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改革

2011-10-21 06:53□靳
职教论坛 2011年11期
关键词:我院实训岗位

□靳 涛

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改革

□靳 涛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旅游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面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现状,对于承担着旅游人才培养任务的各类旅游院校来说,如何使专业教学面向行业需要,明确专业培养定位,探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显得迫在眉睫。以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考察该院旅游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独特的旅游人才培养之路和专业建设思路,以对我国高职高专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旅游专业;旅游人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一支新兴的经济增长力量。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人才教育事业的发展。到2009年底,全国共有旅游院校1700多所,从旅游专业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旅游人才培养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两大突出问题[1]。因此,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如何使专业教学面向行业需要,明确专业培养定位,探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在专业建设中积极进行专业方向和基本知识、技能的调整和改革将是旅游专业建设的重心所在。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然才不到十年的时间,在教学改革方面已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高职人才培养之路,同时也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建设思路。2008年,还比较年轻的旅游管理专业被我院列为院级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改革试点后备专业。

一、紧扣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前瞻定位专业培养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成熟,旅游消费需求开始发生转变,与远距离旅游观光相比,人们更青睐周末的短途放松休闲游,既可以缓解紧张工作节奏的压力,又免去了长途舟车劳顿。因此,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各类生态旅游景区在各省不断涌现,并正在成为假日特色、精品旅游项目,旅游农业化、农业旅游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之而来,此类旅游景区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大量对旅游管理和生态旅游景区相关理论知识兼备的技能型人才需求。

根据旅游行业发展出现的这种新特点、新趋势,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紧扣行业发展现状,积极进行调研,明确了旅游企业用人要求及同类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状况,以学院传统的专业技能平台为基础,前瞻将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为生态旅游方向,及时补充了我省对旅游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一)依托办学优势,确立专业建设思路。准确的专业定位,明确的专业建设思路,是专业建设发展的灵魂。高职高专院院旅游人才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行业需要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培养[2]。在此原则指导下,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思路上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旅游行业发展以及学院的办学资源紧密结合,依托现有的办学优势,深入分析就业岗位特点和要求,寻找岗位需要与学生培养的切入点和结合面,以特色求生存,以就业求发展。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依托河南生态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和学院五十年积淀,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的办学思想和传统,把面向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线路,培养管理、导游及饭店服务人才作为专业建设的特色,并针对行业发展需要,适时拓展岗位去向,与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保持高度一致。

(二)探索实施突出实践教学、注重技能与岗位结合的“一三九”培养模式。衡量一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否成功,就是看其学生毕业时是否已被培养成现代企业生产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要素,并能与其生产要素相结合,无障碍地进入生产过程[3]。“让学生获得直接上岗能力”,其实际内涵就是将劳动资源改造成人力资源,符合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密与行业相结合,深入考察企业岗位设置,细致分析岗位技能邀请,制定了注重技能与岗位技能要求相结合的“一三九”培养模式。

“一”即一个人才培养理念:面向生态旅游,实施专业嫁接,突出产学互动,服务学生就业;“三”即专业培养分三个模块:岗位模块,教学模块,考核模块;“九”即九个要素,针对岗位模块,教学模块,考核模块三模块中的每一个培养模块分别提炼出三个要素,构成对模块的有利支撑。通过“一三九”培养模式的实施培养,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导游资格考试通过率达60%,旅游饭店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98%。

“一三九”培养模式

(三)产学结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专业教师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高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0%;青年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77.8%;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非常注重教师指导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给教师提供到旅游岗位第一线兼职和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考取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师证书、专业实验室建设全员参与等方式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锻炼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另外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真正与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相对应,技能训练项目科学可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特别聘请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的主要负责人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开设作具体指导,对一些技能要求比较强的课程,则多方考察聘请实习实训基地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院外兼职教师进行讲授,并特别聘请他们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兼职教师,如丰乐园大酒店、裕达国贸大酒店、金水阳光生态园、富景生态游乐园、郭纳茶艺工作室、菲林培训学院、郑州凤凰旅行社、豫之旅海外国际旅行社等负责人分别担任旅游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讲授和讲座。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4]。为了构建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并把这一目标落实到教学中,加强课程改革基础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先后走访并与河南省旅游局、郑州豫之旅海外国际旅行社、金鹭鸵鸟生态养殖园、富景生态游乐园、丰乐园大酒店、裕达国贸大酒店等近十多家旅游企事业单位,就实习基地建设、合作办学、旅游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协商,并达成实质性多项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挂牌后,为了真正保持校企良性互动,友好合作,一方面我系全体师生深入旅游行业,参与旅游实践,运用旅游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社会实践能力。在寒暑假和最后一个学期选派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工作,老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课余时间到旅游企业、风景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参与了旅游规划、旅游咨询、旅游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教学相长,师生得到了共同提高。另一方面也特别邀请实习实训基地的负责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习实训的设计。并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开展教科研活动,优势互补,对我省的旅游经济、旅游规划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献计献策,有效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准备与郑州豫之旅海外国际旅行社合作成立“郑州豫之旅海外国际旅行社河南经贸学院分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全面负责管理、旅游管理学生全部参与工作,自行组团,自负盈亏。通过旅行社分部的成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绝好的院内与院外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

