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东西向住宅演进及户型布局研究

2011-08-30 06:23仝晖鲁晓喆刘甦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节地住区户型

仝晖,鲁晓喆,刘甦

(1.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1)

0 引言

寒冷地区住区建设中,住宅坐北朝南布局一直是开发、设计、使用的首选模式,由此,住宅呈行列式排布成为住区的主要空间形态,邻里空间格局单一,土地利用率也很难提升。究其原因,地域气候方面的劣势是其外因,而忽视东西向住宅空间设计及相关技术措施研究则是其重要内因。反观国外住区建设中相关实践的成功范例,又提示出此类实践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住区环境中的巨大潜力。

随着人们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理念认识的深化,探讨当代住区节能、节地模式的发展成为社会的共识[1]。国外住宅规划设计理念的引入,使得东西向住宅在研究和应用上开始受到南方地区的关注,相关建设实践也推动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住区空间形式的改良;而住宅保温技术措施的改进以及住宅建设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促发了一批东西向住宅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出现,并受到了住宅消费市场的关注。在建筑设计环节,分析一段时间以来建设实践中优劣得失,提出系统合理的设计思路,是引导东西向住宅走向成熟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在此论题下,研究东西向住宅发展历史及当前实践,总结并提出该类住宅户型布局的适应性设计模式,是相关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 作为寒冷地区住宅类型必要补充的东西向住宅

1.1 东西向住宅是发展节地型住区的可行途径

在住区规划中,充分利用行列式楼栋之间的空间,适度增加东西向住宅,可以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达到节约土地的目标。以太原市半坡街住区设计为例,金志强在其《东西向住宅的实践及其前景》一文中说,在用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东西向住宅,住宅面积增加了1.1倍,节地效果非常显著[2]。

1.2 东西向住宅具有一定的气候适应性

(1)易于满足住宅的基本日照需求

寒冷地区南北向楼栋的北向房间不可以避免,从户型整体的全年采光量来看,东西向住宅和南北向住宅各居室在冬季获得射入室内的阳光量大体相等;而且,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中易于满足卫生条件。

(2)对季风顺势利导

我国的寒冷地区季风气候表现十分明显。以济南为例,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在小区的微气候设计中应考虑到冬季防风,兼顾夏季通风,可将东西向住宅与南北向楼栋结合,设置于住区北部,对冬季防风具有显著效果,将类点式东西向住宅设置于位于南部可以减少对后排住宅的影响,并有利住区整体的通风效果。

1.3 东西向住宅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性

(1)具有一定数量的消费人群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思路更开阔,对住宅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户型本身,开始关注所处区位、环境综合的高品质,朝向并非决定性因素。另外,人们生活规律的改变,使得大部分工薪阶层早出晚归,对朝向因素的关注度比以往降低。据对北京地区住区的抽样调查,在设置了东西向户型的住宅中,东西向住宅户数常常在小区中已经可以占到20% ~30%。

(2)具有多样性和多适性的发展特征

历经住宅商品化过程中的发展演进,东西向住宅已经具备了较为系统的产品分类,住宅的多样性为需求的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东西向住宅在用户层次的细分方面也获得了进步。目前,适用性、经济性的住宅设计,构成东西向住宅消费的主流产品;而面向高端的舒适型的东西向住宅产品也层出不穷。

概而言之,东西向住宅因其朝向特点鲜明,具有显著的节地节能效果、良好的气候适应性和市场适应性,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3]。

2 寒冷地区东西向住宅的发展演进

2.1 计划经济时期,东西向住宅是满足大量性住房需求的重要形式

东西向住宅在我国寒冷地区开始出现和运用的时间较早。早在国民经济恢复期,东西向住宅就作为重要建设手段存在。房屋结构简单,以一室、一室半、两室为主,尚不具有户型的概念,“有房可住”是对百废待兴阶段东西向住宅发展的基本定位。

