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旭,王宏
(1.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1;3.济南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山东 济南,250022)
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镇绿地生态建设综合技术示范研究”课题中,“郊野公园”(country park)是指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具有较大面积,以保持自然野趣为特征,面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园,是居民亲近自然、开展野外游憩和科普活动的绿色景观区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郊野公园不仅将城市和郊野协调统一于绿色空间,塑造优美的城乡景观形象,还可以开展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的远足、赏景、野餐、露营等游憩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城市居民对户外休闲、游憩、健身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我国香港、深圳等地,郊野公园已成为市民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及游憩、健身的重要场所。
游径系统(trails system)作为郊野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公众提供徒步、骑马、骑自行车、滑雪等用途的通道,除具有交通、游憩、健身以及防灾等基本功能外,还可以(1)将多个郊野公园或其他景区连接成整体,如香港的麦理浩径串联起八个郊野公园;(2)有效组织空间,各种结构形式的游径系统网,将郊野公园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诱导游人从不同线路,不同方位去观赏景观;(3)通过各种铺装材料、照明灯具、标识符号等,丰富郊野公园的景观效果。因此,研究游径系统的相关类型和构成要素,对郊野公园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对游径系统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其建设和发展也较为成熟。20世纪中叶,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并建设国家游径系统;香港从70年代开始建设,到目前已建有130多条郊野公园游径系统。近10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也开始结合郊野公园或其他郊区绿地建设游径系统,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游径系统的建设效果良莠不齐。因此,发达国家在游径系统的法规规范、规划设计、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提供良好的借鉴。
上世纪中叶,特别是随着战后经济复苏和城市重建,西方国家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尤为重视。英、法、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颁布法案,指导城市游径系统的建设,其中,以1949年英国颁布的《国家公园与走进乡村法案》和1968年美国颁布的《国家游径系统法案》最具有代表性。英国法案阐述了建设国家游径的必要性,并成为英国游径系统建设和获得财政支持的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英国又制定了国家游径系统的建设标准,规定游径的规划建设应按照英国乡村管理局制定的《国家步道品牌管理指导纲要》开展,并对游径系统的路线设置、景观廊道、服务设施、信息标识等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标准。美国的法案一方面从法律的高度保障了游径系统建设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不仅提供了国家游径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还对游径系统的发展战略、整体开发和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每年国会都依据需要和针对问题对法案进行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国家游径系统的发展。
国外学者主要围绕游径系统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包括:线路设计、路面铺设、设施规划、植被保护等。美国学者Randy Martin研究了游径的合理难度等级;Tony Boone研究了游径的铺设方法;Brian Kermeen提出游径规划中应考虑无障碍设计;Jim Von Loh提出了恢复游径沿线植被的方法[1]。
国内学者主要围绕游径系统的布局结构、规划模式、设施承载等方面进行研究。刘建峰等构建了云南茶马古道的“点—轴”开发结构;江海燕总结了自然游憩步道的典型模式;汪言盛、范兴毅总结了风景区旅游步道的建设标准;钟林生等研究了步道承载力与游客量互适的问题;张海涛研究了步道系统各构成要素的构建[2]。
国内外的研究重点关注游径系统建设中如何保护自然资源,Tony Boone提出对游径资源进行保护;Lois Bachensky提出游径的维护管理应系统化;Thompson Hobbsb提出应评估游憩活动与自然保护的兼容性;Jeff Wilsona研究了城市游径交通影响的评估方法;李跃军提出加强游径系统的区域合作;叶永新对游径系统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
世界各国游径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已较普遍。美国最早开始建设,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国家游径系统,20世纪20年代,美国阿帕拉契游径建设的成功,推动了美国国家游径系统的构建并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法国游径系统建设始于建筑师路瓦斯的“法国游径计划”,到20世纪70年代,游径系统已覆盖了法国大部分地区;英国游径系统建设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Tom Stephenson提出了建立奔宁线的想法。伴随1965年奔宁线的全线开通,形成了包括英格兰、威尔士国家游径和苏格兰远足道在内的英国国家游径系统[3];日本于1969年宣布建立东海地方自然游径,连接东京与大阪,2003年开始建设日本最长的游径系统——北海道自然游径,目前日本游径系统已形成全面覆盖的网络。
