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语音训练的年龄效应

2011-09-18 00:35林韶蓉
外国语文 2011年6期
关键词:音素范畴发音

林韶蓉

(福建中医药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350108)

1.引言

关于年龄对二语(L2)习得的影响,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语言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关键期理论是Lenneberg(1967)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自然语言习得只能在关键期发生,即在二岁至青春期(12岁左右)发生。在二岁前,大脑还没有发展语言习得所需要的能力,而在青春期后,因为大脑优势过程的完成,或者语言功能的侧化,大脑丧失了灵活性。根据关键期理论,人类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在某处应该出现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学习能力急剧下降。

关键期理论一提出来就备受争议,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Matsuoka和Smith(2008)就年龄对第二语言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支持和反对的证据似乎平分秋色。

在L2语音习得研究领域,大多数的研究(比如Fathman 1975;Flege et al.1988,1992,1995a,1999,2002;Moyer 1999;Oyama 1976;Patkowski 1990;Piper et al.1988;Piske et al.2001;Seliger et al.1975;Suter 1976;Tahta et al.1981;Thompson 1991;Yeni-Komshian et al.2000 等)都表明年龄对L2语音习得有显著影响,到达L2国家的年龄越小,习得的语音越地道。这类研究大多是在自然语境下以L2国家的移民人群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到达L2国家的年龄(AOA,Age of Arrival)对其L2语音水平的影响。比如Yeni-Komshian et al.(2000)考查了240名移民英国的韩语—英语双语者的英语和韩语口音,发现两种语言的语音好坏皆与到达年龄密切相关。即早期双语移民跟晚期双语移民比英语比较不带腔调,韩语则腔调更重。然而也有一些在非自然语境下进行的短期实验(如Olson&Samuels,1973;Snow & Hoefnagel-H9hle’s,1977,1978;Neufeld,1978,1980等)对年龄与L2语音的关系进行研究,这类研究的结果大多表明在短期强化训练的条件下,年龄大的L2学习者有初始优势。

以上不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用关键期理论来解释似乎让人无法信服。首先,那些在自然语境下进行的实验研究,无法排除居住时长(LOR,Length of Residence)、L2接触量、母语使用频率等变量对语音习得的影响。其次,关键期理论似乎无法解释那些非自然语境下进行的短期实验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青春期之后到达L2国家的移民也可以习得接近母语水平的语音,其L2学习具有初始优势,不过在学习末期,年龄小的儿童超过年龄大的学习者。第三,根据关键期理论,人类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在某处应该出现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学习能力急剧下降。但是,多数支持年龄效应的研究却发现,虽然发音水平与初次接触L2的年龄高度相关,其关系却是一种渐进的线性关系,比如Flege所进行的系列研究(1988,1992,1995a,1999,2001,2002,2006)。由此,Flege认为L2语音水平的降低并非由发音能力的丧失引起,而是受L2学习者使用母语程度影响的结果。为了解释年龄在L2习得中的作用,Flege(1995b,2005)提出了“言语学习模型”(Speech Learning Model,以下简称SLM)理论。该理论认为,L2学习者是依靠建立在母语语音体系当中的语音范畴来感知L2语音的。由于成人母语语音范畴形成的时间长,感知L1和L2语音差异的可能性会逐渐降低,所以成人L2学习者往往比儿童的腔调重,而且几乎不可能习得与母语接近的口音。但是Flege(1995b)认为引导人类成功习得母语语音体系的机制,其中包括形成新的语音范畴的能力,在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是完整地存在并可以通达的,而且能够应用到第二语言的习得中去。根据与L1语音分布的重合情况,Flege(1995b,2005)把L2音素分为三类:一致、相似和完全不同。一致指L2语音与L1语音音位基本重叠,学习起来没有难度。完全不同的因素是指在L1中找不到相对应的L2语音单位,即“新音素(new phone)。这类音素刚开始学习有些困难,但随着学习者语言经验的增加,最终也可以建立新的语音范畴,形成表征,习得新音素。难度最大的是相似音素(similar phone),即在L1中存在相似的L2语音单位。学习者必须根据自己的感知判断,在L1相应的语音范畴连续体中寻找合适的范畴。然而,由于等值归类(equivalent classification)(Flege 1987)认知机制的影响,新的语音范畴很难形成。学习者往往会用L1的音位代替L2音位,这种替代可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可能是二对一的替代关系。结果,L1和L2语音范畴就会同化,因而学习者的发音就始终带有L1的口音。在SLM的基础上,Flege&MacKay(2010)又提出了交互假设(Interaction Hypothesis,以下简称IH),进一步完善了SLM理论。该假设认为,L1与L2语音存在于一个共同的语音空间并相互影响。由于儿童L2语音范畴尚在形成之中且发展缓慢,其对L2语音的吸引力不那么强,比较容易形成新的语音范畴,习得L2语音。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大,他们的母语发展就越成熟,L1语音体系已经建立形成,因而对第二语言语音学习的影响就越大。

