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勇 肖先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建筑施工测量》课程“教学做”一体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胡 勇 肖先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在新一轮教学评估的推动下,以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为动力,通过果—因—效逻辑思维方式,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为例,探讨了项目化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的条件、主要内容及评价方式等,旨在为课程项目化教学奠定基础。
建筑施工测量;“教学做”一体化;果—因—效逻辑;教学评价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出要“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启动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浙江省在2009年2月公布了评估方案,在这一政策指引下,高职院校纷纷展开了自我评估与分析,采用果—因—效逻辑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修正与制定教学模式方案,适应并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在学校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基地建设和质量保证监控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以岗位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为教改的出发点,工学结合正朝着多层次、多方位的方向迈进,以学校与企业的建筑工程实训基地为基础,以相关岗位关键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教改的切入点,逐步形成以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导,结合行业的职业标准,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开展项目化课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完善课程的教与学为目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适应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服务。
教与学的软建设的主要成果体现在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课程标准、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教师队伍组成、工程测量实训手册、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学生实训报告、教学与实训录像、实训场地等方面。
建筑工程测量的场地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课间实训与拓展实训场地(见图1),可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各种测量仪器进行操作练习,并根据项目教学的需要完成具体的测量任务,共分课间实训部分和拓展实训部分。
第二部分为测量放线综合实训区(见图2),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或准备参加测量竞赛的学生课外学习,每完成一个项目要求撰写实训记录与实训报告。如图2所示,第4区段为露天作业区,可以进行桩基础、地基处理、定位放线等实际操作练习;附设塔吊基础现场展示区和钢筋加工及材料堆放场等区域。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基于项目施工过程选取教学内容,对原有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创造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学习情境的顺序与工作过程一致,呈递进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所需要的测量知识,培养相应的测量专业能力。
基于人的认识能力设计学习阶段 测量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以后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每个学习任务,均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基本步骤模拟实际测量工作过程,并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从分项到综合的过程进行训练。
探索多层次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开展校内测量实训竞赛,优秀学生进行测量岗位见习,开展工程测量的社会实践服务等。
应对建筑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过程的测量工作进行调研,体现工程建设测量工作的时代性,还应融入实际工程的测量方案进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与测量技能证书相衔接的课程能力评价体系,形成适于测量技能培养的课程标准。
形成能力评价体系 根据施工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及测量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以测量行业标准与规程为标准,将工程测量案例与职业能力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适于测量技能培养的能力评价体系。
结合测量技能竞赛项目编写教材 结合省建设厅大学生测量技能竞赛项目,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测量教材,建设校内综合实训场地,并同时应用于施工企业的对外培训工作;对施工单位进行调研,编写工程测量的实训教材。
体现新方法和新产品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建设基于工作任务的测量综合技能培养的实训方案,按测量工的技能要求建立工程测量技能要求的专业习题库;按测量技能的要求,确定实训方案与实训场地控制点布置;形成建筑工程测量的电子教案、标准课件。
通过校企合作,拟定对外开展服务项目的方案,奠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二年级上学期通过在校内实训熟练掌握测量基本技能,选择优秀学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测量技能竞赛;二年级下学期选择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开展测量顶岗实习;通过与企业合作,三年级上学期在教师带领下开展对外服务地方项目;三个年级的学生组成一个梯队,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同时形成对外开展服务的初步方案,为二级或三级施工企业开展测量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按照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基于建筑工程测量的工作任务对所需的知识进行分解与重构,打破传统教材的章节内容,结合学院的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序化与构建能力单元。以真实的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文件作为教学案例,将生产过程的施工测量技术准备、施工测量、竣工验收等三个生产过程分解为8个情境培养测量能力。第一阶段在第二学期实施,第二个阶段在第五学期实施,从测量方案制定、定位放线到综合实际操作进行实训练习,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每个情境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测量到复杂测量、由基本技能到高级技能、由低精度到高精度测量逐步过渡,采用“教学做”合一、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的课程单元精心设计实训任务,将课堂搬进测量的实训基地,利用已有的实训基地和新建校内测量的实训场地,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学习的实践氛围中。通过校内实训培养能力、通过综合实训提高能力、通过开展校外工学结合使学生逐步过渡到测量技术员的角色。
充分利用校内新建或已建的实训场地开展教学,并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边讲边练法、讨论法、演示教学等教学方法。各个单元的训练任务依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步骤进行,按六个步骤开发实训指导书。实训任务采用角色扮演,以司仪员、跑尺员、记录员、计算员绘图员为工作角色,小组成员轮流进行角色扮演,确定每种测量仪器、每个工作站上的分工,明确各自责任,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制定完成项目所需的仪器、工具的种类、数量,并检查仪器、工具的状态。
课程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课程期末考试。课程期末考试是对学生是否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本门课程知识和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进行的综合考核。过程考核是在教学进程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的考核,考查学生对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初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次数或项目为N(N不小于3且不大于6)。
过程考核的目的是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改变课程结束时“一考定成绩”的做法,防止考前突击的行为。
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应根据本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原则上制定出过程考核的初步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进度进行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可采用的形式有单元(阶段)测试、期中考试、课程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综合报告、读书笔记、实验操作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实验设计等。
根据学习环境情境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活动互动化、教学考核过程化的需要,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内部教师、学校外部企业、社会,还包括学生自己和学生相互间的评价。社会评价应包括学生家长评价和社会权威部门(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评价。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
[3]赵志江.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评价关键问题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3).
[4]黄泰岩,程斯辉.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2008,(1).
G712
A
1672-5727(2011)09-0126-02
胡勇(1977—),男,湖北荆州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