务制度,依法强化审计监督。财税部门在跨区域管理上应有联动机制,核实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协调对两地企业的管理。同时要通过对控股子公司报表的定期抽审,规范企业财务,加大监管力度。
与此同时,积极配合有关省区,共同做好对于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项目的监管,配合有关省区对浙江企业的投资项目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协助提供企业信息,增强对于企业环保工作的监管力度。
注释:
① 不包括上交所B股。本文所谓省外仅指外省,不包括海外。
② 对 2007年~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整理而得。
[1] 查志强.大都市魅力与地区经济融合-浙江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2(7):50-56.
[2] 陈建军.“东扩西进”与浙江产业区域转移的战略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2(1):50-56.
[3] 徐剑锋,张秀梅.理性看待浙商省外投资的影响[J].浙江经济,2004(19):32-34.
[4] 卓勇良.日本对外投资格局的变化[J].世界经济,1999(9):46-51.
[5] 卓勇良.日本经济格局与结构变动及其对浙江的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53-60.
[6]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Abstract:Foreign investment in Zhejia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on annual reports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province between 2007-2010,the overall size of investment from outside the province,regional distribution,industry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impacton the Zhejiang are exp lored.A number of important conclusions aremad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listed company;foreign investment;Zhejiang economy
On L isted Compan ies'Foreign Investment in Zhejiang Provincial
ZHUO Yongliang1&YAO Lei2
(1.Zhejiang Provincial Development&Reform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Zhejiang,310025,China;2.Econom ics School of Ningbo University,Ningbo,Zhejiang,315211,China)
F127
A
1671-2714(2011)01-0046-06
2010-12-30
卓勇良 (1955-),男,上海人,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 孟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