对于无自然语境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而言,其外语语音学习是否也是儿童比成人好?SLM理论和IH假设是否也适用于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年龄差异?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并尽量排除外语接触量的影响,本研究拟以Flege的SLM(1995b,2005)理论和IH(2010)假设为依据,选取两组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英语输入量非常有限语音水平都较差的被试,在严格控制教学方法,训练时间,输入语料等变量的条件下,采用短期集中强化训练的方式,对外语语音学习和年龄效应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弄清中国学生在无自然语境学校教育的条件下年龄和外语语音学习之间的关系。

2.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短期的发音强化训练实验。根据Flege的SLM(1995b,2005)理论和IH(2010)假设,本实验根据英语语音与汉语拼音发音的相似程度,把测试语料分为三组:一致、相似和完全不同,并在严格控制各种变量的情况下,对儿童和成人两组被试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并对儿童成人后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本文拟验证以下假设:

(1)在相似音素上,儿童跟成人比,发音有显著优势;

(2)在不同音素上,儿童跟成人比,发音有显著优势;

(3)在一致音素上,儿童成人发音无显著差异。

2.1 被试

被试是根据其英语语言学习背景及发音水平,通过问卷调查(附录1)及语音测试结果筛选的(见表1和2)。国外一些实验研究(Neufeld ,1978/1980;Bongaerts et al.,1997)为了证明青春期之后到达L2国家的移民的语音能接近或达到母语者水平,被试选取了L2学习的成功者,其L2水平十分接近或已达到母语者水平。本文则选取两组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课外基本没有语言输入的被试,目的是为了寻找英语学习背景及语音水平比较一致的成人和儿童被试,以尽量排除语言输入量的影响。在语音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主要输入方式是听和读,通过观察这两个指标,其语音输入量即可测算出来。15名平均年龄11岁学习英语3年左右的小学生(8男7女)及15名平均年龄24岁在校学习英语平均时间4.6年的成人(7男8女)参加了实验。两组被试平时对英语都不感兴趣,因此,除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他们课后几乎都不花时间听英语磁带,也从不大声朗读。他们都没经过语音训练,发音都很差。他们生活在同一地区,讲同一方言,生活环境相似。训练之前,对他们进行了语音测试,二者的发音水平无显著差异(见表2)。

表1 被试的背景

表2 儿童成人英语发音前测成绩对比(11分量表)

2.2 测试语料

语音测试材料(附录2)包含三组词。这三组词是根据其与汉语拼音的相似程度来划分的。词1由十个单词组成,主要包含两个与汉语拼音“ai”和“k”发音基本相同的音素[ai]和[k];词2由十个单词组成,包含两个与汉语拼音“u”和“r”相似的音素[u]和[r];词 3由十个单词组成,包含两个汉语拼音中没有的音素[]和[◆]。

2.3 训练方法

两组语音水平相当的被试参加了训练课程。训练前被试进行了一次语音测试。之后被试参加了每次3小时,共36次的语音强化训练。在训练课上,教师通过介绍语音知识、发音部位、发音图等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发音部位,并通过口头示范、模仿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发音,掌握正确的发音。训练的内容包含元音音素练习、元音对比练习、辅音音素练习和辅音对比练习。课后,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听录音并模仿训练半小时,录音里面有所有英语音标及其对应词的读音。训练结束后,被试又进行了一次语音测试。前后测的结果皆用Spss 16.0进行分析。

2.4 实验程序

前后测试使用的是一样的测试语料(附录2)。被试被带到一所中学的语音室,按事先编好的编号按顺序进入语言实验室。在录音前允许练习五分钟,不会读的单词可以举手提问。然后被试对着座位前的麦克风录音。所有被试可在同一时间录音,录完音后,所有录音材料按座位编号存档待分析。

