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财务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2011-10-09 07:05:47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65所曹红民
财经界(学术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财务人员效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65所 曹红民

略论财务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65所 曹红民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中必须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才可以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对财务信息作出全面的科学预测,更好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关系

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财务管理处于核心的主导地位,如果财务管理水平跟不上,就很难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中心位置,同时必然会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攻自破”。现代的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对资金的管理,它还涉及成本、费用、利润及其分配等财务收支活动,因此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又是一个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先进的财务管理可以对风云多变的市场走向作出科学预测,从而为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使企业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目前,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不到位,甚至一些企业仍停留在资金管理上,其它职能未实施或徒有其表,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状况探究

1、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思想意识不能与时俱进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毋庸置疑,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知识、能力水平都有非常大的提高。但能力的提高是相对旧的体制,新体制下的一部分财务人员虽然学历提高了,但业务素质还不行,再加上责任心不强,本职工作很难做好。另外还有一些财务人员思想观念陈旧,法制观念淡薄,不仅不能给领导起参谋作用,还违背职业道德,利用各种不良手段骗取金钱占为已有,使国家或企业财产遭受损失。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是学历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2、缺乏全面的财务运行机制与约束机制

现代的财务管理是脱离计划经济时期的全新的管理方法,它需要各职能部分的充分合作与协调。然而由于许多企业管理跟不上,财务核算方法仍停留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平,造成各职能部门的作用难以发挥,工作目标不能保持一致,财务管理的联动与制动作用难以发挥。总之,企业在抓效益时,仅重视生产与销售环节认为是提高效益的关键,而财务只要作好资金的管理就行,其它均不务实。这就造成企业生产与销售看似红火,但最终收益却不理想,而又把这些不理想归咎于财务管理的问题。其实问题虽说出在财务管理上,但实质是财务管理制度欠缺,没有相应的运行机制与约束机制,以致在工作中长期被动造成的。

3、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控管缺乏科学性

现在很多企业多缺乏对资金的科学控制,不能将钱用在刀刃上。如许多企业不编制现金收支计划,他们对现金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随意性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就很难使现金快速周转;一些企业就是“土财主”,将收益的资金存起来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现金闲置;一些企业认为自己经济效益好,明天可能收到的钱就认为已经是今天的钱了,于是花钱大手大脚,过量购置设备,不考虑经营风险,一旦遇到经济效益突然下跌就会出现资金短缺,陷入财务困境。

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做好财务预算与决策是企业效益提高的关键

财务预算是对企业预算指标和经营目标进行的综合评价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在编制财务预算前,财务管理人员应充分搜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历史资料,并掌握企业的营运情况和将来的发展走势,科学测算出企业可能实现的预算值,为企业高层作出正确的经营、投资决策。另外,财务管理人员编制的财务数据也是高层进行绩效考核必要依据。财务参与决策,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正确的财务预算与及时客观的财务决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2、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市场环境不断发生改变,企业的领导以及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现代的财务管理理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才价值观与知识效益。知识经济时代确立了知识的统领地位,知识成为生产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知识效益的结果。知识的作用需要人的因素来实现,所以人才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企业应重视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和商誉、信息等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二是风险观念。风险预测是现代企业规避经营失误的有效手段。市场是瞬息万变,企业永远存在经营的不确定性,只有将这种不确定性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才能有效控制企业的风险。因此企业应合理的估计企业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采取优化投资结构等措施控制风险。

3、建立健全各种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操作性强、能付诸实施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提高企业财务的综合管理水平。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企业法人对财务管理的职责、财务部门和财务负责人及其他财务工作岗位的职责等,还包括建立高效科学的财务专业化集中管理机制,成立财务公司或财务代理中心,并围绕效益实绩,实行事后考核,把财务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财务运行机制。另外,财务管理制度的制订与运行需要与人力资源协调,通过对在职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素质、理念等方面的培训,完全发挥、发掘他们的潜力,同时还要及时吸纳外来成型的财务人才,补充企业内部财务力量的不足。应特别注意,效益是广大员工共同完成的结果,财会人员决不能认为市场化运作是其他部门和领导的事,要树立市场意识,在了解市场、开发市场和占领市场方面多出点子,当好领导的参谋。

4、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现代企业为了防范经营失误,引入了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必须从以下两个层面考虑:一是风险管理意识的形成。及时调整财务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建立风险分析的组织机制。风险分析机构的组织成员由企业经营者、企业内部熟悉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及外聘的管理专家组成。财务风险分析工作要做到经常化、持续化,并具体到人。二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提高投资决策效果,建立财务风险分析的计算机会计系统。计算机管理软件可以将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情况以及与同行企业进行对比评价,自动生成财务风险“标杆”,一旦在运行中风险情况超出这个“标杆”,计算机将自动提示注意防范,并生成可行性报告。

5、加强货款回笼,减少费用支出

企业的应收账款难以回笼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必然会使企业的流动性资金减少。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也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环节:一是及时进行资金的清欠工作,采用集中或分散结合的办法,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催促一般欠款户尽快还款;如特殊欠款户应集中清欠,如遇到困难则向领导层说明情况,最终研究解决办法。二是对难以还款的债务企业应积极的变通还款方法,如实物抵债法或将企业自身的债务移至债务企业进行抹账,尽量减少存账或坏账额度,在必要情况下可走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另外,应收账款的清欠工作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为了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按功劳大小适当给予一定的工作奖惩,使应收账款恢复其流动性,减少贷款及其利息。公司应与有关人员层层签约,明确责、权、利,并实行严格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回笼额、回笼率、产品销售费用、差旅费等。

总之,企业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只有在保证良好效益的前提下,企业才可以生存、发展、壮大。财务管理是企业效益的根本保证,只有重视财务管理,建立有效的财务制度与运行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理念,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下去。

[1]王佳,詹小旦,强化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06)

[2]张忠华,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

[3]许传钦,张晓耕,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9,(04)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财务人员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36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2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 17:45:22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3:04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