后续展开的大规模、有计划的住区建设中,“居住街坊模式”、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促发了东西向住宅的发展。百万庄小区的单元式住宅、郑州某眷属宿舍的内廊式住宅、北京幸福村街坊中的外廊式住宅,以及70年代后期出现的内天井式住宅、高层东西向住宅,衍生出了居住区建设中东西向住宅的户型原型和组合形式,为此类住宅的后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计划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时期,城市住宅的发展受到国家发展政策和体制的影响、制约,东西向住宅的发展也历经了建设探索和类型发展上的反复。但在应对大量的居住需求的历史阶段,东西向住宅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的住宅类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2 改革开放时期,东西向住宅顺应“住宅商品化”发展趋势走向改进与提升

从1980年开始,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商品化发展推动了住宅类别、户型的品质的提升,以适应社会快速形成的不同收入人群的需求。这也为东西向住宅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原有形式及内容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人们对东西向住宅在小区中的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其作用不仅仅在于满足住宅数量需求、满足基本的住宅条件,而是更加强调其在完善的小区空间结构、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方面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不同形式和朝向的住宅进行组合,通过高低长短等形体要素以及对空间的不同围合方式获得自己的特色[4]。在户型方面,更加注重与南北向住宅的区别,充分发挥其面宽和进深方面的优势,并开始关注户型设计中户内居住环境质量方面的问题。为应对市场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对居住品质方面的需求,提供了设计思路和依据。

2.3 市场化快速发展期,东西向住宅趋向多元化、高质量

2000年后,全国各方面高速发展带来的新思想、新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住房需求矛盾,给东西向住宅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家庭结构和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东西向住宅的选择,东西向住宅正朝着多元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逐步摆脱了“东西向住宅=低品质住宅”的印记。在高品质的住区中,东西向住宅成为住区空间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

大量资料显示,东西向住宅并非当代住宅发展的新生事物,其产生及演进应运社会发展所需。伴随着我国住宅建筑不断发展和成熟,东西向住宅本身也由最初作为“仅满足住宅数量”,发展到现在成为形制成熟并能够得到大众认可的一种住宅类型。(图1)

3 当前东西向住宅户型布局的适应性设计

东西向住宅不同于南向住宅的设计,有其自身的设计特点。东西向住宅户型布局的适应性,首先是指与其双面日照采集特点的对应性,其多方位对应外部环境的特征,为其在节省用地、灵活布局、减少户均公摊、提升户型构成品质、适应多元户型需求提供了的深层的空间适应性,值得我们加以系统的探讨。

图1 北京印象小区

3.1 与东西双向日照面相应的单元式户型布局

(1)双向日照面促成了户型布局的灵活性。在有限的面宽中,可以在东西两个朝向面灵活设置主要居室,且两个朝向面均有条件满足日照要求。它不同于南北向住宅主要居室向南侧集中的布局特点,构成东西向住宅的重要特征(图2)。

图2 北京恩济里小区东西向户型

(2)易于设置小户型。较之南北向,东西向住宅的面宽进深的灵活性更易与小户型的设置要求相适应。而且,在不同楼层中,结合不同消费取向,也易于进行户型的灵活调整,使户型设置大小相宜,适应市场。如:北京万年花城的东西向住宅设计,考虑到2~5层区段消费需求较少的特点,在这四层中,设置一梯三户,其中包含有一个单室户房型;而在6~14层中,结合楼层优势,将一室户与二室户合为 大户型(图3),形成一梯两户格局。

图3 北京万年花城东西向住宅不同楼层的户型变化

3.2 东西向住宅“类点式”单元布局

东西向住宅通过短内廊的形式形成“类点式”布局,具有不同于常见的点式南北向高层的特点。以位于济南文华园的东西向住宅为例,其交通核居中,主要住户呈东西向布局,形成南北走向的短内廊,标准层共8户,6户可以获得双面朝向,二室和一室户型各占50%。这种户型布局形式有效地降低了均摊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图4),为在城市中心区有限的住区空间中满足多户居住需求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3.3 跃廊式在东西向住宅中的适应性布局

跃廊式在东西向住宅中的运用,不仅充分发挥了廊式节省公摊和增加户数的优势,还使每户均可获得良好通风。国家计生委住宅楼设计是一个典型实例。方案设计综合了基地形态、周边环境、限高以及户型规模要求等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基地呈南北长走向,如果采用西侧外廊式,户型可以获得面东朝向,但东西向进深无法做大,因而不能充分利用基地,也不易达到业主户型规模的要求;如果选择内廊式,楼栋的进深可增大,户型规模可提高一倍,但户型的通风不好,户型空间较难组织,均好性差。方案选择选定采用东西向跃廊式住宅。每户占有两个楼层,电梯隔层停靠,公共内廊隔层设置,有效地保证了每户能获得双面采光通风,各户均好性高,室内舒适度高(图5)。