2.5 评分

语音测试采用11分量表评分。关于朗读测试的评分标准,Southwood和Flege(1999)曾做过研究,发现腔调是个质的连续体(metathetic continuum),用等距评分量表(EAI)来打分较合适,并建议使用9分或11分量表。此方法也适用于本研究,故本文采用了11分量表(附录3)作为评分依据,分数从1分(完全听不懂)到11分(母语者语音),并选用了九名语音良好、有丰富听力教学经验、熟悉标准英语语音的大学英语老师,按11分量表对学生录音进行评分。评分时主要根据所选择的六个音素的读音来评判。评分前对这些评委进行了培训并试评。每个学生的得分为九个评委评分的平均分。我们采用了Spss16.0的Friedman卡方检验对评委评分的一致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前后测的六组测试中,评委的评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表明评委们的评分基本一致。

表3 评分者的Friedman卡方检验

2.6 结果与分析

30位被试的后测成绩通过Spss16.0的一元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表4 儿童成人英语发音后测成绩对比(11分量表)

从表2中我们发现训练前儿童成人在三组词的发音上无显著区别。从表4我们发现训练结束后,年龄因素在词2(F(1,28)=144.257,p <0.01)和词 3(F(1,28)=46.889,p<0.01)的水平上主效应显著,而在词1水平上无显著效应。通过对比表2和表4,我们发现儿童在词2(F(1,28)=109.352,p <0.01)和词3(F(1,28)=126.563,p <0.01)上进步显著,而成人只在词3(F(1,28)=52.808,p <0.01)上进步显著。

3.讨论

本实验验证了我们前面提出的假设:在相似和不同音素上,儿童跟成人比,发音有显著优势;在一致音素上,儿童成人无显著差异。通过前后测对比,本实验还发现,儿童在词2和词3上进步显著,成人在词3上进步显著。本研究说明了对无自然语境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而言,在基本相同的输入和教学条件下,语音的学习越早越好,儿童的错误发音更易得到纠正。这一结论与一些非自然语境下进行的短期实验研究(Olson&Samuels,1973;Snow&Hoefnagel-H9hle’s,1977,1978;Neufeld,1978,1980 等)结果相左。但却验证了 Flege的 SLM(1995b,2005)理论和 IH假设(2010),即儿童成人语音差异至少部分是由于儿童尚在形成之中的L1语音体系影响的结果。根据SLM理论,二语习得者能否成功习得二语语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L2语音与L1语音的相似程度,这一点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下文将分别阐述。

3.1 在相似音素上,儿童跟成人比,发音有显著优势

在前测中,儿童成人在相似音素上成绩都较差,无显著差异;经过强化训练,儿童进步显著,成人无明显进步,二者差异显著。

词2由十个单词组成,包含两个与汉语拼音“u”和“r”相似的音素[u]和[r];英语的[u](Gimson,1989:119)与汉语的“u”(黄伯荣、廖序东,2007:47)都属于双唇元音,但英语的[u]比汉语的“u”短促,发音时其舌头比较松弛嘴唇微撅;而汉语的“u”发音时舌头后缩,位置抬得较高,舌面后接近软腭,嘴唇撅得很圆,跟英语的[u:](Gimson,1989:120)比较一致。发音时英语的[u]基本都用汉语的“u”替代。前测中被试基本把这五个单词“foot,cook,took,put,wood”念得很像汉语的“富、库、兔、铺、物”。这组中的辅音[r](Gimson,1989:206)与汉语的“r”(黄伯荣、廖序东,2007:32)都属于舌尖后音,然而前者非摩擦音后者是摩擦音。前测中被试把五个单词“road,rude,wrong,read,rouse”发得很像汉语的“肉、入、荣、瑞、绕”。根据问卷调查,不管成人还是儿童,他们刚开始学习英语音素时,没有任何发音训练,而且他们对英语学习皆不感兴趣,课后几乎不花时间练习听力或发音。因此,在没有正确发音训练和指导的情况下,他们这组发音没有掌握,基本都用相似的汉语拼音替代。这与Flege(1995b,2005)的SLM理论预测一致,即由于等值归类(Flege,1987)认知机制的影响,相似音素最难习得,学习者往往会用L1的音位代替L2音位,新的语音范畴很难形成,L1和L2语音范畴就会同化。