我国最早的游径系统建设始于香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保护自然环境并为市民提供康乐和教育设施,香港政府启动了长途远足游径的建设,目前已形成功能完善的游径系统;台湾地区游径系统的建设开始于2001年,至2004年已完成14条游径线路的规划,到2008年台湾地区已完成14个区域、56个子区域的步道系统规划;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厦门等城市相继开展了游径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北京的游径系统建设开始于2007年,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启动“郊野公园环”的建设,目前已完成15处郊野公园游径线路建设[4]。2003年,深圳结合《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借鉴香港郊野公园的模式,启动21个郊野公园的建设,目前已完成4个郊野公园游径系统的建设。2004年深圳又颁布了《城市郊野公园管理办法》,规定游径系统的建设应当符合郊野公园规划,并与景观环境相协调。上述游径系统建设主要以国家公园和城市公园的短途游步道为主,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游憩休闲的需求。
游径系统通常按照功能承载和人的需求分类。欧美等国将游径系统划分为风景游径、历史游径、国家游径(远足道)、休闲游径和当地游径等类型,大部分郊野公园都规划有不同类型的漫步道、慢跑道;我国香港的游径系统主要按照健身、休闲、科教三大主题划分。其中,健身类游径有山地健身径、长途远足径、健行远足径等;休闲类游径有野外定向径、郊游径、家乐径等;科教游径有自然教育径、树木研习径、远足研习径等[5]。国内城市的游径系统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大多分为风景游径、历史游径、休闲游径三类,其中,休闲游径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短距离休闲游径。长度在1~8km,约0.5h路程,主要成环状布置。(2)中距离休闲游径。约1~2h路程,如家乐径、自然教育径,树木研习径等。(3)长距离休闲游径。路程从十几千米到上百千米不等,根据路程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游人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此类游径可满足登山爱好者、野外探险者的需求。
游径系统可分为外部游径系统和内部游径系统两类。外部游径系统将郊野公园与外部公路连接,内部游径系统作为郊野公园的自然元素,既是连接各景观节点的纽带,又是体现“绿色交通”理念的景观走廊,本文以内部游径系统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受郊野公园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基地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游径系统有多种结构形式,可概括为线形、环形、网状、放射状、复合型五种结构类型[6-8](图1)。
图1 游径系统结构形式图
线形结构是以线形路网组织郊野公园的各项游憩活动,起点与终点不重合,路网系统以主路向两侧分出支路的方式连接景点及设施,适用于基地狭长以及基地受山川河流限制的郊野公园;环形结构是以环状路网组织各类游憩活动,起点与终点多重合,适用于大多数用地条件的郊野公园,尤其是湖区和水库地区;网状结构也称棋盘状结构,是以两条以上的主路交织成网状系统以连接景点及设施,这种结构形式中每条游径的长度距离不同,可以为游人提供多种体验,适用于基地面积较大,地形富于变化的郊野公园;放射状结构是从郊野公园的中心向四周辐射道路来连接各类景点及设施的路网结构形式,适用于多数景点分布于基地边缘的郊野公园;规划中为提高游径系统的覆盖密度,提高交通的可达性,往往将上述四种结构形式组合运用,形成复合型结构。
内部游径系统可分为游览环路、游览干道、游览步道三个等级[9]。各级道路均有不同的设计要求。游览环路作为一级游览线路,既是交通路线也是观景路线,道路宽度一般为8~10m,可通行大型车辆。游览环路连接郊野公园各功能区,使游客快捷到达,可以有效避免人流拥堵现象的发生;同时,旅游环路还起到延伸道路两侧视觉空间、营造景观的作用。
游览干道是二级游览线路,可分为陆路交通、水上交通和空中交通,其中陆路交通的道路宽度多在4~6m,主要连接各功能区内的景点和旅游服务设施。道路选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郊野公园原有地形的破坏并避开生态脆弱区。
游览步道是三级游览线路,路面较窄,仅供游人通行,道路宽度1.5~3m。作为郊野公园的景观线路,游览步道常常结合自然地形,按观赏、休憩功能进行选线,道路形式自由灵活,路面铺装丰富多姿,在丰富郊野公园观赏性的同时,也增添了游览的趣味性。
游人通常分为使用机动交通工具和不使用机动交通工具两类,与此对应,游径系统也分为机动车游径和非机动车游径两类。前者可满足摩托车、吉普车的越野活动和雪撬拉力活动的需求;后者主要满足步行、滑行、骑乘、自行车等活动的需求。
游径系统规划重点关注非机动车游径的使用,由于游人游憩行为的不同,对其要求也不尽相同,具体设计建议见表 1[6]。
表1 非机动车游径设计建议表
郊野公园各类游憩活动中以步行最为普遍,包括短途散步、慢跑、远足健身、郊游、攀岩等,多数游人沿游径指定线路,穿越风景优美的地区,但也有使用者会另辟蹊径。此类游径常结合自然地形设置多种登山难度,提供多种游览路线供游人选择,设计中将平路、坡道、台阶、栈道交替设置,既突出了郊野公园的天然野趣,又丰富了游人的游憩体验;滑行类包括滑板、轮滑等,游人多选择路面平坦的游径线路;自行车类包括山地越野和速度越野,山地越野多选择地形崎岖的游径线路,速度越野则选择路面平坦、硬质的游径线路;骑乘类多选择路面有弹性的土质游径,对游径的空间和高度亦提出要求。
