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控江初级中学(200093) 毛云辉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每个学生都拥有数字化计算设备(如电脑)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地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主动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它既保留课堂教学的形式,又充分地注意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资料来源: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网站:http://www.teachfuture.com/elearning/projinfo/projinfo.aspx )
“黄土高原”一节的教学是运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以下简称“一对一”)这一模式的一次尝试。
“黄土高原”是上海市七年级第二学期《地理》的一节。黄土高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古代农业小米文明起源地,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即位于本区。今天这里的景色和当年先民在此发展农耕文化时的茂盛森林景观相比,已大不相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在教师帮助下,学生通过读图、识图,阅读文学资料,借助“一对一”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我了解的黄土高原”概念图,梳理本节课知识,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面临的问题,理解并思考列出治理黄土高原环境问题的措施,从而达到学习黄土高原地理知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念。
图一:学习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框架
图二:学生课后完成框架图一
关于黄土高原的学习,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不管是文本还是图片甚至课件。想到运用“一对一”的硬件环境,对于一些学生,只要去“百度”,现成的资料应有尽有。如果这样认为,就是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误解,也是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环境的浪费。运用“一对一”教学,一定要把设备与资源运用好,避免学习无效的结局,有别于非“一对一”环境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筛选资源、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与技术工具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课设计的辅助教学课件,是借助了戴尔互联课堂的PLT模板制作的PPT。它的特点是其中嵌入了word文件、PPT文件、概念图Inspiration制作的ISF文件,并形成一个整体,不需要打包。教学环境在“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也就是学生人手一台电脑。PC上需要具备word、ppt、Inspiration概念图软件、音响、广播软件、链接学校ftp及internet网络等条件。
本堂课运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环节有三个。
1. 认识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黄土高原的“水和土”,学习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读图、识图、析图的方式归纳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年龄层次,还是需要一个引导与培养过程,表现形式是教师用Inspiration概念图软件,并让学生跟着一起绘出基本框架,课后据此补充,(见图一)并作为课堂学习成果之一上传到学校“一对一”专用FTP中。这里把抽象的思维输出过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图像化。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教师严格控制时间,但仍要实实在在地专注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通过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基本自然环境(地形、水文、植被、地貌、矿产、气候等等),学生根据概念图领悟学习,锻炼思维,为后面学习作铺垫。图二(见上页)则为一学生课后完成的“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概念图作品。
2.了解黄土高原人们的生活,感受环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课堂上抛出问题:“黄土高原曾经是什么样的植被环境?‘帝陵传说’的故事说明了人们对自然环境怎样的认识过程?为什么在《平凡的世界》里,人们生活如此艰苦?‘桥山古柏’的故事给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
本环节利用了“一对一”提供的个性化学习条件,设计了由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里的部分章节内容、七年级语文课本中的“风俗世情”单元中的两篇课文《水乡荼居》、《安塞腰鼓》中的片断插入教学中,尽可能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与表达的空间。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针对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教师还提供了“安塞腰鼓”“黄帝陵”图片和“帝陵传说”网址等材料,也是考虑到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关注角度。部分听课教师课后交谈中也觉得很受启发,认为在认识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了解体悟当地人们的生存与世态,是一次很好自然科学与人文教育结合的教学方式。人文与自然的联系,是因为有了“一对一”的数字化条件,才更促使这节课让学生更容易地去感悟自身无法亲身体验的东西。
3. 学生自主学习,认识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解决途径。这里要做的是突出本课框架问题:“如何让黄土高原的人们生活得更好?”如果说前两个“一对一”环节在非“一对一”下勉强花更多的时间也可以实现,或者说是由过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式过渡而来,而这一环节是非“一对一”不能代替的。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分析,阅读教材中“黄土高原沟壑形成示意图”“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等景观图,思考理解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因素与过程,引导学生小结黄土高原目前的环境特征、形成的可能原因,并思考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法,这些都通过运用概念图Inspiration软件制作完善完成“我了解的黄土高原”ISF文件,学生通过教学管理软件交作业给教师。由于学校当时装的管理软件(圣纳科SANAKO)因路由器的缘故不能通畅使用,教师让学生传到学校“一对一”专用FTP中。学生利用概念图软件学习黄土高原地理知识,形成的学习成果ISF文件,为课后相互评价提供素材。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这一环节的概念图学生由自己完成,加强了学生的思维图示化过程。(见图三)
图三:学生作品一
关于黄土高原的基本自然环境特征的教学,运用常规的读图教学就能实现。但是对于只有十三岁左右、而且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与认识,生活在远离黄土地的城市孩子来说,认识黄土高原目前的环境特征、形成的可能原因,完全要靠教师讲解,学生可能对有关内容有一定的感悟与理解,但持续不长,不能从内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对一”就不同了,在这里运用软件,学生进行“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的认识与学习。思维导图软件很多,之所以选择Inspiration概念图软件,还考虑了硬件环境,Inspiration软件绿色、占地小、操作简便易学,避免了有时网络不稳定的问题。这里Inspiration也确实成功地作为知识表征的工具,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形式表现了复杂的知识结构,形象地呈现黄土高原地区教材中三大知识点部分之间的联系,包括自然地理与中国地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确定黄土高原特征形成的因果联系,使学生感觉产生了有意义的学习,并提高了对黄土高原地区相关概念的理解。最后学生把Inspiration软件作为一种创作和认知工具,对黄土高原地区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推断、综合等思维活动,并支持了提出治理方案问题解决的过程,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地体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归纳总结。可以说本环节利用“一对一”的条件给力,使学生获得知识并培养其综合能力,用技术与环境支持了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