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苗(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 四川 内江 641112)
版本的著录是非常重要的,但版本著录的实践一直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因为,一方面,图书版本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编目员眼花缭乱;另一方面,各种著录规则存在差异,使编目员无所适从。各种图书著录的参考资料对该问题的阐述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对版本著录方法的讨论始终建立在对不同规则的理解与认识上,那么著录的结果将很难达成一致。版本是揭示文献内容的重要方面,是用户选择文献的重要依据,因此笔者认为,编目员有必要在正确认识版本的基础上,从用户的角度思考版本著录的方法。
版本内容包括版次、版本形式及与版本有关的责任说明等。《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将版本定义为“图书制作、出版的各种特征,是对图书内容特点的补充说明”[1];同时,将版次定义为“对图书及其他文献排版次第的说明,用于表明图书内容的重要变更”[1]。凡是第一次排版均称为“第1版”或“初版”(或其他表示方法);凡是内容经过修改、增补后重新排版的,均称为“第2版”或“再版”(或其他表示方法)[1]。
目前,对于图书的版次和其他版本形式的著录存在多种方式,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为例,分别有以下著录方式:
其中,第1种方式为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联合编目中心的著录方法,第2种方式和第3种方式为国家图书馆的著录方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著录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题名页原题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而版权页为“第1版”。经过分析发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初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2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改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4版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并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又改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变更了书名和出版社,因此国家图书馆对其重新记录版次是合理的[2],而将“第4版”著录在205字段就不太妥当。对于题名页上出现的“第4版”的版本信息该如何处理,该不该著录,著录在哪个字段?对此著录规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国家图书馆的做法是直接将其著录在正题名之后,作为正题名的一部分。而同样的情况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著录中并没有延续这种做法,而是采用了第3种方式,这难免让人困惑不解。
对于有关内容特征、体裁特征和适用范围的说明文字,如通俗本、缩写本、普及本、少年版、科学版、农村版、英汉对照本等,通常有如下著录方式:
其中,第1种方式为《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上的著录方式,第2种方式为《CALIS联合编目手册》上的著录方式,第3种方式为CALIS联合目录中的著录方式。对于这类版本说明文字,著录规则有不同的规定,《新编图书馆目录》指出,凡说明著作内容特点的文字,如通俗本、节本、少年版等,不应著录于版本项,可作为书名的说明文字处理[6];《中国文献编目规则》2.2.1.5指出,凡说明图书内容特点的版本文字,如通俗本、节本、缩写本、初级本、试用本等,一律著录于版本项[7];《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规定,对于说明图书内容特征、体裁特征和适用范围的版本文字,如缩写本、绘画本、英汉对照本、通俗本、校点本、节选本等,一般不著录于版本项,可作为题名说明文字著录。由以上3种方式可以看出,国家图书馆将版本说明文字作为题名说明文字著录,而CALIS联合编目中心则两种做法都有,既有著录在版本项的,又有作为题名说明文字处理的。
对译著的原版本说明的著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对于译著的原版本说明文字,《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规定,译著的原版本说明不著录于版本项,而应在附注项说明[1]。而在编目实践中,常以以上两种方式出现。
对用户而言,版本是图书的重要信息,是用户选择图书的重要依据。基于版本信息对用户的重要性,编目员有必要从用户的角度思考版本著录的方法。
编目员著录版本信息时需要对版本信息有正确的认识。版本信息分为记录性和说明性两种[8]。记录性的版本信息是在编图书的真实版本,通常出现在版权页、题名页等地方,是图书版本信息所必备的,只是著录时省略了而已,如常见的初版(第1版)。记录性版本信息著录在205字段,这一点在实践中已达成共识。说明性版本信息是根据图书的具体情况标明的,通常出现在题名页上,不是图书版本信息所必备的。说明性版本信息的情况比较复杂,存在与记录性版本信息一致与不一致两种情况,它可能是在编图书的版本信息,也可能是译著的原版本信息,因此在著录时比较混乱。说明性版本信息该不该著录、该如何著录,是版本信息著录争议的焦点所在。根据说明性版本信息的不同情况,目前存在着如下著录方式:不著录、著录在200字段$e子字段、作为正题名的一部分著录、在附注项著录等,这些著录方式差别较大,难以达成一致,编目员需要从用户角度思考版本著录的方法。
