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袁少锋
当前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袁少锋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运用债务融资的方式筹措办学资金,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列举了高校财务风险的来源,提出了一系列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高校 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一)管理层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由于高校财务风险具有隐性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高校财务风险认识不足。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成为法人实体,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同时,国家的财政拨款相对减少,资金需求与财政拨款间的缺口日渐扩大,高校自筹资金的压力随之增大,迫使高校在筹集、调度及合理运用资金等方面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然而。不少高校管理者及财务工作者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一转变。资金运用不合理,导致学校综合财力入不敷出,加剧了高校财务运营风险。
(二)大规模扩招增加了高校财务风险。扩招导致高校每年大量的资金投入,急需后续资金的补充。与此同时.国家允许高校向银行贷款发展教育,银行对高校的贷款政策门槛也较低、操作较简便。因此.高校背负巨额债务,每年支付的利息费用逐年增多,高校的财务风险也逐渐升级。
(三)资金结构不合理引发高校财务风险。资金结构是指企业资金总额中不同来源资金各自占有的比重,而狭义的资金结构则指债务资金占资金总额的比率。高校通过不同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可以筹集到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两种性质的资金。然而多数高校资金结构失衡。债务资金特别是银行贷款占资金总额的比重过大。降低了高校长期与短期偿债能力.削弱了高校短期偿债保障,加大了高校财务风险程度。
(一)预算收入完成的可靠性差。还贷的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学费收人上。南于许多高校对学费催缴措施不力,欠费数额越来越大。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削弱了高校经费的自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还贷能力。
(二)过分依赖银行贷款隐藏的财务风险。高校向银行贷款始于上世纪末,是与高校扩招密切相关的.当时整个宏观经济偏冷,在“教育产业化”观念盛行的背景下,高校成为金融资本追逐的热门领域。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潜在风险是巨大的利息支付压力。
(三)基建工程欠款可能引起的支付风险。各高校普遍加大基建投资规模,办学条件“瓶颈”迅速变为资金“瓶颈”,由于投资规模不受学校有效支付能力约束,投资成本不受预算边界约束,任意扩大贷款规模。
(四)校办产业的连带风险。校办产业财务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办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二是与校办产业相关的高校连带责任风险。本文主要研究连带责任风险。学校作为主要投资者,对校办产业要负责任一旦校办产业清算破产,学校要负连带责任,承担投资份额内的校办产业财务风险,因而会对学校财务状况造成影响,形成学校财务风险。
(一)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工作能甭做好,取决于高校领导重视程度的高低。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认真结合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内部经营或举债时,做好可行性研究,对贷款总量进行办学设计,以保证贷款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和效益性。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预警制度,进而通过分析各种项目运作的情况,提前预见各种财务行为、项目运作方式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首先,健全合理的财务规章制度是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重要保证,高校应按照同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尤其是资金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财务风险。
第二,制定财务规划。建立良好的预算管理体系,让众人皆知预算管理是合理配置、规划学校资源的良好工具。预算的合理与否.是评判学校资源规划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准。只有建立了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高校才能及时了解资金的使用以及筹集数量,才能避免陷入盲目贷款、盲目投资、盲目支出的陷阱当中。
(三)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应制订并实施一系列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以防范财务风险。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合理划分职责权限,使每个部门和人员都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同时对不相容的职务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四)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审计工作。首先,高校的内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一方面建立审计业务制度体系,对学校的日常财务运转和资金往来加大监督和审查力度,促进高校财务工作,建立依法办事、权责统一、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良性机制,努力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进行风险导向审计,针对可能产生的种类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如建立预防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的审计指标。保证适度的举债规模:建立和完善预算审计制度,确保总预算和项目预算没有赤字预算;严格会计核算制度。保证每年事业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其次,引入“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机制,发挥国家审计机关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职能,建立以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国家审计机关三种力量组合的“三方审计主体”。
[1]耿淑荣.试论全面预算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J].教育财会研究,2006
[2]鲜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5
[3]彭满如,刘宪军.当议高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J].事业财会,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