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泰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杨洪亮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措施研究
青岛天泰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杨洪亮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在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身处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多。目前,风险管理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所以,如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来防范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容不全面
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往往只注重对财务工作的控制与管理,却没有覆盖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同时,企业的风险管理只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对其他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和道德风险采取忽视的态度,没有制定全面、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核查的重要措施,就目前情况来看,内部审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一般都只是从属于财会机构,使内部审计的应有职能丧失。甚至有些企业没有审计部门,而由企业管理者简单代替其工作。
(三)对内部控制内控及风险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有些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内控只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而没有看到内控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致使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不到位,各种风险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防范。同时,有些企业还存在着只重视风险出现后的应对,忽视风险的预防,造成企业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一)创建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使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得以顺利有效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编制详尽、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内部管理手册,使员工掌握企业机构设置、岗位分配与责任、业务流程;在企业管理层及基层开展有关内部控制的培训,增强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努力建设良好的企业内控文化和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营造全体员工尽职尽责的工作环境,让企业的管理层和采购人员为防止出现道德风险而签订诚信承诺书,在企业采购销售环节要做好控制和监督,操作业务要透明化、公开化,严厉控制和打击商业行贿、受贿等行为。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企业必须制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化、合理化的董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权责规则、财务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及内控监查制度等;设置科学、合理的机构、岗位及权利责任,要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定监督制度对采购与验收环节实施全程监督;在各种经济事项的批准、授权、验证、协调、复核、定期盘点、记录核对、财产保全及绩效考核等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在重大项目的投资、担保、质押及关联方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中建立严格的层层审核制度;公司的重要固定资产、原材料、存货、现金及银行账户制定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抽查与清查制度等。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合理配置权限
企业要想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首先要规范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把企业最高管理者自身和其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明确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并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管理层的决策程序要做到规范、科学;完善企业管理层的监督机制,必须让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及公司财务,使财会机构的设立、运行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并且把公司的财务治理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进行合理配置。
(四)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就是对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内、外部各种风险进行分析,研究风险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程度,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弱化。首先,企业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控制部门,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和道德风险进行全程监控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其次,对已经发生的企业各种风险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活动及风险管理薄弱的环节制定风险监控措施,做到把已知风险防范于未然、风险排除或风险是转移。其中,要重视资本运营的跟踪、监督,通过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分析,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就立即采取措施应对,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另外还要加强对企业全员的道德风险管理,将风险机制运用到风险管理中,使企业、管理人员、员工共担风险责任,实现权、责、利三位一体;再次,对企业重要客户和供应商建立资信信息档案,定期整理与公司发展目标不相符的业务或经济项目,避免这些项目给企业带来风险损失。
(五)完善内部审计体系
内部审计是监督核查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确保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企业必须重视并完善内部审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的内审机构
健全内审机构的前提是企业要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树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内部审计机构直接置于董事会或是监事会的领导下,与其他职能部门分离。只有确定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才能确保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内审工作内容
在工作内容上,从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部控制审计和绩效审计,为企业内部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科学决策发挥咨询服务作用。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并做工作总结报告提交给企业最高领导部门。对于监督内控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性整改意见,加强风险防范,降低风险几率。
3、内部审计进行全过程控制
内部审计的全过程包括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但是现在大多数企业只重视事后控制这一项,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事后监督,往往忽视了事前审计预防风险,事中控制业务执行情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内部审计的全过程,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在财务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加以制止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4、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内审人员不但要精通财务和审计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法律、税务和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并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才能有较高的客观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内部审计水平;其次,加强内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让内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同时企业要注意培养和吸收优秀的内部审计人员,组成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职业能力的内部审计团队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把企业风险防范于未然,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黄苏荣,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初探[J].品牌.2010.(06)
[2]林萍,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J]究.商业现代化.2010.(08)
[3]张正兵,浅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及改进方法[J].中国总会计师.2009.(07)
[4]纪景涛,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