标识系统是游径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可以帮助游人了解郊野公园的自然、科学、艺术价值,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又可以为游人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各类休闲、游憩活动。郊野公园的标识系统可分为识别标识、导向标识、信息标识、管理标识四类,以碑、标牌、建筑物、装置、雕刻等作为表现形式[10-11](图2)。
图2 标识系统图
识别标识以图形、文字表明主要设施和景点;导向标识起着交通疏导的作用,在空间转换或交叉的地方,为游人指明所处方位,引导周边设施及景点位置;信息标识是游人与景点交流的媒介,包括景点、景物说明、设施使用说明、历史人文展示等内容;管理标识针对不同的环境和人群而使用,使游人自觉保护郊野公园的资源环境,按照规范约束行为,避免危险的发生。
标识系统应具有标准化、国际化、地方化的特点。应保持郊野公园内标识符号的一致性,使用国际通用的图形标志和规范的汉字,标识的色彩、材质、造型设计要兼顾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
路面铺装是郊野公园景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多依据游径的等级类型,进行路面铺装设计。游览环路的铺装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保障路面顺畅,可采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等整体路面材料,为增强景观效果,可以在水泥混凝土中添加颜色,形成彩色路面;游览干道的铺装多采用天然石板、混凝土砖、粘土砖等块料路面材料,为突出郊野公园特色,可适当增加游径形式和色彩的变化,利用铺装材料的变化示意空间的转换,利用铺装材料的方向性示意游径的行进方向;游览步道的形式多样,有台阶、景观桥、踏步、栈道等,路面铺装多选用岩块、石板、木板、砾石、卵石、沙土等碎料路面材料。各种岩块、石板常用于踏步、嵌草路、景观桥;木板常用于栈道和亲水平台;卵石、砾石常和石板、沙土混合使用[12](图 3)。
游径系统的路面铺装应以功能性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效应,实现功能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的完美结合,营造丰富和谐的郊野公园景观环境。
图3 游览步道形式图
郊野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景观生态廊道,拥有平地、山地、丘陵、水体、湿地、林地等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游径系统作为郊野公园的景观走廊,其景观设计对于丰富郊野公园的景观环境以及提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营造开合有序的空间效果,从游径到两侧的林缘应有过渡空间,欧美国家的郊野公园多保持自然的混生草坪,草本植物和灌木交错生长,既有利于空间的自然交替又方便穿越游径的动物隐蔽。为实现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渡空间的植物种类尽可能丰富,应根据郊野公园的地理位置、气候温度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使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结合,构成稳定共存的混交植物群落;过渡空间的地形应合理规划,可将河流、水溪、池塘与游径系统有机结合,以沼生、湿生、水生植物为主体,营造独特的河流水域、湿地沼泽、卵石河滩等景观类型[13-15]。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建设郊野公园游径系统极好的资源条件。目前,国内游径系统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休闲游憩的需求,因此,借鉴世界各国游径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建设经验,对我国游径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郊野公园游径系统规划的初步探讨,总结了其类形划分、结构类型、等级类型、活动类型,并对标识系统、路面铺装、景观设计等提出了建议,为郊野公园游径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1]林盛兰.美国国家游径系统及典型案例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2]吕颖.郊野公园规划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3]徐克帅,朱海森.英国的国家步道系统及其规划管理标准[J].规划师,2008(11):85-89.
[4]陈美兰.北京郊野公园建设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5]张骁鸣.香港郊野公园的发展与管理[J].规划师,2004(10):90-94.
[6]施瓦茨洛林Lab.绿道规划·设计·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张浪.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及其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刘扬,李文,徐坚.城市公园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0]仝松锋.城市旅游标识系统构建研究:以成都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7.
[11]施蓓琦,陈能.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J].城市问题,2008(3):48-52.
[12]杨建欣.浅析成都东湖公园的景观铺地设计[J].广东园林,2009(1):42-45.
[13]朱元恩,吕振华.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园路规划[J].长江大学学报,2009,5(11):42 -46.
[14]鲁敏,程正渭,王金江.城市公园的地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24(4):95 -99.
[15]李成,张丽,刘大亮.冠世榴园,文脉传承[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5(6):652 -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