首先,该不该著录?说明性版本信息出现在题名页上,是说明图书内容特点或反映图书内容变更的版本文字,无论是在编图书的版本信息还是译著的原版本信息,对用户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能影响用户对图书的选择与利用,因此说明性版本信息应该著录。与记录性版本信息相比,两者著录的意义不同。无论说明性版本信息与记录性版本信息的内容是否相同,著录说明性版本信息都不是重复著录版本信息,而是使版本信息的著录更加完善。说明性版本信息的著录主要强调对图书内容特征的说明,一般遵照客观照录原则;而记录性版本信息著录的前提是该图书已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本,著录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与在编图书相同题名、相同责任说明的另一种图书,它除了著录版本说明外,还要著录与版本相关的责任说明等内容,是经过编目员考证的在编文献的真实版本,属于详细信息[9]。
其次,该如何著录?从版本和版次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版本还是版次都是图书内容特征的重要说明。著录于200字段$e子字段的其他题名信息包含文献的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等出现在题名页上的信息,其中说明题名文字是指在题名页前后对文献的内容范围、编著方式及体裁、文献用途及读者对象等的说明文字。由此可见,题名页上的说明性版本信息著录在200字段$e子字段符合著录规则。更为重要的是,说明性版本信息著录在200字段$e子字段,能使从题名入手检索的用户根据题名就可以迅速区分同种图书的不同版本,不用再花时间进行详细检索[10],从而方便用户检索利用,也使得版本信息的显示更加醒目,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关注,引导用户选择利用最新版本的图书。
通过对记录性版本信息与说明性版本信息的区别及其著录意义的认识发现,记录性版本信息著录在205字段、说明性版本信息著录在200字段$e子字段的著录方式是合理的,这种著录方式能使复杂多样的版本信息变得清晰明了,版本著录的方法易于理解和掌握,降低了版本著录的难度,有利于实现著录的统一,如例1~7。
(1)版次和其他版本形式的著录
例1:2001#$a实用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口才提高$e第二版
205 ##$a2版
(注:题名页原题为“第二版”,版权页为“第2版”。)
例2:2001#$a中国图书馆分类法$e第四版
(注:题名页原题为“第四版”,版权页为“第1版”。)
例3:2001#$a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实$e增补本
205 ##$a2版$b增补本
(注:题名页原题为“增补本”,版权页为“第2版”。)
(2)说明图书内容特点的版本文字的著录
例4:2001#$a市场营销管理$e亚洲版
例5:2001#$a战争与和平$e缩写本
对于出现在题名页的说明图书内容特点的版本文字,应作为题名说明文字处理,而不需再在版本项著录,因为它们在内容上不存在初版与再版问题[11]。刁维汉主编的《现代文献编目教程》中指出,“著录版本说明单元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与在编图书相同题名、相同责任说明的另一种图书,因此著录此单元的前提必须是该书已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本,即在此之前有过同一题名、同一责任说明的另一种版本。如果该书仅有一种版本,则不应著录此单元”[12]。
(3)译著的原版本说明的著录
例6:2001#$a人力资源管理$e第三版
306 ##$a据美国麦克伦出版公司1998年第三版译出
(注:题名页上的“第三版”为译著的原版本。)
例7:2001#$a局域网$e第7版
205 ##$a2版
305 ##$a据美国WestNet,Inc.2001年英文版第7版译出。
(注:题名页上的“第7版”为译著的原版本,译著的版本为“2版”。)
笔者认为,译著的原版本仍然是图书内容的重要说明,是用户选择图书的参考依据。它虽然有别于在编图书的版本,但从用户利用的角度而言,它们都具有重要作用,甚至译著的原版本更为重要。如果只在附注项说明原版本,用户容易忽略,因此编目员应将译著的原版本作为题名说明文字处理,同时在附注项说明,译著的版本则著录在205字段。
[1]国家图书馆《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M].2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36.
[2]文榕生.书名规范的再探讨[J].图书馆界,2002(3):41-44.
[3]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 国家图书馆图书采选编目部.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44.
[4]谢琴芳.CALIS联合编目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5.
[5]CALIS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EB/OL].[2011-03-22].http://opac.calis.edu.cn/showDetails.do?recIndex=8&recTotal=13&fullTextType=1&dbselect=all.
[6]黄俊贵,罗健雄.新编图书馆目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112-118.
[7]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编撰小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35.
[8]文榕生. 认识版本说明及其CNMARC著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1(2):65-69.
[9]崔 欢. 机读目录中版本项的著录[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3(1):58-59.
[10]梁伟钧. 版次的确定与著录[J].图书馆建设,1999(2):54-55.
[11]蒋鸿标. 计算机编目条件下版本项的著录[J].图书馆杂志,2009(9):36-37.
[12]刁维汉.现代文献编目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