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改中的一点尝试

2011-09-05 05:09王春伶
读写算 2011年34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新课标

王春伶

【摘要】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本文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在此与各位进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物理课堂;新课标;业余活动

一、新课改中的物理课堂

传统物理教学是以课堂、教师、课本三者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偏重于机械记忆、解题训练。教学的手段单一、陈旧,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动手。

新课改中的物理教学,强调了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也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以及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为适应新课改要求,那么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妨加一些欣赏课。

欣赏课经常出现在音乐课、美术课的课堂上,现在我在物理章节小结和系统复习时,也推出了物理课上的欣赏课。

一章讲完之后,每小组合作,对本章知识、重点、难点及一些典型试题做一下总结,集体讨论成初稿,然后由学生进行板块设计,把内容写在一张B4纸上,如同手抄报一样,既要实用,又要美观,既对知识是个总结,又提高了学生设计版面的能力,还能表现出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对此积极性很高。上课时,把他们的“艺术品”贴在墙上,让其他同学欣赏时,很多学生又体现到了别的组的优点、自己组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中又看到本章知识不足的地方,看到了其它的典型例题,互相去问、去解决。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做一定的指导,并评出优秀制作小组,予以加分奖励。

另外,还可以让每个小组展示一些关于这一章的典型习题集,学生亦是兴趣高涨,纷纷积极准备,经小组审核后,同样展示在B4纸上,在欣赏课上把它贴出来,来显示本组学生的能力。

学生们在展示过程中,发现了他们不足之处,而且有一些题是他们意想不到的,有些题是他们曾经在这“吃一堑”的,他们也想让别人也在这“吃一堑”,学习上的这种竞争,更能让学生体现出收获的愉悦。

通过欣赏课的推出,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发现比教师传统的领着学生将知识点再复习一遍要强得多,甚至有一些题目连教师也没有见过。有许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快乐中学习、竞争中提高,不知不觉中又增加了设计、审美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课改中的业余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多方位、多角度的业余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找到自信。

首先,让学生去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学生在课外自行设计、自己寻找实验器材、自己动手进行的实验,它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动手探究的机会,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如小电动机模型;可用两支铅笔紧紧压在一起,在中间就形成一条狭缝,让狭缝平行于日光灯去观察衍射现象;在水中放入平面镜,放在太阳光下,学生就可以观看白光的色散现象;将用蜡烛熏黑的小钢球放入水中,观察水中小黑球出现的现象;观察太阳光经过茂密树林在地上形成光斑的特点;做“筷子提米”的实验、蜡烛翘翘板的实验、纸锅烧水的实验、静电实验等等。学生做实验过程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原因。

其次,学生自制教具。学生自制弹簧测力计;自制“水流星”;自制“卫星模型”(也是氢原子模型);自制电磁铁;自制滑动变阻器。带领参加科技小组活动,参加科技小制作。只要“慧眼识珠”,就能“变废为宝”,物尽其用,成为大家课外小实验的好器材。学生对简单的教具去做实验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有一点成就之后,会更加积极主动去做。

以及物理课本中有许多小实验、小制作,题材广泛、材料丰富。如纸锅烧水,开水煮活鱼,防火报警器等,利用学具做好这些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还引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再以后,我又增加课后探索题。学生已形成教师讲学生学的思维模式,探索性思维很少,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比较多,现可通过一些课外知识的延展,使学生不固守原来的思维定势,从而能更深层去探索,打开学生的视野。

我为学生出了一道探索题:弹簧的功能有哪些?学生看到题后,首先考虑到都什么地方有弹簧,它的功能是什么?学生回答好多,不少学生把弹簧的功能答成了使用弹簧的工具,而没说出它的功能。在他们所举事例中,大部分学生只想到了我们常见的一圈一圈绕着的弹簧,即螺旋弹簧,几乎没有学生说出板簧(簧片)、发条、蚊香式等变形的弹簧,当我说出弹簧的六大功能时,学生瞠目结舌,特别是谈到弹簧的缓冲功能和振动发声功能时,学生更感到惊讶。

通过这次学生探索,学生感觉到自己理解知识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势,学生为了拓宽自己的眼界,更愿意多做一些课外知识的探究。

这样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知、体验物理客观世界;引发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想像和猜测;重视过程的自我评价;有足够的信息量;有合作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渗透物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的兴趣。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关于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思考
浅谈情景模式在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创设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物理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