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曾繁森
事业单位银行贷款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曾繁森
本文以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背景,在银行贷款资金支付方式改变和事业单位非基建项目大量使用银行贷款的情况下,针对事业单位进行银行贷款业务会计处理时遇到的问题,经过细致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会计核算建议。
事业单位 银行贷款 会计处理方法
我国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财政拨款和事业收费收入,由于国家财力有限,财政性资金基本上只能保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事业单位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大中型项目的配套自筹经费等发展性资金需求,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的规定,事业单位从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通过第201号科目借入款项核算,具体核算方法如下:
从银行借入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借入款项”科目;归还本金时,借记“借入款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支付借款利息,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借入款项”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归还的借入款余额,本科目应按债权单位设置明细账。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银行借贷资金的管理方式不断变革,事业单位项目资金中的贷款比例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关于贷款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产生了一些问题。
在银行不断加强对贷款资金监控力度的背景下,银行贷款资金的支付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早期的将贷款本金直接发放给贷款单位,越来越多的转变为并不把贷款资金直接转移给单位,而只是给一个使用额度,单位需要付款时,需要通过银行审批后由银行直接付款给收款人(工程方或项目方),事业单位获得贷款时并没有真正的资金进入到单位账户中,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事业单位在获得贷款时无法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无法进行账务处理,只能在通过银行支付贷款资金时,将支付金额在列入“事业支出”等相关科目的同时列入“借入款项”科目。这样,事业单位银行贷款的会计处理并没有将贷款整体列入到单位财务系统中,特别是在跨年使用贷款资金的情况下,在事业单位报表中将无法全面反映单位债务情况,使真实的债务变成了隐性的债务。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非基建项目的资金几乎全部来源于财政专款,事业单位只能在财政专项资金的范围内实施项目,在收到财政拨付的专项后,贷记“拨入专款”等相关收入科目,支付项目经费时,借记“专款支出”等支出科目,年终结账时,对已完工的项目,将“拨入专款”与 “专款支出”科目对冲,其余额按拨款单位规定办理,或上缴或留存。但是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要求事业单位自筹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特别是一些大中型项目,在要求单位配套的情况下,自筹资金数额会很大,使得很多事业单位短时期内根本无法通过事业收入来筹集这么多的资金,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而银行贷款这样的非财政性资金并不列入收入,在用银行贷款资金支付项目经费时,列入 “事业支出”等科目中,由于在会计处理时只列支出不列收入,项目结束时会导致项目支出大于项目收入,出现亏损,通常的处理方法是用事业基金来弥补,但对于事业基金较少,不足以弥补的事业单位来说,会导致事业基金出现负数,按照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收支平衡的原则,这又是不允许的。
为了更全面、更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银行贷款业务,在我国现行制度的基础上,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会计处理方法上提出了几点想法。
一是针对银行贷款额度的问题
1、事业单位在获得贷款额度后,根据贷款合同等资料,按照贷款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
贷:借入款项
2、通过银行以贷款资金支付工程款或项目款时
借:事业支出等相关科目
贷:其他应收款
这样处理既能全面完整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贷款情况,也不会和现行的事业单位报表科目在统计口径上相冲突。
二是针对非基建项目大量使用贷款资金可能导致事业基金出现负数的问题,考虑到贷款资金并不是事业单位一两年就能消化的,比较恰当的方法是引入企业会计制度中的“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1、非基建项目利用大额贷款资金支付项目支出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2、年末根据项目受益期、单位事业基金数额及当年收支状况,分摊计入当年支出
借:事业支出等相关科目
贷:长期待摊费用
由于“长期待摊费用”并不是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科目,为了避免和现行制度的冲突,在分析现有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基础上,也可以选择通过“预付账款”这个相对合适的科目来核算。
1、非基建项目利用大额贷款资金支付项目支出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2、年末根据项目受益期、单位事业基金数额及当年收支状况,分摊计入当年支出
借:事业支出等相关科目
贷:预付账款
[1]程晓佳,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5
[2]庄桂荣,宫景玉,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