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杰 李子龙
临床上恶性浆细胞病包括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淀粉样变性5大类疾病。这组疾病的主要特点是:(1)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2)异常增生的单克隆浆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结构均一的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链亚单位(轻链);(3)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受到抑制,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机分泌减少。
由于单克隆(单株)恶变浆细胞无节制的大量增生,致正常的多克隆性浆细胞增生受到抑制,正常的多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生成也随之减少,而血清中出现由单克隆恶变浆细胞所分泌的大量同源的,结构完全一致的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链亚单位,称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大量出现使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至2008年的患者,共12例,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45~70岁,平均56.0岁。其中IgG型MM 8例,IgA型MM 4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1例。常规化疗组9例,男4例,女5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鼻 、乏力、腰痛、胸痛,骨痛。贫血、消化道出血、蛋白尿、肾功能异常。
1.2 诊断标准按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1.3 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方式为DFPP,采用日本旭化成公司的Plasata-iQ自动血浆置换机,血浆分离器为op-08系列,血浆成分分离器为EC-40W。患者在局麻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双腔管建立血管通路。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流量80~100 ml/min,血浆分离流量/血流量的比率(FP/BP)为30%,置换液为5.7%白蛋白。每次置换血浆2.5~3 L,置换时间约为2 h,每周置换次数为2~3次。
DFPP组的12例患者共进行30次DFPP,平均每人2.5次。1例中的8例同时联合化疗(卡氮芥、马法兰、泼尼松、长春地辛等)。
1.4 疗效评价 参考2006年国际WM工作组制定的疗效标准[2]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未缓解、稳定。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G、IgA、IgM及r球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下降情况,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疗效。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血清IgG、IgA、IgM及r球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的比较 DFPP组的12例患者血清IgGIgAIgM及r球蛋白PLT的变化详见表1,治疗后DFPP组的12例患者比对照组患者血清IgG、IgA、IgM及r球蛋白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DFPP组的血清IgGIgAIgM及r球蛋白PLT变化情况
2.2 临床症状 DFPP组的12例患者治疗后,头晕头痛、视物模糊,骨痛等症状消失。齿龈出血、鼻出血均消失。乏力明显减轻。
DFPP是近年来在膜分离技术上发展出的血浆置换新技术。利用血浆成分分离器进一步分离患者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远远大于白蛋白的致病因子(例如IgM)并丢弃。留下白蛋白等相对分子量小的蛋白,加上置换液输回体内。与单纯过滤法血浆置换相比DFPP有如下优点,每次治疗只需要10%~15%的血浆量,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安全地使用白蛋白或生理盐水作为置换液。在血浆缺乏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地开展治疗。可以利用不同孔径的血浆分离器来控制血浆蛋白的去除范围[3-5]。
WM患者80%的IgM存在于血液循环中,DFPP可以迅速降低血清IgM水平,对高粘滞综合征引起的嗜睡、昏迷等症状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从而为化疗药物奇效以及长期控制病情创造条件[6,7]。DFPP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获明显改善或消失。治疗后患者IgM显著下降。但由于膜材料的限制不可避免地损失一定的白蛋白、血小板等物质,也可能与肝素的应用有关。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和出血倾向。临床应注意。
DFPP是治疗WM的有效、快捷、安全的治疗方法之一。DFPP联合化疗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改善血生化指标,取得较好的疗效。
[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85-387.
[2]Kimbye,Treon SP,Anagnospoulos A,et al.Dpdate on recommendations for assessing response from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aldenstrom’s Macroglebalinemia.Clin Lymphoma,2006,6:380-383.
[3]程叙扬,金其庄,毛微波,等.双重血浆置换清除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效果研究.中国血液净化,2009,8(3):147-151.
[4]邢汉前,刘俊微,张彬,等.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尿毒症及肝硬化1例.中国血液净化,2008,7(9):520.
[5]杨爽,姜珊,王力宁,等.血浆置换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血液净化,2009,8(3):134-136.
[6]Stone MJ.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Hyperviscosity syndrome and cryogloblinemia.Clin lymphoma Myeloma,2009,9:97-99.
[7]Blum W,Porcu P.Therapeutic apheresis in hyperleukocytosis and Hyperviscositysynarome.Semin Thromb Hemost,2007,33:350-354.