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盛,吴潮清,王浩宇,彭小梅,伍秋霞,熊礼佳,龚智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正逐年升高,并有低龄化趋势[1]。近年研究发现,血尿酸 (UA)水平升高是肾脏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能是肾脏病的致病因素[2]。为了解广西城乡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应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在慢性肾脏病 (CKD)流行病学调查中,同时进行高尿酸血症的调查并分析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按照兼顾地区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在广西居住5年及5年以上的18~74岁居民。按年龄分为: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74岁。各年龄组的人数相同或接近。城镇抽样:第一级抽广西南宁市兴宁区、青秀区、北海市合浦县、百色市凌云县共4个区县,第二级每区抽取3个街道办事处、县抽取1个镇 (90%为城镇户口);第三级各办事处或镇随机抽取4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按楼房编号顺序调查95~100人。农村抽样:第一级抽合浦县、凌云县、隆安县、宁明县、三江县和都安县共6个县;第二级每个县抽2个乡镇(90%为农业户口);第三级各乡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第四级为每个行政村再随机抽取2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按门牌号顺序调查95~100人。
1.2 调查方法 以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作为问卷调查员,采用集中调查方式对所有被调查居民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既往急慢性疾病史、家族史;体检指标: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等。实验室检测指标:清洁中段随机尿检查 (化学和沉渣分析),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ACR),血肌酐 (SCr),UA、空腹血糖 (FBG)、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肾脏B超等。
1.3 诊断标准
1.3.1 高尿酸血症 血UA水平男性>420 μmol/L,女性>357 μmol/L[3]。
1.3.2 CKD的诊断 应具备以下标准中的一条:清蛋白尿、肾功能下降[以估计肾小球率过滤 (eGFR)值为准]、血尿和肾脏形态学异常。CKD分期参照K/DOQI的分期标准[4]。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并应用碱性苦味酸法检测尿肌酐,ACR 17~250 mg/g(男),25~355 mg/g(女)为微量清蛋白尿;ACR>250 mg/g(男),>355 mg/g(女)为显性清蛋白尿[4]。两者统称为清蛋白尿。均留取晨尿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在光学显微镜下400倍视野中>3个红细胞为阳性。阳性者在3个月后应用同样方法进行复查,排除泌尿道感染、结石等非肾小球疾病仍阳性则定义为血尿。根据中国人校正的MDRD公式计算eGFR:eGFR(ml·min-1·1.73 m-2) =175× (SCr)-1.234× (年龄)-0.179×0.79 (女),eGFR <60 ml·min-1·1.73 m-2定义为肾功能下降。B超提示多囊肾、肾积水伴肾实质变薄、肾萎缩或肾结石>2 cm定义为肾脏形态学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由双人录入Excel表格,并经过逻辑查错和一致性检查。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两组之间的检验采用非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KD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完成。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调查当地普通居民9 167例,资料完整进入统计分析者共8 957例。其中城镇居民4 418例,男2 204例,女2 214例;农村居民4 539例,男2 288例,女2 251例。8 957例居民中1 433例 (16.0%)患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 (BMI)、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SCr、FBG、TC和TG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高尿酸血症和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non-hyperuricemia group
2.2 各年龄组城镇与农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比较 各年龄组城镇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均高于相应年龄组农村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除18~29岁组城镇与农村的女性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年龄组城镇与农村的男性及女性居民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城镇与农村的女性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均低于相同年龄组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害情况 除去清蛋白尿与肾结石及肾功能下降重叠例数后得CKD发病例数。高尿酸血症组的清蛋白尿、肾功能下降、肾结石和CKD发病率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24,P<0.01)。
长期以来高尿酸血症仅被认为是代谢异常的一种标记,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近年来,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与糖尿病、高脂血症有着相似的流行趋势,提示高尿酸血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5]。本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组的年龄、BMI、SBP、DBP、SCr、FBG、TC和TG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提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及代谢性疾病相关。邵继红[6]研究发现男性青年人 (20~39岁)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饮酒、高胆固醇、肥胖;中年人 (40~59岁)的危险因素为高TG,女性中年人 (40~59岁)的危险因素为高TG和肥胖,也提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疾病有关,提示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适当的运动,预防高脂血症和肥胖等相关疾病可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或延缓发生的时间。
表2 各年龄组城镇与农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比较[n(%)]Table2 Comparison of hyperuricemia incid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 each age group
表3 两组患者肾脏损害指标比较[n(%)]Table3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of kidney injury between two groups
本调查研究显示广西城镇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男性为25.23%,女性为14.36%,接近广州市调查的男性27.00%和女性15.27%[7]。广西农村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男性为20.39%,低于珠海市斗门区农村男性居民发病率26.8%[8],考虑与两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相关。珠海属于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而广西农村地区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活水平仍较低。本研究对同一地区的城镇与农村居民进行高尿酸血症调查,结果提示城镇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均高于相应年龄组农村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考虑与城镇居民多为静坐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高,经济基础较好,饮食进食海产品和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较多有关。而无论是城镇和农村地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均呈增加趋势,城镇男性居民在18~29岁即很高,接近20%。提示预防高尿酸血症不仅需要从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等方面入手,还需要从年轻时开始做好预防,特别是年轻男性要注意减少啤酒等摄入和进行适当运动,减少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组中8.86%有清蛋白尿,15.21%有肾结石,而肾功能下降者达9.35%,符合CKD诊断者为17.79%,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提示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害相关,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是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黄燕萍等[9]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上海市社区人群CKD的最强烈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似。肾脏与高尿酸血症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是引起血尿酸升高的原因之一,高尿酸血症会导致肾脏损害。高尿酸血症引起肾脏损害可表现为肾结石、急慢肾功能衰竭,也可以仅表现为微量清蛋白尿或肾小管功能障碍,临床上不容易发现。如临床上一些血尿酸轻度升高,无痛风发作,尿检正常或改变轻微,但有肾功能减退的“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常不能明确高尿酸血症是肾脏损害的病因。肾脏损害可导致血尿酸升高,升高的血尿酸可加重已存在的肾损害,还会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又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要积极防治高尿酸血症,减少高尿酸血症相关肾脏损害的发生、发展。
总之,广西城乡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达16.00%,城镇与农村的发病率和性别存在差异。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害相关,需要加强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和宣传教育,从多方面着手进行预防与控制,减少高尿酸血症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1 章友康,谌贻璞.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伤[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0年,10(1):38-39.
2 Johnson RJ,Feig DI,Herrera-Acosta J,et al.Resurrection of uric acid as a causal risk factor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5,45(1):28-33.
3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145-1149.
4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evaluation,classification,and stratification[J].Am J Kidney Dis,2002,39(2 suppl 1):S1-S266.
5 赵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0):1477.
6 邵继红.20-59岁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2):1646-1647.
7 吴炜戎,郭阶明,杨薇,等.广州市社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728-729.
8 金莉子,马英东,黄日荷,等.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居民高尿酸血症及影响因素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0):254-255.
9 黄燕萍,王伟铭,裴道灵,等.上海城市社区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8,24(12):872-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