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献丽 许立民 孔磊 谢金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高压氧科,广西 南宁530021)
病毒性脑炎(简称脑炎)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170例,均符合《实用临床儿科学》所制订的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高压氧治疗(HBO)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HBO组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0.6~14岁,平均7.3岁,出现发热83例,惊厥35例,烦躁28例,精神萎靡38例,昏迷19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0.5~14岁,平均7.1岁,出现发热82例,惊厥33例,烦躁31例,精神萎靡37例,昏迷17例,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呕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和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抗病毒、降温、脱水降颅压、止痉、脑神经营养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期的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我们采用大型空气加压舱治疗,治疗压力2ATA,升压25min稳压戴面罩吸纯氧60min,中间休息5min,吸舱内空气,减压30min。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休息2周,再按上法继续治疗。本组患儿共治疗3~10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2]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精神及智力正常,不留后遗症,脑脊液及脑电图检查正常;好转:症状和体征接近消失,或留有后遗症,脑电图正常或接近正常;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3.1 心理护理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而家长通常较心急,要确保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所以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要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治疗方法和疗效,介绍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鼓励家长树立信心,嘱家长不要轻易放弃治疗。大部分家长经过我们护士鼓励才能坚持下来做高压氧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高压氧治疗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高压环境中,针对脑炎患儿的特点,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要以亲切的口气呼喊患儿的名字,能交流的患儿多予亲切、鼓励的语言与患儿沟通,以取得患儿的好感和配合,消除患儿紧张情绪。患儿一般在第1次治疗时较烦躁、哭闹不安,我们在进舱治疗前1d予以常压面罩吸氧1h,指导家长正确带面罩的方法,教会家长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解决方法。
3.2 进舱前的护理 患儿由家长陪护治疗,向患儿家长进行入舱前的安全教育及介绍治疗全过程与注意事项。亲自向家长示范咽鼓管开启动作(如张嘴、咀嚼、吞咽、捏鼻鼓气等),第一次进舱予以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以防止发生中耳气压伤。嘱家长为患儿多准备些衣服、毛巾,因患儿吸氧时哭闹出汗要及时擦干,防止因护理不当受凉引起感冒发烧而影响治疗。
3.3 加压阶段的护理 加压时通知家长吃东西做吞咽动作、捏鼻鼓气,给清醒患儿吃一些喜爱的食品,使咽鼓管开启,以平衡中耳腔内、外压力,防止中耳气压伤。因舱内患儿活动范围小,耳朵有些闷胀不适,容易产生哭闹,耐心地哄逗患儿,播放一些孩子喜欢的儿歌,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加压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重型患儿注意呕吐、抽搐、窒息等情况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询问家长及患儿有无不适,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给家长一种安全感,如患儿哭闹厉害,用手摸耳朵,说明是耳朵胀痛,应立即减慢加压速度或暂停加压,待患儿安静后再缓慢加压。
3.4 稳压吸氧阶段的护理 稳压期间为高压氧的治疗阶段,通知家长给患儿戴上面罩进行吸氧。有的患儿不配合,常哭闹不止,嘱家长将面罩与面颊紧贴,以保证氧的吸入量。昏迷或吸力较弱的患儿给予一级吸氧,保证疗效。操舱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患儿吸氧流量表情况,如有面罩漏气,及时通知家长调整面罩,保证有效吸氧。高压氧治疗时在安全吸氧的“压力-时程”内不会发生氧中毒,但在烦躁、紧张、肌肉活动过多等情况下均可降低机体对高压氧的耐受力可发生氧中毒[3]。患儿易烦躁、哭闹,要密切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口唇及面部肌肉颤动等氧中毒的表现,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吸氧时播放一些孩子喜欢的儿歌,使其放松吸氧。本组病例无氧中毒发生。
3.5 减压阶段的护理 通知家长开始减压,摘下面罩保持自然呼吸,不要屏气、剧烈咳嗽,防止肺气压伤发生。有抽搐发生时停止减压,保持压力平稳,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待抽搐缓解后再继续进行减压,以免发生肺气压伤。伴有脑水肿者,减压时要注意颅内压“反跳”现象,减压速度宜缓慢,并加用脱水剂。减压时由于空气膨胀吸热,使舱内温度下降,嘱家长要注意给患儿保暖,避免受凉引起感冒而影响治疗。本组无一例因感冒而耽误治疗。
3.6 出舱后护理 了解病情,如有变化及时处理。详细询问家长及患儿治疗后的感受,如有不适及时处理,有耳部胀痛或堵塞感给予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以畅通咽鼓管。告诉家长这种现象会很快消失,让其不要担心。每次治疗后以亲切的语言呼唤患儿,刺激其语言恢复。嘱家长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
不同病毒学类型脑炎的组织病理改变虽有所差别,但均有脑组织的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脑膜或脑实质的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4]。因此,尽早消除脑水肿,改善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促进脑细胞的功能恢复,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关键。而高压氧治疗能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加大血氧弥散范围,迅速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脑组织的有氧代谢旺盛,三磷酸腺苷生成增多,脑细胞代谢改善,有利于受损细胞的功能恢复;高压氧下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减轻脑水肿;高压氧能促进脑侧枝循环建立和疏通微循环,通过建立新的轴突联系,修复受损脑组织,使神经元功能得到恢复;高压氧下椎动脉血流增加,脑干网状激活系统氧含量增加,促进病毒性脑炎昏迷患儿苏醒,有利于生命功能活动的维持。我们的结果说明了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具有独特疗效,但必须早期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疗效。因此,对于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控制体温后,应尽快给予高压氧治疗。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多,疗效也越明显,说明坚持足够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很重要,应尽早分阶段予以长疗程高压氧治疗,配合药物、肢体运动训练、针灸等,这对减少患儿后遗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减轻家庭负担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吴梓梁.实用临床儿科学[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1368.
[2]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9:110.
[3]杨益.高压氧治疗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0.
[4]罗敏,肖家和.病毒性脑炎的CT、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3):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