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于弘
现代经济条件下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浅析
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于弘
现代经济条件下,审计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始终存在着审计风险,应采取对策防范风险的发生。审计是为经济服务的,它要对审计结果客观性、公正性负责,若其所做结论有失公允,必须承担相应的审计风险。所以,对可能产生审计风险的各种因素,采取对策防范是审计重要的工作。
现代经济 审计风险 防范对策
审计风险是审计实施者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生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和风险。它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风险;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审查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误和漏报的风险。它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是审计人员不能控制的,是客观的。检查风险是可通过收集证据等手段来控制。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努力的结合,是普遍和潜在的,主观努力可去调整。因此,要提高风险意识,了解产生原因,才能防范审计风险。
(一)受社会及法律环境影响
一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国家、公众等对审计信息依赖程度以及影响范围都在扩大。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会超过对其业绩的感知。社会对审计期望与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存在差异,若审计出现失误,单位和公众都会用法律维权,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差成为潜在风险。二是近年诉讼案件的出现,为了国家及公众利益,国家出台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但新政策难免会有缺陷,有的新旧政策法规之间有抵触,前后矛盾,关联性差,达不到预期使用效果。有时会出现无法可依、难依情况,增加审计结论不确定性及处理的风险。
(二)受审计实施主体素质影响
一是审计实施主体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水平高低是产生审计风险根源。我国审计事业起步晚,队伍人员组成复杂、年轻化,知识结构单一,影响审计工作深度和广度,无法起到风险管理所需求的作用。二是审计人员道德水准高低,应有的执业谨慎态度决定了审计活动是否有偏差,是否引发审计风险。我国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处于初始阶段,有些人员受利益驱动,利用职权,出具虚假报告,产生舞弊和欺诈风险。有的项目审计人员缺乏职业谨慎态度和工作责任心,随意受托,简化程序,对重大问题不充分取证,主观臆断发表意见,导致风险出现。
(三)受审计主体所选方法不适影响
一是审查项目为了降低成本采用抽样审计,以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容易判断失误,出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较大的项目样本选择量少,遗漏报表中的一些重大错误和舞弊问题,不可避免地潜在和增大检查风险。二是审计意见和结论要有证据支持。若没有采用适当方法收集,会导致证据失实,客观存在风险。三是审计方式模式不适合经济发展需求。账项基础审计通过手工手段无法发现计算机信息生成过程中存在问题根源。制度基础审计也会因审计人员对内控了解程度,测试项目,评价水平的局限,生成风险。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营造健康的审计工作环境
良好的社会及法律环境是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我国颁布了《审计法》、《中国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多次修改法律法规,规范审计行为。特别是审计风险准则出台,降低了审计失败的机率,增强了公众对审计行业的信心。要规范会计行为,使其为生成准确的审计信息奠定基础。与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以避免审计风险和法律责任。
(二)保持执业谨慎、规避审计风险
社会对审计期望值使审计风险不断加大,要强化审计人员法律、责任、风险意识。保持职业谨慎。一是承接客户执业中,要仔细研究客户全面状况,选择正确程序,对收集证据认真鉴别,保持执业谨慎,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出谨慎判断。二是规范审计操作流程,建立重大审计项目审议制度。提出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防止或减少诉讼失败时审计机构的财务损失。三是增进与公众沟通。使其理解审计含义,范围,性质,提高认知水平,缩小由不当行为导致的审计差距,降低风险。
(三)坚持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客观、公正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基础。一是保持机构独立。这是审计独立性的关键。保证审计与被审单位没有隶属关系。二是保持业务独立。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独立对被审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三是保持经济独立。这是保持组织和业务独立的物质基础。审计机构经费要有一定标准。会计师事务所收入要按章收费。四是坚持客观公正。对审计项目调查、判断、意见表达,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公平处理业务。
(四)提高审计实施者素质,建设具有较强道德水准的审计队伍。
审计人员素质高低是规避和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一是强化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多种形式和渠道灌输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辨别是非,善恶能力,提高道德意识水平。二是严把人员质量关。严格选拔和聘用具有专业知识和胜任能力的人员从事审计工作。三是明确审计项目负责制。每一项目分工细化,负责人要对全程监控,表彰先进,对造成审计风险或导致诉讼失败,追究责任。四是对审计人员进行经常性培训,包括专业、经济,法律、税收、计算机等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使审计人员创新观念,思路和方法,增强责任感,防止风险发生。
审计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要采取相应对策,防范审计风险。
[1]谢盛纹,审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明辉,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倪丽芬,浅议审计风险【J】.会计之友,2004(2)
[4]陈国辉,浅析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