经过强化训练,后测中儿童在词2的发音进步显著(F(1,28)=109.352,p <0.01),然而即使成人感知到这两个音素英汉语之间的区别,却很难纠正他们的错误发音,在这组词上年龄效应显著。(F(1,28)=144.257,p <0.01)。这一点与Flege(2010)的IH假设相符,即由于儿童L2语音范畴尚在形成之中且发展缓慢,其对L2语音的吸引力不那么强,他们就可能形成新的语音范畴,习得这些音素。即使他们刚开始没有经过正确的指导和训练而发音不准,也比较容易纠正,形成新的语音范畴,从而习得这些相似语音。而成人由于其L1语音范畴已牢牢建立,其对第二语言语音学习的影响就越大。即使他们能够感知两种语言语音之间的差异并经过强化训练,他们还是很难习得与L1语音相似的音素。

3.2 在不同音素上,儿童跟成人比,发音有显著优势

在前测中,儿童成人在相似音素上成绩都较差,无显著差异;经过强化训练,儿童成人在这组词上皆进步显著,但二者仍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Flege(1995b,2005)的SLM理论,在L1中找不到相对应的L2语音单位的不同音素,即“新音素,刚开始学习有些困难。词3包含两个在汉语中没有的音素[ai]和[k],由于两组被试在学习初期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语音指导和训练,因此,学生没有掌握这组发音很正常。前测中,儿童成人这组发音都不好,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经过强化训练,后测中,儿童(F(1,28)=126.563,p <0.01)成人(F(1,28)=52.808,p <0.01)都比前测有了显著进步。这验证了Flege(1995b)的另一预测,即在语言学习的早期,晚期二语学习者有可能发不好新音素,但随着语言经验的增加,他们可能会建立新的语音范畴,从而习得这些音素,引导人类成功习得母语语音体系的机制,其中包括形成新的语音范畴的能力,在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是完整地存在并可以通达的,而且能够应用到第二语言的习得中去。

但是,我们发现,虽然成人在这组音素上进步显著,但其发音还是不如儿童,词3的年龄效应显著(F(1,28)=46.889,p<0.01)。这再次验证了IH假设,即由于儿童L2语音范畴尚在形成之中且发展缓慢,其对L2语音的吸引力不那么强,其习得L2语音的能力比成人强。这个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对于无自然语境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而言,在基本相同的输入和教学条件下,语音的学习越早越好。

3.3 在一致音素上,儿童成人发音前后测对比皆无显著差异

词1是跟汉语拼音“ai”和“k”基本一致的英语音素[ai]和[k]。从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管是前测和后测,儿童和成人在发第一组词时没什么困难,其前后测结果及成人儿童之间发音皆无显著差异。这点与Flege(1995b,2005)的SLM理论预测完全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

4.结语

年龄对二语习得影响,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关键期的角度加以解释说明,可结论各异,争议不断。本研究以Flege的SLM(1995b,2005)理论和IH(2010)假设为依据,在严格控制各种变量的情况下,对儿童和成人两组被试进行集中语音强化训练,并根据英语语音与汉语拼音发音的相似程度,把测试语料分为三组:一致、相似和完全不同,从两种语音体系差异的角度来考察年龄对语音学习的效应。通过实验,本研究验证了 Flege的 SLM(1995b,2005)理论和 IH(2010)假设,即儿童成人语音习得差异至少部分是由于两种语音体系的差异以及儿童仍在发展形成之中的L1语音范畴影响的结果。这一结果表明,对于无自然语境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而言,年龄对英语语音学习具有显著效应。在基本相同的输入和教学条件下,语音的学习越早越好。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被试样本数偏少,难以全面描述儿童成人之间的语音差异情况。第二,本研究只是短期的实验研究,要全面考察中国学生外语语音学习的最终成就,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第三,跟大多数此类研究一样,本研究评价采用EAI量表由九位评委评分,比较主观。今后的研究可以借助Pratt之类的声学分析软件,以较客观地评估被试的语音情况。第四,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所涉及的面较广,除了必须具备的语音学、统计学知识,最好还能了解一些实验心理语言学、实验语音学和声学方面的知识,才能更深入地研究这一课题。

[1]Bongaerts,T.,C.van Summeren.Planken,B.& Schils,E.Age and Ultimate Attainment in the Pronunciation of a Foreign Language[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7,19:447 -465.

[2]Fathman,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Second Language Productive Ability[J].Language Learning,1975,25:245 -253.

[3]Flege,J.E.The Production of“New”and“Similar”Phones in a Foreign Language:Evidence for the Effect of Equivalence Classification.[J].Journal of Phonetics,1987,15:47 -65.

[4]Flege,J.E.Factors Affecting Degree of Perceived Foreign Accent in English Sentences[J].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88,84:70 -79.