图4 济南文华园

3.4 东西向住宅的廊式住宅布局

南北向住宅的内廊式布局不能有效保证北向住户的基本日照要求,在城市开发中,只能以公寓的形式出现。东向住宅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延续廊式住宅布局,为适应一定的社会要求提供可行思路。实践中,常采用内廊式小户型设计,可以使户型具有一定的进深,公共交通利用率较高,节地节能效果明显。设计中,应注意考虑内廊式东西向住宅的遮阳和通风问题,可多采用错位等不对称的手法,增加户型的通风面,也可籍此减少住户之前的干扰,改善室内环境和提高舒适度。

图5 国家计生委住宅楼标准层平面

3.5 针对不同消费层面的需求,设定相适的户型布局

(1)东西向住宅在经济适用房中的运用

东西向住宅在节能节地和中小户型设计中的优势,使其在经济适用型住宅设计中得以广泛运用。通过增加东西向住宅,可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解决更多住房需求的目的,使其获得较高的经济性和适用性[5]。

以定位经济适用型居住小区的北京西山枫林为例。该小区东西向住宅所占比例为24.8%,采用了凹字形和“L”型平面形式,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和户数,还改变了经济适用房行列式布局的外部空间形态,改善了住区环境品质。其户型设计采用单元式一梯两户和一梯三户的组合形式,以一居室和二居室户型为主,面积控制在50~90m2,面宽控制在7~8m。充分发挥了东西向住宅在中小户型设计和节地节能方面的优势。

(2)东西向住宅在中高档小区中的运用

随着东西向住宅户型体系的健全及社会接受度的提升,该类住宅已经开始摆脱“低品质住宅”的指代。实践中,在具有中高端小区中布局东西住宅也不乏其例。以济南海尔绿城小区东西向住宅为例。其东西向户型设定为二室二厅一卫,面积为85m2,户型主要房间呈南—东—西或北—西—东三面布局。楼栋采用单元式一梯两户,与南北向楼栋结合,形成半开敞庭院。建筑采用三层楼高、小进深设计,日照充足且通风良好。同时,减少对南北向底层住户的采光影响也被充分予以考虑(图6)。

图6 海尔绿城住宅平面图

4 结语

在寒冷地区适当增加东西向住宅的设计,并不是立足市场效益最大化的“标新立异”,也不是促使购房者被动接受的住宅类型,而是积极解决土地利用率问题的有效方式、达到住宅建筑节地节能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多元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补充形式。

应当看到,现有东西向住宅建设还存在种种问题,例如“东、西晒”问题、通风不良问题、与南北向住宅在布局上相互遮挡问题,如果考虑不当都会影响住户的居住环境品质,需要在住区规划、户型设计、技术措施改进等环节认真加以考虑。当然,已有的相关探索及实践证明,在合理分类、合理设定住区构成、合理规划、细化户型及技术设计基础上的东西向住宅发展,具有广阔的社会需求前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探索研究。

[1]汪丽君,寒梅.杂交与共生:建设节约型社会背景下对东西向住宅适应性的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0(3):30-34.

[2]金志强,冯光太.东西向住宅的实践及其前景[J].住宅科技,1990(6):12-13.

[3]张媛媛,刘甦,王健.寒冷地区东西向住宅房产市场可行性探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24(2):66 -69.

[4]吕俊华,彼得 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7.

[5]郭菂,王正,常宁,等.提高用地效率改善居住品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节地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11(2):82-85.

[6]薛一冰,王崇杰,李晓东.现代条件下乡土建筑与技术的生态实践[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24(3):243 -246.

猜你喜欢
节地住区户型
推广节地典型经验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第三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解读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家庭成员合葬少占地可奖补
老年住宅户型设计分析
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困境与规划管理对策
旧住区出入口景观改造研究——以南京锁金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