通过密切联系旅游企业、建设好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开放式互动教学、实践教学,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服务技能、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

(五)围绕专业技能,突出实践教学。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要紧紧围绕专业技能,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5]。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完善与规范实践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内容,专业主干课程中理论教学和课堂训练的比例基本为1:1,如一门专业主干课的教学课时为50学时,教师会安排25学时的理论讲授,另外25学时则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课程技能的训练。在培养计划中对实训内容的安排和实施也作了具体的设计和安排,做到课堂训练、课程实习、专业实训和生产实习四个环节的紧密结合,实践教学采取“由点成线,由线及面,由面树体”的点、线、面、体四阶实践教学模式,以确保实训项目顺利进行,预期实训效果准确实现。教学改革以后,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达55%。

(六)增强育人意识,开展素质教育。旅游业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将来旅游业人才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将是人才的多样化[6]。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严格,不仅要在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方面提供周到服务,还要求组团社对各地的语言、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行业规范等心中有数,并具备与旅游者、旅行社、酒店等相关企业部门的良好沟通能力,还必须具备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必须增强育人意识,把开展素质教育放在一个与专业素质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通过 “红色讲坛”、“德育导师制”、“名著名篇名片赏析”、“明日之星”导游大赛、“才艺展示”等丰富系统的二课活动,将专业素养的形成、个人素质的提高、德育意识的强化融为一体,既教学又育人。从对两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来看,才短短两年的时间,很多旅游企业对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印象,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所展现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三、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努力的方向

(一)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五年的专业建设、两年的专业教学改革,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虽然年轻,但通过踏实求是、果敢创新的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1.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成功接轨。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中,注重与职业培训相结合,通过“一三九”培养模式的实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成功接轨,专业课程依据行业岗位资格考试开设导游基础、调酒与茶艺、导游实务等课程,在专业学习中完成职业培训的内容。学生在院期间根据个人就业定位,基本上都顺利拿到了相关行业资格证书。

2.在校生提前上岗,毕业生零距离就业。旅游管理专业在二年级拿到导游证的学生会在我系建立的实训实习基地旅行社中担任兼职导游,利用双休日在河南省内带团,利用黄金周和寒暑假带省外团。另一部分对酒店和景区工作感兴趣的同学,也会在黄金周和寒暑假期间到相关岗位顶岗工作。因为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多的实践场所和机会,所以,学生在学院期间就积累了丰富的岗位经验,总是在第六学期的毕业实习期间就提前上岗,上岗就能胜任工作,就业实现零距离。

3.被确定为院级试点专业,专业师资队伍素质大幅提高。凭着清晰的专业培养思路,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准确的专业培养定位及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和改革中取得了丰硕成果。2008年被学院确定为院级改革试点专业。通过对师资有计划的途径多形式培养,逐渐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学历比例、职称比例、双师素质比例“三高”的师资队伍。

(三)专业建设努力的方向

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在专业建设中,我们一直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作为核心工作开展,但仍有很多可以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如教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与行业和岗位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对学生就业岗位进一步的具体和细化,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和设置等。

2.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尚待提高。通过专业建设,新引进和培养的青年教师在学历层次和教学业务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也按计划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岗位实际,但因为经验积累不足,实践能力尚待提高。

3.教材建设有待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一直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但与专业方向紧密结合的有特色的自编教材太少,训练指导教材还没有,教材建设还有待加强。

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教育,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以“行业背景”为支撑,按照“行业岗位与岗位群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优势作为专业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平台,才能有效地促进专业的发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旅游应用型专业人才。

[1]汪业军.浅谈高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03).

[2]杜宁.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刍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3]乌兰.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China Economist,2007(10).

[4]段光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3).

[5]杜宁,韩莹.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11).

[6]赵威,程金龙.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特色研究—以民办高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11).

靳涛(1971-),男,河南夏邑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旅游副教授,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G712

B

1001-7518(2010)11-0044-03

责任编辑 颜小兵

猜你喜欢
我院实训岗位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