[5]Flege,J.E.& K.L.Fletcher.Talker and Listener Effects on Degree of Perceived Foreign Accent[J].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2,91:370 -389.

[6]Flege,J.E.,Munro,M.J.& I.MacKay.Factors Affecting Strength of Perceived Foreign Accent in a Second Language[J].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5a,97(5):3125 -3134.

[7]Flege,J.E.Second Language Speech Learning:Theory,Findings,and Problems[C]//W.Strange.Speech Perception and Linguistic Experience:Issues in Cross-Language Research.Timonium,MD:York Press,1995b:233-276.

[8]Flege,J.E.,Yeni-Komshian,G.& H.Liu.Age Constraint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Journal of Memory& Language,1999,41:78-104.

[9]Flege,J.E.,MacKay,I.& T.Piske.Assessing Bilingual Dominance[J].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2002,23:567-598.

[10]Flege,J.E.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eech Learning Model[R/OL].Lecture of 1st ASAWorkshop on L2 Speech Learning.Simon Fraser University.http://jimflege.com/files/Vancouver_April_2005.pdf

[11]Flege,J.E.,Birdsong D.,Bialystok E.,Mack M.,Hyekyung Sunge& Kimiko Tsukada.Degree of Foreign Accent in English Sentences Produced by Korean Children and Adults[J].Journal of Phonetics,2006,34(2):153-175

[12]Flege,J.E.& I.MacKay.“Age”Effect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OL]Proceeding of the 6thInternational Symposia on the Acquisition of Second-language Speech,May 1 -3,2010,Poznan,Poland http://jimflege.com/conferenceproceedings.html

[13]Lenneberg,E.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M].New York:John Wiley,1967.

[14]Matsuoka,R.& I.Smith.Age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verview[J/OL].http://www.ncn.ac.jp/04_for_medical/kiyo/ar/2008jns-ncnj06.pdf

[15]Moyer,A.Ultimate Attainment in L2 Phonology:The Critical Factors of Age,Motivation,and Instruc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9,21:81 -108.

[16]Neufeld,G.G.On the Acquisition of Prosodic and Articulatory Features in Adult Language Learning[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78,34:163 -74

[17]Neufeld,G.G.On the Adult’s Ability to Acquire Phonology[J].TESOL Quarterly,1980,14:285 -298.

[18]Olson,L.L.& S.J.Samuel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Accuracy of Foreign Language Pronunci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3,66(6):263-268.

[19]Oyama,S.A 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 Nonnative Phonological System[J].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1976,5:261 -283.

[20]Patkowski,M.S.Age and Accent in a Second Language:a Reply to James Emil Flege[J].Applied Linguistics,1990,11(1):73 -89.

[21]Piper,T.& D.Cansin.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oreign Accent[J].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88,44:334 -342.

[22]Piske,T.,MacKay,I.& J.Flege.E Factors Affecting Degree of Foreign Accent in An L2:A Review[J].Journal of Phonetics,2001,29:191 -215.

[23]Seliger,H.W.,Krashen,S.D.& P.Ladefoged.Maturational Constraints in the Acquis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Accent[J].Language Sciences,1975,36:20 - 22.

[24]Snow,C.E.& M.Hoefnagel-H9hle.Age Differences in the Pronunciation of Foreign Sounds[J].Language and Speech,1977,20(4):357 -365.

[25]Snow,C.E.& M.Hoefnagel-H9hle.The 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Evidence fro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Child Development,1978,49:1114 -28

[26]Southwood,M.H.& J.E.Flege.Scaling Foreign Accent:Direct Magnitude Estimation Versus Interval Scaling[J].Clinical Linguistics & Phonetics,1999,13:335 -449

[27]Suter,R.W.Predictors of Pronunciation Accurac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Learning,1976,26(2):233 -253.

[28]Tahta,S.M.,Wood,M.& K.Loewenthal.Foreign Accents:Factors Relating to Transfer of Accent From the First Language to a Second Language[J].Language &Speech,1981,24:265 -272.

[29]Thompson,I.Foreign Accents Revisited:The English Pronunciation of Russian Immigrants[J].Language Learning,1991,41:177 -204.

[30]Yeni-Komshian,Grace H.,Flege,J.E.Serena Liu Pronunciation Proficiency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s of Korean-English Bilinguals[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0,3(2):131 -149.

[3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音素范畴发音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依托绘本课程,培养学生英语音素意识
小学英语课堂中音素意识与自然拼读整合训练的探索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在拼读阅读课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
零基础速记48个音标音素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