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心物联网建设研究

2011-08-30 05:37:40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王海松刘斌
中国商论 2011年35期
关键词:电子标签出库货物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王海松 刘斌

1 物流中心物联网建设规划

现今物流中心对货物的识别、分类以及管理时采用二维条形码技术(ENA-13)来实现的,利用二维码技术存在很多不足,如该技术只能够完成类属的识别,不容易实现某一类属具体个体的识别,因此货物管理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无法实现货物个体的识别以及管理[1],通过RFID技术,为个体货物嵌入独有的身份识别码,这样我们就可以掌握个体货物的状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譬如我们可以实时的掌握个体货物从接货到验收,从入库到出库等各环节的动态信息。从而实现货物流通过程中全程监控。

1.1 物联网规划

在对本地区物流中心详尽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本文将物流中心内部做了如下规划(见图1)。

图1 物流中心系统规划图

1.1.1 接货系统

本系统的主要有以下功能:

(1)按客户要求或者指令到指定地点接货。

(2)接货人员验收外包装质量及货物数量,并商品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

(3)嵌入RFID电子标签到货物外包装。

1.1.2 验收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

(1)参照验收规范、文件,对商品的质量(内在和外在质量)和数量检查,

(2)核对货物外包装嵌入的电子标签信息。

(3) 更新验收系统数据库。

(4)传输验收结果至物流中心总控服务器。

1.1.3 入库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

(1)搬运完成验收工作的货物入库。

(2)仓库入口处设置RFID数据处理器读取经过货物单元电子标签信息。

(3)传输读取到的货物电子标签信息至总控中心。解析信息并查阅入库商品的相关信息,加以核实。

(4)更新入库系统数据、完成仓库货物信息更新。

1.1.4 盘点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

(1)盘点工作人员携带便携式RFID数据处理器按操作规程进行盘点。

(2)通过无线传输通道更新盘点系统数据库。

(3)传输盘点结果至总控中心数据库,完成总控中心数据库数据的更新。

1.1.5 出库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

(1)根据客户指令,将货物由货架转移至备货区,期间需要利用RFID完成货物的货架、货格定位。

(2)及时更新货架、货格设置的RFID数据处理器存储的货架、货格信息。

(3)发送出库汇总表至总控中心数据库,并完成库存商品信息的更新。

1.1.6 发运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

(1)安排搬运设备,完成货物的出库。

(2)仓库出口设置的RFID数据处理器读取实际出库货物电子标签信息,并传输至总控中心,核实实际出口商品。

(3)安排装卸设备发运。

(4)物流中心出口设置的RFID读取物流车辆电子标签信息,传送至总控中心,总控中心进行物流车辆全程实时监控。

1.2 网络结构

1.2.1 相关概念

(1)电子产品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电子产品码功能类似于二维码,旨在便于识别流通过程中的货物,电子产品码用以传递版本、制造商以及物品种类等信息。EPC为每一件货物分配一个惟一的编码,从而能够有效的定位单件货物。存储在RFID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就是相应货物的编码。当货物编码被读取后,则该货物的编码便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指定的计算机上,这样,就可以实现对货物全程的监控[2]。

(2)ONS服务器。ONS服务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域名解析服务(DNS),用来处理电子产品码与对应的EPCIS信息服务器PML地址的映射管理以及查询,其中电子产品编码采用EAN-USS的SGTIN格式[3]。

(3)PML服务器。PML服务器,一方面用于存储生产商产品的原始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存储产品在供应链中的路径信息以及库存相关信息。

(4)Savant服务器。RFID电子标签凭借RFID数据处理器发出的射频信号获取能量,将存储在标签内的数据传至RFID数据处理器。这样每件物品在其外包装都嵌入RFID电子标签,货物流通过程中,RFID数据处理器会收到众多货物的产品电子代码。Savant服务器的作用在于传送以及管理这些数据。

1.2.2 物流中心网络结构

EPC物联网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EPC电子标签。

(2)RFID数据处理器(阅读器)。

(3)Savant服务器。

(4)Internet(企业内部网)。

(5)ONS服务器。

(6)PML服务器。

(7)其他功能数据库。

由RFID电子标签传送至RFID数据处理器的EPC只是个体物品的信息链接(指针),信息链接通过通信信道,上传ONS服务器,定位EPC编码对应的IP地址,通过地址找出该物品信息。

2 物流中心工作流程

由于RFID技术的引入,使得物流系统各环节的工作强度极大降低,增工作效率极大的提高,并且各节点配合的效率也得到了改善,进而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接货和出库系统。

2.1 接货系统

有别于传统接货手段,RFID技术引后,整个接货过程中可以做到物品的电子化、无纸化。

国内目前更多利用二维码标识产品,RFID技术要求物流中心按相关标准制作电子标签,接货过程中需要将电子标签嵌入商品外包装[4]。

工作流程:

(1)按照指令,安排接货人员以及工具、设备。

(2)待接运货物信息,如品名、品类、生产商等写入RFID电子标签。

(3)点验货物。

(4)商品外包装嵌入RFID电子标签。

(5)安排货物装车,装车完毕后,由GPS定位功能的电子铅封锁闭。

(6)传输物流车辆以及电子铅封信息至总控中心。

(7)总控中心对物流车辆进行实时监控。

(8)总控中心传输货物信息至验收环节。

(9) 验收人员根据货物信息准备工具、设备。

(10)车辆到达验收地点,监控结束。

2.2 出库系统

2.2.1 传统出库流程

货物出库程序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阶:

(1)出库之前的准备。

(2)出库凭证。

(3)备料。

(4)复核。

(5)交点和清理。

出库过程尽管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也就是说信息化管理,可是在整个过程中单证更多的是以纸质的方式存在,因此极大的降低了出库的效率,传统的出库作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出库效率不高。

(2)由于更多采用纸质单证,因此环节繁琐。

(3)准备周期较长。

(4)后续需要更新料卡等相关信息,因此工作繁琐。

2.2.2 基于RFID技术出库流程

(1)仓库管理人员按照指令,手动输入出库物品信息生成电子单据。

(2)仓库管理人员选择当前出库单据执行具体出库操作,并且需要完成货位分配工作,最终生成出库指令,传输出库指令至总控中心服务器。

(3)司机接受出库作业指令,然后按照车载平板电脑显示,确定出库货物的货位。

(4)托盘管理人员将库管系统选定的托盘取出,送到出库分拣区。

(5)叉车从出库分拣区取托盘,托盘出库时通RFID数据处理器读取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出库监控。

(6)出库操作完成后。出库系统更新货物库存、货位状态。

2.2.3 出库流程图(见图2)

图2 出库流程图

无线射频技术引入物流领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借助该技术必将大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1] 王志良.物联网现在与未来[J].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张 晖,王 东 辉.RFID技 术 及 其 应 用 的 研 究[J].微 计 算 机 信息,2007(2).

[3] 王光辉,王云涛.自动识别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5(1).

[4] Klaus Finkenzeller,陈大才.射频识别(RFID)技术,2001.

猜你喜欢
电子标签出库货物
逛超市
卷烟配货出库流程的优化与应用
散粮出库 加快腾仓
“出库费” 应由谁来付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一种新型结构电子标签天线
电子测试(2017年23期)2017-04-04 05:06:44
探寻“千万”的背后——写在金溢科技电子标签销量超1000万之际
基于PLC的物流自动化包装线出库穿梭车的设计
ETC电子标签的自由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